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42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折料装置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及第三折叠板,第一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表面翻转,第二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折叠板沿所述第一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之间往复翻转;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及第二翻转驱动装置。所述自动粘合系统包括所述的折料装置,还包括车缝装置、送料装置及粘连装置,所述粘连装置具有第一粘连面、第二粘连面及使得第一粘连面与第二粘连面发热的发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采用上述装置的配合,可将定朴、搬运、车缝、粘合多个工序合并一起,可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产品质量的可控率佳。
【专利说明】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制衣行业中,将衬布裁片和布裁片粘合后车缝包衬布线这一过程是按如下流程进行的:人工将衬布裁片按规定的位置放置在布裁片上,再由人工用电熨斗将朴裁片熨烫至布裁片上,起定位作用,再由人工将预烫定位好的裁片一片一片的铺放粘合机上进一步深度粘合,再由工人在粘合机尾部收裁片,最后将收好的粘合后的组合裁片搬运至车缝车间,由车缝工人将粘合好的裁片进行手工包衬布并车缝包衬布线工序,此过程流程较长,需的工人和设备多,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对操作工人还需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并且产品质量的可控率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实现自动折料的折料装置。
[0004]一种折料装置,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及第三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叠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板上;
[0005]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表面翻转的第一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折叠板沿所述第一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之间往复翻转的第二翻转驱动装置;
[0006]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及第二翻转驱动装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折叠板翻转运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轴向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末端,且驱动所述转轴沿径向方向转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叠板呈长条形,所述第三折叠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折叠板之间具有间隔;
[0009]所述第一折叠板具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状,两个所述第三折叠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吸风元件,所述吸风元件的吸风口开口于所述第一折叠板。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产品质量的可控率佳的自动粘合系统
[0012]一种自动粘合系统,包括所述的折料装置,还包括
[0013]车缝装置;
[0014]送料装置;
[0015]粘连装置,所述粘连装置具有第一粘连面、第二粘连面及使得第一粘连面与第二粘连面发热的发热装置,所述第一粘连面及第二粘连面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隔;
[0016]所述车缝装置、送料装置及发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具有收料板、收料杆及驱动所述收料杆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具有压板、输送臂、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装置;
[0019]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输送臂的末端,所述压板朝向于所述折料装置的底板。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及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车缝装置及粘连装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将车缝面板上的物料输送至粘连装置的第二粘连面的第一传送面;
[0021]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粘连装置及收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将粘连装置上的物料输送至收料装置的收料板的第二传送面。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缝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车缝面板上物料的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车缝机头。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收料板上物料的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收料杆。
[002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折料装置,可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实现自动折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工厂用工人数,减少了传统设备在工厂的占地空间。
[002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通过折料装置、送料装置、车缝装置、粘连装置、收料装置、控制装置的配合,尤其是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的配合,将折料装置、送料装置、车缝装置、粘连装置、收料装置等不同工种有序的结合一体,从而实现了将定朴、搬运、粘合、收料、包衬布线缝纫等工序以全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2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将折料装置的折料、送料装置的物料的输送、车缝装置对物料的车缝、粘连装置对物料的粘合、收料装置对粘合后物料的收集的多个工序合为一体,并由控制装置控制,实现了各个装置的相互配合,将定朴、搬运、粘合、收料、包衬布缝纫、收料多个工序合并一起,由1台设备和1个非专业的操作工人即可全自动化的精确完成,而且可实现1人控制多台这样的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工厂用工人数,减少了传统设备在工厂的占地空间。并且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需粘合且车缝包衬布的制衣加工制造中。
[002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方法,所述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投入的人工劳动少,便于操作,且可实现1人控制多台这样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方法生产出的粘合物料(布裁片、衬布裁片)的粘合效果佳,合格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粘合系统自动折叠过程示意图;
[0029]图6-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粘合系统车缝装置和粘连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
[003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粘合系统收料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粘合系统局部元件放大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可编程控制器;11、横向驱动气缸;12、纵向驱动气缸;13、压板;14、硅胶垫;15、抽风管;16、第一折叠板;17、第二折叠板;18、第三折叠板;19、电机;20、传送皮带;21、车缝面板;22、缝纫机头;23、第一传感器;24、转轴;25、轴套;26、缝纫针;27、驱动轴;28、从动轴;29、纵向连杆;30、横向连杆;31、32、34、35、37、38、40、48、滚轴;33、第一传送面;36、发热板;39、第一粘连面;41、第二传送面;42、收料板;43、伸缩气缸;44、第二传感器;45、拨料板;46、支撑架;47、第二粘连面;49、伸缩连杆50、弹簧;51、弹簧驱动气缸;5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种自动粘合系统,参见图1-图9,包括折料装置、送料装置、车缝装置、粘连装置、收料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可编程控制器10。
[0038]所述折料装置具有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第一折叠板16的一侧、第二折叠板17的一侧连接且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控制装置具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折叠板17相对第二折叠板17与第一折叠板16之间的交界线翻转转动至第一折叠板16上的第一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板17。
[0039]所述折料装置还具有两个第三折叠板18,所述第一折叠板16为塑料板,第二折叠板17为铁板,第三折叠板18为带有磁性的铁板。
[0040]所述第三折叠板18为长条形的磁块,第一折叠板16上具有两个长条形的且与所述第三折叠板18匹配的凹槽52,两个凹槽52之间具有间隔,两个凹槽52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17与第一折叠板16之间的交界线对齐,所述第三折叠板1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板16的凹槽52内,所述第三折叠板18的与所述第一折叠板16的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即所述第一折叠板16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第二翻转驱动装置具有弹簧50及弹簧驱动气缸51,所述第三折叠板18分别连接有弹簧50,所述弹簧50连接于所述弹簧驱动气缸51,弹簧驱动气缸51用于弹簧50的回缩;
[0041]所述折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折叠板17翻转运动的转轴24,所述转轴24沿轴向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板17的一侧,所述第二折叠板17与所述转轴24连接的一侧边缘与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的连接处边缘对齐,也即所述于转轴24沿其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的连接处的交线对齐,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轴24的末端,且驱动所述转轴24沿径向方向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折叠板17从原位置绕转轴24旋转180°至第一折叠板16上方并与第一折叠板16及第三折叠板18紧贴。所述第三折叠板18为两条长方形的磁性铁板,两条铁板未工作时停放于第一折叠板16的凹槽内,且两条形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压板13的尺寸,以使得送料装置的压板13能够活动自如地纵向移动至第三折叠板18的两条形铁板之间。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具有从动轴28、驱动轴27、传送皮带20、电机19 ;所述从动轴28与所述驱动轴27通过所述传送皮带20连接,所述驱动轴27连接于所述电机19,所述转轴24的沿其轴向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板17的一侧(第二折叠板17与第一折叠板16之间交界处的一侧),电机19运转带动所述驱动轴27运转并通过传送皮带20带动所述从动轴28运转,所述从动轴28转动带动所述转轴24转动并进一步地带动所述第二折叠板17的翻转运动。
[0043]进一步地,所述折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吸风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吸风元件具有抽风管15,所述吸风元件的吸风口一端连接于抽风管15,所述吸风元件的吸风口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折叠板16。
[0044]所述送料装置具有输送臂、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还具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连接于所述输送臂的末端,所述压板13朝向于所述折料装置的底板。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纵向驱动气缸12、纵向连杆29、压板13、硅胶垫14,所述纵向驱动气缸12连接于所述纵向连杆29,所述纵向连杆29的末端连接于所述压板13,所述压板13与所述第二折叠板17平行,所述压板13的朝向所述第二折叠板17的一侧具有硅胶垫14 ;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横向驱动气缸11、横向连杆30及轴套25,所述横向驱动气缸11连接于所述横向连杆30,所述横向连杆30外部具有所述轴套25 ;
[0045]所述车缝装置具有缝纫机头22、车缝面板21及车缝机头,本实施例中的车缝机头为缝纫针26,所述缝纫机头22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车缝机头,所述车缝机头朝向于所述车缝面板21的表面;所述车缝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车缝面板21上物料的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车缝机头。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为第一传感器23,所述第一传感器23受所述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10)控制。
[0046]所述粘连装置具有第一粘连面39、第二粘连面47及发热装置,所述第一粘连面39及第二粘连面47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隔,该间隔为物料的厚度(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的厚度),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粘连面39,所述发热装置具有发热板36,所述发热板36靠近于所述第一粘连面39 ;其中,所述第一粘连面39、第二粘连面47均为皮带构成,第一粘连面39通过滚轴37、滚轴38连接构成输送结构,第二粘连面47通过滚轴34、滚轴35连接构成输送结构。
[004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及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车缝装置及粘连装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将车缝面板21上的物料输送至粘连装置的第二粘连面47的第一传送面33,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皮带和两个滚轴,分别为滚轴31、滚轴32,滚轴31、滚轴32及所述皮带构成传送带,所述皮带的上表面及构成所述第一传送面33。
[0048]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粘连装置及收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将粘连装置上的物料输送至收料装置的收料板42的第二传送面41,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皮带和两个滚轴,分别为滚轴40、滚轴48,滚轴40、滚轴48及所述皮带构成传送带,所述皮带的上表面及构成所述第二传送面41。
[0049]参见图10,所述收料装置具有收料板42、收料杆及驱动所述收料杆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收料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收料板42上物料的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收料杆,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为第二传感器44,所述第二传感器44受所述所述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10)控制。所述收料板42受可编程控制器10的控制,会结合收料板42上物料(组合裁片)的重量感应下降一定的高度。
[0050]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气缸43、伸缩连杆49、拨料板45、支撑架46,所述伸缩气缸43连接于所述伸缩连杆49且驱动所述伸缩连杆49伸缩运动,所述伸缩连杆49的端部连接有所述拨料板45,所述拨料板45朝向于所述收料板42,所述伸缩连杆49的外部具有伸缩连杆49杆套,所述伸缩连杆49杆套的中部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6,所述伸缩连杆49杆套可在重心改变的情况下左右转动,也即当伸缩连杆49伸长时,所述伸缩连杆49及其端部拨料板45的整个重心偏移,使得所述拨料板45向所述收料板42方向偏移,可实现拨料板45的拨料功能,接着伸缩连杆49收缩,即可实现拨料版的收料功能,当伸缩连杆49收缩一定长度后,所述伸缩连杆49及其端部拨料板45的整个重心向相反的方向偏移,使得所述拨料板45远离所述收料板42方向偏移,可实现拨料板45的复位。
[0051]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的电机19、横向驱动装置的横向驱动气缸11、纵向驱动装置的纵向驱动气缸12、车缝装置的车缝机头及伸缩驱动装置连的伸缩气缸43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005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在工作时的自动粘合方法,包括如下工作流程:
[0053]参见图1及图2,将要进行粘合加工的布裁片a(第一裁片)放置于折料装置的第一折叠板16和第三折叠板18上面,布裁片a的一侧边缘超出第一折叠板16和第二折叠板17之间的交界线,也即布裁片a的主要部分位于第一折叠板16上,布裁片a的少部分(一侧)位于第二折叠板17上,再将要同布裁片a粘合的衬布裁片b (第二裁片)按定位要求放置于布裁片a上面,衬布裁片b的一侧并与第一折叠板16和第二折叠板17之间的交界线对齐,可编程控制器10发出指令,控制吸风元件工作,并由抽风管15完成抽风过程,将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吸附于第一折叠板16和第三折叠板18上面;
[0054]参加图3-图6,电机19在可编程控制器10发出的指令下完成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27、传送皮带20、从动轴28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24的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轴24沿其径向方向转动的转动,以致完成第二折叠板17沿着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的交接线向第一折叠板16折叠的动作,从而实现将布裁片a的直线边超出衬布裁片b的部分(即越过第一折叠板16与第二折叠板17的交界线停留在第二折叠板17上的布裁片a部分)沿第一折叠板16和第二折叠板17的交接线即衬布裁片b的边缘位置折叠,即实现了自动包衬布的工序;由于第三折叠板18是带有磁性的铁板,因此当第二折叠板17转动至第一折叠板16上方时,第二折叠板17会与第三折叠板18之间产生吸引力而紧紧贴在一起,同时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经过折叠后的组合裁片被第一折叠板16、第二折叠板17紧紧夹在一起;电机19在可编程控制器10发出的指令下完成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27、传送皮带20、从动轴28的逆向转动,同时带动第二折叠17板转动至回归原位,此过程中第三折叠板18会因其与第二折叠板17之间产生的磁性吸引力而将同第二折叠板17 —起夹带着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组合裁片一同翻转至第二折叠板17的上方,即图5和图6所示画面;
[0055]参见图7,纵向驱动装置的纵向驱动气缸12驱动纵向连杆29及压板13和硅胶垫14,以致压板13和硅胶垫14压住折叠于第二折叠板17上的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的边缘位置部分;
[0056]随后第三折叠板18在弹簧驱动气缸51驱动弹簧50而产生的拉力的作用下逆向转动复位至第一折叠板16的凹槽内,再由横向驱动装置的横向驱动气缸11驱动横向连杆30及轴套25,使纵向驱动装置(纵向驱动气缸12驱动纵向连杆29及压板13和硅胶垫14)及硅胶垫14下面压住的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整体移动转移至车缝装置的区域内,此过程均受控制器10控制。
[0057]参见图8,当车缝装置的第一传感器23探测到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被移动至该区域的车缝面板21上后,缝纫机头22即在可编程控制器10的指令下完成驱动缝纫针26,以致完成a布裁片和b衬布裁片上自动缝线过程,在缝线完成后继续在横向驱动装置和纵向驱动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将完成了车缝线的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运送至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传送面33上;当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到达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传送面33上时,横向驱动装置和纵向驱动装置将自动复位,而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随着第一传送面33运动至粘连装置,并进入粘连装置的第二粘连面47上,粘连装置的发热板36提供热量,在滚轴34、35、37、38提供压力,以及第一粘连面39、第二粘连面47提供运动前进的条件下,完成已车缝的组合裁片中的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粘合过程,粘合后的组合裁片(衬布裁片b和布裁片a)再进入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面41上;
[0058]参见图9,当粘合的组合裁片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面41上时,在滚轴40、48的驱动下,由第二传送面41向收料装置方向运行时,收料装置的拨料板45上的第二传感器44会探测到组合裁片是否通过第二传感器44的下方,当第二传感器44会探测到组合裁片正通过其下方时,第二传感器44发出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10,再在可编程控制器10的控制下,驱动伸缩气缸43进一步地驱动伸缩连杆49向前运动至伸缩连杆49和伸缩气缸43整个组件的重心前移(由收料装置向第二传送装置方向),即伸缩连杆49前端会以收料装置的支撑架46为中心旋转向上抬起即恢复原位,当拨料板45下沉至第二传送面41上时即可压住经过了车缝和粘合的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组合裁片,此时收料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10指令完成收料动作,即压板13压住组合裁片时,伸缩连杆49会在伸缩气缸43的作用下回缩,以致伸缩连杆49和伸缩气缸43的组件重心后移(由第二传送装置向收料装置方向),即当拨料板45随着伸缩连杆49回缩时即可完成将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组合裁片移动至收料装置的收料板42上,收料板42受可编程控制器10控制,会结合组合裁片的重量感应下降一定的高度(一层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组合裁片的高度),以致收料板42的台面上的裁片的高度和第二传送面41的高度相匹配,以便收集下一组裁片。
[0059]这样即完成了一个布裁片a和衬布裁片b的自动折叠、自动缝纫、自动粘合、自动收料的全部过程,后续可按此流程无限制的循环,即实现了连续式自动缝包朴线粘合收料一体化。
[006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折料装置,可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实现自动折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工厂用工人数,减少了传统设备在工厂的占地空间。
[006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通过折料装置、送料装置、车缝装置、粘连装置、收料装置、控制装置的配合,尤其是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的配合,将折料装置、送料装置、车缝装置、粘连装置、收料装置等不同工种有序的结合一体,从而实现了将定朴、搬运、粘合、收料、包朴缝纫等工序以全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6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系统,将折料装置的折料、送料装置的物料的输送、车缝装置对物料的车缝、粘连装置对物料的粘合、收料装置对粘合后物料的收集的多个工作合为一体,并由控制装置控制,实现了各个装置的相互配合,将定朴、搬运、粘合、收料、缝线包朴多个工序合并一起,由1台设备和1个非专业的操作工人即可全自动化的精确完成,而且可实现1人控制多台这样的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工厂用工人数,减少了传统设备在工厂的占地空间。并且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需粘合且车缝包朴的制衣加工制造中。
[006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方法,所述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投入的人工劳动少,便于操作,且可实现1人控制多台这样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粘合方法生产出的粘合物料(布裁片、衬布裁片)的粘合效果佳,合格率高。
[00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及第三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叠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板上;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第一折叠板上表面翻转的第一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折叠板沿所述第一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之间往复翻转的第二翻转驱动装置;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及第二翻转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折叠板翻转运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轴向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末端,且驱动所述转轴沿径向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板呈长条形,所述第三折叠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折叠板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第一折叠板具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状,两个所述第三折叠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布料的吸风元件,所述吸风元件的吸风口开口于所述第一折叠板。
5.一种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折料装置,还包括 车缝装置; 送料装置; 粘连装置,所述粘连装置具有第一粘连面、第二粘连面及使得第一粘连面与第二粘连面发热的发热装置,所述第一粘连面及第二粘连面之间具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隔; 所述车缝装置、送料装置及发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具有收料板、收料杆及驱动所述收料杆伸缩运动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具有压板、输送臂、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臂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装置; 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输送臂的末端,所述压板朝向于所述折料装置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及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车缝装置及粘连装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将车缝面板上的物料输送至粘连装置的第二粘连面的第一传送面;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粘连装置及收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将粘连装置上的物料输送至收料装置的收料板的第二传送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车缝面板上物料的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车缝机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收料板上物料的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连接于所述收料杆。
【文档编号】A41H43/04GK204120307SQ20142055252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洪慰, 袁辉, 周立明, 张玉高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