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妆品的容器的组件和包括这种组件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18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用于化妆品的容器的组件和包括这种组件的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化妆品,尤其是用于化妆品棒的容器的领域。本发明可具体地应用于用于唇膏棒的容器。



背景技术:

存在用于化妆品的容器,该容器包括主体和容纳化妆品的杯状部,该化妆品例如具有化妆品棒的形式。杯状部可相对于主体移动并且可在收起位置与非收起位置之间尤其进行平移移动,该收起位置在主体内部,该非收起位置被构造为允许使用化妆品。

然而,由于化妆品棒的易碎性,当化妆品棒装入杯状部时或者在化妆品涂抹期间,该化妆品棒有时被损坏。这是因为,尤其是在这两个阶段期间,由突然移动所产生的、被杯状部施加在棒上的力可导致化妆品棒变形或者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存在改进该技术的需求。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化妆品的容器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杯状部支座和杯状部,杯状部被构造为容纳化妆品,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通过弹簧连接件相互连接。

在杯状部与杯状部支座之间的弹簧连接件在这两个部件之间执行减震功能。按照这种方式,便于将化妆品装入杯状部中。同样地,弹簧连接件能够吸收在化妆品涂抹期间由用户造成的任何颤动或突然的移动,当力施加到化妆品时所述弹簧连接件变形。

根据可以一起实行或分开地实行的不同的实施例:

-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被相互地构造,使得杯状部被杯状部支座驱动;

-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可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

-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彼此进行共同的旋转运动;

-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中的一个设有突出部,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中的另一个设有导引部,突出部和导引部被设计为彼此协作,以允许杯状部相对于杯状部支座滑动;

-所述组件包括弹簧;

-所述弹簧被设计为被布置在杯状部与杯状部支座之间;

-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

-所述组件包括柔性支腿;

-通过所述弹簧和/或通过柔性支腿来提供弹簧连接件;

-杯状部旨在容纳化妆品棒;

-杯状部支座和杯状部中的每个包括底部,并且所述弹簧连接件支承在所述底部中的每个上;

-杯状部可在杯状部支座内部移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化妆品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组件。根据可以一起实行或分开地实行的不同的实施例:

-容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本体,杯状部支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移动;

-容器进一步包括相对于第一本体旋转地安装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旋转引起杯状部支座移动;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一个设有轴向导引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另一个设有螺旋状导引部,杯状部支座设有旨在同时与轴向导引部和螺旋状导引部协作的突出部。

附图说明

通过如参照附带的示意性视图作为纯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给出的、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解释性描述,本发明将被更好地理解,并且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细节、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化妆品的容器的纵向截面;

图2为图1所示的容器的纵向截面,该容器处于另一构造;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化妆品的容器的纵向截面;

图4为图3所示的容器的纵向截面,所述容器处于另一构造;

图5至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组件的实施例的杯状部、弹簧和杯状部支座的透视图;

图8和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组件的变型的杯状部和杯状部支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妆品的容器1的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容器1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杯状部支座30和杯状部10。

所述化妆品尤其具有化妆品棒的形式。该化妆品棒例如可以是唇膏棒。

所述容器1尤其被设计为允许化妆品棒(未示出)从容器1露出来,使得用户可使用所述产品。同样地,所述容器1有利地被构造为允许所述化妆品缩回到所述容器1中,使得产品受到保护。

这里,所述容器1包括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2。

有利地,所述第一本体80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82旋转地安装,所述第一本体80例如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本体82的内部空间中。

观察到,杯状部支座30被设计为按照以下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80的内部空间中,这种方式即:杯状部支座30被布置为与第一本体80接合,同时可相对于第一本体80沿着所述第一本体80的纵向延伸主方向平移地移动。换言之,第一本体80和杯状部支座30通过滑动连接而相互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本体80设有下端部和上端部,并且沿着其纵向延伸主方向在所述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延伸。所述第一本体80有利地包括侧壁,该侧壁沿着所述纵向延伸主方向在所述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延伸。

同样地,所述第二本体82有利地设有下端部和上端部,并且沿着纵向延伸主方向在所述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延伸。这里,所述第二本体82包括侧壁,该侧壁沿着所述纵向延伸主方向在所述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延伸。

一旦以一个在另一个内部的方式安装,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2被设计为使得它们各自的纵向延伸主方向与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2相对于彼此旋转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本体80例如在其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槽或纵向导引部。所述纵向槽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80的所述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有利地,所述纵向槽基本是直线型的。该纵向槽因此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本体80的纵向延伸主方向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本体80在其下端部处可设有尤其是环的抓握区域90,抓握区域90旨在通过对抓握区域90进行操作,允许第一本体80相对于第二本体82旋转。

有利地,所述第二本体82设有螺旋槽或螺旋状导引部。所述螺旋槽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本体82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在第二本体82的下端部与上端部之间。换言之,螺旋槽成形为沿着第二本体82的侧壁的长度延伸的螺旋部。这里,螺旋槽能够用作被设计在第二本体82的侧壁的内表面上的凹口或轨道。将观察到,有利地,尤其是出于美感的原因,所述第二本体82可被封套遮盖,该封套用作容器的外遮盖物。

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2的螺旋槽和纵向槽有利地在高度上是基本相同的。

杯状部10被构造为容纳所述化妆品棒。这里,杯状部10被设计为用作所述化妆品棒的支座。此外,杯状部10被设计为布置在杯状部支座30中。有利地,杯状部10和所述杯状部支座30被相互地设计为使得杯状部10被杯状部支座30驱动。

杯状部10有利地包括形状基本为圆筒形的侧壁12。所述壁12包括下端部101和上端部102,并且沿着轴向方向在所述下端部101与所述上端部102之间延伸。

根据第一实施例,杯状部10有利地包括内肩部或环151,该内肩部或环151可在图1和图2中看见。“内肩部”意指杯状部10的侧壁12的内径的突然变化。所述内肩部151可用作化妆品棒的内支承表面。换言之,所述内肩部151被构造为用作化妆品的轴向止动部。换言之,内肩部151被构造为协助保持化妆品棒。将观察到,所述内肩部151位于杯状部10的下端部101与上端部102之间的正中面上。

此外,杯状部10的侧壁12的内表面可设有竖直的肋126,所述肋126具有纵向的形状并且平行于杯状部10的轴向方向纵向地延伸。所述肋126例如可从侧壁12的内肩部151延伸。肋126被设计为协助将化妆品棒保持在杯状部10内部。将观察到,这里,肋156具有锥形形状。换言之,肋156具有被称为宽度的尺寸,该宽度垂直于肋126的纵向延伸方向测量,随着接近于杯状部10的上端部102而减小。

如图5所示,侧壁12在其外表面上设有外肩部122。这里,所述外肩部122对应于侧壁12的外径突然变宽。这里,所述外肩部122具有下端部121和上端部102,并且轴向地延伸,即沿着杯状部10的所述轴向方向在所述下端部121与所述上端部102之间延伸。将观察到,有利地,外肩部122的上端部102对应于侧壁12的上端部102。

所述外肩部122自身设有销或突出部123,这里设有两个销123,销或突出部的形状基本为矩形。销或突出部被布置在外肩部122的下端部121处或者靠近下端部121布置。有利地,销或突出部径向地朝向杯状部10外部的空间突出。这里,所述销123围绕所述外肩部122以规则的角间隔分布。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销123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

将观察到,外肩部122在其下端部121处形成外支承表面。这里,所述外支承表面是平面并且垂直于杯状部10的轴向方向。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安装在一起所用的方式,可观察到,杯状部10的侧壁12在侧壁12的下端部101与外肩部122的下端部121之间具有第一外径,以及具有在壁12的外肩部122处所测量的第二外径,第一外径小于第二外径。

杯状部支座30被设计为容纳杯状部10。此外,杯状部支座30被设计为在收起位置与高位置之间驱动杯状部10,该收起位置允许容器1被关闭,该高位置对应于使用位置。这里,杯状部支座30具有下端部301和上端部302。所述杯状部支座30有利地包括形状基本为圆筒形的侧壁38,侧壁38沿着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方向在所述下端部301与所述上端部302之间延伸。

在与如图1、图2和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实施例中,杯状部支座的所述侧壁38设有至少一个轴向槽或轴向导引部34,这里设有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轴向槽34。所述轴向槽34沿着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方向从侧壁30的上端部302延伸,并且延伸超过所述侧壁38的大约一半的高度,所述高度平行于杯状部支座30的所述轴向方向来测量。

杯状部支座30被设计为允许杯状部10在杯状部支座30的内部空间中轴向地滑动。为此,杯状部10的销123被设计为与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槽34机械地协作。具体地,杯状部10的销123被设计为按照以下方式接合在杯状部支座30的所述轴向槽34中,这种方式即:杯状部10和杯状部支座30固定到彼此以进行共同的旋转运动。

将观察到,有利地,当杯状部10和杯状部支座30以一个在另一个内部的方式安装时,杯状部支座30和杯状部10的各自的轴向方向重合。换言之,杯状部10和杯状部支座30那时是同轴的。

杯状部支座30进一步包括销或突出部36,这里包括两个销36。所述销36例如形状基本为椭圆形并且被布置在杯状部支座30的侧壁38的外表面上。所述销36径向地朝向杯状部支座30的外部突出。

此外,杯状部支座30有利地在其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内壁架。所述内壁架32在那里形成内支承表面。所述内支承表面有利地是平面并且垂直于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延伸方向。有利地,内壁架形成轴向止动部。观察到,所述内壁架32被布置在杯状部支座的侧壁的下端部301处。

为了更好地理解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安装在一起所用的方式,可观察到,当位于侧壁的上端部与内壁架32的内支承表面之间时杯状部支座30具有第一内径,以及当位于内壁架32处时具有第二内径,所述第二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内径。

将观察到,有利地,考虑到间隙,杯状部支座30的所述第二内径等于杯状部10的第一外径。考虑到间隙,杯状部支座30的第一内径本身等于杯状部10的第二外径。

一旦杯状部10被安装在杯状部支座30内部,杯状部支座30的内支承表面和杯状部10的外支承表面被设计为彼此相对地布置,即,使得这两个支承表面相面对。

根据本发明,杯状部10和杯状部支座30通过弹簧连接件20相互连接。有利地,弹簧连接件被设计为对由杯状部10施加在杯状部支座30上的轴向力提供阻力,该阻力与弹簧连接件的刚度相关。尤其在使用容器期间可产生这种类型的力。具体地,弹簧连接件20被构造为对杯状部10相对于杯状部支座30的平移提供阻力,所述平移平行于杯状部10在杯状部支座30中滑动的方向,即,平行于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方向。换言之,这里,所述弹簧连接件20被设计为在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之间的减震器,因此弹簧连接件20具有减震功能。

可选地或额外地,所述弹簧连接件可被设计为对由杯状部10施加在杯状部支座30上的扭转力提供阻力。换言之,弹簧连接件20可被设计为阻止杯状部10相对于杯状部支座30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可由扭转的弹簧提供弹簧连接件。

在图1、图2和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连接件20有利地是弹簧20,尤其是例如作用在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这里,所述弹簧20由金属螺旋线构成并且具有基本为圆筒形的整体形状。所述弹簧20有利地包括下端部201和上端部202,并且沿着弹簧20的轴向方向在这两个端部201、202之间延伸。这里,弹簧20被设计为布置在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之间。

弹簧20被设计为轴向地设置在杯状部10的外肩部122的下端部121与杯状部支座30的内壁架32之间。更准确地,所述弹簧20被设计为围绕杯状部10的壁12盘绕。换言之,弹簧20首先被设置在杯状部10的外表面与杯状部支座30的内表面之间,其次设置在杯状部10的外支承表面与杯状部支座30的内支承表面之间。因此,弹簧20被布置在位于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之间的壳中。

这里,弹簧20、杯状部支座30和杯状部10的各自的轴向方向重合。换言之,弹簧20、杯状部支座30和杯状部10被设计为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安装。

所述弹簧20能够在其轴向方向上被压缩。弹簧20轴向地延伸超过一定高度,该高度平行于弹簧20的轴向方向来测量、根据弹簧20的压缩强度而变化。

更准确地,弹簧20的上端部202被设计为布置为使得该上端部与杯状部10的外支承表面接触,而弹簧20的下端部被设计为布置为使得该下端部与杯状部支座30的内支承表面接触。观察到,弹簧20的上端部202例如可固定到外肩部122,以防止杯状部10变得与杯状部支座30脱离。

图3、图4、图8和图9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弹簧连接件20由柔性支腿48提供,这里由两个柔性支腿48提供,柔性支腿48被构造为轴向地邻接和/或安置于杯状部支座52的底部59上。

这里,所述柔性支腿48被布置在杯状部10的下端部101处。柔性支腿48由接头或铰链49连接到杯状部的侧壁。所述柔性支腿48从所述铰链49纵向地延伸到柔性支腿48的自由端480。

这里,两个带48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并且朝向彼此定向。更具体地,将观察到,所述柔性支腿彼此毗连。

当杯状部10受到轴向力时,所述柔性支腿48能够通过围绕所述铰链49的旋转而枢转。具体地,每个柔性支腿48的旋转通过在铰链49处的局部弹性变形而产生。换言之,这里,铰链49等效于在杯状部10的侧壁12与柔性支腿48之间的扭转弹簧。将观察到,柔性支腿48的所述旋转发生在图3和图8中示出的静止位置与图9中示出的所述柔性支腿48的极限位置之间。

柔性支腿48的自由端480被设计为与杯状部支座30的底部59接触。杯状部10相对于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移动引起所述自由端480的角运动。

在静止位置,柔性支腿48被布置在杯状部10的内部空间的轴向延伸中。仍然是在该静止位置,柔性支腿48有利地与和杯状部10的侧壁的轴向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形成被包含在0°与90°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这里大约是45度。换言之,柔性支腿48横向于杯状部10的轴向方向定向。这里,所述柔性支腿48彼此交叉,尤其是在它们的自由端附近交叉。

将进一步观察到,当柔性支腿48平行于与杯状部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定向时,到达极限位置。换言之,当所述柔性支腿48在所述极限位置时,杯状部10的下端部101和所述柔性支腿48的自由端480被设计为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垂直于杯状部10的轴向方向。

按照与上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螺旋弹簧类似的方式,所述柔性支腿48因此被设计为在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之间用作减震器。具体地,所述柔性支腿48被设计为阻止杯状部相对于杯状部支座的平移移动,所述平移发生在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方向上。

这是以下情况:在该实施例中,杯状部10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还在于:杯状部10的侧壁12设有刚性带47,这里设有两个刚性带47。这里,所述刚性带47被布置在杯状部10的下端部101处并且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刚性带47沿着杯状部10的轴向方向从杯状部10的下端部101突出。

图9中示出的杯状部支座30与第一实施例的杯状部支座的区别在于:杯状部支座30有利地包括在侧壁38的下端部处的底部59。杯状部支座30的所述底部59可包括通道缝547,这里包括两个通道缝547。每个通道缝547设置为允许杯状部10的刚性带47之一通过,以允许所述刚性带47接合到或者被导引到缝547中。有利地,杯状部10的所述刚性带47在它们的自由端处设有突出部或隆起部471。该突出部471允许刚性带47通过弹性变形和/或卡扣而进入缝547。一旦刚性带47的突出部471被插入缝547中,所述突出部471用作轴向止动部并且被构造为防止刚性带47与所述缝547分离。所述刚性带47在所述缝547中的接合设置为防止杯状部10相对于杯状部支座30旋转,以及还允许杯状部10在杯状部支座30的内部空间中滑动。

将观察到,如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那样,这里由柔性支腿48和其接头480提供的弹簧连接件被布置在杯状部10与杯状部支座30之间。

将观察到,这里,所述柔性支腿48操作为运行在压缩状态的弹簧,从而对杯状部10朝向杯状部支座30的移动提供阻力。

杯状部支座30的销36被构造为接合到第二本体82的螺旋槽和第一本体80的纵向槽中。

一旦杯状部10被安装在杯状部支座30中、杯状部支座30被安装在第一本体80中以及第一本体80被安装在第二本体82中,由用户进行的第一本体80相对于第二本体82的旋转允许杯状部支座30的轴向移动,并因此允许杯状部10的轴向移动,该轴向移动平行于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2的纵向延伸主方向,那时所述方向是重合的。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组件可以以这种方式从未示出的位置转变到在图1至图4中示出的位置,其中在该未示出的位置处化妆品被收纳在容器中,在该示出的位置处化妆品突出到容器外部,该示出的位置还对应于化妆品在所述组件中的安装位置。换言之,所述杯状部在杯状部支座的所有移动过程中均跟随杯状部支座,但是平移的自由度与由设置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弹簧连接件20提供的减震功能有关。

止动部和/或机械连接部的示例在上文被提及,该止动部和/或机械连接部防止杯状部10和杯状部支座30变得脱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