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用保暖除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鞋用感应自热保暖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的脚部往往是最容易长冻疮的部位,长冻疮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鞋子的保暖性不够,或者是因为冬季的鞋子虽然比夏季的保暖性好,但也更容易堆积湿气,当寒冷的冬夜过去时,鞋子的温度也降低到与外界气温一样,当穿入时会使脚部的温度迅速降低,加上鞋内湿气众多,使得脚部升温显得非常艰难,往往会导致脚部一整天都处于低温状态,时间一久就容易长出冻疮,在很多场合,比如静坐的状态下,因为缺少运动,也是极容易引发冻疮的情况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用感应自热保暖除湿装置,可通过无线感应的方式传输电能使鞋垫发热,可达到烘干鞋内潮湿内衬,提高鞋子温度在穿入时舒适度,为脚部提供保暖避免冻疮生长。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用感应自热保暖除湿装置,包括地垫及位于地垫上安放于鞋子内的鞋垫,所述地垫内设有若干感应发射线圈,所述每个感应发射线圈上都设有用于检测上方是否存在鞋垫的检测头,所述检测头设置于感应发射线圈中心,所述检测头用于控制感应发射线圈的通电与断电,所述鞋垫内设有感应接收线圈和发热模块,所述感应接收线圈设置于发热模块下方,所述感应接收线圈的输出端与发热模块相连,所述鞋垫位于地垫上时可使鞋垫的感应接收线圈产生电流供发热模块发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模块外形与鞋垫外形相仿,所述发热模块由碳纤维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模块外围包覆有导电铜箔,所述发热模块中心设有沿鞋垫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导电铜带,所述导电铜箔与导电铜带均与感应接收线圈的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接收线圈与发热模块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隔开感应接收线圈与发热模块,避免两者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摩擦导致短路或绝缘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鞋子脱在地垫上时,鞋垫随即发热使鞋内温度升高,以此达到除湿的目的,避免穿着者穿入时产生冰凉感,同时不会因鞋子温度较低导致足部温度降低 导致生长冻疮,在人们静坐时在脚下铺上地垫即可对脚部进行取暖,无线感应传输的方式不受电线约束,使用方便,随用随走,地垫内的感应发射线圈只有在在鞋垫位于其上方时进行通电,避免全部感应发射线圈通电导致电能的浪费,使用起来更节能环保,鞋垫可适用于各种鞋子,互换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垫按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地垫;11-感应发射线圈;12-检测头;20-鞋垫;21-感应接收线圈;22-发热模块;221-导电铜箔;222-导电铜带;23-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鞋用感应自热保暖除湿装置,包括地垫10及位于地垫10上安放于鞋子内的鞋垫20,所述地垫10内设有若干感应发射线圈11,所述每个感应发射线圈11上都设有用于检测上方是否存在鞋垫20的检测头12,所述检测头12设置于感应发射线圈11的中心,所述检测头12用于控制感应发射线圈11的通电与断电,在感应发射线圈11上没放置鞋垫20时可大幅降低地垫10的功耗,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所述鞋垫20内设有感应接收线圈21和发热模块22,所述感应接收线圈21设置于发热模块22下方,所述感应接收线圈21的输出端与发热模块22相连,所述鞋垫20位于地垫10上时可使鞋垫20的感应接收线圈21产生电流供发热模块22发热。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发热模块22外形与鞋垫20的外形相仿,所述发热模块22由碳纤维布制成,碳纤维布在鞋垫使用过程中跟随行走步伐而产生变形,避免断裂,使用寿命长。
所述发热模块22外围包覆有导电铜箔221,所述发热模块22中心设有沿鞋垫20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导电铜带222,所述导电铜箔221与导电铜带222均与感应接收线圈21的输出端相连。导电铜箔221和导电铜带222的设置方式可增大碳纤维布的有效发热面积,避免因两导电部件之间因距离过近导致电阻变小使得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
所述感应接收线圈21与发热模块22之间设有绝缘层23,所述绝缘层23用于隔开感应接收线圈21与发热模块22,避免两者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摩擦导致短路或绝缘失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