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53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布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布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布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穿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漂亮,还要穿着舒适,而且对衣物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衣物产生静电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天,有的衣物产生的静电不仅伤害身体,还会影响工作。

公告号为CN202072863,公告日为2011.12.14的中国专利《一种抗静电布料》,包括互相交织的经纱线和纬纱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纤维线,所述导电纤维线分别与经纱线和 / 或纬纱线交织。本实用新型抗静电布料通过设置的导电纤维使其具有良好的永久性的抗静电性能,按照JIST8118 :2001标准测定,该抗静电布料的电荷密度≤ 6.6Q/cm2 ,甚至≤ 3.3Q/cm2 ,明显低于 7.0Q/cm2 的标准。同时,该抗静电布料能防尘,将该抗静电布料用作衣服布料时,能及时消除衣服上富集的静电,从而保持衣服的清洁并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纤维的设置,将布料上的静电消除,还能防尘,但是由于导电纤维直接暴露在外部,在受到摩擦或者拉扯力时会发生断裂,导致其抗静电的效果消除,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丝不易被磨损的抗静电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静电布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羊毛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羊毛纤维外部螺旋缠绕有铜丝,所述铜丝外包裹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外设置有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羊毛纤维外部螺旋缠绕铜丝,铜丝的导线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将布料产生的静电消除,防止灰尘的堆积,在铜丝外设置防水层,防止铜丝与水接触而生锈,提升了铜丝的耐久度,铬层的设置,提升了耐摩擦性能,可以防止防水层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诉羊毛纤维中部设置有银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丝设置在羊毛纤维的中部,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不易断裂,而银丝的到点性能更加,与铜丝结合,实现双重防护的作用,当铜丝发生断裂时,银丝还能使布料的导电性能持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羊毛纤维外壁粘结有纳米银抗菌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抗菌颗粒的设置,是布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细菌不易繁衍,故布料不易发出异味,提升了布料使用的耐久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2mm-0.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丝的直径保持在0.2mm-0.4mm之间,使铜丝不仅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还不易断裂,提升了了耐久度和布料的柔软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银丝的直径为0.1-0.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银丝价格较高,所以银丝的直径较小,而且银丝被包裹在羊毛纤维中,不会与外界产生摩擦,其直径较小也不会断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布料由羊毛纤维编织而成,在羊毛纤维外螺旋缠绕铜丝,在羊毛纤维内部设置银丝,实现双重导电的作用,在铜丝外设置防水层和铬层,可以防止铜丝生锈和磨损,提升其耐久度,铜丝的直径为0.2mm-0.4mm,不仅具有一定的牢固度,还具有一定的柔软度,而银丝的直径在0.1mm-0.2mm之间,比较细,降低了成本,在羊毛纤维上的纳米银抗菌颗粒则提升了布料的抗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羊毛纤维的结构图;

图2是羊毛纤维的截面图;

图3是铜丝的截面图;

图中:1、羊毛纤维;2、铜丝;3、银丝;4、防水层;5、铬层;6、纳米银抗菌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抗静电布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由羊毛纤维1编织而成,如图1所示,在羊毛纤维1的外部缠绕有铜丝2,铜丝2本身具有导电性能,使布料具有导电性能,将布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消除,还可以防止灰尘的堆积,增加了布料的整洁度。

如图3所示,在铜丝2外设置有防水层4,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铜丝2接触导致铜丝2生锈,降低其导电性能。防水层4为苏州金龙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抗水涂层面胶涂覆在铜丝2表面,形成防水膜,将水分阻隔,防止铜丝2生锈。铜丝2的直径在0.2mm-0.4mm之间,使铜丝2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强度,易发生弯曲且不易折断,提升了铜丝2的耐久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羊毛纤维1的内部设置有银丝3,与铜丝2配合实现双重的抗静电功能,提升了布料的抗静电性能。而银丝3本身性能较稳定,所以无需防护材料对其进行保护,且银丝3设置在羊毛纤维1内部,也不会被磨损而发生断裂。由于银丝3的价格较高,所以银丝3的直径在0.1mm-0.2mm之间,使银丝3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羊毛纤维1的外壁还粘结有纳米银抗菌颗粒6,使布料具有抗菌的性能,布料不易产生异味,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纳米银抗菌颗粒6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