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瓶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169917.5公开了一种提瓶夹子,包括一个L形的固定钳臂、一个L形的活动钳臂,固定钳臂的上中部与活动钳臂的拐角处铰接在一起,固定钳臂上端与活动钳臂的下部连接一根复位弹簧,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的下端设置钳口板。但是瓶子的瓶身直径通常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这种提瓶夹子在连接瓶口时,相临的两个瓶口无法紧靠在一起,使这种提瓶夹子一次只能连接少量的瓶子,提瓶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盛满液体的瓶子通常较重,在提瓶的过程中,瓶子极容易从其两个钳口板组成的瓶子连接装置的一端滑落而摔碎,不仅有可能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当瓶子内盛放有危险液体时甚至有可能威胁用户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弧形结构的瓶口连接架,与多个瓶子的瓶口相连接时,相临的瓶口能够在瓶子的重力作用下自然的较紧密的靠在一起,因而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连接更多的瓶口,提瓶效率较高;而且瓶口连接架的两端的位置较高,瓶口不容易从端部脱落,较为安全可靠的提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提瓶器,包括一瓶口连接架,所述的提瓶器还包括一连接板,所述的瓶口连接架为两端朝上弯曲的弧形中空结构、横截面为“n”形结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的“n”形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朝向内侧布置的挡条,所述的两个挡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弧形结构的内侧的中央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上部开设有一方形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方形手孔的上端边缘设置有一横条,所述的横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的连接板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提瓶器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提瓶器的优点是:具有弧形结构的瓶口连接架,与多个瓶子的瓶口相连接时,相临的瓶口能够在瓶子的重力作用下自然的较紧密的靠在一起,因而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连接更多的瓶口,提瓶效率较高;而且瓶口连接架的两端的位置较高,瓶口不容易从端部脱落,较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提瓶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提瓶器的右视图;
其中:
1、瓶口连接架;11、挡条;
2、连接板;21、方形手孔;
3、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提瓶器的优点是:具有弧形结构的瓶口连接架,与多个瓶子的瓶口相连接时,相临的瓶口能够在瓶子的重力作用下自然的较紧密的靠在一起,因而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连接更多的瓶口,提瓶效率较高;而且瓶口连接架的两端的位置较高,瓶口不容易从端部脱落,较为安全可靠。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提瓶器,包括一瓶口连接架1,该提瓶器还包括一连接板2,该瓶口连接架1为两端朝上弯曲的弧形中空结构、横截面为“n”形结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该“n”形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朝向内侧布置的挡条11,该两个挡条11之间留有间隙,该连接板2与该弧形结构的内侧的中央相互垂直连接,该连接板2的上部开设有一方形手孔21。瓶子的瓶口附近通常都设置有突起,使用时,可将多个瓶子的瓶口从该瓶口连接架1的端部插入,使突起卡在该挡条11的上方,将手指插起该方形手孔21内,即可一次提起多个瓶子。由于该瓶口连接架1具有弧形结构,与多个瓶子的瓶口相连接时,在提起该提瓶器时,相临的瓶口能够在瓶子的重力作用下自然的较紧密的靠在一起,多个瓶子呈扇形布置,因而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该瓶口连接架1能够连接更多的瓶口,提瓶效率较高;而且该瓶口连接架1的两端的位置较高、中部的位置较低,瓶口不容易从端部脱落,较为安全可靠。这一连接板2具有增加该瓶口连接架1的刚度的作用,即使该瓶口连接架1的材料性能较差,使用该提瓶器提起多个瓶子时,该瓶口连接架1也不容易变形,因而这一连接弧2与该该弧形结构的内侧的中央的相互垂直连接结构有利于设计人员在设计这种提瓶器时可选择性能相对较差的材料,因而也有利于降低该提瓶器的生产成本。
该方形手孔21的上端边缘设置有一横条3,该横条3的宽度大于该连接板2的厚度。这一横条3可以降低该方形手孔21的上端边缘施加在人手上的压强,降低用户使用这种提瓶器时的疼痛感。
该提瓶器为一体式结构。由图1-图3可以看出,这种提瓶器的结构极为简单,因而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进一步降低该提瓶器的生产成本,提高该提瓶器的可靠性。。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