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枢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055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伞具枢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伞具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伞具枢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伞具的伞骨架多通过铆接方式将各伞骨构件等组合组装,组装时需另外加工销杆用于将需要连接的伞骨构件铆接,整个组装作业流程较为繁琐、麻烦,成本高。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将伞骨构件组装连接的方式成了必要解决技术问题。

公开号为twm361923u,专利名称为:伞骨之改良(二)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开了在相互连接的两伞骨构件上,一方直接以塑胶成型出外枢接部,另一方设与其相应的内枢接部和匹配的贯穿孔,使伞骨构件之间相互卡合枢接。但本公开专利中,所设置的为柱状,外枢接部上的孔多为贯穿孔。组装扣合时,受内枢接部两侧凸轴的挤压,外枢接部两侧向外弯折,极易造成外枢接部的变形、甚至断裂损毁(如图1、图2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伞具枢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或内枢接部。所述外枢接部两内侧设有凸轴,内枢接部设有与该凸轴对应匹配的轴孔,使外枢接部和内枢接部相互卡扣枢接;或外枢接部一内侧设有凸轴、另一侧设有轴孔,内枢接部与外枢接部相对应的位置一侧设有轴孔、另一侧设有凸轴,使外枢接部和内枢接部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内枢接部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

所述外枢接部上端部两内侧作一上斜部,内枢接部下端部两侧作一下斜部,其凸轴端部依配合作成上斜部或下斜部,依斜部压配导入,使外枢接部与内枢接部压入匹配相互卡扣枢接。伞骨构件卡扣时,凸轴快速卡于轴孔内。伞具撑开时,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受力面位于凸轴上侧。

所述外枢接部的凸轴包括杆身和扣帽,扣帽的外端直径小于外枢接部的轴孔、内枢接部的轴孔的直径,扣帽的内端直径大于外枢接部的轴孔的直径;所述杆身的轴向长短不小于外枢接部的轴孔与内枢接部的轴孔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设有内枢接部的伞骨结构也可为扁型枢接头或枢接环。

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或内枢接部;外枢接部两侧分别设有轴孔,内枢接部两侧与外枢接部的轴孔对应的两侧各设有凸轴匹配。外枢接部上端部设有上斜部,内枢接部下端部两侧设有下斜部;内枢接部对应两侧之凸轴端部设有下斜部,内枢接部依斜部压入,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内枢接部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

伞骨构件装配卡扣枢接时,依倾斜面弹性压合导入,凸轴快速卡于轴孔内,伞具撑开时,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受力面位于凸轴上侧。

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包括销轴;所述销轴包括弹性头、杆身和扣帽,弹性头中间设有一缝隙;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或内枢接部;所述外枢接部、内枢接部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所述外枢接部的两侧各设有一轴孔,内枢接部与外枢接部轴孔对应的位置设有轴孔;所述外枢接部轴孔与内枢接部轴孔均为贯穿孔;所述杆身的轴向长短不小于外枢接部轴孔与内枢接部轴孔的轴向长度之和;弹性头与扣帽的内端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直径。

所述伞具为直骨伞、两折伞或多折伞;所述直骨伞伞骨包括主骨和支骨;所述内枢接部或外枢接部设于支骨的端部,内枢接部或外枢接部设于主骨的中部;所述两折伞或多折伞的伞骨包括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内支骨、连接骨和绕性连接骨;所述外枢接部、内枢接部分别设于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内支骨、连接骨和绕性连接骨的端部或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直接在相互连接的伞骨构件分别设有外枢接部、内枢接部。外枢接部上端设有上斜部与两侧设凸轴或轴孔,内枢接部下端设有下斜部和设有与外枢接部匹配的轴孔或凸轴,由此构成卡扣枢接结构,使伞骨构件组装时得以上斜部与下斜部之弹性压合导入,顺利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附图1;

图2为背景技术附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枢接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枢接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枢接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枢接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直骨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17为日本骨二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18为反向三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19为两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20为三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21为四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22为五折伞的伞骨结构简易图;

图23为本发明枢接结构局部分解图;

图24为本发明枢接结构局部分解图;

图25为多折伞伞骨分解图;

图26为多折伞展开状态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外枢接部;11、凸轴;111、杆身;112、扣帽;113、(凸轴)上斜部;12、轴孔;13、(外枢接部)上斜部;2、内枢接部;21、凸轴;211、(凸轴)下斜部;22、轴孔;23、(内枢接部)下斜部;3、销轴;31、杆身;32、扣帽;33、弹性头;331、缝隙;41、主骨;42、支骨;51、内主骨;52、中主骨;53、外主骨;54、内支骨;55、连接骨;56、绕性连接骨;a、枢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3-4、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所述外枢接部1一内侧设有凸轴11、另一侧设有轴孔12,内枢接部2与外枢接部1相对应的位置一侧设有轴孔22、另一侧设有凸轴21,使外枢接部1和内枢接部2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

所述外枢接部1上端部两内侧作一上斜部13,内枢接部2下端部两侧作一下斜部23,其凸轴(11、21)端部依配合作成上斜部113或下斜部211,依斜部压配导入装配,使外枢接部1与内枢接部2压入匹配相互卡扣枢接。伞具撑开时,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受力面位于凸轴(11、21)上侧。

实施例2

如图5-6、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所述外枢接部1两内侧设有凸轴11,内枢接部2设有与该凸轴11对应匹配的轴孔22,使外枢接部1和内枢接部2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有凸轴11或轴孔22、上斜部113或下斜部23,组装时外枢接部1与内枢接部2可依斜部的弹性压合导入,顺利快速装配卡扣枢接。

所述外枢接部1两内侧设有凸轴11,其端部设有上斜部113,内枢接部2下端部两侧作一下斜部23,其对应凸轴11设有匹配的轴孔22,装配时依斜部压配导入,使外枢接部1与内枢接部2压入匹配相互卡扣枢接。伞骨构件卡扣枢接时,凸轴11快速卡于轴孔22内。

实施例3

如图7-8、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所述外枢接部1一内侧设有凸轴11,另一侧设有轴孔12。内枢接部2设有与该凸轴11对应匹配的轴孔22,使外枢接部1和内枢接部2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

所述外枢接部的凸轴11包括杆身111和扣帽112,扣帽112的外端直径小于外枢接部的轴孔12及内枢接部的轴孔22的直径,扣帽112的内端直径大于外枢接部的轴孔12的直径;所述杆身111的轴向长短不小于外枢接部的轴孔12与内枢接部的轴孔22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设有内枢接部1的伞骨结构也可为扁型枢接头或枢接环。

实施例4

如图9-10、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外枢接部1两侧分别设有轴孔12,内枢接部2两侧与外枢接部的轴孔12对应的两侧各设有凸轴21匹配。外枢接部1上端部设有上斜部13,内枢接部2下端部两侧设有下斜部23;内枢接部2对应两侧之凸轴21端部设有下斜部211,内枢接部2依斜部压入,相互卡扣枢接。

实施例5

如图11、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包括销轴3;所述销轴3包括弹性头33、杆身31和扣帽21,弹性头33中间设有一缝隙331;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所述外枢接部1的两侧各设有一轴孔12,内枢接部2与外枢接部轴孔12对应的位置设有轴孔22;所述外枢接部轴孔12与内枢接部轴孔22均为贯穿孔;所述杆身31的轴向长短不小于外枢接部轴孔12与内枢接部轴孔22的轴向长度之和;弹性头33与扣帽32的内端直径大于贯穿孔(12、22)的直径。

实施例6

如图12-13、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所述外枢接部1两内侧设有凸轴11,内枢接部2设有与该凸轴11对应匹配的轴孔22,使外枢接部1和内枢接部2相互卡扣枢接;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对应的伞骨构件的端部或中部。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有凸轴11或轴孔22、上斜部113或下斜部23,组装时外枢接部1与内枢接部2可依斜部的弹性压合导入,顺利快速装配卡扣枢接。

所述外枢接部1两内侧上端设有凸轴11,其端部设有上斜部113,内枢接部2下端部两侧作一下斜部23,其对应凸轴11设有匹配的轴孔22,装配时依斜部压配导入,使外枢接部1与内枢接部2压入匹配相互卡扣枢接。伞骨构件卡扣枢接时,凸轴11快速卡于轴孔22内。

实施例7

如图14-15、图23-26所示,本发明伞具枢接结构,用于伞具中各伞骨构件的组装枢接,所述伞骨构件枢接部位分别设有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外枢接部1两侧分别设有轴孔12,内枢接部2两侧与外枢接部的轴孔12对应的两侧各设有凸轴21匹配。外枢接部1上端部设有上斜部13,内枢接部2下端部两侧设有下斜部23;内枢接部2对应两侧之凸轴21端部设有下斜部211,内枢接部2依斜部压入,相互卡扣枢接。

实施例1-实施例7中,所述伞具为直骨伞、两折伞或多折伞。如图23-26所示,各伞骨之枢接部a之1为外枢接部,2为内枢接部,图24为图25之各伞骨分解枢接示意图。如图16所示,所述直骨伞伞骨包括主骨41和支骨42;所述外枢接部1或内枢接部2设于支骨42的端部、主骨41的中部。如图17-图22、图24-25所示,所述两折伞或多折伞的伞骨包括内主骨51、中主骨52、外主骨53、内支骨54、连接骨55和绕性连接骨56;所述外枢接部1、内枢接部2分别设于内主骨51、中主骨52、外主骨53、内支骨54、连接骨55和绕性连接骨56的端部或中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