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的有关于一种改进的织带结构,尤指一种具有最大拉伸幅度限制功能的织带体。
背景技术:
传统编织带体为光滑的织带体,提供于一般鞋类在穿着上,通常会借由织带体的穿绕系绑来维持鞋子的穿著状态而形成鞋带结构,而市面上绑鞋带的休旅鞋或多功能运动鞋,其利用鞋带借由左右两两对称的鞋带孔互相穿串其中加以束紧以固定鞋体而形成鞋带结构,以利使用者长时间行走不容易疲累,避免鞋子与足部过松而于行走或跑、跳动作间,发生鞋子脱出足部的窘况发生,且绑鞋带的鞋子可以让鞋体与脚部紧密的结合,以保护使用者脚板各部位的关节不致受伤,故具有鞋带束缚功能的鞋子,在市场销售中,一直占有相当程度的比例。
就上述结构而言,常见的鞋带结构上为制式长度,且鞋带的织带体并不具备弹性,不同脚型或脚板宽厚度不一的使用者其使用时所产生的状况各有差异,如脚型瘦小的使用者,其可能会在束整鞋带完毕后,发生鞋带余段过长的现象,不仅有碍整体美观,且使用者于行进间,其鞋带端部容易被自己或遭旁人踩踏,造成打结处松脱,进而防碍行进亦可能因此跌倒受伤,且过长的鞋带若拖曳于地面,非常容易造成脏污且其端部更会因为过度的踩踏或磨擦造成破损,必须时常加以清洁或汰换鞋带本体,实为不便,加上近年来国人盛行骑乘单车外出或休闲健身,过长的鞋带端部更可能不慎卷入行进间的车轮内或链条的缝隙中,导致使用者重心不稳,摔倒受伤,十分危险,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最大拉伸幅度限制功能的织带体。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防止绑结松脱的织带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整体表面更具有色彩可视化效果的织带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织带结构,其主体是以搭配针织机进行针织等交织制作而呈一体长条型态的织带体,其特征在于:该织带体,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该织带体于编织时形成一连续状而界定出多个第一带身段;及多个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带身段间而形成交错相邻状态的第二带身段;其中该些第二带身段的编织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带身段的编织密度,令该些第二带身段其宽度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其宽度,使该些第一带身段其整体呈低密度宽面型态,而该些第二带身段其整体则呈高密度窄面型态;借此,使该些第一带身段其区段的弹力大于该些第二带身段其区段的弹力,而令该织带体其整体呈现具有阶段性的伸缩弹性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织带结构,其达到功效在于:通过该织带体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借以界定出多个第一带身段及多个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带身段间而形成交错相邻状态的第二带身段,而该些第二带身段的编织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带身段的编织密度,令该些第二带身段其宽度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其宽度,使该些第一带身段其整体呈低密度宽面型态,而该些第二带身段其整体则呈高密度窄面型态;借此,使该些第一带身段其区段的弹力大于该些第二带身段其区段的弹力,而令该织带体其整体呈现具有阶段性的伸缩弹性效果,当该织带体产生伸缩变化时,仅会产生该些第一带身段其宽度产生变化而已,并借由该些第一带身段与该些第二带身段呈交错相邻状态,而达到对该织带体于整体拉长状态产生一种定止效果,以限制该织带体的各第一带身段最长的拉伸长度,避免其过度拉身而断裂,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的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最大拉伸幅度限制功能的织带体。
2、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织带结构,其达到功效在于:借由该织带体的各第二带身段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当使用者对该织带体进行绑结动作后,使用者于绑结时能以该些第二带身段作为一绑结处,便能借由宽度较大的该些第一带身段达到紧绑的效果,当外力拉扯时,该些第一带身段移置于该些第二带身段的松弛区处,受到该些松弛区其松弛限制,而避免该织带体滑动进而松脱,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的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兼具防止绑结松脱的织带体。
3、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织带结构,其达到功效在于:借由该织带体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其中该织带体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者,使该织带体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以增进该织带体其整体视觉效果,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应用于各种产品时具有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整体表面更具有色彩可视化效果的织带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织带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织带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状织带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状织带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扁状织带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扁状织带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织带结构;本新型其主体是以搭配针织机进行针织等交织制作而呈一体长条型态的织带体1,其中:
该织带体1,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该织带体1于编织时形成一连续状而界定出多个第一带身段11;及多个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带身段11间而形成交错相邻状态的第二带身段12;其中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编织密度,令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宽度W2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宽度W1,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整体呈低密度宽面型态,而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整体则呈高密度窄面型态;借此,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区段的弹力大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区段的弹力,而令该织带体1其整体呈现具有阶段性的伸缩弹性效果;
借由以上结构所述,兹更进一步说明如后:
前述该各第二带身段12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121,该松弛区121与该第一带身段11及该第二带身段12为相同织法所编织;
其中该松弛区121的编织密度小于该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
其中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长度(L1、L2)均为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的任一者;详细说明,当该织带体1于交错缠绕编织时,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长度L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长度L2可视所需编织呈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而相互搭配;
其中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弹性线其数量少于织线其数量;而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或者,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相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单一色彩型态;
再者,前述该各第二带身段12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121,该松弛区121与该第一带身段11及该第二带身段12为不同织法所编织;
其中该松弛区121的编织密度小于该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
其中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长度(L1、L2)均为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的任一者;详细说明,当该织带体1于交错缠绕编织时,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长度L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长度L2可视所需编织呈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而相互搭配;
其中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弹性线其数量少于织线其数量;而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或者,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相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单一色彩型态;
借此,经由上述而言,该织带体1经由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管状型态;使该织带体1其内部界定出一腔室13,该腔室13其位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内而呈相通状态;其中该织带体1的腔室13更进一步供一内芯14予以穿设置入,使该内芯14内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内而形成包覆状态,令该织带体1呈现具有内芯14型态;或者,本新型该织带体1也可视情况所需而呈现无内芯14型态。
又,续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织带结构另一结构型态说明;本新型其主体是以搭配针织机进行针织等交织制作而呈一体长条型态的织带体1,其中:
该织带体1,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该织带体1于编织时形成一连续状而界定出多个第一带身段11;及多个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带身段11间而形成交错相邻状态的第二带身段12;其中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编织密度,令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宽度W2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宽度W1,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整体呈低密度宽面型态,而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整体则呈高密度窄面型态;借此,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区段的弹力大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区段的弹力,而令该织带体1其整体呈现具有阶段性的伸缩弹性效果;
借由以上结构所述,兹更进一步说明如后:
前述该各第二带身段12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121,该松弛区121与该第一带身段11及该第二带身段12为相同织法所编织;
其中该松弛区121的编织密度小于该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
其中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长度(L1、L2)均为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的任一者;详细说明,当该织带体1于交错缠绕编织时,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长度L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长度L2可视所需编织呈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而相互搭配;
其中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弹性线其数量少于织线其数量;而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或者,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相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单一色彩型态;
再者,前述该各第二带身段12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121,该松弛区121与该第一带身段11及该第二带身段12为不同织法所编织;
其中该松弛区121的编织密度小于该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
其中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长度(L1、L2)均为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的任一者;详细说明,当该织带体1于交错缠绕编织时,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长度L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长度L2可视所需编织呈等长状态或非等长状态而相互搭配;
其中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弹性线其数量少于织线其数量;而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或者,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相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单一色彩型态所;
借此,经由上述而言,该织带体1经由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扁状型态。
借由以上结构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功效目的如下:
1、通过该织带体1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借以界定出多个第一带身段11及多个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带身段11间而形成交错相邻状态的第二带身段12,而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编织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的编织密度,令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宽度小于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宽度,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整体呈低密度宽面型态,而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整体则呈高密度窄面型态;借此,使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区段的弹力大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其区段的弹力,而令该织带体1其整体呈现具有阶段性的伸缩弹性效果,当该织带体1产生伸缩变化时,仅会产生该些第一带身段11其宽度产生变化而已,并借由该些第一带身段11与该些第二带身段12呈交错相邻状态,而达到对该织带体1于整体拉长状态产生一种定止效果,以限制该织带体1的各第一带身段11最长的拉伸长度,避免其过度拉身而断裂,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1的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最大拉伸幅度限制功能的织带体1;
2、借由该织带体1的各第二带身段12于两端处各形成有一松弛区121,当使用者对该织带体1进行绑结动作后,使用者于绑结时能以该些第二带身段12作为一绑结处,便能借由宽度较大的该些第一带身段11达到紧绑的效果,当外力拉扯时,该些第一带身段11移置于该些第二带身段12的松弛区121处,受到该些松弛区121其松弛限制,而避免该织带体1滑动进而松脱,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1的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兼具防止绑结松脱的织带体1;
3、借由该织带体1是以多条织线与多条弹性线沿其长度方向交错缠绕编织而形成;其中该织带体1所选用的各织线均为不同色彩,使该织带体1其整体为多色彩型态;以增进该织带体1其整体视觉效果,借以达到大幅提升该织带体1应用于各种产品时具有实用性、附加价值、附加功能及满足不同场合使用所需求等实用效益;进而提供一种整体表面更具有色彩可视化效果的织带体1。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改进的织带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