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56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绑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绑带。



背景技术:

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通常地,其适用对象有医疗护理人员、食品加工人员和清洁人员等。

在现有技术中,口罩一般由口罩本体和设置与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带子。使用时,一般都是将带子套在耳朵上以固定口罩,但是若长期佩戴该口罩会给耳朵带来不适。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绑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绑带,该绑带能有效缓解口罩佩戴时的不适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绑带,包括一弹性带体和两扣具,所述弹性带体包括固定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端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述左调节部和所述右调节部均由若干个连续相接的圆孔组成,一个所述扣具与所述左调节部的任意一个所述圆孔连接,另一个所述扣具与所述右调节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圆孔连接。

其中,弹性带体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不会给头部带来不适感;扣具的一端与弹性带体连接,另一端与口罩连接;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上若干个连续相接的圆孔主要是同于调节扣具的位置的,以使得佩戴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扣具的位置。

使用时,将扣具与口罩上的两个带子连接,调整扣具在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上的位置以使得佩戴最舒适,将口罩顶住下巴,向上拉动固定部至头部进行固定,再调整口罩至最佳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无需将口罩的带子套在耳朵上,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原来口罩佩戴时的不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绑带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部由两根扁带构成,两根所述编带相互连接且形成一缺口。采用两根编带且形成缺口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绑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为六边形。缺口的形状也可能是其他形状,只要能更好地固定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绑带的一种改进,所述扣具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按压部,每个所述按压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均形成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绑带的一种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形状设置为”S“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带,包括一弹性带体和两扣具,所述弹性带体包括固定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端的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述左调节部和所述右调节部均由若干个连续相接的圆孔组成,一个所述扣具与所述左调节部的任意一个所述圆孔连接,另一个所述扣具与所述右调节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圆孔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缓解口罩佩戴时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扣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弹性带体,2-扣具,3-固定部,4-左调节部,5-右调节部,6-圆孔,7-主体部,8-按压部,9-编带,1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绑带,包括一弹性带体1和两扣具2,弹性带体1包括固定部3和分别设置于固定部3两端的左调节部4和右调节部5,左调节部4和右调节部5均由若干个连续相接的圆孔6组成,一个扣具2与左调节部4的任意一个圆孔6连接,另一个扣具2与右调节部5中的任意一个圆孔6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3由两根扁带9构成,两根编带9相互连接且形成一缺口10。缺口10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扣具2包括主体部7和连接于主体部7的两个按压部8,每个按压部8与主体部7之间均形成有空隙。主体部7的形状设置为”S“型。

使用时,将扣具2与口罩上的两个带子连接,调整扣具2在左调节部4和右调节部5上的位置以使得佩戴最舒适,将口罩顶住下巴,向上拉动固定部3至头部进行固定,再调整口罩至最佳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无需将口罩的带子套在耳朵上,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原来口罩佩戴时的不适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