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7570阅读:2151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损、安全可靠的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时常用的一种大容量箱包,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市面上传统的行李箱包括箱体、脚轮、拉杆和提手等部件,其中箱底的脚轮可以减轻负重,通过滑动的方式运输箱体,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长途旅行中,当旅客乘坐火车、飞机前,经常需要行李托运,为了保证行李托运的高效性,运输人员在装卸行李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拖拽、高空抛物等“暴力”对待行李箱的情况,导致行李箱破损,关于运输过程中行李箱破损问题的侵权纠纷不绝于耳。经调研分析可知,暴力运输引起行李箱损坏的主要现象为脚轮脱落、箱体破损等,其中脚轮脱落为主要后果,会导致笨重的行李箱无法通过脚轮滑动,旅客只能通过使用提手搬运行李箱,给到达目的地的旅客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严重的影响,重新购买行李箱又增加了旅行者的经济负担,用户体验差。因此,针对行李箱托运过程中脚轮易损坏的现象,对行李箱的脚轮结构进行安全性改进的研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传统行李箱托运过程中脚轮易损坏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磨损、安全可靠的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便于旅客托运行李时提高行李箱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所述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包括行李箱组,轮架,旋转装置和异型脚轮,所述行李箱组由箱体和箱底组成,所述箱底设有开口,所述旋转装置设有两个侧面和一个底平面,所述异型脚轮通过卡持部转动连接在旋转装置内,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螺接固定于箱底的开口内;

隐藏状态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异型脚轮朝箱体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装置的底平面转至与箱底平齐时,停止旋转;外露状态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异型脚轮朝箱体方向反向旋转,当所述异型脚轮正露于箱底外时,停止旋转。

传统的行李箱外露式脚轮结构存在一下弊端:托运过程易损坏,乘坐公交、地铁时脚轮会由于急刹车发生移动,行李箱易意外滑行导致碰撞,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损失,使用者需刻意手扶行李箱,多有不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行李箱底部设计脚轮隐藏结构,当不适用行李箱的滑行功能时,能够简便快捷的将行李箱的脚轮隐藏,避免搬运或行车过程中意外滑行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为:将行李箱分为箱体和箱底两部分,其中脚轮隐藏结构设在箱底里。隐藏状态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异型脚轮朝箱体方向旋转,当所述旋转装置的底平面转至与箱底平齐时,停止旋转;外露状态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异型脚轮朝箱体方向反向旋转,当所述异型脚轮正露于箱底外时,停止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异型脚轮为球体结构,所述异型脚轮通过磁悬浮与卡持部的内表面接触联系。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行李箱脚轮的结构,采用的异型脚轮为球体结构,无需在脚轮结构上设置扭转结构,通过磁悬浮原理,避免复杂的连接结构就可以实现自由全方位旋转,滑行顺利,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轮架与旋转装置连接处设有圆形凸棱,所述旋转装置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通过定位销与圆形凸棱开设的两个缺口之间的滑动进出控制开合。

需要对行李箱功能进行切换时,只需将限位开关向外拔出,带动定位销离开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即打开限位开关,此时旋转装置可带动异型脚轮沿旋转轴转动,当达到实现功能目的的位置时,将限位开关向箱体内推,定位销复位卡接于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内,由于轮架是固定不动的,即可关闭限位开关,旋转装置无法转动,此时异型脚轮相对于箱底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限位开关的设计,可以在行李箱功能切换后实现限位的作用,避免搬运或行车过程中意外滑行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为花键轴,所述限位开关内设有与花键轴相适配的花键槽。

采用花键轴既可以实现扭矩的传递,也可以实现限位开关在旋转轴上的相对滑动,节约材料,实现功能多样化。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开关套有伸缩弹簧,所述定位销的两端设有与伸缩弹簧截面适配的限位槽。

打开限位开关时,能使旋转装置绕旋转轴转动,当异型脚轮随旋转装置转到没有露在外面且旋转装置的底平面与箱底平齐时,限位开关由于伸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自动使限位开关关闭,此时异型脚轮隐藏于箱底内,作为普通箱子使用;打开限位开关时,能使旋转装置绕旋转轴转动,当异型脚轮随旋转装置转到异型脚轮正露于箱底外时,限位开关由于伸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自动使限位开关关闭,此时异型脚轮外露于箱底外,开启行李箱滑动功能。本实用新型加入伸缩弹簧,实现行李箱功能间的自动化切换,更为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好。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装置与轮架形状适配,所述旋转装置两侧外表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轮架两侧内表面与旋转装置两侧外表面形状适配。

弧形结构可以大大降低旋转装置与轮架之间由于相对转动而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功能间切换的效率,延长行李箱脚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开关尾端设有拉环。

作为优选,所述异型脚轮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带,所述耐磨带间隔分布且呈放射状。

本实用新型的异型脚轮的表面的耐磨带设计可以增强脚轮的研磨性,安全性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牢固,易于操作,能够方便快捷的将行李箱的脚轮在隐藏与外露状态之间切换,有效的避免了行李箱托运过程中碰撞的损坏,延长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切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露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轮架1,旋转装置2,异型脚轮3,箱体4,箱底5,开口6,底平面7,卡持部8,旋转轴9,圆形凸棱10,限位开关11,定位销12,缺口13,伸缩弹簧14,限位槽15,拉环16,耐磨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包括行李箱组,轮架1,旋转装置2和球形的异型脚轮3,异型脚轮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带17,耐磨带间隔分布且呈放射状;行李箱组由箱体4和箱底5组成,箱底设有开口6,旋转装置设有两个侧面和一个底平面7,异型脚轮通过磁悬浮与卡持部8的内表面接触联系并转动连接在旋转装置内,旋转装置通过旋转轴9转动连接在轮架上,轮架螺接固定于箱底的开口内。旋转装置与轮架形状适配,旋转装置两侧外表面呈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轮架两侧内表面与旋转装置两侧外表面形状适配。轮架与旋转装置连接处设有圆形凸棱10,旋转装置设有限位开关11,限位开关尾端设有拉环16,限位开关通过定位销12与圆形凸棱开设的两个缺口13之间的滑动进出控制开合,限位开关套有伸缩弹簧14,定位销的两端设有与伸缩弹簧截面适配的限位槽15(见图5)。旋转轴为花键轴,所述限位开关内设有与花键轴相适配的花键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的行李箱可以在有轮与无轮之间自由转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向外拉动拉环,限位开关内的键槽沿花键轴向外移动,带动定位销离开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即打开限位开关,此时旋转装置可带动异型脚轮沿花键轴转动,当异型脚轮随旋转装置转到正露于箱底外时,限位开关由于伸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推动定位销复位,此时定位销卡接于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内,由于轮架是固定不动的,使限位开关关闭,异型脚轮外露于箱底外,开启行李箱滑动功能,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向外拉动拉环,限位开关内的键槽沿花键轴向外移动,带动定位销离开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即打开限位开关,此时旋转装置可带动异型脚轮沿旋转轴转动,当异型脚轮随旋转装置转到没有露在外面且旋转装置的底平面与箱底平齐时,限位开关由于伸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推动定位销复位,此时定位销卡接于轮架的圆形凸棱的缺口内,由于轮架是固定不动的,使限位开关关闭,异型脚轮隐藏于箱底内,作为普通箱子托运使用,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脚轮隐藏结构较为牢固,易于操作,能够方便快捷的将行李箱的脚轮在隐藏与外露状态之间切换,有效的避免了行李箱托运过程中碰撞的损坏,延长行李箱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