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2378发布日期:2019-02-15 22:1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鞋,又称全塑鞋,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型的鞋,塑料鞋按用途分为塑料凉鞋和塑料拖鞋两类,塑料鞋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塑料鞋的质量,需要对塑料鞋进行清洗操作。

目前对塑料鞋的清洗,大多是采用对多个塑料鞋进行简单漂洗,晾干的方式,塑料鞋鞋底纹路内往往残留渣滓,清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刷辊对塑料进行清洗的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清洗箱上设置有使空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清洗箱还铰接有覆盖开口的箱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上下分隔成清洗腔和工作腔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放置有刷辊,所述刷辊上设置有与隔板面向清洗腔的一面抵触的限位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个竖杆和若干个横杆,若干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竖杆上,另一端向刷辊延伸,所述横杆面向刷辊的一端设置有放置塑料鞋的鞋楦,所述刷辊位于清洗腔的辊体上设置有用于清洗塑料鞋刷毛,所述清洗箱包括一个底板,所述底板面向工作腔的一面上可转动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穿出隔板,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转动外杆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电机,所述限转电机位于工作腔内壁上,所述外杆上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旋转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靠近外杆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面向外杆的一面上设置有齿部,当旋转电机启动时,所述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带动外杆逆时针转动,当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脱离,与第二齿形齿轮啮合时,带动外杆顺时针转动,所述外杆穿出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内杆,所述内杆位于竖杆面向工作腔的一面上,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杆螺纹连接在凹槽内,所述清洗箱包括一块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限制竖杆旋转的限位柱,所述支架面向顶板的一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一端固定在顶板面向清洗腔的一面上,所述限位柱另一端插入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辊穿过隔板面向工作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楦包括楦体头部和楦体尾部,所述楦体尾部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楦体头部面向楦体尾部的一面设置有抵触杆,所述楦体尾部面向楦体头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抵触杆穿入容纳腔内,所述楦体头部上还设置有保持抵触杆位于容纳腔内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楦体头部,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楦体尾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上方可滑移设置有一个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远离齿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在齿条面向抵触杆的一面,另一端向抵触杆延伸,所述抵触杆远离楦体头部的一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用于与驱动杆抵触,所述齿轮的轴孔还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楦体尾部内壁上,另一端伸出楦体尾部,所述活动杆出楦体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旋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楦体尾部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齿条背向齿环的一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入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清洗腔相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面向清洗腔的一侧设置有喷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内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初始状态下,转盘的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当需要清洗塑料鞋时,打开箱门,将塑料鞋套在鞋楦上,开启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使得转盘转动,带动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外杆逆时针旋转,此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支架背向底板移动,塑料鞋鞋底与刷毛摩擦,当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脱离啮合,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时,外杆顺时针转动,此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外杆面向底板移动,塑料鞋鞋底与刷毛摩擦,本发明通过转盘上的齿部与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间接性啮合转动,使得外杆有规律的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转动,通过塑料鞋底与刷毛的摩擦,起到了清洗的效果,在清洗期间,可关闭箱门,使得清洗的碎屑可停留在清洗腔内,方便后续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正面剖视图;

图3为外杆与转盘侧面视图;

图4为鞋楦在初始状态下内部剖视图;

图5为鞋楦在另一状态下内部剖视图;

图6为鞋楦外部视图;

图7为滑槽侧面示意图。

图中:1、清洗箱;111、开口;12、箱门;13、隔板;101、清洗腔;102、工作腔;131、第一通孔;2、刷辊;21、限位板;132、第二通孔;3、支架;31、竖杆;32、横杆;33、鞋楦;22、刷毛;14、底板;15、外杆;5、驱动机构;51、旋转电机;151、第一锥形齿轮;152、第二锥形齿轮;511、输出轴;52、转盘;521、齿部;150、凹槽;6、升降机构;61、内杆;16、顶板;17、限位柱;170、限位槽;23、第三锥形齿轮;54、第四锥形齿轮;331、楦体头部;332、楦体尾部;330、容纳腔;7、抵触杆;3320、第三通孔;71、弹簧;72、齿环;73、齿条;74、驱动杆;75、活动杆;76、旋钮;77、滑槽;78、滑块;8、输水管;9、喷头;100、密封圈;711、第一斜面;72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塑料鞋加工用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所述清洗箱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清洗箱1上设置有使空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111,所述清洗箱1还包括覆盖开口111的箱门12,所述箱门12铰接在清洗箱1上,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个隔板13,所述隔板13用于将空腔上下分隔成清洗腔101和工作腔102,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31内放置有刷辊2,所述刷辊2上设置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与隔板13面向清洗腔101的一面抵触,所述限位板21用于限制部分刷辊2位于清洗腔101内,所述隔板1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32,所述第二通孔132内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包括一个竖杆31和若干个横杆32,若干所述横杆32一端固定在竖杆31上,另一端向刷辊2延伸,所述横杆32面向刷辊2的一端设置有鞋楦33,所述刷辊2位于清洗腔101的辊体上设置有刷毛22,所述鞋楦33用于塑料鞋套在鞋楦33上,且塑料鞋鞋底与刷毛22接触,所述清洗箱1包括一个底板14,所述底板14面向工作腔102的一面上可转动设置有外杆15,所述外杆15一端固定在底板14上,另一端穿出隔板13,所述工作腔102内设置有用于转动外杆15的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一个旋转电机51,所述限转电机位于工作腔102内壁上,所述外杆15上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51和第二锥形齿轮152,所述旋转电机51包括输出轴511,所述输出轴511靠近外杆1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转盘52,所述转盘52面向外杆15的一面上设置有齿部521,当旋转电机51启动时,所述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啮合,带动外杆15逆时针转动,当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脱离,与第二锥形齿轮152啮合时,带动外杆15顺时针转动,所述外杆15穿出隔板13的一端设置有凹槽150,所述凹槽150内设置有用于支架3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转盘52的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啮合,当需要清洗塑料鞋时,打开箱门12,将塑料鞋套在鞋楦33上,开启旋转电机51,通过旋转电机51使得转盘52转动,带动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啮合,外杆15逆时针旋转,此时,通过升降机构6,使得支架3背向底板14移动,塑料鞋鞋底与刷毛22摩擦,当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脱离啮合,与第二锥形齿轮152啮合时,外杆15顺时针转动,此时,通过升降机构6,使得外杆15面向底板14移动,塑料鞋鞋底与刷毛22摩擦,本发明通过转盘52上的齿部521与第一锥形齿轮151和第二锥形齿轮152的间接性啮合转动,使得外杆15有规律的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转动,通过塑料鞋底与刷毛22的摩擦,起到了清洗的效果,在清洗期间,可关闭箱门12,使得清洗的碎屑可停留在清洗腔101内,方便后续清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一个内杆61,所述内杆61位于竖杆31面向工作腔102的一面上,所述凹槽150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杆61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杆61螺纹连接在凹槽150内,所述清洗箱1包括一块顶板16,所述顶板16上设置有限制竖杆31旋转的限位柱17,所述支架3面向顶板16的一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70,所述限位柱17一端固定在顶板16面向清洗腔101的一面上,所述限位柱17另一端插入限位槽17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杆15逆时针旋转时,与外杆15凹槽150内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杆61,由于限位柱17的限制,向顶板16移动,当外杆15顺时针移动时,内杆61向底板14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移动内杆61方式稳定,且内杆61不容易出现因鞋楦33上套的塑料鞋过重,而使得内杆61下降的现象。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刷辊2穿过隔板13面向工作腔1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23,所述输出轴511上套设有第四锥形齿轮54,所述第四锥形齿轮54与第三锥形齿轮23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电机51启动时,套设在输出轴511的第四锥形齿轮54转动,使得与第四锥形齿轮54啮合的第三锥形齿轮23转动,带动刷辊2转动,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鞋楦33上的塑料鞋在上下移动的同时,与塑料鞋鞋面接触的刷辊2自身也在旋转,增强了刷辊2对塑料鞋的清洗效果,避免了刷辊2只有靠近鞋楦33的一面的刷毛22起到清洗的作用的现象。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鞋楦33包括楦体头部331和楦体尾部332,所述楦体尾部332内设置有容纳腔330,所述楦体头部331面向楦体尾部332的一面设置有抵触杆7,所述楦体尾部332面向楦体头部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孔3320,所述第三通孔3320用于抵触杆7穿入容纳腔330内,所述楦体头部331上还设置有保持抵触杆7位于容纳腔330内的弹簧71,所述弹簧71一端连接在楦体头部331,所述弹簧71另一端连接在楦体尾部332,所述容纳腔330内设置有齿环72,所述齿环72上方可滑移设置有一个齿条73,所述齿条73与齿环72啮合,所述齿条73远离齿环7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杆74,所述驱动杆74一端连接在齿条73面向抵触杆7的一面,另一端向抵触杆7延伸,所述抵触杆7远离楦体头部331的一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斜面711和第二斜面722,所述第一斜面711和第二斜面722用于与驱动杆74抵触,所述齿环72的轴孔还设置有活动杆75,所述活动杆75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楦体尾部332内壁上,另一端伸出楦体尾部332,所述活动杆75出楦体尾部33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齿环72的旋钮7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驱动杆74位于抵触杆7远离齿环72的一侧,通过转动旋钮76,使得容纳腔330内的齿环72转动,与齿环72啮合的齿条73面向抵触杆7移动,当驱动杆74与抵触杆7上的第一斜面711抵触时,楦体头部331向上移动,此时,继续转动旋钮76,使得驱动杆74与第一斜面711脱离,与第二斜面722抵触,楦体头部331向下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斜面711和第二斜面722,使得可正向或反向转动旋钮76来调整楦体头部331上下移动的距离,间接地调整整个鞋楦3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鞋码的塑料鞋。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楦体尾部332内壁上设置有滑槽77,所述齿条73背向齿环72的一面设置有滑块78,所述滑块78嵌入滑槽77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78,使得齿条73能在滑槽77内移动,且滑槽77限制了齿条73移动的轨迹,确保了设置在齿条73上的驱动杆74能与抵触杆7上的第一斜面711和第二斜面722抵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板16上设置有与清洗腔101相通的输水管8,所述输水管8面向清洗腔101的一侧设置有喷头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头9和输水管8,使得鞋楦33上套有塑料鞋后,关上箱门12,通过在输水管8伸出清洗腔101的一端连接储水箱或其他进水装置,使得喷头9中可以洒出水,来增加刷辊2对塑料鞋的清洗效果,且本发明中,支架3上的若干个横杆32可以错位排列,使得喷头9中洒出的水能落在多个鞋楦33上,保证每个鞋楦33上的塑料鞋能得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131内和第二通孔132内设置有密封圈10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采用o型密封圈100,结构简单,体积小,利用密封圈100自身的弹性,能够紧密填充第一通孔131与外杆15之前的空隙,以及第二通孔132与刷辊2之间的空隙,有效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