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394发布日期:2020-09-15 18:4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防疲劳驾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49322u,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疲劳驾驶装置,包括微型计算机以及与微型计算机相连的图像采集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的微型计算机还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发动机控制系统相连。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对汽车的车速进行实施监测,进行疲劳驾驶判断,以警告的方式对驾驶员提出警告,无法有效缓解驾驶员在驾驶时的身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可穿戴,使用方便,健康卫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包括帽子本体和防疲劳装置,所述防疲劳装置的外壳体通过魔术贴粘接在帽子本体的帽檐上,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球嘴伸出外壳体的皮吹、挤压皮吹出液的推动单元、出风口与球嘴出口位于外壳体同一侧的风机、控制单元、电池和开关,所述控制单元与推动单元、电池、开关和风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单元包括导轨、齿条、齿轮、推板和第一电机,所述导轨固定在外壳体内腔顶部,所述齿条滑动固定在导轨上,所述齿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齿条的下侧且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推板固定在齿条的侧边从而水平移动并挤压皮吹。

作为优选,所述皮吹远离推动单元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卡紧在第一卡块中,所述第一卡块的另一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壳体内腔侧壁上,所述皮吹的球嘴伸出外壳体且球嘴端部卡紧在第二卡块上,所述第二卡块另一侧的凹槽内塞有棉球,所述第二卡块内还设有连通球嘴和凹槽的液体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包括风道、隔板、风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叶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隔板固定在风叶和第二电机的外侧形成隔离腔,所述外壳体靠近球嘴处以及靠近风叶的进风处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道的一端穿过隔板与隔离腔相连通而另一端穿过出风口与外界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可打开外壳体从而置换电池和皮吹的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魔术贴将若干个防疲劳装置粘贴在帽檐底面,可根据所需,调节棉球与头部的距离和位置;通过设置推动单元推动和挤压皮吹,从而使吸收有醒神药物的棉球涂覆在人体头部,棉球随用随湿,在使用后可随时更换,健康卫生;通过设置风机,在涂覆有药物的皮肤附近产生气流,加速药物和水的蒸发,可在减少湿漉黏腻感的同时,利用蒸发吸热带来更显著的清凉感,进一步辅助醒神功能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的仰视图;

图2是未挤压皮吹时的防疲劳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已挤压皮吹时的防疲劳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帽子本体、2-防疲劳装置、21-外壳体、211-第一侧盖、212-第二侧盖、213-魔术贴、22-推动单元、221-导轨、222-齿条、223-齿轮、224-推板、225-第一电机、23-皮吹、231-弹簧、232-第一卡块、233-凸块、234-第二卡块、235-棉球、24-控制单元、25-电池、26-开关、27-风机、271-风道、272-隔板、273-风叶和27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包括帽子本体1和防疲劳装置2,所述防疲劳装置2的外壳体21通过魔术贴213粘接在帽子本体1的帽檐上,所述外壳体21内部设有球嘴伸出外壳体21的皮吹23、挤压皮吹23出液的推动单元22、出风口与球嘴出口位于外壳体21同一侧的风机27、控制单元24、电池25和开关26,所述控制单元24与推动单元22、电池25、开关26和风机27电连接,所述推动单元22包括导轨221、齿条222、齿轮223、推板224和第一电机225,所述导轨221固定在外壳体21内腔顶部,所述齿条222滑动固定在导轨221上,所述齿轮223通过安装座固定在齿条222的下侧且与齿条222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25的输出轴与齿轮223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推板224固定在齿条222的侧边从而水平移动并挤压皮吹23,所述皮吹23远离推动单元22的一侧设有凸块233,所述凸块233卡紧在第一卡块232中,所述第一卡块232的另一侧通过弹簧231固定在外壳体21内腔侧壁上,所述皮吹23的球嘴伸出外壳体21且球嘴端部卡紧在第二卡块234上,所述第二卡块234另一侧的凹槽内塞有棉球235,所述第二卡块234内还设有连通球嘴和凹槽的液体通道,所述风机27包括风道271、隔板272、风叶273和第二电机274,所述第二电机274的输出轴与风叶273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隔板272固定在风叶273和第二电机274的外侧形成隔离腔,所述外壳体21靠近球嘴处以及靠近风叶273的进风处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道271的一端穿过隔板272与隔离腔相连通而另一端穿过出风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壳体21上设有可打开外壳体21从而置换电池25和皮吹23的第一侧盖211和第二侧盖21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风扇防疲劳驾驶帽子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根据所需,将防疲劳装置2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帽子本体1的帽檐底面,当司机感到困乏时,触发开关26,使第一电机225驱动齿轮223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222沿着导轨221水平移动。固定在齿条222上的推板224水平向右,推动皮吹23压缩弹簧231,并带动棉球235抵住司机的太阳穴。推板224继续向右移动,挤压皮吹23,使皮吹23内的液体经喷嘴挤出,再沿着第二卡块234内的液体通道流动,最终浸湿棉球235涂覆在司机的太阳穴上。同时,第二电机274驱动风叶273转动,使外部的空气经外壳体21上的进风口流入隔离腔内,再经过风道271从出风口吹向司机的太阳穴。当电池25的电量或者皮吹23内的液体消耗完时,分别打开第一侧盖211和第二侧盖212取出电池或者皮吹23。皮吹23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分别将凸块233和球嘴与第一卡块232和第二卡块234松脱后再将皮吹23从外壳体21内取出。皮吹23内所吸取的液体为稀释有具有醒神功效的溶液,例如风油精溶液。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魔术贴将若干个防疲劳装置粘贴在帽檐底面,可根据所需,调节棉球与头部的距离和位置;通过设置推动单元推动和挤压皮吹,从而使吸收有醒神药物的棉球涂覆在人体头部,棉球随用随湿,在使用后可随时更换,健康卫生;通过设置风机,在涂覆有药物的皮肤附近产生气流,加速药物和水的蒸发,可在减少湿漉黏腻感的同时,利用蒸发吸热带来更显著的清凉感,进一步辅助醒神功能的实现。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