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张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41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张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伞具张收固定装置,主要系针对一般伞具其中棒为了要使张收伞时可以有效定位,必需在中棒上、下段适当位置设透孔安装弹弓,而使伞具容易由此处断裂之缺点加以改良;主要在不破坏中棒下,在下巢内设有一受弹性元件顶推并透出于外之扣结件,能套于中棒外径,再配合在中棒上、下处各设有一凸环组合,而能由扣结件与中棒凸环形成卡结来达到张收伞时之定位。



图1所示为一般洋伞或海滩伞之张、收伞时,用以固定位之相关元件组成的结构,主要系在中棒10上下段间各设有一穿透孔11位于下巢12的上、下死点位置,来提供弹弓13穿结固定于中棒10上,并予以透出,而具有适当弹性推移内收与弹出之机能,下巢12上除了可提供伞体枢结外,更设有一透孔14可供弹弓13透出,来作为张、收伞时因下巢12受弹弓13卡结而达定位。
如前述之伞具张收固定装置,虽然能够在张、收伞时由弹弓及下巢之搭配而达到固定;但却因为中棒为了提供弹弓定位,所以要在中棒穿破打洞,而使中棒在透孔该处削弱强度,使得这支伞最脆弱的部分在此,很容易由此处弯折断掉此为其缺点一。
再者,在此透孔部分,又需要安装弹弓,装配上极为繁锁,且弹弓具有相当之刚性,安装亦不易,形成制造上所需人力多。
另外,因在透孔处已经削弱强度,所需要将中棒之厚度增加,来弥补缺陷,但对消费者而言,伞具要越轻越好,应该是要尽量的减小中棒厚度,习式者正好相反,一旦厚度增加,重量相对的增加,形成使用者持拿不便增加负荷。
因此,如何使伞具在不破坏中棒结构下,以维持其应有强度下,能够在张开与收合有效定位,并能将习式伞具固定装置既存的缺点加以排除,使本案获得更具进步性效果,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突破解决及达成之问题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使伞具中棒具有较佳强度,且能够适当减轻伞具重量,而能够提供使用者轻便持拿使用及不易折断等实用性效果兼备的伞具张收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前述之目的,主要系在中棒位于下巢上下死点位置处,各设有一凸环,而下巢由侧面插入有一扣结件,使扣结件设有两透孔上下对应,并在上下两末端套设有弹性元件介于下巢内壁间,且其按压部透出于外,俾使中棒由下巢穿过扣结件之透孔后,组合成一体;而能由扣结件配合弹性元件之顶推,使透孔对中棒之凸环卡结而定位,或由按压部推压使透孔对正凸环而使伞具能够作展开与收合操作。
图1系伞具安装固定装置之相关结构图。
图2系
图1弹弓与中棒结合构造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在伞具中之实施例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断面组合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卡结固定断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之开启状态断面示意图。
余下兹配合图式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之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之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所示在一般伞具结构,主要应包含有中棒10、上巢20、下巢30、主骨40、支骨50及配合伞布、伞帽及固定装置等共同组成;在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强调的内容系在于下巢30与中棒10间所设之固定装置。
如图4、5所示伞具张收固定装置,其主要在于中棒10上下段位于下巢30行程中的上下死点处,各设有一凸环15;而下巢30其余除了可以提供支骨50枢结之蜂巢孔外,其中段处则设有呈上下间隔横列的穿透孔31,并于穿透孔31对应之内径处可设有定位槽32,可供两弹性元件33嵌入其间;再于穿透孔31处穿设有一扣结件34,设有透孔35略大于中棒10之凸环15外径,其外径端受到弹性元件33顶抵,且其按压部36位于下巢30外径间,而能由中棒10穿过下巢30及扣结件34之透孔35而组合成一体。
当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若伞具呈张开状,其下巢30位于上死点位置,使中棒10之凸环15位于扣结件34之透孔35上缘而卡结形成固定(如图6.所示),若伞具呈收合状时,则中棒下凸环会位于下透孔底缘处;如此则可以使伞具在张伞与收伞时,都能够达到固定。若要使操作伞具张开或收合时,使用者则仅需要按压扣结件之按压部36,使整个扣结件34向内移位压缩弹性元件33,而令透孔35对正中棒10之凸环15(如图7所示),即可以使下巢30作上下移位运动,并在下巢达到定位时,则弹性元件33会推扣结件34外移,使透孔35再度与凸缘15形成卡结。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不破坏中棒结,即可以使伞具在张收伞时达到固定位,在结构上已经具有首先创作新颖性,同时其在伞具上实际应用上,更可以达到下列一般伞具所不备具之优点诸如,1.可以不破坏中棒结构,而维持中棒有完整之结构强度,不会有较易弯折或断掉处产生,进而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2.完全摒除习式弹弓设计,其主依赖套设在下巢中之弹性元件,作为推动扣结件之移位,且其采用拴套组合方式安装组合,尤具有简易安装组合之节省人力工时成本。
3.因本实用新型在中棒不需打洞,而可以获得较佳结构强度,所以其可以用较薄之中棒材料即可,相对的能够维持在一定强度下,获得较轻便持拿使用,又可以节省材料,经济又实用。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已经具有突破习式者之结构内容,而具有首创之构造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较具进步性之实用效益。
权利要求一种伞具张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棒上下段位于下巢行程中的上下死点处,各设有一凸环;而下巢中段处则设有呈上下间隔横列的穿透孔,并于穿透孔对应之内径处可设有定位槽,可供两弹性元件嵌入其间;再于穿透孔处穿设有一扣结件,设有透孔略大于中棒之凸环外径,其外径端受到弹性元件顶抵,且其按压部位于下巢外径间,而能由中棒穿过下巢及扣结件之透孔而组合成一体;以达到中棒不需打洞即可固定装置来达到张收伞之固定效果。
专利摘要一种适合于洋伞、海滩伞等伞具适用之张收固定装置,主要系在下巢中段嵌设有一受弹性元件顶推之扣结件,使其按压部透出于外,在该扣结件上下设有两透孔相对应,俾供伞具之中棒经下槽而穿过透孔而透出,再于中棒上下适当位置各设有一凸环,特能在伞具张开与收合时令凸环受到扣结件之透孔卡止而定位,达到不破坏中棒,提高中棒强度,并能有效减轻中棒重量之效果。
文档编号A45B25/00GK2136603SQ9223608
公开日1993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0日
发明者周山钟 申请人:通益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