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98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属人类生活日用品领域鞋类。
现有的各种鞋因不通风使鞋内的汗臭无法排出,久之脚就滋生皮肤病,影响健康使心情不快,成为生活中的困扰,究其原因,是脚趾及脚底近乎密封在鞋中,汗臭滞留难以排出,鞋外空气无法进入,而脚背部分因其与鞋子保持有空隙,故汗臭易从鞋口排出,可使该处皮肤保持干燥而不生臭味,为此改善鞋具使鞋内空气流通为根本解决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运用通风换气原理,使鞋内通风不良处,皆可往复排出污气吸入空气,达到经常换气保持鞋内及脚干爽舒适不生臭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以下措施实现鞋垫由具有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其上有多条开口横气槽及纵气槽;导气软管包有布覆片平贴于鞋的外边,导气软管下端穿过鞋面通往鞋中,且略高于鞋内鞋垫上方,各导气软管上端到鞋口最高处,各导气软管导通并分布于鞋的前、中、后各段;在鞋子外侧中段的导气软管形成一扩大气囊,导气软管前端伸入鞋内处为可开合的启闭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鞋内空气交换,排除鞋内汗臭浊气并补充入新鲜空气,不但使双脚保持干爽,不产生臭味,避免香港脚等皮肤病产生,确保居家空气品质及人体健康。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气软管配置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鞋垫受压前的横断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鞋垫受压后的横断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未受压前闭气状态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气囊受压后进气状态图兹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
图1、图2)包括鞋体1、导气软管8、11、12、13、14,布覆片3、4、5、6、7及鞋垫15,鞋垫15是用适当弹性的胶材料制成,其形状见图3,其上为多条开口横气槽16及多条纵气槽18、19、20、21、22,供鞋内的气体可流通至鞋内各空隙,而从导气软管8排出鞋1之外,其中纵气槽18、19一端通于鞋垫15前方,另一端连至鞋垫15中段,另一组三条纵气槽20、21、22通至鞋垫15后段,使鞋内空气便于排出鞋外;该鞋垫15亦可与鞋底2同为一体成型;导气软管8、11、12、13、14用布覆片(图2)3、4、5、6、7包覆平贴于鞋子外边,其中各软管下端穿过鞋面通入鞋中,略高于鞋垫15上方,各软管上端通至鞋口最高处,使路上积水不致流入鞋中,各软管分布在可导通鞋子前、中后处,(图2、图4)亦即导气软管8、14通鞋前段,11、13通中段,18则通至后段处,使鞋内空气能充分流通,即使人在行走或运动姿势变化时,也可确保鞋内空气畅通不致停留在鞋内产生臭味,鞋垫15受压导气状况(图5、图6),平时未受踏压时(图5)横气槽16断面为扩张状,其长开口17则张开;而在受踏压时(图6)横气槽断面受挤压变形,长开口17即缩小或闭合,这时横气槽16中的空气(鞋中的气体)受压迫而由鞋内两边横向挤至各导气软管或由鞋侧的空隙排出鞋外,鞋外新鲜空气也可吸入鞋内,鞋子外侧的导气软管8接近中段处为扩大气囊9,而导气软管伸入鞋内前端为一可做开合的启闭口10,其动作如(图7、图8),平时导气软管为封闭的不通气(图7),行走时,脚部关节运动曲折,使软管接近中段处的气囊9受压将其中的气体向前推挤,使前端启闭口10张开,空气被迫进入鞋内前端,并将鞋内浑浊空气推出(图8),如此在不断行走运动中反复踏压鞋垫,即产生如人体呼吸功能的作用,将鞋内浊气及臭气周而复始迅速排除,而保持脚干爽及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呼吸原理对鞋进行革新设计,达到使鞋中的浊气臭味不断向外排除,并不断吸入新鲜空气,不但使脚干爽不产生臭味,而且可避免脚部皮肤病(如香港脚)发生,确保居家空气品质和身体健康,特别有益于长时间穿鞋活动的人,申请人未发现有产品出售或刊物报道,无疑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主要包括鞋体、鞋垫,其特征在于鞋垫由具有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其上有多条开口横气槽及纵气槽;导气软管包有布覆片平贴于鞋的外边,导气软管下端穿过鞋面通往鞋中,且略高于鞋内鞋垫上方,各导气软管上端到鞋口最高处,各导气软管导通并分布于鞋的前、中、后各段;在鞋子外侧中段的导气软管形成一扩大气囊,导气软管前端伸入鞋内处为可开合的启闭口。
专利摘要一种可往复强迫换气的鞋子,鞋垫由具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鞋垫具有多条开口横气槽及纵气槽,在行走时将脚底热汗臭味往复排至鞋侧由导气管排至鞋外,同时将空气吸入鞋中,导气软管一端穿至近鞋垫上,另一端在鞋口最高处,各导气软管用布覆片缝钉于鞋子外侧,改善了鞋内空气流通及脚部产生臭味,消除脚汗,不会使雨水及路面积水杂物渗流入鞋中。
文档编号A43B7/08GK2318846SQ9724921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2日
发明者刘杉浦 申请人:刘杉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