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409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属于鞋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鞋底的减震缓冲性能是对鞋子性能指标的主要考虑因素。市面上的鞋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减震,高弹性泡沫塑料作为后跟部的减震材料,或者采用机械减震,比如加弹簧或者气囊减震。
[0003]申请号为201220731335.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吸震平衡鞋底,具有大底本体,在大底本体中后部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底层,在鞋底后掌的所述防滑底层与大底本体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气囊以及置于气囊中的减震柱。该方案通过减震柱作为气囊的骨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同时作用到气囊和减震柱上,使其具有复合双减震功效。
[0004]但是由于减震柱与气囊是同时受到地面对脚的冲击力,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差,对冲击力没有二级减震过程,当人体从高处落下时,着地时的瞬间冲击力很大,需要快速卸掉大部分冲击力,而上述专利中减震柱是作为气囊骨架的,因此无法快速做到变形,人体在强烈运动中感觉减震效果仍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使鞋底具有二级减震功能,使鞋底踩踏更舒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具有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后跟部设有减震空腔,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气囊和支撑气囊,支撑气囊位于后跟部中间位置,减震气囊围绕支撑气囊均布,减震气囊内部的上端面固定有上减震柱,减震气囊的下端面固定有下减震柱,上减震柱和下减震柱之间设有间隙。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减震柱和下减震柱间隔设置,当鞋底受到地面冲击力时,初始受力的是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变形到一定量时,上减震柱和下减震柱抵触,开始一起减震缓冲,由于气囊内部是空气,空气具有较高的压缩比,能够让弹性气囊迅速变形,能快速卸掉大部分冲击力。在减震气囊的中间设置支撑气囊作为后跟部的支撑骨架,是为了适应减震气囊的快速变形同时又能有效使后跟部回复初始形状,支撑气囊内可以填充一定压力的气体增加其回复能力。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和中底在所述前脚掌部粘结在一起,大底和中底在所述后跟部分别位于减震空腔上下两侧,所述大底为RB材料,所述中底为MD材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D材料具有轻便和优良的缓冲性能,RB材料的大底具有防滑和耐磨的性能,这两种材料的结合是鞋底缓冲性能更加,鞋底更耐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脚掌部的上表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若干弯折槽,前脚掌部的两侧面设有与前脚掌部下底面弯折槽配合的弯折凹陷。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脚掌部弯曲时它的两个侧面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形,通过设置弯折凹陷能利于前脚掌部的变形,是脚部弯折更省力,人们走动更舒适。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凹陷为三角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前脚掌部弯曲时下底面是拉伸形变,上表面是压缩形变,把弯折凹陷设置成三角形的形状更符合鞋底的形变特点。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跟部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前脚掌部要经常弯曲,会使得其与后跟部之间出现一定的变形,时间长久会导致开裂,加强筋能保护两者的连接性,使鞋子寿命更长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的侧面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的底面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的表面视图。
[0019]附图标记:1、前脚掌部;2、后跟部;3、减震气囊;4、支撑气囊;5、上减震柱;6、下减震柱;7、中底;8、大底;9、弯折槽;10、弯折凹陷;11、加强筋;1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鞋底,具有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前脚掌部I和后跟部2,后跟部2设有减震空腔,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气囊3和支撑气囊4,支撑气囊4位于后跟部2中间位置,减震气囊3围绕支撑气囊4均布,减震气囊3内部的上端面固定有上减震柱5,减震气囊3的下端面固定有下减震柱6,上减震柱5和下减震柱6之间设有间隙。上减震柱5和下减震柱6间隔设置,当鞋底受到地面冲击力时,初始受力的是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变形到一定量时,上减震柱5和下减震柱6抵触,开始一起减震缓冲,由于气囊内部是空气,空气具有较高的压缩比,能够让弹性气囊迅速变形,能快速卸掉大部分冲击力。在减震气囊3的中间设置支撑气囊4作为后跟部2的支撑骨架,是为了适应减震气囊3的快速变形同时又能有效使后跟部2回复初始形状,支撑气囊4内可以填充一定压力的气体增加其回复能力,如果觉得弹性回复能力还是不够,也可以在弹性气囊内填充一定压力的气体。
[0021]鞋底本体包括大底8和中底7,大底8和中底7在所述前脚掌部I粘结在一起,大底8和中底7在后跟部2分别位于减震空腔上下两侧,大底8为RB材料,中底7为MD材料。MD材料具有轻便和优良的缓冲性能,RB材料的大底8具有防滑和耐磨的性能,这两种材料的结合是鞋底缓冲性能更加,鞋底更耐磨。
[0022]前脚掌部I的上表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若干弯折槽9,前脚掌部I的两侧面设有与前脚掌部I下底面弯折槽9配合的弯折凹陷10。前脚掌部I弯曲时它的两个侧面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形,通过设置弯折凹陷10能利于前脚掌部I的变形,是脚部弯折更省力,人们走动更舒适。下底面的弯折槽9中间还设有向鞋底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12,沟槽12的设计是为了人们横向移动是能起到防滑作用。
[0023]弯折凹陷10为三角形。由于前脚掌部I弯曲时下底面是拉伸形变,上表面是压缩形变,把弯折凹陷10设置成三角形的形状更符合鞋底的形变特点。
[0024]前脚掌部I和后跟部2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11。由于前脚掌部I要经常弯曲,会使得其与后跟部2之间出现一定的变形,时间长久会导致开裂,加强筋11能保护两者的连接性,使鞋子寿命更长久。
【主权项】
1.一种鞋底,具有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所述后跟部设有减震空腔,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气囊和支撑气囊,支撑气囊位于后跟部中间位置,减震气囊围绕支撑气囊均布,减震气囊内部的上端面固定有上减震柱,减震气囊的下端面固定有下减震柱,上减震柱和下减震柱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和中底在所述前脚掌部粘结在一起,大底和中底在所述后跟部分别位于减震空腔上下两侧,所述大底为RB材料,所述中底为MD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前脚掌部的上表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若干弯折槽,前脚掌部的两侧面设有与前脚掌部下底面弯折槽配合的弯折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弯折凹陷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跟部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具有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所述后跟部设有减震空腔,减震空腔内设有减震气囊和支撑气囊,支撑气囊位于后跟部中间位置,减震气囊围绕支撑气囊均布,减震气囊内部的上端面固定有上减震柱,减震气囊的下端面固定有下减震柱,上减震柱和下减震柱之间设有间隙。该方案使鞋底具有二级减震功能,使鞋底踩踏更舒适。
【IPC分类】A43B13-20
【公开号】CN204483222
【申请号】CN201520161009
【发明人】杨于明
【申请人】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