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吸引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67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步吸引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同步吸引气管导管现有技术,只是一根单管,即单一气管导管,其主要缺陷在于使用时往往要将吸引管和导管交替使用,增加了插管的时间,加重了病人的缺氧,更重要的是延长了插管的时间,丧失了抢救时机,给病人带来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同步吸引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气管导管1,在气管导管1的后端部位开有一孔2,吸引管3的前端部位通过孔2插入气管导管1内,吸引管3的后端部位上设有塞子5,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部位装有一个气囊装置4。
吸引管3的后端部位上设有的塞子5呈锥体状,它的前、后端口径D1D2分别为3.5mm、2mm,吸引管3上有一个吸引标志线6,它距导管1上的孔2距离h1为2cm。吸引管3的外径是气管导管1内径的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一)它可大大减少操作程序,无需交替使用导管和吸引管,缩短插管的时间,及时开通了气道,为急救病人赢得了更多的救治时机,(二)控制呼吸时同步吸引,不须断开呼吸通路,能保证呼吸抑制病人有持续通气,(三)气体吸入麻醉时进行吸引,可保证气体麻药的持续吸入,维持了气体麻药的稳定浓度。
本实用新型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距气管导管1的后端2cm处开有一孔2,吸引管3的外径不大于气管导管1内径的1/3。孔2的直径小于3mm,吸引管3的前端部位通过孔2插入气管导管1内,吸引管3的后端部位可连接吸引嚣,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部位装有一个气囊装置4。
塞子5呈锥体状,它的前、后端部口径D1、D2分别为3.5mm、2mm,吸引管3上有一个吸引标志线6,它距气管导管1上的孔2距离h1为2cm。
使用方法,插管时,左手持喉镜,右手中指与无名指固定气管导管1,食指与拇指固定吸引管3并移动吸引管3进行吸引,可边吸边插,不吸时,可将吸引器断开,用塞子5塞紧吸引管3,控制呼吸时,不须断开呼吸通路便可吸引,另外吸引管3可向导管1开口处超出2cm吸引气管内分泌物,也可回抽数厘米吸引气管导管1内积液,若吸引管3堵塞或引流不畅,可将吸引管进行清洁处理,通畅后再置入导管1内。
权利要求1.同步吸引气管导管,其特征是有气管导管(1),在气管导管(1)的后端部位开有一孔(2),吸引管(3)的前端部位通过孔(2)插入气管导管(1)内,吸引管(3)的后端部位上设有塞子(5),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部位装有一个气囊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吸引气管导管,其特征是吸引管(3)的后端部位上设有的塞子(5)呈锥体状,它的前、后端口径(D1)、(D2)分别为3.5mm、2mm,吸引管(3)上有一个吸引标志线(6),它距气管导管(1)上的孔(2)距离(h1)为2cm,吸引管(3)的外径是气管导管(1)内径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同步吸引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的后端部位开有一孔,吸引管的前端部位通过孔插入气管导管内,吸引管的后端部位上设有塞子,在气管导管的前端部位装有一个气囊装置。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操作,缩短插管的时间,及时开通了气道,为急救病人赢得了更多的救治时机,控制呼吸时吸引,不须断开呼吸通路,能保证呼吸抑制病人有持续通气,气体吸入麻醉时进行吸引,可保证气体麻药的持续吸入,维持了气体麻药的稳定浓度。
文档编号A61M16/04GK2427222SQ0021995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3日
发明者周利生, 赵晓茹 申请人:周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