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93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中患肢保持外展中立治疗体位的用具。
现存股骨颈骨折中用于固定患肢位置一般均采用外购成品鞋后在鞋底跟部加装固定条,它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因鞋型过大穿不稳,或因患肢肿胀时,鞋过紧而剪开侧口,当肿胀消退后又因过松而穿不稳,它不能随患肢肿胀变化而调节松紧;2.因鞋面封闭,透气性差,产生脚臭现象;3.患肢肿胀时,皮肤弹性差,受鞋面挤压,出现足背压痕,足跟压疮现象;4.其鞋的力学结构很难满足治疗体位的技术要求;5.穿脱不方便,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脱方便,能使患肢保持治疗体位的足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达方式实现的它由鞋及横向固定于鞋跟底部的固定条组成,鞋的鞋面是由固定于鞋底上的左右两块鞋面组成,其前后均开有敞口,鞋面的前部及后部均由连接软带连接固定,鞋面的前部是用交叉穿于鞋面上的扣眼内的鞋带连接固定的,后部是用公母粘带固定的,鞋面可用棉质布料或网状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调节灵活,能根据患肢肿胀调节松紧、宽窄、鞋面前后不封口,造气良好,穿脱方便,不会出现鞋脱出的现象,能使患肢保持稳定的治疗体位。它不仅可用于股骨颈骨折病人,而且还可用于截瘫病人防止其足下垂。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
图1,本实施例由鞋及固定于鞋跟底部的固定条5组成,固定条5横向布置,长度为22cm-30cm,用木质制成,其上可包裹布料,鞋底用木板制作,其上垫有海绵,再用软质布料包覆,鞋面4为左右二块,用钢钉9固定于鞋底1左右两侧,鞋面4可用双层棉质布料制作,也可用网状材料制作,鞋面4的前后均开有敞口7、8,鞋面4的前部开有鞋带扣眼3,鞋带2交又穿于扣眼3内用于系紧,在鞋面4的后面跟部固定有公母粘扣6,用于跟部连接。本实施例可通过调节鞋带2的松紧和粘扣6的位置调整鞋的大小,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足位固定器,它由鞋及横向固定于鞋跟底部的固定条(5)组成,其特征是鞋的鞋面(4)是由固定于鞋底(1)上的左右两决鞋面(4)组成,其前后均开有敞口(7)(8),鞋面(4)的前部及后部均均连接软带(2)(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位固定器,其特征是鞋面(4)的前部是用交叉穿于鞋面(4)上的扣眼(3)内的鞋带连接固定的,后部是用公母粘带(6)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足位固定器,其特征是鞋面(4)是用棉质布料或网状材料制作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位固定器,它是由鞋及固定条组成,鞋的鞋面为左右两块,前后开有敞口,由连接软带连接固定。它调节灵活,能根据患肢肿胀调节松紧、宽窄、透气良好,穿脱方便,能使患肢保持稳定的治疗体位。它不仅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病人,而且还可用于截瘫病人防止其足下垂。
文档编号A61F5/01GK2442649SQ0022503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1日
发明者李湘玲, 王波兰, 罗灿红, 杨维为, 陈勇前, 李玲云, 吴爱芝, 唐瑛 申请人:李湘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