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813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细胞破壁微粉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它对提高中药药效,提高中药药品质量,降低中药资源浪费与消耗,以及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所谓细胞破壁微粉,是指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体作业,它不仅以粉体细度为目的,更是追求细胞破壁率。
已有的生物粉体细胞破壁微粉技术主要有气流粉碎、化学粉碎方式。
气流粉碎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气流粉碎采用高压气流,即气流携带物体进行粉碎,但气流在流动过程中易带入设备燃油,从而导致部分药物污染。
(2)由于气流粉碎对物体粉碎过程中,接触物体存在一种弹力,即缓冲作用,所以对韧性非常强的药物(如灵芝丝节)不能进行微粉碎。
(3)气流粉碎是采用分层捕捉药物进行粉碎,对纤维含量大的药物粉碎不均匀。
(4)气流粉碎后的药物细胞膜与物质分离,且分布不均匀,浮于微粉上面,影响药物制剂的外观。
化学粉碎采用化学方法,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有破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细胞破壁率高的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发明中药细胞破壁生产工艺是将待粉碎中药材置于全封闭粉体设备中,在-50℃~30℃温度下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成分浮化的方式进行粉碎。
上述的工艺粉碎时间为3~6分钟。
本发明根据不同类中药,采用不同的微粉时间、微粉设备内的温度。药物的性质不同,粉碎的粒度相同,微粉的时间也不同,如高韧性和脆性药物。同一种药物,微粉的粒度不同,加工的时间也不同。微粉时设备内的温度由于每一种药物所含成分不同,每一种成分的稳定性也不尽相同。本发明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从而设计微粉时的温度范围,保证药物成分不受损失。本发明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采用物理方式对药物进行粉碎,对每一位中药或中药复方进行微粉碎工艺的设计,保证中药微粉碎要求,主要优点有(1)采用全封闭式设备,避免气流粉碎的缺点,粉碎过程中采用挤压、撞击式粉碎,避免了化学粉碎的缺点,无污染,药物粉碎均匀。
(2)增加药物溶出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3)复方药物的粉碎,对复方中的不同药物有匀化作用。
(4)提高有效成分的工业提取率。
(5)减少口服颗粒感。
(6)使用范围广,对于任何纤维状、高韧性、高硬度或有一定含水率的物料均可粉碎。
(7)细胞破壁率可高达9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将1公斤灵芝进行粗粉碎成颗粒状;2,将成颗粒状的灵芝置于济南倍力粉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全封闭粉体设备的料筒内,然后将料筒置于设备内并固定;3,将温度设置为常温20℃,粉碎时间为5分钟;4,开机,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乳化的方式进行微粉碎设备运转到设定时间,即得停止;5,取出料筒可得粒度为300目的灵芝微粉。
实施例2将0.5kg羚羊角分割成片状,置于全封闭粉体设备中,在10℃温度下,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乳化的方式进行粉碎,粉碎20分钟,可得粒度为300目的羚羊角细胞破壁微粉。
实施例3将1kg枸杞置于全封闭粉体设备中,在-15℃温度下,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乳化的方式粉碎10分钟,可得粒度为300目的枸杞细胞破壁微粉。
权利要求
1.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待粉碎中药材置于全封闭粉体设备中,在-50℃~30℃温度下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成分乳化的方式进行粉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粉碎时间为3~6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细胞破壁微粉生产工艺。本工艺是将待粉碎中药材置于全封闭粉体设备中,在-50℃~30℃温度下采用机械挤压、撞击使固体成分乳化的方式进行粉碎。本工艺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有效成份的生物利用度,细胞破壁率高。
文档编号A61K9/14GK1451407SQ0211361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6日
发明者何煜, 卿成让, 卢道荣, 郭治平 申请人:成都贝利微粉中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