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19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原料中药分别单独制成粉状药剂后的使用方法和部分原料中药粉状药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同时适合中草药本身性质的要求,从古至今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研制出了丸剂、散剂、汤剂、膏剂、酒剂等多种剂型。其中汤剂是人们常用的剂型,但煎熬很麻烦,还要分先煎,后下,包煎等,同时不易保存;其中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状药剂,一般内服粉状药剂应通过80-120目筛。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的特点;散剂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但散剂也存在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疗效不高的问题;汤剂和散剂还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中草药易霉变、虫蛀、泛油、变色、变味、粘连腐烂,不易保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中草药不易保管,一些剂型服用效果虽好,但服用操作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易保管、易服用的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1、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原料药按品种单独捡、洗、分类、需炮制进行炮制、干燥、粉碎、过筛加工成细粉末,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其特征在于A、所述粉碎为采用细胞破壁粉碎,粉碎粒径在1-20μm;B、按品种分别将中药粉末单独定量包装,所述定量为1克以上;C、按中药药方中规定的中药品种和剂量,取上述定量包装的中药粉末原料药充分混合;D、将混合好的粉状药剂剂置容器中,加开水、加盖冲焖成汤。
2、上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按药方混合好的粉状药剂置于容器中,加入85℃-100℃开水,加盖冲焖3-10分钟成汤即可。
3、上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状药剂的用量规律为其中君药用量为汤剂用量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臣药、佐药和使药的用量为汤剂用量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其中清热解毒药、补益药、消化药、化痰止咳药用量为汤剂的三分之一;其中解表药、抗风湿药、安神药、平喘药用量为汤剂的四分之一;其中利水药、温里药、理气药、泻下药用量为汤剂的五分之一。
4、上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对含油脂多的、粘性强的原料中药,用微波炉干燥粗粉碎过30目筛后,其特征在于按1∶1的比例加入食用纤维素或淀粉混匀后,再进行干燥粉碎。
5、上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对贵重的或用量小的原料中药,其特征在于可按1∶5-1∶10的比例加入5-10份食用纤维素混匀后,再进行干燥粉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本发明的方法全面保持了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服药简便,保管方便,药物有效期可保证在1.5-3年范围内。
(二)、本发明方法采用冲闷成汤后服用,冲闷既可替代煎煮,又免去了煎药的繁琐和不利因素,冲闷有利于各种成份的融合,也利于去除各种有毒成份,冲闷还可降低酶促反应,保护有效成份不致太过破坏,使药物的分散度好,便于人体吸收,提高了疗效。
(三)、采用本发明方法,药物用量减小,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降低了用药费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原料药按品种单独捡、洗、分类、需炮制进行炮制、干燥、粉碎、过筛加工成细粉末,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其特征在于A、所述粉碎为采用清华大学生产的中药连续化细胞破壁装置对中药原料进行细胞破壁粉碎,粉碎粒径在5μm;B、按品种分别将中药粉末单独定量包装,所述定量为1克以上;C、按中药药方中规定的中药品种和剂量,取上述定量包装的中药粉末原料药充分混合;D、将混合好的粉状药剂剂置容器中,加开水、加盖冲焖成汤。
将按药方混合好的粉状药剂置于容器中,加入80℃-100℃开水,盖上盖子冲焖3-10分钟成汤即可。芳香类、轻质类中药80℃开水,冲焖3分钟,滋补类中药90℃以上开水,冲焖10分钟。
所述中药粉状药剂的用量规律为其中君药用量为汤剂用量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臣药、佐药和使药的用量为汤剂用量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其中清热解毒药、补益药、消化药、化痰止咳药用量为汤剂的三分之一;其中解表药、抗风湿药、安神药、平喘药用量为汤剂的四分之一;其中利水药、温里药、理气药、泻下药用量为汤剂的五分之一。
对含油脂多的、粘性强的原料中药,用微波炉干燥粗粉碎过30目筛后,其特征在于按1∶1的比例加入食用纤维素或淀粉混匀后,再进行干燥和破壁粉碎。
5、上述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对贵重的或用量小的原料中药,其特征在于可按1∶5-1∶10的比例加入5-10份食用纤维素混匀后,再进行干燥和破壁粉碎。
实施例1、患者为成年女性,血虚血滞,经血不调,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惊悸失眠,舌淡脉涩,治用四物汤加减;原处方熟地12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 党参9g 经血多加阿胶9g,阿胶烊化另服,每日一剂,连用7天。
采用本发明方法用量减小,熟地3g 当归1g 白芍1g 川芎0.5g 党参1g 阿胶1g,按剂量将每种药物分别包装成小包,(生产过程中已经包装为小剂量成品)服用时,按处方同时放入保温杯中,加入150ml、100℃开水冲焖5分钟,开盖稍凉热服,每日二次,连用5天。
其中熟地的粉碎方法是,用微波干燥粗粉碎过30目筛,再按1∶1加入食用纤维素混匀后,再干燥粉碎,每6g相当于原药材3g。
实施例2、患者老年(60岁),脾胃气虚,症见面色淡白,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虚,治以四君子汤加减;原处方人参12g 白术9g 茯岺9g 炙甘草6g,水煎分二次服,连服7天;采用本发明方法用量为人参1.5g 白术1g 茯岺1g 炙甘草0.5g,其它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一日二次,连用5天。
实施例3、患者中风气虚血滞,经络瘀阻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小便数或不禁,苔白,脉缓,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原处方黄氏120g 归尾6g 赤芍5g 地龙3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3g 菖蒲3g 痰多加天竺黄3g,水煎分二次服,连用14天;采用本发明方法用量为黄氏6g 归尾0.5g 赤芍0.5g 地龙0.5g 川芎0.5g 红花0.5g 桃仁0.5g 菖蒲0.5g 天竺黄0.5g,其它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一日二次,连用10天。
其中桃仁的粉碎方法同实施例1的熟地。
实施例4、患者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饮冷,汗出恶热,苔黄脉洪,治以白虎汤加味;原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12g 甘草3g 羚羊角1g 黄岺6g 粳米12g,粳米加水1500ml煮熟,去米加入药,再煎,分二次服,连用3天;采用本发明方法用量为生石膏30g 知母1.5g 甘草0.5g 羚羊角0.1g 黄岺0.5g粳米12g,将生石膏和粳米加入150ml、100℃开水焖10分钟,去除生石膏和粳米,加入其它成分再焖5分钟,一日二次,连用3天。
其中羚羊角的粉碎方法是,按1∶10加水牛角用球磨机粉碎。
实施例5、患者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苔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频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方以小柴胡汤加减;原处方柴胡12g 黄岺9g 半夏9g 人参6g 甘草5g 大枣6g 生姜9g 瓜篓6g 天花粉6g,煎水分二次服用,连用3天;采用本发明方法的用量为柴胡1.5g 黄岺1g 半夏1g 人参0.5g 甘草0.5g 大枣1g 生姜1g 瓜篓0.5g 天花粉0.5g,其它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一日二次,连用3天。
其中大枣的粉碎方法是,用远红外干燥后,粗粉碎过30目筛,按1∶1加食用纤维素再干燥粉碎为极细粉。
实施例6、患者肝血不足,虚烦不眠,症见失眠、心悸、烦燥不安,头晕目眩,盗汗舌红,脉细,方以酸枣仁汤加味;原处方酸枣仁15g 知母9g 茯苓9g 川芎6g 甘草3g 夜交籐6g 五味子6g,水煎服,一日二次,连用7天;采用本发明方法用量为酸枣仁1.5g 知母1g 茯苓1g 川芎0.5g 甘草0.5g 夜交籐0.5g 五味子0.5g,一日二次,连用5天。
权利要求
1.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原料药按品种单独捡、洗、分类、需炮制进行炮制、干燥、粉碎、过筛加工成微粉末,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其特征在于A、所述粉碎为采用细胞破壁粉碎,粉碎粒径在1-20μm;B、按品种分别将中药粉末单独定量包装,所述定量为1克以上;C、按中药药方中规定的中药品种和剂量,取上述定量包装的中药粉末原料药充分混合;D、将混合好的粉状药剂置于容器中,加开水、加盖冲焖成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按药方混合好的粉状药剂置于容器中,加入85℃-100℃开水,加盖冲焖3-10分钟成汤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状药剂的用量规律为其中君药用量为汤剂用量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臣药、佐药和使药的用量为汤剂用量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其中清热解毒药、补益药、消化药、化痰止咳药用量为汤剂的三分之一;其中解表药、抗风湿药、安神药、平喘药用量为汤剂的四分之一;其中利水药、温里药、理气药、泻下药用量为汤剂的五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对含油脂多的、粘性强的原料中药,用微波炉干燥粗粉碎过30目筛后,其特征在于按1∶1的比例加入食用纤维素或淀粉混匀后,再进行干燥粉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对贵重的或用量小的原料中药,其特征在于可按1∶5-1∶10的比例加入5-10份食用纤维素混匀后,再进行干燥粉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微粉冲焖剂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将中药传统饮片粉碎,按品种分别单独定量包装为单一散剂,所述定量为1克以上;并按中药配方中规定的中药品种和剂量,取上述定量包装的中药粉末原料药放入容器右充分混合;加开水冲焖成汤。本发明的方法全面保持了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服药简便,保管方便,药物有效期可保证在1.5-3年范围内。采用本发明方法,药物用量减小,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降低了用药费用。
文档编号A61K9/14GK1602925SQ200410041770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
发明者金永生 申请人:金永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