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降脂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89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毒降脂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血脂是目前人们的常见病,常会引起头晕、胸闷、体胖、便秘、痤疮等症状。而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疗效却很不理想,不能让患者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纯中草药制备的胶囊,其疗效好,服用方便,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组分的用量为土大黄130~270g,绞股蓝75~225g,苦丁茶75~225g,荷叶75~225g,虎杖45~135g,小红参75~225g,大黄50~150g,肉苁蓉50~150g。
其制备工艺为先将土大黄、绞股蓝、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浸膏备用,药渣备用;取荷叶、苦丁茶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4倍水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上述浸膏混匀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再将小红参、大黄分别粉碎,过60目筛的细粉,加入上述浸膏中混匀,烘干,加入淀粉,混匀,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制取1000粒胶囊为例,先将土大黄250g、绞股蓝150g、虎杖90g、肉苁蓉10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浸膏备用,药渣备用;取荷叶150g、苦丁茶150g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4倍水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上述浸膏混匀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再将小红参150g、大黄100g分别粉碎,过60目筛的细粉,加入上述浸膏中混匀,烘干,制粒,加入可压性淀粉80g,混匀,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毒降脂胶囊,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的用量为土大黄130~270g,绞股蓝75~225g,苦丁茶75~225g,荷叶75~225g,虎杖45~135g,小红参75~225g,大黄50~150g,肉苁蓉50~150g。
2.一种排毒降脂胶囊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土大黄、绞股蓝、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浸膏备用,药渣备用;取荷叶、苦丁茶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4倍水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上述浸膏混匀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再将小红参、大黄分别粉碎,过60目筛的细粉,加入上述浸膏中混匀,烘干,加入淀粉,混匀,装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毒降脂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先将土大黄、绞股蓝、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加乙醇回流,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备用,药渣备用;取荷叶、苦丁茶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上述浸膏混匀后,减压浓缩;再将小红参、大黄分别粉碎,加入上述浸膏中混匀,烘干,加入淀粉,混匀,装胶囊即得。本发明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文档编号A61P3/06GK1413706SQ0213414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之君 申请人:贵州君之堂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