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12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颈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颈椎病不仅是世界性中老年人近年有向青少年漫延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约占人口的5%左右,轻者表现头痛、上肢麻痛、颈强直、血压异常、视力渐退、失眠、健忘、烦燥、食欲不振等,重者则致人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中、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已有不少,西药大多为暂时缓解痛症之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汤、散等法治疗颈椎病也不少见,特别是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康复性药物被采用的较为普遍。虽然以较好的中药配方配制出外用治疗颈椎病用药,然而,据《内经》肾主骨藏精、肝主筋藏血、脾主肌肉生血的理论,颈椎病大多过劳损伤筋膜及软组织,影响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风寒湿与痰瘀血滞、互结而为,元气虚惫,气血定有不足,抗病能力自然就低下,加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其颈部活动都极频繁,这一切都可使颈椎及筋膜劳损严重,而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外用药是不能完全有效的,治疗颈椎病至今尚无较理想的药物,因而一种新的、高效、长效、安全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目前未曾见到。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高效、长效、安全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主要解决了目前颈椎病难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10-50份、三棱10-50份、牛膝6-30份、红花6-30份、全虫3-15份、蜈蚣3-15份、炮穿山甲5-25份、乳香6-30份、没药6-30份、川栋子15-75份、鹿角5-25份、葛根15-75份、灵仙10-50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20-40份、三棱20-40份、牛膝10-25份、红花10-25份、全虫5-10份、蜈蚣5-10份、炮穿山甲9-21份、乳香10-25份、没药10-25份、川栋子25-60份、鹿角9-21份、葛根25-60份、灵仙20-40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种最好的实施方式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殊之处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10份、三棱10份、牛膝6份、红花6份、全虫3份、蜈蚣3份、炮穿山甲5份、乳香6份、没药6份、川栋子15份、鹿角5份、葛根15份、灵仙10份。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精血亏乏,过劳损伤,筋骨失养,痰瘀互结,气血受阻,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发为骨痹,也可认为颈椎病是由内损伤所致,因而治疗颈椎病应以激元壮本、疏络生新为本对症下药,方能解病痛于体外。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主要精选动物类药物,制作时保存其活性及有益人体生发的有效成份,无毒无害,具有双向调节,提高人体自我调控,是一种以激发元气,强壮根本,生化精血,改善气血,促进损伤修复,疏散痰瘀为主兼顾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所选中药功效为莪术性味苦、辛温。入肝、脾经。功用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跌打损伤。
三棱性味苦、辛、平。入肝、脾经。功用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 瘕积聚,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等。
牛膝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肾以。功用主治生散瘀血,消痈肿,熟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红花性味辛、温,入心、肝经。功用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瘀作痛,跌打损伤。
全虫性味咸辛、平,有毒。足厥阴经。功用主泊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偏头痛,风湿痹痛。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入肝经。功用主治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症积瘤块,疮疡肿毒。
炮穿山甲性味咸、凉。入肝、胃经。功用主治搜风活络,消肿。风寒湿痹。
乳香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功用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跌打损伤。
没药性味苦、平,入肝经。功用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金疮,心腹诸痛。
川栋子性味苦、寒、有毒。入肝、胃、小肠经。功用主治除湿热,清肝炎,止痛,杀虫。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
鹿角性味咸温。入肝、肾经。功用主治行血、消肿、益肾。主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
葛根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经。功用主治升阳解肌,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高血压、心绞痛。
灵仙性味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功用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急性毒性试验如下1、实验对象二级昆明小鼠,雌雄兼用,体重18-20g,二级昆明小鼠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中心提供,喂饲常规颗粒饲料,饮用自来水,动物饲养室室温为18-24℃,相对湿度为40-60%,人工照明12小时。
2、实验方法取上述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第一组小鼠,一次经口给予最大体积(0.5ml/只)最大浓度(0.283g/ml)的本发明的溶液,观察7天动物的反应及死亡情况;第二组小鼠,两次经口给予最在体积、最大浓度的本发明的溶液,间隔4小时,观察7天内的反应及死亡情况(见表1)表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昆明小鼠的最大耐受量试验分 组 给药次数 给药剂量 动物数 相当于人用药量倍数第一组 一次7.1g/kg20 106第二组 二次14.2g/Kg 20 212注人临床拟用剂量为0.067g/Kg。
3、实验结果上述两组动物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7天过程中,未发生死亡,均未发现小鼠行为、活动、呼吸、皮毛、粘膜、粪便等发生异常的改变;因此一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值为7.1g/Kg,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106倍;而两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值为14.2g/Kg,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212倍。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长毒性试验如下1、实验对象三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重为110±5克,雌雄兼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中心提供,三级Wistar大鼠饲养在三级动物(清洁级)试验室内,喂饲灭菌常规颗粒饲料,饮用灭菌自来水,饲养室室温22℃,相对湿度60%,人工照明12小时,大鼠在饲养室观察适应7天后,选用健康动物用于试验。
2、实验试剂谷丙转氨酶(GPT)应用赖式法;谷草转氨酶(GOT)应用赖式法;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应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尿素氮(BUN)应用脲酶吲哚酚终点比色法;血清肌甘(CRE)采用不除蛋白法;血清总胆红素(TBLI)采用咖啡因法;血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总胆固醇(TCHO)应用CHOD-PAP法;总蛋白(TP)采用双缩脲法;白蛋白(ALB)应用溴甲酚绿法。
3、实验方法取上述合格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饲养在塑料盒中,每盒4只同性别大鼠。第一组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经口给药4.25g/Kg/d;第二组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低剂量组,每天经口给药1.42g/Kg/d;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经口中给予灭菌自来水0.5ml/只。各组均给药60天,每周根据大鼠体重增长,调整给用量,以保证设计给用量的摄入。
4、观察项目a,临床表现,每天观察动物行为、活动、步态、皮毛、粘膜及粪便并记录;b,每周称一次体重,测量一次24小时饲料摄入量;c,血液学,在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的第60天,用毛细玻璃管从眼眶静脉丛采血,用自动血球计数仪计数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另取50μl放入血小板(PLT)稀释液中,显微镜下计数血小板数,再取一滴血推片,吉姆萨染色,在显微镜下做白细胞分类,包括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d,血清生化学,取静脉血,3000转/分离心10分钟钟,血清用401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上述试剂盒,测定血清GPT、GOT、BUN、TP、ALB、TBLI、TCHO、ALP、CRE、GLU;用相应标准样进行质量控制。
e,病理学检查尸检及镜检,大鼠在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第60天,股动脉放血处死,进行系统尸检,肉眼检查心、肝、脾、肺、肾、脑、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及附睾、前列腺、子宫及卵巢、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胰腺、淋巴结、垂体、胸腺,部分取材后,10%甲醛固定,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
计算脏器系数,对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子宫、脑称重,并计算脏器重/体重相对比值即脏器系数。
5、恢复期观察最后一次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每组活杀大鼠12只,剩余大鼠停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继续观三周,观察项目与给药期相同,再活杀恢复期大鼠,以了解毒性反应可逆性和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毒性。
6、数据处理数据表示为X±SD(n),两组均数的比较均采用两组小样本均数的“t检验”。
7、结果与讨论a,临床表现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其行为、活动、反应、肌肉张力、粪便、皮毛、粘膜均未发现异常改变;大鼠体重,除发现在高剂量组在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第三周体重下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之外;在高剂量组的其它时间及低剂量组,其体重都有轻度下降,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后期大鼠体重有所恢复,接近于空白对照组水平(见表1)。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大鼠24小时的食料消耗,在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早期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在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晚期食料消耗有所增加,接近于空白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早期大鼠体重下降,是由于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量大使大鼠摄食量下降所致。
b,血液学血细胞计数,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其WBC、RBC、HGB、PLT计数,均在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范围,未发现与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有关的病理学改变(表2)。
白细胞分类,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白细胞分类,其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白细胞分类没有明显影响(表3)。
c,血清生化学,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给用的高、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其血清ALB、TP、BUN、ALP、CRE、GPT、GOT、GLU、TCHO、BTLI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均未发现与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有关的异常增高或降低;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的各项生化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4、5)。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血清生化学没有明显的影响。
d,病理学系统尸检,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及空白照组大鼠,其心、肝、脾、肺、肾、脑、肾上腺、甲状腺、睾丸与附睾、前列腺、子宫与卵巢、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胰腺、淋巴结、胸腺等均无肉眼可见病变。
e,脏器系数,在高剂量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大鼠,除发现其脾脏和睾丸的脏器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之外,其心、肝、肺、肾、肾上腺、子宫、胸腺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大鼠脾脏和睾丸脏器系数的增加可能与药效相关,而在低剂量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其心、肝、肺、肾、肾上腺、子宫、胸腺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f,病理组织学,在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与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有关的病变。
8、恢复期在停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三周均未发现临床表现、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清生化学、病理组织学等出现异常改变(表6-8),说明对大鼠长期给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无迟发性毒性作用。
9、小结Wistar大鼠经口给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剂量为0、1.42g/Kg/d、4.25g/Kg/d三个剂量组,相当于人拟用量的0、21、63倍;共计给用60天,除发现在高剂量组大鼠,其脾脏及睾丸的脏器系数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之外,均未发现血液学、血清生化学、病理组织学等与给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有关的病变。
表1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分 组 动物只数(只) 0 1 2 3 4 5 6 78(周)0/Kg 24 111.3 160.1 184.7 203.1 218.9 228.0 242.9 247.5 254.1±4.8 ±18.1 ±27.2 ±33.2 ±36.2 ±39.8 ±44.6 ±45.0 ±50.21.42g/Kg 24 110.0 151.9 174.7 188.2 205.3 218.7 230.5 239.4 256.0±5.2 ±15.8 ±21.9 ±27.3 ±30.4 ±34.6 ±40.6 ±41.8 ±46.34.25g/Kg 24 109.9 151.0 171.7 179.0 202.8 214.0 227.9 237.8 257.0±5.2 ±15.1 ±21.5 ±20.0 ±26.2 ±29.8 ±33.7 ±37.2 ±45.2注与0g/Kg组比较P<0.05。表2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血液学的影响(X±SD)分组动物数 WBC RBC HGB PLT(只)(千/mm3) (百万/mm3) (克/dl) (万/mm3)0/Kg 12 25.5±8.8 8.09±0.78 19.9±2.2 14.14±l.631.42g/Kg 12 21.9±7.03 8.19±0.62 19.1±1.3 13.94±1.544.25g/Kg 12 24.0±7.5 7.99±0.46 19.9±1.5 14.23±1.61表3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白细胞分类的影响(X±SD)分组动物数 淋巴嗜中性 单核 嗜酸性 嗜碱性(只)细胞% 粒细胞%细胞% 细胞% 细胞%0/Kg 1280.5±3.7 18.1±3.6 0.45±0.52 0.73±0.78 0.27±0.461.42g/Kg 1281.5±6.6 16.8±6.4 0.91±1.22 0.36±0.67 0.27±0.464.25g/Kg 1279.1±6.1 19.5±5.5 0.64±0.67 0.64±0.67 0.26±0.46表4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血清化学的影响(X±SD)分组动物只数 GPTGOT GLUTCHOTPALBBUNCRE ALP TBLI(只)(u/dl) (u/dl) (mg/dl) (mg/dl)(g/dl) (g/dl)(mg/dl)(mg/dl)(u/dl)(mg/dl)0/Kg 12 32.9 160.1 123.9 67.7 7.19 3.9 34.3 1.35 18.5 0.37±10.2 ±34.1 ±11.4 ±10.1 ±1.09 ±0.3 ±3.3 ±0.44 ±4.3 ±0.161.42g/Kg 12 29.4 185.3 113.0 73.1 6.88 4.2 30.6 1.12 19.6 0.40±11.0 ±40.5 ±8.1 ±10.4 ±1.23 ±0.3 ±4.9 ±0.43 ±5.2 ±0.174.25g/Kg 12 29.5 167.3 116.4 73.5 7.49 3.9 37.7 1.24 21.6 0.37±11.2 ±51.6 ±8.3 ±14.4 ±0.94 ±0.3 ±8.4 ±0.32 ±5.3 ±0.14表5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X±SD%)分组动物数 心 肝 脾 肺 肾 肾上腺▲ 子宫 睾丸 胸腺脑(只)0/Kg 120.38 3.951 0.24 0.47 0.85 0.30 0.27 0.83 0.11 0.69±0.03 ±0.39 ±0.03 ±0.07 ±0.03 ±0.07 ±0.04 ±0.11 ±0.03 ±0.141.42g/Kg 120.40 4.150.26 0.50 0.82 0.31 0.24 0.85 0.13 0.70±0.04 ±0.21 ±0.04 ±0.07 ±0.05 ±0.06 ±0.01 ±0.04 ±0.03 ±0.124.25g/Kg 120.38 4.000.30* 0.46 0.81 0.31 0.25 0.92* 0.12 0.73±0.04 ±0.58 ±0.08 ±0.07 ±0.12 ±0.04 ±0.03 ±0.02 ±0.03 ±0.13注①与0g/kg剂量组比较*P<0.05。
②▲肾上腺的脏器系数为(‰)。表6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停用三周后脏器系数的变化(X±SD)分组动物数 心 肝 脾肺 肾 肾上腺▲子宫 睾丸 胸腺脑(只)0/Kg 120.36 3.93 0.22 0.47 0.78 0.26 0.22 0.71 0.13 0.64±0.03 ±0.27 ±0.04 ±0.16 ±0.04 ±0.07 ±0.04 ±0.04 ±0.03 ±0.131.42g/Kg 120.36 3.58 0.22 0.46 0.73 0.21 0.21 0.76* 0.13 0.73±0.04 ±0.46 ±0.03 ±0.07 ±0.08 ±0.04 ±0.04 ±0.04 ±0.02 ±0.084.25g/Kg 120.37 3.78 0.21 0.44 0.74 0.28 0.23 0.77* 0.14 0.64±0.03 ±0.18 ±0.02 ±0.06 ±0.05 ±0.08 ±0.01 ±0.09 ±0.03 ±0.10注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②▲肾上腺的脏器系数为(‰)。表7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停用三周后血清化学变化(X±SD)分 组 动物数 ALPGPTGOT BUNCRE ALBTPTBLI(只) (u/dl) (u/dl) (u/dl) (mg/dl)(mg/dl)(g/dl)(g/dl)(mg/dl)0/Kg 12 25.8 34.4 169.7 32.9 1.18 5.1 7.6 0.50±6.3 ±6.2 ±63.1 ±5.0 ±0.24 ±0.6 ±0.6 ±0.221.42g/Kg 12 25.3 35.5 167.5 36.2 1.36 5.3 8.1 0.51±4.9 ±8.3 ±86.4 ±5.6 ±0.34 ±0.6 ±0.3 ±0.214.25g/Kg 12 25.3 33.2 165.7 37.7 1.97 5.6 7.7 0.66±7.0 ±8.5 ±53.9 ±5.3 ±0.37 ±0.5 ±1.3 ±0.2表8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停用三周后血液学的变化分组 动物数RBCHGB WBC 白 细 胞 分 类 %(只) (百万/mm3) (g/dl) (千/mm3) 淋巴 嗜中性 单核 嗜酸性 嗜碱性0/Kg8 8.65 19.31 10.2573.5 25.0 0.67 0.33 0.33±0.66±1.67 ±1.68 ±7.5 ±6.6 ±0.81 ±0.51 ±0.511.42g/Kg8 8.47 18.96 10.5777.2 21.4 0.75 0.40 0.20±0.58±0.42 ±1.84 ±6.8 ±6.0 ±0.95 ±0.54 ±0.444.25g/Kg8 8.51 18.33 10.6177.0 21.8 0.50 0.25 0.25±0.90±1.68 ±1.28 ±9.1 ±8.8 ±0.57 ±0.50 ±0.50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临床试验如下制作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全虫、蜈蚣、炮穿山甲、鹿角、乳香、没药、川栋子几味贵重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三棱、牛膝、葛根、灵仙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使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4粒,饭后温开水送服,20天为一疗程。
临床效果运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统计临床3000余人次,现以200例资料完整者总结如下参加治疗者均经X光片确诊,以中医分型风寒湿阻型44例,肝肾不足型104例,气滞血瘀型52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9岁;病史最长者15年,最短者30天。
统计情况如下疗 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数 例148 32 12 8百分比(%)74 16 6 4由此表可看出其总有效率为96%.。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优点1、疗效高速,服后20天见效,60天可愈,巩固提高继服2个疗程即可;2、能提高人体自身修复能力,迅速改善内损伤及气血循环,使之达到正常;3、能保持药物的活性成分,用药少,疗效高;4、毒副作用小,激发肝肾功能,促进精血生化,提高细胞的活力;5、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服用方便。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功在治本,其临床实践证明,对脑血栓后遗症、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胸痹、心悸、帕金森氏综合症、骨质增生及其它由慢性病引起的瘀血症亦有显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1,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6g、全虫3g、蜈蚣3g、炮穿山甲5g、乳香6g、没药6g、川栋子15g、鹿角5g几味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10g、三棱10g、牛膝6g、葛根15g、灵仙10g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实施例2,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30g、全虫15g、蜈蚣15g、炮穿山甲25g、乳香30g、没药30g、川栋子45g、鹿角25g几味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50g、三棱50g、牛膝30g、葛根75g、灵仙50g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实施例3,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10g、全虫5g、蜈蚣5g、炮穿山甲9g、乳香10g、没药10g、川栋子25g、鹿角9g几味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20g、三棱20g、牛膝10g、葛根25g、灵仙20g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实施例4,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25g、全虫10g、蜈蚣10g、炮穿山甲21g、乳香25g、没药25g、川栋子60g、鹿角21g几味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40g、三棱40g、牛膝25g、葛根60g、灵仙40g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实施例5,在常温常压下将红花18g、全虫9g、蜈蚣9g、炮穿山甲15g、乳香18g、没药18g、川栋子45g、鹿角15g几味中药先研极细粉,过240目筛备用;再将莪术30g、三棱30g、牛膝18g、葛根45g、灵仙30g五味中药用清水浸过6-9厘米,浸泡1小时,令药物浸透;煎煮候中药材熟烂,煎两次,每次煎至水减三分之二;滤去药渣,取汁置盆中,澄4-6小时,滤去浊渣;以清汁入釜中,煎如稀饴状,待凉后加入上述备用细粉,置干燥箱烘干;之后研成细粉,在无菌间分装0号胶囊,每粒重0.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10-50份、三棱10-50份、牛膝6-30份、红花6-30份、全虫3-15份、蜈蚣3-15份、炮穿山甲5-25份、乳香6-30份、没药6-30份、川栋子15-75份、鹿角5-25份、葛根15-75份、灵仙10-50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20-40份、三棱20-40份、牛膝10-25份、红花10-25份、全虫5-10份、蜈蚣5-10份、炮穿山甲9-21份、乳香10-25份、没药10-25份、川栋子25-60份、鹿角9-21份、葛根25-60份、灵仙20-40份。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莪术10份、三棱10份、牛膝6份、红花6份、全虫3份、蜈蚣3份、炮穿山甲5份、乳香6份、没药6份、川栋子15份、鹿角5份、葛根15份、灵仙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颈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的中药制剂,其特点是按重量份包括莪术10-50份、三棱l0-50份、牛膝6-30份、红花6-30份、全虫3-15份、蜈蚣3-15份、炮穿山甲5-25份、乳香6-30份、没药6-30份、川栋子15-75份、鹿角5-25份、葛根15-75份、灵仙10-50份,是一种新的、高效、长效、安全的治疗颈椎病的药。
文档编号A61P19/00GK1468617SQ0213531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8日
发明者张煜乡 申请人:张煜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