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272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体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冠心病已列为心血管疾病的首位,其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冠心病的西药数量很多,但多为仅对症治疗,而且副作用较大,有的易产生耐药型和依赖性,有的用药量难以掌握;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品种有限这些药物中有的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如复方丹参、心痛口服液,有的侧重治疗心力衰竭如生脉液,有的则针对心律失常如稳心颗粒、心宝等。尚缺少既能能治疗心绞痛、又能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挖掘祖国医学遗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集治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力衰竭于一身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冠心病中医称胸痹心痛,是心脏本身病损而引发疼痛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以胸背部出现痹塞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正虚为本,是形成本病的内因,邪实为标,寒凝、气滞、血瘀、痰阻致心脉不通是发病的关键。目前该病为多发病,且死亡率高,属危重病范畴。本发明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它由丹参、苦参、人参、川芎、薤白、大黄、猪牙皂等组成,具有补气活血、温阳散寒、豁痰开痹、通脉止痛的功效。其方中丹参、苦参、人参有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故为君药。川芎、薤白为臣。川芎、辛温,无毒,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心腹坚痛,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瘕宿血。薤白,辛苦温,无毒,温中宽胸,散寒滞,振奋胸阳,行气止痛,主治胸痹刺痛。《伤寒论》“栝萎薤白汤治胸痹,痛彻心背,喘息不畅,咳喘短气。”二药可辅助主药化瘀,行气止痛,宣胸阳,散寒滞。大黄、猪牙皂为本方佐使。大黄既能通便,又能祛瘀,《汤液本草》“大黄,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可助主药、辅药破血逐瘀,通脉止痛。猪牙皂为辛温走窜,祛痰开窍之品,具有利九窍,祛痰化浊之功效,主治胸中痰结,咳逆上气,对痰浊闭阻脉络,胸阳不运,心脉不通的痹症起主要治疗作用。丹参、苦参、人参、川芎、薤白、大黄、猪牙皂等诸药共凑补气活血,温阳散寒,豁痰开痹,通脉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人参20-50丹参20-50 苦参20-50 川芎10-50薤白10-50酒炒大黄10-20 猪牙皂碳10-20。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先将大黄用其重量14%的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后制成100目细粉;B.猪牙皂炒碳制成100目细粉;C.将人参、丹参、苦参、川芎、薤白制成50目粗粉按配比混合后,将粗粉水浸24小时,水煎两次将两次水煎液混合过滤、浓缩、收膏;D.将收膏与酒炒大黄粉、猪牙皂碳粉按配比混合均匀烘干、制粒、整粒装入胶囊,0.25g/粒。
本药物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2-4粒,饭后服用,温水送下。
为确定本发明药物的疗效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研究。按1979年ISFC/WHO命名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确诊的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成2组。心绞痛强度分级根据Canadian cardiovascalar societys classification of angina.选择病例。性别、年龄、心绞痛分型、心绞痛强度级别两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胶囊,1日3次,1次4粒;对照组给复方丹参片,按说明服用,疗程均为四周。治疗期间如有心绞痛发作,仅可含服硝酸甘油。2组病人都给1组极化液治疗。
观察指标
1、心绞痛症状,2、硝酸甘油日耗量,3、心率、心律、血压,4、静息心电图、高频心电图、超声心动图,5、血流变、血脂、肝功、肾功、血糖、血尿常规检查,6、记录其它症状及副作用。
(四)疗效评定1、心绞痛疗效①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
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
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
2、心电图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
②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
③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3、高频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12导联切迹总数降至9个以内。
②有效12导联切迹总数降至9-12个。
③无效12导联切迹总数仍在12个以上。
临床试验结果经采用卡方及T检验如表1-表12。
一、缓解心绞痛的疗效(表1.)表1. 心绞痛疗效分析表

※p<0.01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缓解心绞痛的疗效明显强于复方丹参片。
二、对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表2.)表2.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日)的影响

※p<0.005※※p<0.001可见,在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影响上,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的减少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并且优于对照组。
三、对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影响(表3.)表3. 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影响(片/日)

※p<0.005 ※※p<0.001可见,在硝酸甘油日消耗量上,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减少率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四、治疗组对心电图ST-T疗效(表4.)表4. 治疗组对心电图ST-T疗效分析表

※p<0.001本发明药物治疗后心电图S-T段及T波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五、两组心电图疗效分析(表5.)表5. 心电图疗效分析表

※p<0.005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六、对高频心电图的疗效(表6.)表6. 高频心电图疗效分析表

※p<0.005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改善高频心电图优于对照组。
七、本发明药物对平均心率的影响(表7.)表7. 治疗组平均心率变化(X±S)

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减慢心率,其减少幅度为17.3%,这样就可以使心肌氧耗减少,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功能的改善。
八、本发明药物对室上性早搏的影响(表8.)
表8. 对室上性早搏的影响(X±S)(n=13)

治疗后室上性早搏明显减少,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05,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室上性早搏有治疗作用。
九、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变化(表9.)表9. 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变化(n=21)

治疗前Lown分级III-V级者有14例,治疗后仅有5例,有9例(64.2%)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轻。
十、本发明药物对充血性心衰的治疗作用(表10.)表10. 心功能分级(NYHA)变化(n=26)

治疗前心功能III-IV级病人有16例,治疗后仅4例,有75%的充血性心衰病人心功能改善或正常。
十一、本发明药物治疗充血性心衰病人的超声学变化(表11.)表11. 超声学变化(X±S)(n=26)

※p<0.01本发明药物治疗后充血性心衰病人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每搏输出量亦有较明显的增加,而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明显减小,说明扩大的心脏有回缩,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病人。
十二、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表12.)表12. 血流变改变(X±S)

※p<0.001可见本发明药物治疗后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它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十三、观察治疗后服本发明药物组病人,发现部分患者食欲增加,无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全部病例未见有过敏者。治疗前后对比病人的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差异。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92%,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3.1%,硝酸甘油耗量减少68.9%,心电图总有效率达76%,高频心电图总有效率达82%,上述各项指标与复方丹参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本研究还表明,本发明药物能减慢心率,其减少幅度为17.3%,心率减慢使心肌耗氧减少,有利于心肌供血和心功能的改善,同时该药还能治疗室上性早搏和室性心律失常,使室上性早搏的减少幅度达69.3%,有64.2%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轻。对26例合并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还显示,本发明药物治疗后有75%的CHF病人心功能改善或正常,进一步研究表明功能的改善得益于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以及左室充盈末期内径的减小。另一项研究还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效果。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发挥强大的协同作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根据新第三类药效学实验要求,进行了动物离体动脉条,离体心脏灌流和心肌缺血模型实验观察,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多味中药的合理配伍更能显示出治疗的特色。分析本发明药物主要中药的药理作用,人参对动物心脏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表现为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临床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丹参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和降血压作用,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或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同时有抗凝血、抗血小板、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苦参能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和降血压,用于合并冠心病的室性早搏效果好。本研究证明大剂量本发明药物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家兔腹主动脉有舒张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舒张动脉条作用与α受体无关。大小剂量本发明药物均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灌流心脏的冠脉流量,表明具有扩张冠脉血管的作用,其减慢心率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尚具有正性变力作用,因此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可能比硝酸甘油更为有效。家兔灌服大剂量本发明药物后能有效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使心率减慢改善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T波和ST段,这从治疗学上证明本发明药物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根据新药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评价本发明药物的急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10g/kgig观察14天,小鼠未见死亡和明显不良反应,所以其LD50值(小鼠)大于10.0g/kg。一般认为,以口服给药时,一种化学物质的LD50值大于5g/kg,即表示该物质实际无毒,因而按小鼠LD50分类,本发明药物属实际无毒类。
本发明药物根据其疗效取用商品名心痹宁,“心”乃西医心脏之意,“痹”为中医名词,即胸痹,胸痹是指胸部的疼痛症状而言,“宁”为平息、安宁之意。《素向》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心已宁,则诸症可除。“心痹宁”乃一中西合璧名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疗效显著。集治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力衰竭于一身,临床实验研究证实它在上述诸方面疗效显著,而药理学试验也验证了它具有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
2.实验证明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3.剂型优越,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病人乐于接受。
4.其价格低于国内其它同类产品,疗效却高于同类产品,以优越的性价比,深受广大冠心病患者的喜爱。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人参20-50 丹参20-50 苦参20-50 川芎10-50薤白10-50 酒炒大黄10-20 猪牙皂碳10-20。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先将大黄用其重量14%的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后制成100目细粉;B.猪牙皂炒碳存性制成100目细粉;C.将人参、丹参、苦参、川芎、薤白制成50目粗粉后按配比混合,将粗粉水浸24小时,水煎两次将两次水煎液混合过滤、浓缩、收膏;D.将收膏与酒炒大黄粉、猪牙皂碳粉按配比混合均匀烘干、制粒、整粒装入胶囊。
实施例1,取人参50g、丹参50g、苦参50g、川芎50g、薤白50g、酒炒大黄25g、猪牙皂碳25g。按照前述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药剂。
实施例2,取人参50g、丹参50g、苦参50g、川芎50g、薤白50g、酒炒大黄10g、猪牙皂碳10g。按照前述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药剂。
实施例3,取人参50g、丹参50g、苦参50g、川芎25g、薤白25g、酒炒大黄25g、猪牙皂碳25g。按照前述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药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人参20-50丹参20-50 苦参20-50 川芎10-50薤白10-50酒炒大黄10-20 猪牙皂碳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人参20-40丹参20-40苦参20-40川芎10-40薤白10-40炒大黄10-20 猪牙皂碳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人参40丹参40 苦参40 川芎40薤白40酒炒大黄20 猪牙皂碳20。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胶囊、片剂或丹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先将大黄用其重量14%的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后制成100目细粉;B.猪牙皂炒碳存性制成100目细粉;C.将人参、丹参、苦参、川芎、薤白制成50目粗粉按配比混合后,将粗粉水浸24小时,水煎两次将两次水煎液混合过滤、浓缩、收膏;D.将收膏与酒炒大黄粉、猪牙皂碳粉按配比混合均匀烘干、制粒、整粒装入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体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用人参、丹参、苦参、川芎、薤白、大黄、猪牙皂为原料制备而成,该药物经临床试验具有既能治疗心绞痛、又能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用药量小、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61K9/20GK1509726SQ021359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3日
发明者尹燕东, 贾兴兵, 杨春祥 申请人:平阴县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