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接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08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接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由镍钛记忆合金制成的环抱式管状骨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中,为了固定断、折骨,先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置入冷却介质中冷却,通过专用夹具张开排列在支撑杆两侧的抱钳,然后将伤骨整理后置于接骨器内,在人体体温加热作用下,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镍钛合金接骨器自动回复至设定原始状态,从而达到固定伤骨的目的。由于现有的接骨器是在一个支撑杆两侧均匀布置大小一致的抱钳,支撑杆的宽度如太大,不便于抱钳对伤骨的夹持,支撑杆宽度太小,又容易造成折断,而且支撑杆面积越大,骨胳与肌肉组织的接触面越小,严重影响伤骨的生长、恢复,抱钳太窄也不利于对骨折后碎骨的夹持。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接骨器,既有利于伤骨恢复,又方便手术固定伤骨操作。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杆以及排列在支撑杆两侧的抱钳,其特点是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排通孔。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实质上形成了至少两个支撑杆,同时通孔增加了骨胳与肌肉组织的接触面积,为骨胳供血、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接骨器在服役过程中,因受较大外力突然冲击而产生局部裂痕,也会因通孔的设置而阻断裂纹进一步扩展,避免支撑杆出现折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位于支撑杆中部的抱钳宽度至少是其它抱钳宽度的1.5倍。
上述设计为粉碎性骨折、斜断、多处断裂的伤骨的对接、固定提供了方便。
另外,为了不影响该处骨胳恢复,该处的抱钳上开设网状小孔。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杆和抱钳的内表面设有凸起,形成多点接触,有效防止骨骼疏松,有利于骨骼的恢复,避免再次断裂的现象发生,同时有效防止接骨器在伤骨表面滑动,不影响骨膜生长。
为防止伤骨产生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杆的通孔上对称设置向内表面凸出的钩爪。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左视图。
图中,1支撑杆,2网状小孔,3中部抱钳,4抱钳,5钩爪,6凸起,7通孔。
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杆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各排列四个抱钳4,于支撑杆1中部布置一对宽度是抱钳4两倍的中部抱钳3,在中部抱钳3上开设网状小孔2。在沿支撑杆1长度方向于中轴处排列四个通孔7,在两端的通孔7上对称设置向内表面凸起的钩爪5,在支撑杆1和抱钳4的内表面还设置凸起6。
权利要求1.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接骨器,包括支撑杆以及排列在支撑杆两侧的抱钳,其特征在于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排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骨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撑杆中部的抱钳宽度至少是其它抱钳宽度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骨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中部的抱钳上设有网状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骨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和抱钳的内表面设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骨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杆的通孔上对称设置向内表面凸出的钩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由镍钛记忆合金制成的环抱式管状骨内固定器,包括支撑杆以及排列在支撑杆两侧的抱钳,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排通孔。本实用新型实质上形成了至少两个支撑杆,同时通孔增加了骨胳与肌肉组织的接触面积,为骨胳供血、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接骨器在服役过程中,因受较大外力突然冲击而产生局部裂痕,也会因通孔的设置而阻断裂纹进一步扩展,避免支撑杆出现折断的现象。
文档编号A61B17/58GK2577781SQ02258078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5日
发明者沈刚 申请人:沈刚, 储成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