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39810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本申请组合物的处方由经典古方化裁而来,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大量临床观察,临床用药百余例,疗效显著。采用试管稀释和电镜法以抗肺炎支原体作用为指标筛选处方,结合现代中药剂型学研究内容,确定处方组成和各原料的配比。进行产品的与功能主治有关的药效学研究,包括动物体内、体外抗肺炎支原体和抗菌、抗病毒试验,体外抗支原体MIC100mg(相当于红霉素3.125μg),发现小鼠体内抗支原体作用小剂量与红霉素相近,大中剂量优于红霉素。毒理学研究未测出小鼠口服LD50,未见对动物主要脏器和腺体毒性病理反应,药品安全有效。该针对儿童用药特点设计剂型,采用超滤及超微粉碎技术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减少服用剂量,颗粒包衣后掩盖不良气味,是治疗小儿肺炎的良药。
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制备方法本申请的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百部2-3,黄芩2-4或相应重量的黄芩甙,地龙2-3,紫菀2-3,麦冬2-3,桔梗1-2,优选的重量配比为黄芩4或相应重量的黄芩甙,百部3,地龙3,紫菀3,麦冬3,桔梗1,但不完全按以上范围内的配比制成的组合物也是有效的,其中的百部和紫菀优选蜜制品。
本组合物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用于由外感所致风热犯肺或燥邪伤肺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声频频,咳痰不痰或干咳,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本申请的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成常规剂型,如汤剂、散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如蜜丸、水丸)、口服液等,优选剂型为包薄膜衣的小丸剂。
组合物的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可以为按比例取原料百部、黄芩、地龙、紫菀、麦冬、桔梗,从黄芩中提取黄芩甙备用,粗提物即可;地龙用60-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备用,百部等4味药及上述醇提后的地龙药渣用水热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与地龙醇提物清膏、黄芩苷粗提物混合,制成颗粒剂或片剂;或各提取物混合后用制丸机制丸,干燥,整粒,制成微丸,还可以进一步包薄膜衣,干燥,制成包薄膜衣的小丸。
每次提取药材所用的溶剂量为药材重量的5-10倍,药材优选提取2-3次。可以以黄芩甙或黄芩甙粗提物直接作为原料制备产品,黄芩甙的用量与黄芩药材重量相当。
药材提取物的混合物在制成颗粒时可以加入糊精,混合物与糊精的比例为1∶1-2。
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定性鉴别方法鉴定组合物中的百部、地龙、麦冬。
(1)取组合物适量,研细,加60-80%乙醇提取,除去提取液中的乙醇,加水适量,调PH值至10-11,再用氯仿提取,氯仿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百部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百部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层析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组合物适量,研细,加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龙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硫酸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组合物适量,加水煎煮,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加热煮沸数分钟,放冷,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适量,加水煎煮,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合物中的黄芩甙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以50%甲醇适量溶解,定容,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组合物适量,研细,精密称定,用50%甲醇适量提取,取适量提取液定容,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各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中的提取可以是温浸、回流或超声波提取。
主要药效学试验实验一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感染肺炎支原体小鼠的影响[目的] 确定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中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1.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购买二级Wistar小鼠♂100只,动物采用单纯随机分为六组,因部分小鼠在MP感染或实验灌胃中死亡,最后存活89只,每组约14-15只。此六组分为(1)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不感染MP。
(2)阳性对照组红霉素治疗,按成人用量10倍计算,小鼠用药量为0.25mg/g。红霉素为西安制药厂生产,批号990238。
(3)模型对照组只用MP感染,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
(4)中药治疗组用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治疗,批号991012,按中药治疗剂量不同倍数分为大、中、小三个剂量组。
①大剂量组小鼠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的30倍,6mg/g。
②中剂量组小鼠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的20倍,4mg/g。
③小剂量组小鼠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的10倍,2mg/g。
实验前六组动物平均体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6.27克;阳性对照组16.07克;模型对照组16.26克;大剂量组16.09克;中剂量组16.09克;小剂量组16.08克,六组小鼠的均衡性基本良好。
2.MP感染动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以肺炎支原体菌液(国际标准株FH)0.15ml,菌浓度106滴鼻吸入感染。
3.药物实验红霉素和中药治疗组,从MP感染第2日开始,分别用中药和红霉素治疗,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2天,停药第三天处死,取血,取肺组织,用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每只小鼠灌胃药液量0.5ml,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感染第2日用蒸馏水0.5ml灌胃连续12天做为对照。1.完成实验后,将全部小鼠摘眼球放血,分离血清测抗体滴度并处死,逐只称体重、肺湿重及肺组织切片做病理观察。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表1)分组平均肺湿重 平均体重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g)(g) 空白对照 模型对照空白对照组0.2194 30.97 0.71 - -模型对照组0.1895 21.96 0.63 - -阳性对照组0.2094 30.78 0.68 4.2 -7.9大剂量组 0.1936 30.18 0.64 9.8 -1.6中剂量组 0.1864 30.46 0.6114.1 -3.2小剂量组 0.1973 29.56 0.67 5.6 -6.32.血清抗体采用间接组织法测定MPIgM,抗体结果见表2测定MPIgM的抗体结果(表2)分组 抗 体空白对照组 15只全部阴性模型对照组 15只 11只抗体阳性,4只抗体阴性阳性对照组 15只全部阴性中药大剂量组15只全部阴性中药中剂量组15只全部阴性中药小剂量组15只 14只阴性,1只1∶43.肺组织病理切片(表3)分组 病理切片肺组织改变空白对照组 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毛细支气管炎模型对照组 明显肺间质炎及明显毛细支气管炎阳性对照组 明显肺间质炎毛细支气管少许炎细胞浸润中药大剂量组轻肺间质炎 毛细支气管少许炎细胞浸润中药中剂量组肺间质炎较小剂量减轻,毛细支气管少许炎细胞浸润中药小剂量组明显肺间质炎毛细支气管少许炎细胞浸润[结论] 1.动物模型成功,MP感染小鼠肺组织有明显肺间质炎和毛细支气管炎。
2.病理切片结果表明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控制动物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肯定效果,并随中药剂量增加肺间质炎明显减轻,小剂量与红霉素相近,大中剂量组优于红霉素。
3.动物模型组MP感染后,IgM抗体大部呈现1∶8-1∶64的阳性结果,但中药除小剂量组1只呈现1∶4的滴度外,其余全部呈抗体阴性反应。红霉素组全部呈抗体阴性反应。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当日给予红霉素和中药治疗,抑制了MP在小鼠体内繁殖,而未能刺激抗体产生所致。实验二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的抑菌效果采用检测药物对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常规方法,测定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及薄膜粉剂与口服用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较二者的抑菌能力。
1、送检样品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及薄膜粉剂2、对照药品口服用红霉素3、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常规培养基)ATCC155314、菌种(国际标准株)5、菌液最终实验浓度,颜色改变单位(103CCU/ml)[实验结果]1、红霉素MIC3.125u/ml2、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MIC100ug/ml3、祖研薄膜粉剂MIC100ug/ml[实验结论] 送检的2种中药制剂,经反复实验,对肺炎支原体均有抑菌效果,最小抑制肺炎支原体浓度MIC100微克,相当于口服用红霉素3.125u抑菌效果。本实验结果重复性稳定,效果一致。实验三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刺激法[试验目的] 观察药物对SO2刺激引起小鼠咳嗽的止咳效果。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经常规饲养观察5天后,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即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及阳性药对照组,高、中、低给药组分别按7.2g/kg、3.6g/kg及1.8g/kg的剂量,灌胃浓度分别为28.8%、14.4%、7.2%的药液0.5ml/20g,每日灌胃给药1次;阳性药对照组每日一次灌胃急支糖浆药液0.5ml/20g(25ml/kg);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1次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进行试验。
1.SO2气体的制备用250ml侧口烧瓶,侧口用橡皮管连接球囊,瓶内盛亚硫酸氢钠,烧瓶塞上装一滴定管,内放浓硫酸,打开滴定管上的活塞,浓硫酸滴下后,在瓶内产生SO2气体,气体贮于球囊中用止血钳夹紧,应用时用注射器吸取8ml气体。
2.实验过程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小鼠单只放入250ml的广口瓶内,注入SO2,观察小鼠咳嗽的潜伏期(由注入SO2开始至发生咳嗽所需的时间为潜伏期)及3分钟内的咳嗽次数,计算止咳率。结果见表4。表4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止咳作用-SO2刺激法(X±SD)组别(n)剂量 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止咳率(g/kg、ml/kg) (秒)(次/分) (%)生理盐水组(11) 等容积 9.73±5.3510.73±2.53高剂量组(10) 7.2 18.90±7.65***6.20±3.99***194.24中剂量组(10) 3.6 16.50±7.55**5.60±2.72***169.58低剂量组(10) 1.8 15.80±7.74 6.30±4.74**162.38急支糖浆组(10) 25 15.10±4.86**9.40±4.67 155.19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明显延长小鼠对SO2刺激引起咳嗽的潜伏期,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并显著减少小鼠3分钟内咳嗽次数。低、中、高剂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实验四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止咳作用——小鼠浓氨水喷雾法[试验目的] 小鼠吸入刺激性化学药物的气雾后,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反射地引起咳嗽。此试验观察药物对浓氨水喷雾引起咳嗽的止咳效果。1.装配恒压喷雾装置恒压喷雾装置由玻璃喷雾器空压机压力表及动物容器组成。此装置在恒压下将浓氨水喷入动物容器内引起咳嗽。
2.实验过程将经常规饲养观察5天后的昆明种小白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组及给药同实验一。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六天,於末次给药后1小时,开始接受喷雾,时间20秒,取出后观察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结果见表5。表5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止咳作用—浓氨水喷雾法(X±S)组别(n) 动物数 灌服剂量 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只)(g/kg)(S) (次/min)生理盐水组 10 等体积盐水27.80±4.59 5.40±2.22高剂量组 9 7.2 39.11±9.23***2.67±1.50***中剂量组 10 3.6 38.10±9.40***4.10±3.00低剂量组 10 1.8 27.40±5.02 4.80±2.66急支糖浆组 9 25ml/kg 42.00±5.52***1.67±0.71***与生理盐水组比***P<0.01结果可见,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高、中剂组能显著延长浓氨水喷雾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与盐水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显著的止咳效果,其作用与急支糖浆相当(P<0.05)。实验五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化痰作用——气管段酚红法[试验目的] 利用酚红部分地从气管排泌的特点,在药物作用下随着支气管分泌的增加,由呼吸道粘膜排出的酚红也增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气管段酚红的排泌量,以评价药物的祛痰效果。1.材料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品,消毒手术器械。试剂酚红溶液0.5g/dl,生理盐水,氢氧化钠1mol/L。
2.实验过程昆明种小白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五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分组及给药剂量、途径同实验一,按上述剂量和容量,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於末次给药后30分钟,ip酚红0.1ml/10g,注射酚红后30分钟,剥离动物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枝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0.1ml氢氧化钠,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46nm处测OD值,以OD值代表酚红含量。结果见表63。表6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组别(n)动物数灌服剂量 气管酚红排泌量(X±SD)(g/kg、ml/kg) (OD)生理盐水组10 等体积 0.108±0.026高剂量组 10 7.2 0.166±0.037***中剂量组 10 3.6 0.150±0.075低剂量组 11 1.8 0.127±0.067急支糖浆组9 25ml/kg 0.196±0.058***严迪组11 0.075g 0.154±0.04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给药高剂组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急支糖浆及严迪组亦有良好的化痰效果(P<0.01,P<0.05)。实验六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豚鼠的平喘作用一喷雾致喘法[试验目的] 利用磷酸组胺喷雾,造成哮喘模型,观察药物的平喘作用。1.实验材料幼年豚鼠,雌雄各半,体重120-200g,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黑动字P00103001。
喷雾装置,台秤、秒表,1mg/ml磷酸组胺。
2.实验过程①实验前一天预选幼年豚鼠若干只,分别置喷雾瓶内,向瓶内恒压喷入1mg/ml的磷酸组胺1ml,动物在吸入以上药液后,经一定潜伏时间,即可产生哮喘反应,以“跌倒”做为哮喘反应指标。跌倒时间超过150秒者不予选用,动物一出现“跌倒”立即取出。
②将预选合格的“哮喘”豚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只,即生理盐水组,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急支糖浆对照组。高、中、低剂组,分别按3.9g/kg、2.6g/kg及1.3g/kg的剂量灌胃32.5%、21.7%、10.8%浓度的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药物混悬液3ml/250g,每日1次,阳性药急支糖浆按12mg/kg(成人剂量的8.6倍)剂量,3ml/250g的容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小时后按上述剂容量再次灌胃给药1次。药后1小时,分别放入喷雾装置内,按预选时的同样条件,分别喷雾磷酸组胺(浓度1mg/ml)喷雾开始症状出现(跌倒)作为潜伏时间,记录哮喘反应潜伏期,以潜伏时间延长一倍认为有效。结果见表7表7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的平喘作用组别 动物数 给药剂量(g/kg)有效率%(只)生理盐水组 8等容积盐水25.0(2/8)低剂量组 71.3 57.0(4/7)中剂量组 82.6 62.5(5/8)高剂量组 83.9 75.0(6/8)**急支糖浆组与盐水组比,**P<0.05。
以上结果表明,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能明显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提高平喘有效率,经X2检验高剂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效率高于急支糖浆对照组。实验七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抗炎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实验目的] 用致炎剂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皮肤肿胀后,观察并测定给药组与对照组,致炎耳壳的重量,并比较它们肿胀度的差异,以评价药物的抗炎效果。1.实验材料受试药物及对照药物同上。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5g,全部雄性,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黑动字P00101004。
2.实验过程选取健康昆明种小白鼠50只,全部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高、中、低剂量组,急支糖浆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2g/kg、3.6g/kg、1.8g/kg的剂量灌胃28.8%、14.4%及7.2%浓度的药物混悬液0.5ml/20g,每日1次连续3日,对照药急支糖浆按25ml/kg的剂量(0.5ml/20g)每日灌胃急支糖浆液1次。生理盐水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日。於末次给药后50分钟,每只小鼠均匀涂布二甲苯0.05ml於左耳前后两面,右耳做对照。致炎30分钟后,剪下耳壳,以直径7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双侧对称处的耳片,分析天平称重,以左耳壳重量差表示肿胀度,求出肿胀抑制率,并作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8。表8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组别动物数 剂量肿胀度(X±S) 肿胀抑制率(g/kg) (mg)(%)生理盐水组10 等容积 18.15±6.31高剂量组 10 7.2 10.20±3.72***43.8中剂量组 10 3.6 13.02±4.92***28.3低剂量组 91.8 13.06±6.55 28.0急支糖浆组10 25ml/kg 11.61±4.35***36.0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P<0.05,***P<0.01。
结果显示,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七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大鼠的抗炎作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摘要]经灌胃途径,以大白鼠为实验对象,蛋清急性炎症造型,对“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进行抗炎试验观察,7.2g/kg、3.6g/kg、1.8g/kg、2.5ml/只、结果大剂组(7.2g/kg组)30分钟,1小时抗炎作用明显,分别P<0.01,P<0.05;中剂组(3.6g/kg)P<0.05,P<0.05。结论认为“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急性炎症有抗炎作用,且作用强度呈量效关系。
通过测定,确定“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抗炎作用及量效关系。
新鲜蛋清给大鼠脚跖皮下注射,引起组织胺,5-HT等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鼠爪呈红,热、肿、痛等早期急性炎症表现。
动物Wistar大鼠,180-210g,雌雄各半。由黑龙江省药检所动物室提供。合格证号00102001。器材排水法测定鼠爪体积装置(自制)。药品及试剂“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提供。规格10g/袋。用法用量成人3次/日,1袋/次温开水冲服。依此推算实验剂量,大剂量7.2g/kg配成36%浓度,2ml/100g,中剂量3.6g/kg配成18%浓度,2ml/100g,小剂量1.8g/kg,配成9%浓度,2ml/100g。蛋清溶液新鲜鸡蛋清,临用时直接用注射器抽取。
急支糖浆规格200ml,浙江震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产,2ml/100g大鼠。
严迪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批号9903453。
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每鼠左右脚爪正面上端用圆珠笔作一清晰横线,排水法测鼠爪体积,然后分别给予受试药或生理盐水,1小时后,用4号注射针头每鼠0.25ml新鲜蛋清注射入足趾皮下,然后于0.5、1、2、4、6小时各测鼠爪体积1次,计算均数,标准差,并进行T检验,结果列表如下表9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大鼠急性足肿胀的影响(X±SD,ml)组别 正常 30分钟 1h2h 4h 6h空白组 1.61±0.262.89±0.26 2.61±0.22 2.35±0.3 2.10±0.242.09±0.25高剂组 1.79±0.182.49±0.20*** 2.50±0.14*2.33±0.182.27±0.202.27±0.19中剂组 1.80±0.192.81±0.22*2.43±0.30*2.39±0.262.09±0.232.01±0.25低剂组 1.57±0.302.78±0.34 2.50±0.35 2.41±0.302.21±0.322.11±0.31急支组 1.59±0.122.39±0.23** 2.50±0.23 2.23±0.262.00±0.251.90±0.19严迪组 1.83±0.182.81±0.16*2.51±0.18*2.40±0.242.09±0.151.98±0.18由表可见,致炎后30分钟大剂量组(7.2g/kg)明显缩小炎症体积,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1小时后差异仍然显著,P<0.05;中剂组(3.6g/kg)30分钟,1小时分别为P<0.05,P<0.05.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拮抗作用,作用强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实验八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大鼠的解热作用—干酵母所致发热法[摘要]经灌胃给药,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干酵母发热造型,对“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进行抗热试验观察,用肛温计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动物体温,结果,7.2g/kg组、3.6g/kg组、1.8g/kg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一定解热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
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于大鼠,先引起动物体温下降,一段时间后动物体温明显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局部有明显炎症,动物全身表现与临床伴内脏或皮肤有明显炎症的里热症类似,故可用此作为发热动物模型以研究药物解热作用。
动物Wistar大白鼠180-220g,雌雄各半。由黑龙江省药检所动物室提供。合格证号00101001。器材肛温计、6号针头。即发干酵母,梅山-马利酵母有限公司制造。药品及试剂“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酵母悬液制备称取干酵母10g,置于乳钵中,逐渐加入蒸溜水磨为均匀的悬浆,最后定容为50ml(20%),临用时配制。
2.大鼠准备将大鼠每日用肛温计测体温2次,连测3日,实验当日每小时测1次,连测2次,选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供实验用。
3.药物配制高剂组7.2g/kg,配成36%浓度悬液;中剂组18%浓度;低剂组9%浓度。1次/日,2ml/100g。
严迪(罗红霉素分散片)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批号9903453。
急支糖浆规格200ml,浙江震元东方制药有限公司产,2ml/100g大鼠。
4.实验将合格大鼠随机均匀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灌服不同的药物,1次/日,2ml/100g,连续给药5次,于第6次给药后1小时,每鼠立即背部皮下注射20%酵母悬液2ml/只,然后于0.5、1、2、4、6小时各测大鼠体温1次。详见图示。
如图所示,各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对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抑制作用。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作用稳定,但量效关系不明显。实验九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给药小鼠痛阈值的改变而反映药物的镇痛作用。
仪器小鼠热板测痛仪1.筛选合格小鼠选取18-22g健康雌性小鼠若干只,每次1只放在热板上(55±1℃),小鼠自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秒)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舔后足时间小于5秒或大于30秒,或跳跃者弃之不用。
2.实验过程(1)将合格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试验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重复测其正常痛阈值,取两次正常痛阈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2)给药观察,试验药物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2g/kg、3.6g/kg及1.8g/kg的剂量,0.5ml/20g的容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对照药银翘解毒丸(哈尔滨世一堂制药厂,3g/丸、10丸/盒,批号9911182,口服一次1丸,1日2-3次,温开水送服)按3.3g/k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13.2%的药物混悬液0.5ml/kg1次;生理盐水组每日灌胃0.5ml/20g(25ml/kg)盐水1次。连续给药5天,於末次给药后1小时、2小时分别测每只小鼠痛阈值(室温19℃),如60秒仍无反应,其痛阈以60秒计算。结果见表10。
表10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X±S)组别(n) 剂量 给药前痛阈 给药后不同时间痛阈(S)只数 (g/kg) (S)1h 痛阈改变(%)2h 痛阈改变(%)生理盐水组 (10) 等容积盐水 17.7±9.619.1±8.3*107.9 22.2±8.6*125.4低剂量组 (9) 1.8 17.0±4.40 17.1±7.6 100.6 18.9±6.3 111.2中剂量组 (10) 3.6 18.4±6.40 23.0±7.5 125.0 22.9±6.2 124.5高剂量组 (9) 7.2 19.2±5.59 27.3±4.7**142.2 28.0±4.6**145.8氨基比林 (9) 3.3 15.1±5.95 29.2±4.4 193.4 28.0±5.3 185.4与给药前比**P<0.05,*P<0.05。
结果显示,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高剂组痛阈1h、2h与给药前痛阈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痛阈提高分别为42.2%、45.8%。实验十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目的]微粒状异物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而清除,测定血中异物的清除速度,可反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1.实验受试药物及对照药物同前①动物昆明种小白鼠,18-22g,全部雄性。
②试剂仪器0.1%Na2CO3生理盐水溶液,印度墨汁以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20%)。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品。
2.实验过程健康昆明种小白鼠,全部雄性,经常规饲养观察5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造模对照、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组)给药剂量及途径同实验一,其中造模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每日给予1次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日。於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同时腹腔注射氢化考的松5mg/kg,腹腔注射连续3日於连续灌胃受试药液10日后,末次给药后1小时,由尾静脉注射20%的印度墨汁0.1ml/10g,并于注后2min与20min时分别眼眶取血20ul,加入2ml0.1%Na2CO3溶液中摇匀,于650nm处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吞噬指数。
结果见表11表11 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对小鼠碳粒廓清速率的影响(X±S)组别 动物数 剂量(g/kg ml/kg)吞噬指数空白对照9 等容积盐水0.0252±0.0105造模对照9 等容积盐水0.0108±0.0080△△高剂组 9 7.20 0.0235±0.0132**中剂组 9 3.6 0.0185±0.0119低剂组 101.8 0.0178±0.0168急支糖浆组 8 25ml 0.0183±0.0103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与造模组比**P<0.05。
结果表明,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高剂量连续给药10日,能明显提高氢化考的松的松致免疫低下造模小鼠的吞噬指数K值,高剂组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其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具有一定的激活增强作用。
临床观察总结报告近年来,支原体肺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西医多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程较长,复发率较高。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特别在防止复发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①发热,咳嗽明显;②两肺呼吸音粗,年长者多无细湿罗音;③胸片示肺炎改变,体征不明显,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④咽拭子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支原体活动,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支原体DNA阳性。
1.2中医辨证标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属痰热壅肺,病见发热,面赤烦渴,咽红,咽痛,咳嗽,痰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1.3纳入标准①年龄2-52岁;②病程≤3d;③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④无合并症及其他疾病,无反复呼吸道感染,肝肾功能正常。
1.4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或门诊观察病人,观察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2岁,体温在38.5℃以上者61例,无发热者8例,咳重者89例(昼夜皆咳且频繁)。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最小2岁2个月,最大48岁;体温在38.5℃以上者20例,无发热者6例,咳重者27例。两组病情轻重和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5观察与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口服,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批号010102,一日3次,每次3-6g,儿童遵医嘱。
对照组口服,红霉素片(哈尔滨制药四厂),批号010201,一日3次,每次3-4片。
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患者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2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X线检查病变基本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X线检查病变大部吸收。未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X线检查病变无吸收或增多,或出现并发症。
3 结果3.1总体疗效(见表12)表12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组别 n 痊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观察组150 95 50 5 96.67对照组35 21 9 5 85.71PP<0.013.2中医症状改善两组病人均治愈,但在症状改善及复发方面存有差异,(见表2、表3)。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了解复发情况,观察组复发3例(1/150),对照组复发5例(5/35),经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复发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
表13 发热开始下降和消失时间的比较(x±s,h)组别 n 起效时间 消失时间观察组15020.1±8.4147.2±12.41对照组35 21.2±10.25 48.3±10.25P >0.05 >0.05表14咳嗽的起效时间与消失时间比较(x±s,d)组别 n 起效时间 消失时间观察组 150 2.2 ±1.2 4.51±2.3对照组 35 2.5±1.4 5.62±2.7P >0.05 <0.05
4讨论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现代医学常用红霉素等进行治疗。但病程相对较长,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差等。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症的特点,我们将其归于中医学咳嗽的范畴。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喉为肺系,外感温燥邪气易于首先伤肺。外邪伤人,最易从皮毛和口鼻而入舍于肺,伤及肺阴,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为咳嗽;肺主皮毛,邪阻于肺,肺气失宣,卫阳郁闭而发热。因此本病的治疗重点应从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入手。方中黄芩清热解毒,百部、紫菀化痰止咳,地龙平喘,可改善肺部微循环,促进为症吸收,缩短病程,其可能是对肺部炎性损伤修复方而起一定的作用。该产品总体疗效比较,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一组明显优于红霉素片组(P<0.01),症状改善也较明显,能消除或缓解红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适,且临床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一般体检项目未发现血、尿、便、常规及损肝功、肾功的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制备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原料百部(蜜)375g黄芩500g地龙375g紫菀(蜜)375g麦冬375g桔梗250g制法以上六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80℃测),药液80℃时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用水洗至PH值为5,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60℃干燥备用,得黄芩甙粗提物;地龙适当破碎,加7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一次2小时加7倍量回流,第二次加5倍量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清膏,备用;百部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后地龙药渣加水温浸30分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清膏,与地龙醇浸膏、黄芩甙粗提物和650-700g糊精混合,60℃减压干燥至水份达3~6%,进行超细粉碎,粉碎成细粉,过100~200目,加入适量粘合剂,混拌均匀成药丸丕料,在制丸机中制成中药微丸,干燥,整粒,药丸通过气流喷雾薄膜包薄膜衣,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口服,成人一次6克;小儿一次3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实施例2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上述制备的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1)取本品5克,研细,加70%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散至无醇味,加水10ml,用浓氨调PH值10-11,再用氯仿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浓缩至约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百部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百部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1%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层析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3克,研细,加氯仿20ml,密塞,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龙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硫酸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g,加水50ml,煎煮5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ml,加热煮沸5分钟,放冷,加氯仿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20ml,煎煮1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0.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实施例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制备的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中黄芩甙的含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黄芩苷0.1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百龙抗支原体薄膜微丸约1g,研细,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ml,于1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克含黄芩以黄芩苷(C12H18O11)计,不得少于25m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百部2-3,黄芩2-4或相应重量的黄芩甙,地龙2-3,紫菀2-3,麦冬2-3,桔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百部3,黄芩4或相应重量的黄芩甙,地龙3,紫菀3,麦冬3,桔梗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百部和紫菀为蜜制品。
4.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比例取百部、黄芩、地龙、紫菀、麦冬、桔梗,从黄芩中提取黄芩甙备用,粗提物即可;地龙用60-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备用,百部等4味药及上述醇提后的地龙药渣用水热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与地龙醇提物清膏、黄芩苷粗提物混合,制成颗粒剂或片剂;或各提取物混合后用制丸机制丸,干燥,整粒,制成微丸,还可以进一步包薄膜衣,干燥,制成包薄膜衣的小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提取药材所用的溶剂量为药材重量的5-10倍,药材优选提取2-3次,可以用与黄芩药材量相当的黄芩甙提取物代替黄芩,直接与其他提取物混合后制备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按以下比例取原料原料黄芩500g,蜜炙百部375g,地龙375g,蜜炙紫菀375g,麦冬375g,桔梗250g;制法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0℃测相对密度为1.05-1.10,药液80℃时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用水洗至PH值为5,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60℃干燥,得黄芩甙粗提物备用;地龙加7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一次2小时加7倍量回流,第二次加5倍量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热测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备用;百部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后地龙药渣加水温浸30分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热测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与地龙醇浸膏、黄芩甙粗提物混合,同时加入混合物总重量1-2倍的糊精,60℃减压干燥,进行超细粉碎,粉碎成细粉,过100~200目,加入适量粘合剂,混拌均匀成药丸丕料,在制丸机中制成中药微丸,干燥,整粒,药丸通过气流喷雾薄膜包薄膜衣,干燥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原体感染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9.一种定性鉴别药材或组合物中百部、地龙、麦冬的方法,分别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种a.取试样适量,研细,加60-80%乙醇提取,除去提取液中的乙醇,加水适量,调PH值至10-11,再用氯仿提取,氯仿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百部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百部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7.5∶4∶1的正己烷—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层析板上吸附的碘后,置365nm的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试样适量,研细,加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龙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9∶1的苯—醋酸乙酯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硫酸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试样适量,加水热提取,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加热煮沸数分钟,放冷,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适量,加水煎煮,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4∶1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0.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组合物的定性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a.取试样适量,研细,加60-80%乙醇提取,除去提取液中的乙醇,加水适量,调PH值至10-11,再用氯仿提取,氯仿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百部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百部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7.5∶4∶1的正己烷—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层析板上吸附的碘后,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试样适量,研细,加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龙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9∶1苯—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硫酸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试样适量,加水热提取,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加热煮沸数分钟,放冷,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浓缩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适量,加水煎煮,提取液加盐酸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重量配比为4∶1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产品的定性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a.取产品5克,研细,加70%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散至无醇味,加水10ml,用浓氨调PH值10-11,再用氯仿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浓缩至约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百部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百部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1%氢氧化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7.5∶4∶1的正己烷—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空气中挥尽层析板上吸附的碘后,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产品3克,研细,加氯仿20ml,密塞,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龙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9∶1的苯—醋酸乙酯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0%硫酸显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产品10g,加水50ml,煎煮5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ml,加热煮沸5分钟,放冷,加氯仿2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20ml,煎煮1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0.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配比为4∶1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2.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黄芩甙的含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为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配比为50∶50∶1的甲醇—水—冰醋酸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取组合物适量,用50%甲醇适量提取,取适量提取液定容,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组合物由百部、黄芩或相应重量的黄芩甙、地龙、紫菀、麦冬、桔梗制成。其质量控制方法是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其中的百部、地龙、麦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黄芩甙的含量。
文档编号A61P11/00GK1437982SQ0310204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王伟明 申请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