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颗粒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165阅读:2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参芪颗粒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参芪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癌症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顽症之一,日益严重的大气、水源污染使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癌症的治疗常采用放射性、化学治疗,放、化疗常引起白细胞减少、头晕、头昏、倦怠、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们对癌症的治疗失去信心。卫生部批复的三类中药新药“参芪片”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对癌症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参芪片”作为片剂,被人体吸收慢,治疗显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参芪颗粒,它类似汤剂,能迅速被人体吸收,显效快。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主要组份及重量配比为人参80-100g、黄芪260-270g、天麻170-180、当归350-360g、熟地黄350-360g、泽泻260-270g、决明子350-360g、菟丝子260-270g、鹿角80-90g、枸杞子260-270g、细辛8-15g。其制备工艺为按组方配比称取以上十一味中药,先将人参、细辛及1/4黄芪和当归粉碎成细粉,鹿角锯成小块,高压煎煮20小时,然后将鹿角砸碎,与煎煮液和剩余诸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5-60℃),喷雾干燥,然后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人参等四味细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本发明为棕褐色的颗粒,气芳香,味微苦,具有补气养气,健脾益肾功能,组分辅料少,大大减少了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类似汤剂特点,能迅速被人体吸收,显效快。适用于癌症病人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头晕、倦怠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症状。
参芪颗粒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以最大浓度(300%)、最大体积(0.4ml/10g)一次灌服,动物没有死亡,无法测出LD50,以最大体积(0.4ml/10体重)、最大浓度(300%)24小时内给小鼠灌服三次,结果动物无死亡。表明本药的最大耐受量为3600g/kg,按照体重比例折算,此量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200倍,由此认为参芪颗粒剂基本无毒,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组方配比称取人参90g、黄芪268g、当归356g、天麻178g、熟地黄356g、泽泻266g、决明子356g、鹿角88g、菟丝子266g、细辛10g、枸杞子266g。首先取人参、细辛、1/4黄芪和当归粉碎成细粉,备用,再将鹿角锯成小块经高压煎煮20小时,砸碎鹿角与煎煮液和其余剩余诸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5-60℃),喷雾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人参等四味细粉和蔗糖适量,混匀,干燥制成1000g,即得。
组方中,用当归增加熟地黄的补血功能,鹿角、菟丝子、枸杞子补肾肋阳益精血,人参善补五脏,大补人体元气,黄芪善补中气,二药合用补气健脾,气旺由血生,重用熟地补血滋阴,血盛则气足,三药合用为方中主药。泽泻利水渗湿、清肾火、脾胃有湿热则头重目昏,泽泻渗去其湿热亦随去,培补后天之木,增加人参的补气功能,用阳旺由阴长,合为辅药。在调补阴阳气血的基础上,佐以天麻、决明子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以头晕、头昏、细辛祛风止痛温肺化饮。诸药合用共凑补气养血健脾益肾之功。全方配伍默契,气血双补,阴阳共调,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血两虚、阴阳失调之虚症均为合宜。
权利要求
1.参芪颗粒及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主要组份及重量配比为人参80-100g、黄芪260-270g、天麻170-180、当归350-360g、熟地黄350-360g、泽泻260-270g、决明子350-360g、菟丝子260-270g、鹿角80-90g、枸杞子260-270g、细辛8-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芪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工艺为按组方配比称取以上十一味中药,先将人参、细辛及1/4黄芪和当归粉碎成细粉,鹿角锯成小块,高压煎煮20小时,然后鹿角砸碎,与煎煮液和剩余诸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5-60℃),喷雾干燥,然后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人参等四味细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制粒,干燥。
全文摘要
参芪颗粒及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主要组份及重量配比为人参80-100g、黄芪260-270g、天麻170-180、当归350-360g、熟地黄350-360g、泽泻260-270g、决明子350-360g、菟丝子260-270g、鹿角80-90g、枸杞子260-270g、细辛8-15g。本发明为棕褐色的颗粒,气芳香,味微苦,具有补气养气,健脾益肾功能,组分辅料少,大大减少了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类似汤剂特点,能迅速被人体吸收,显效快。适用于癌症病人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头晕、倦怠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症状。
文档编号A61P1/14GK1519010SQ03125379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
发明者郑国高, 万小华, 傅松山 申请人:江西山高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