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470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该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咽炎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经常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如果治疗不当,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迁延成慢性,危害人体健康。西医治疗多采用抗菌素,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也较大,而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疗效有所下降,尤其对病毒感染疗效不满意。急性咽炎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根据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成药制剂已为医药学者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往中医制剂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急性咽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较强的退热、镇痛、抗炎、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药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急性咽炎及其并发症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就,筛选出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止痛的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主治风热喉痹,证属肺胃热盛。见咽干、咽痛、口干渴喜饮,发热或不发热,咳嗽,痰粘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滑数。西医诊断为急性咽炎而有上述表现者属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急性咽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在上述中药中较佳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板兰根250-350重量份 黄芩200-260重量份栀 子250-350重量份 黄柏100-150重量份胖大海80-14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制剂,可以是汤剂、冲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丸剂等任何一种药典中收载的剂型,中药制剂的制备也可以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进行,但是为提高药效,减少服用量,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制成本发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1)称取下列中药作原料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2)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成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用水或和醇加热回流或渗漉,得到一种或多种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
(3)将上述活性成分直接或多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在40~80%左右,静置,过滤。
(4)滤液回收乙醇到相对密度为1.00-1.30的清膏。
(5)取蔗糖适量制成糖浆,与上述清膏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防腐剂、助溶剂,混合均匀,制成10ml/支的口服液。即可得到本发明治疗急性咽炎的复方制剂。
在步骤(2)所述的回流溶剂是水,优选的提取次数是3次,每次1~3小时,溶剂量为6~10倍;在步骤(3)中醇沉时优选的乙醇浓度为60%。在步骤(4)中清膏优选的相对密度为1.15-1.20;在步骤(5)中优选的防腐剂为苯甲酸钠,优选的助溶剂为吐温-80。
板兰根味苦性寒,可清泻胃火,凉血解毒是方中君药。黄芩功能泻实火,除湿热,为臣药,其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栀子性味苦寒,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柏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栀子之苦寒相合,佐助君臣清肺热、泻胃火之力;胖大海甘淡性凉,质轻宣散,善于开宣肺气,清泄郁火,为咽喉病之要药。以上诸药合用,咽喉肿痛诸症消除。


图1为蓝苓口服液的退热作用图。
图2为蓝苓口服液无毒剂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动物实验例和临床应用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口服液a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300重量份 黄芩240重量份栀 子300重量份 黄柏120重量份胖大海100重量份
(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煮提1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放置过夜(约24小时),抽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达1.15-1.20的浸膏。
(3)称取蔗糖300重量份制成糖浆,加入上述浸膏中煮沸,加入适量苯甲酸钠10℃以下静置24小时,滤过,加0.3%的吐温80及水至1000体积单位,混匀,灌装至10ml/支的玻璃瓶中,灭菌即得本发明所制口服液a。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口服液b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180重量份 黄芩400重量份栀 子250重量份 黄柏150重量份胖大海50重量份(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放置过夜,抽取上清液,加入乙醇,按常规方法进行醇沉,使含醇量达70%,回收乙醇浓缩至1.10-1.20的浸膏。
(3)称取蔗糖350重量份制成糖浆,加入上述浸膏中煮沸,加入适量苯甲酸钠10℃以下静置24小时,滤过,加0.5%的吐温80及水至1000体积单位,混匀,灌装,灭菌即得本发明所制口服液b。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颗粒剂c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420重量份 黄芩160重量份栀 子180重量份 黄柏200重量份胖大海160重量份(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5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浓缩至1.10-1.20的浸党,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60%,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至1.38-1.42的清膏。
(3)称取蔗糖,粉碎过100目筛,以2∶1的比例加入清膏中制软材,14目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本发明所制得的颗粒剂C。
动物实验例1本发明口服液a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用本发明口服液a进行一次最大耐受量实验给药后动物的毒性反应。
试验动物ICR品系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灌胃口服液a100g/kg/只/日,分两次给药(按生药计算,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0倍),给药前后动物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连续观察7天,动物无死亡,亦无异常表现。
实验表明口服液a对实验动物无明显毒性,提示该药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动物实验例2本发明口服液a的长期毒性试验连续250天对大白鼠灌胃给予本发明口服液a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进行长期试验,通过观察首先出现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恢复和发展情况,确定无毒反应剂量,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
选健康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用蒸馏水等容量灌胃;本发明口服液a大剂量组用30g/kg灌胃(按生药计算),约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拟用量的60倍;小剂量组用5g/kg灌胃(按生药计算),约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拟用量的10倍。
每天灌胃给药1次,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前及停药24小时后测体重及大小便,取血检测SGPT、BUN及血常规。给药25天后每组处死一半动物(10只),取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脑、胃、大肠、小肠、肠系膜、淋巴结、睾丸、卵巢送病检。停药21天后全部处死,如上送病检。
1、一般状况及体重变化逐口观察各组大鼠的神态、活动、分泌物、饮食、粪便、毛发、皮肤等,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见曲线图1。
2、血液学检查各剂量组Hb、RBC、WBC白细胞分类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变化,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表6。
3、SGPT及BUM检查结果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7-表8。
4、给药25天及停药21天后,各剂量组的大鼠肉眼观察,未见异常,各剂量组的病检脏器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病理改变5、给药25天及停药21天后,脏器系数计算结果,各剂量组大鼠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实验表明,本发明口服液a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动物实验3本发明口服液a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试验对本发明口服液a的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试验,为正确评价其药理作用及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一)解热作用1、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家兔体温上升的影响取体重2.0±0.5kg,体温在38.3~39.6℃范围内的家兔,隔1h测一次肛温,共测2次均值作为正常值,由耳静脉注射伤寒、副作寒三联菌苗0.5ml/kg,1h后择其体温上升1.0℃以上者随机分为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5g/kg,对蓝芩口服液小剂量组2.5g/kg,抗病毒口服液组5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后每隔1h测体温1次,共测6次,结果表明蓝芩口服液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退热效果以3h、4h、5h最好,见图1蓝芩口服液的退热作用图及表9。
图1中1、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2、蓝芩口服液小剂量组,3、抗病毒口服液,4、生理盐水对照组。
2、对鲜啤酒酵母所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选体重180±20.5g,体温36.6~38.3℃范围内的正常雄性大鼠,药前测二次正常体温,其均值作为正常值,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5%的啤酒酵母悬液2.5ml/100g,4h后择其体温上升0.8℃以上者随机分为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10g/kg)(相当于生药材量,以下同),小剂量组(5g/kg),抗病毒口服液组(10ml/kg),对照组给等容量蒸馏水,每组10只鼠,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药后每隔1h测1次体温,共测4次,实验表明,蓝芩口服液对鲜啤酒酵母致热大鼠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与对照组比P<0.05,见表10。
(二)抗炎作用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18±2g,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50g/kg),小剂量组(15g/kg),消炎痛组(5.6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30μl的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廓致炎,左耳廓作为对照,致炎2小时后,用直径9mm打孔器在相同部位取下左、右耳片,称重,计算左右耳片重量差为肿胀率。结果蓝芩口服液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1。
2、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的影响取140±5.2g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按常规法将无菌棉球(25mg/个)植入左右腹股沟皮下各一个。手术后第二天给药,大剂量组5g/kg,小剂量组2.5g/kg,地塞米松0.75mg/kg及生理盐水组,连续给药7天,于第8天处死动物,解剖棉球肉芽肿,置80℃烤箱中烤5小时后称重,计算肉芽肿抑制率。结果表明蓝芩口服液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见表12。
3、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取142±5.6g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给药剂量同上),连续经药5天,末次给药前测各鼠后足基础值,给药30分钟后,在各鼠后两足跖部皮下注射1%的角叉菜胶0.05ml致炎。分别测定致炎后1、2、3、4、5小时足容积,计算足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该药显示明显抗炎效应(P<0.01),见表13。
(三)镇痛作用选痛阈在30秒内,体重20±0.2g的健康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50g/kg),小剂量组(25g/kg),抗病毒口服液组(50ml/kg),对照组给等容量蒸馏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实验时室温18±2℃,热板温度55±0.5℃。以小鼠舔后足作为痛反应指标,记录给药60min,120min,180min小鼠痛反应时间,实验表明,该药大剂量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在120min较好,P<0.05见表14。
(四)抑菌作用(1)培养基应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无菌检验用培养基。
(2)菌液制备取试验菌株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各一白金耳,分别接种至10ml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实验前用灭菌生理盐水和肉汤将培养基稀释成1∶1000备用。
取灭菌小试管若干支,每支加入3ml培养基,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菌液,每管药液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25,0.5,1.0,2.0g/ml。阳性对照为1.0mg/ml氟哌酸,然后各管加入等量的菌液。置37℃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见表15。
(五)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抗菌实验1、培养基的制备牛肉膏0.5g,蛋白栋。氯化钠0.5g,蒸馏水加至100ml,调pH值到7.6,经15P,30min蒸汽高压灭菌制成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加入2g琼脂,制成斜面固体培养基。
2、小鼠体内感染菌液的制备将生长于固体培养基上的金葡菌,表葡菌和肺炎杆菌的菌苔刮取少许,接种于5ml液体培养基上,置37℃增菌培养16h,再取5ml菌液接种于50ml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18h后作为原菌液,使用时用5%胃膜素(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将原菌液稀释成使80~100%。小鼠致死的菌液浓度,作为感染菌液。
3、体内抗感染保护试验选20±0.2g小鼠腹腔注射感染菌液0.5ml/20g,感染后将小鼠随机分成蓝芩口服液大剂量组(50g/kg),小剂量组(12.5g/kg),阳性对照组给红霉素(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混悬液100mg/kg,阴性对照给药等容积蒸馏水。以上各组分别于感染后1h和6h灌胃给药,实验结果表明,蓝芩清咽口服液对小鼠金葡菌,表葡菌和肺炎杆菌的感染模型无明显体内抗感染保护效应,见表16,17,18。
(六)抗病毒作用(1)对甲型流感病素的影响半体内法 将药物稀释为1∶5,1∶10,1∶20,1∶40,阳性对照药为病毒灵,浓度1∶100。药物与病毒直接作用,立刻接种于尿囊腔,结果见表19。
体内法 药物与病毒直接作用三小时后,采用鸡胚羊膜腔接种,结果其抗甲型病毒作用与半体内法的结果一致。
(2)对乙型流感病毒的影响体内法药物浓度同上,结果见表20。
实验结果表明蓝芩口服液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优于对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所有实验结果表明蓝芩口服液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在本实验所用剂量下其作用强于抗病毒口服液。具有抗炎、消肿、镇痛、抑菌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七)抗腺病毒实验实验目的蓝芩口服液对腺病毒抑制作用实验用毒株腺病毒3型(Ad3)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蓝芩口服液10ml/支2、病毒唑0.25mg/ml3、细胞Hela细胞方法1、测定Hela细胞对蓝芩口服液最大耐受浓度。
2、蓝芩口服液对Ad3的抑制作用,将Hela细胞常规接种于96孔微量细胞板,5%CO培养24小时后,各孔分别加入100TCID50Ad3病毒液,吸附2小时,洗掉病毒液,加入无毒界限以下不同浓度的药液,同时设病毒对照,细胞对照,药物对照,阳性药物病毒唑对照,在5%CO237℃继续接着24小时后,计数细胞上形成的空斑数目。
蓝芩口服液对Ad3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见表21。
结论蓝芩口服液对Ad3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本发明口服液a治疗急性咽炎307例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试验用本发明口服液a治疗307例急性咽炎的临床病例,临床治愈105例(34.20%),显效102例(33.22%)。对照组(银黄口服液)102例临床治愈21例(20.59%),显效32例(31.3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一般资料一、性别分布根据上述症状舌苔脉象分析符合肺胃热盛证候的辨证。
试验方法一、病例选择(一)、急性咽炎西医诊数据标准1、病史因受凉、疲劳、烟酒过度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而诱发。急性发病。
2、症状(1)主症咽痛、咽干、吞咽痛、咽部灼热。
(2)次症发热、口喝欲饮、咳嗽痰粘稠、食欲不振。
3、体征(1)咽粘膜充血、红肿;(2)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3)咽粘膜脓点散状分布;(4)悬雍垂、软腭红肿;(5)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诊断时必须有急性发病史,主症中二条,兼体征中任何一条。
(二)中医辨证肺胃热盛证。
咽干、咽痛、口干渴喜饮、发热或不发热,可有咳嗽、有痰则粘稠、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滑数。
(三)病情轻重分级1、主症咽重、咽干。
轻(+)5分 微痛、咽干、咽部灼热。
中(++)6分 咽痛伴吞咽痛。
重(++)7分 咽痛剧烈连及耳部。
2、次症轻(+)2分发热或不发热口不渴。
中(++)3分 发热或不发热、咽干、口微渴、咳嗽重(+++)4分 发热、口渴欲饮、咳嗽、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
3、体症轻(+)4分仅有咽粘膜充血;中(++)5分咽粘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重(+++)6分“中”的内容加悬雍垂红肿,咽粘膜脓点散状分布。
4、舌脉象舌质红1分,苔薄黄1分,脉数或滑数1分。
5、病情轻重分级轻≤13分 中14~18分 重≥19分(四)病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及辩证标准者;(2)发病在48小时以内者;(3)18~65岁患者;2、排除标准(1)<18岁>65岁患者(2)孕妇、哺乳妇,过敏体质者(3)因麻疹猩红热、流感及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友病引起的咽部症状或咽炎。精神病患者。
(4)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严重疾病者。
二、观测指标(一)安全性观测指标1、一般体格检查,包括有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2、血尿便常规;3、肝功(GPT、TTT)肾功(BUN)。
(二)治疗性观测1、相关症状体征(见观察表)2、体温3、白血球及分类4、咽拭子培养三、治疗方法
(一)、随机分组,单盲对照试验方法(二)、分组及用药治疗组300例,口服蓝芩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三次。
对照组100例,口服银黄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三次。
(三)、4天为1疗程(四)、疗程内停用其它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药物及抗菌素等。
四、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3天以内症状减轻,4天以内症状体征消夫,理化检查正常,总积分减少90%以上。
显效4天以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70%~80%。
有效4天以内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总积分减少30%~69%。
无效4天以内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积分减少30%以下。
五、剔除病例标准1、非疗效原因及不良反应而疗程中停药者;2、加用其它同类药物及抗菌素者;3、资料不全不能统计总结者。
试验结果一、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总显效率对比U=2.82 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开放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显效相比U=2.16 P<0.05,差异有显著性。开放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二、治疗组病情轻重与疗效的关系总显效率轻中对比U=0.88 P>0.05,差异无显著性,疗效相似。
轻重对比U=2.84 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中度对比U=2.60 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轻中病人较重症病人疗效好。
三、症状舌苔脉象消失情况比较二药对肺胃热盛证的症状舌苔脉象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治疗组对咽痛,发热,舌苔薄黄治疗消失率更高。
四、体征改善情况二药对急性咽炎的咽部体征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蓝芩口服液对咽部充血红肿疗效更好些。
五、治疗前后白血球变化二药对病人增高的白血球,治疗后均能使大部分病人恢复正常。
六、咽拭子培养治疗组病人有114例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17例有致病菌生长,经治疗后13例转阴。
七、主要症状(咽痛)起效时间比较t=2.58 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八、痊愈病人痊愈时间(以天计)比较t=2.82 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治疗组痊愈病人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安全性评估1、治疗组307例在治疗中,只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分别发生在第24小时后和30小时,未停药,亦未做其他处理,而自行缓解。可能与素体脾胃虚寒有关。
2、在试验中,有130例和93例病人分别做了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未发现异常变化。
典型病例例1×××,男,27岁,咽痛,咽干伴高热、头痛2天。患者因疲劳受凉引起咽部灼热、疼痛、咽干、口喝喜饮、伴有吞咽疼痛,连及耳部,伴有发热,偶有干咳,有痰不易咳出。纳差,小便黄少。查体T39℃HR100/分,律整,双肺吸呼音清。咽部粘膜充血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水肿,咽侧索红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实验室验查WBC12.6×109L,L14%,N86%,咽拭子培养阴性,尿常规正常。中医诊断风热喉痹、西医诊断急性咽炎,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予蓝芩口服液20毫升,日三次口服。服药后当天晚上咽痛减轻,体温降至37.8℃。第二天咽部体征改善,体温37℃,第三天早上咽痛已消失,体温36.8℃,咽部体征已基本恢复正常。复查咽拭子培养阴性,WBC6.3×109L,L28%,N71%,M1%,尿常规(一)。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例2××,男,42岁,咽痛2天,伴吞咽痛、咽干灼热痛。全身见发热T37.5℃,大便干,小便黄。查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咽粘膜充血,咽后壁滤泡红肿。中医诊断风热喉痹(肺胃热盛证),西医诊断急性咽炎。治宜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予蓝芩口服液20ml,每日3次。24小时后咽痛减轻,吞咽痛已消失。口渴欲饮,大便干,小便黄等症状有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为36.5℃。48小时后舌质红,苔薄黄,咽粘膜充血,咽后壁滤泡红肿明显好转。72小时病人诸症消失,病告痊愈。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咽拭子培养均正常。服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表1.对大鼠体重的影响(g)

表2.对大鼠网织红细胞的影响(X±SD)

表3.对大鼠RBC的影响(X109个X±SD)

表4.对大鼠WBC的影响(X109个/LX±SD)

表5.对大鼠白细胞分类的影响(%X±SD)

表6.对大鼠血色素的影响(g/LX±SD n=20)

表7.对大鼠SGPT的影响(mmol·s-1/LX±SD n=20)

表8.对大鼠BUM的影响(mmol/LX±SD n=20)

表9蓝芩口服液对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正常体致热体 给药后体温(℃)剂量组别 温温(g/kg) (℃) (℃) 1h 2h 3h 4h 5h 6h蓝芩39.20± 40.09±41.09± 41.09± 40.28± 39.80± 39.66± 39.82±口服 50.22 0.45 0.11 0.11 0.20 0.48 0.46 0.60液蓝芩39.20± 40.33±41.12± 40.81± 40.34± 39.92± 39.80± 39.88±口服 2.50.20 0.24 0.60 0.49 0.31 0.46 0.52 0.49液抗病39.20± 40.32±41.08± 40.92± 40.30± 39.88± 39.73± 39.85±毒口 50.39 0.46 0.38 0.41 0.37 0.41 0.32 0.35服液对照 39.20± 40.23±41.15± 41.10± 40.66± 40.32± 40.22± 40.17±-组0.08 0.15 0.35 0.27 0.27 0.15 0.11 0.25P<0.05(与对照组相比)
表10蓝芩口服液对致热大鼠的退热作用(n=10 X±SD)正常体 致热体 给药后体温(℃)剂量组别 温 温(g/kg) (℃)(℃)1h 2h3h4h蓝芩口38.07± 39.54±38.95± 38.92±38.84± 38.80±10服液 0.410.46 0.440.42 0.42 0.40蓝芩口38.09± 39.58±39.36± 39.36±39.36± 39.25±5服液 0.340.42 0.080.13 0.17 0.19抗病毒38.03± 39.51±38.94± 38.91±38.84± 38.81±10口服液0.330.54 0.400.38 0.39 0.4138.06± 39.53±39.34± 39.54±39.45± 39.47±对照组 -0.430.43 0.390.30 0.25 0.22P<0.05(与对照组相比)表1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结果鼠数组别 剂量左、右耳片重量 抑制率(只 P值(g/kg) 差(mg·X±SD) (%))生理盐水 -10 25.8±7.5 - -蓝芩口服液50 10 10.9±4.8 57.75<0.01蓝芩口服液15 10 12.8±3.9 50.93<0.01消炎痛5.6 10 9.8±6.262.01 <0.01
表12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实验结果剂量 鼠数组别 左、右耳片重量抑制(g/k (只P值差(mg·X±SD) 率(%)g) )生理盐水 - 1088.38±16.38 - -蓝芩口服液5 1064.04±13.24 27.54 <0.01蓝芩口服液2.51072.00±13.93 18.53 <0.05消炎痛0.75m 1045.73±16.86 48.26 <0.001g表13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动物 给药后体温(℃)剂量组别(g/k 数(只1h 2h3h 4h 5hg))28.42± 56.33± 59.67± 58.83±47.17±生理盐水 - 1011.29 14.97 14.9714.29 18.7711.64± 25.93± 34.43± 38.57±38.07±蓝芩口服液 5 1013.56**11.24** 8.85** 10.22**10.3719.43± 35.15± 54.86± 51.21±40.57±蓝芩口服液 2.5 1011.65 18.38*26.5120.70 21.760.75m7.40±33.30± 18.00± 20.05±16.60±地塞米松 10g11.99**12.86** 13.03** 13.96 14.80****P<0.01* *P<0.05(与对照组比)表14蓝芩口服液对小鼠痛阈的影响(n=10 X±SD)剂量 给药后痛阈(s)组别(g/k 痛阈(s)g) 60min 120180min蓝芩口服液 5025.2±2.9 33.6±7.4 37.5±9.8 29.6±3.3蓝芩口服液 2523.1±3.2 29.0±9.3 31.2±9.6 21.9±9.2
抗病毒口服5022.0±3.8 33.0±3.6 35.7±7.0 31.0±5.9液消炎痛- 25.2±2.6 29.0±6.9 27.2±7.5 29.6±3.3*P<0.05与对照组比较表15蓝芩口服液抑菌试验结果氟哌酸蓝芩口服液浓度(mg/ml)(1.0ng/ml 药物菌株接着基菌种MIC 对照对照对照62.5 125 250 500 10002000 )金黄色葡 +++ +++ + - - - - 500 - +++ -萄球菌白色葡萄 +++ +++ + - - - - 500 - +++ -球菌白色念球 +++ +++ + + - - - 1000 - +++ -菌肺炎双球 +++ +++ + + - - - 1000 - +++ -菌大肠杆菌 +++ +++ + + + - - 2000 - +++ -注(-)无细菌生长,(+)有少量细菌生长,(+++)有大量细菌生长表16蓝芩口服液对金葡菌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试验动物数 时间 存活数 死亡数组别 剂量 (只) (h) (只) (只) 存活率%241 9蓝芩口服液 50g/kg10 480 100240 10蓝芩口服液 12.5g/kg 10 480 100249 1红霉素混悬液 100mg/kg 10 488 2 80240 10对照组 - 10 480 100
表17蓝芩口服液对表葡菌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试验动物数 时间 存活数 死亡数组别 剂量 (只) (h) (只) (只) 存活率%24 4 6蓝芩口服液50g/kg1048 3 73024 1 9蓝芩口服液12.5g/kg 1048 1 91024 8 2红霉素混悬液 100mg/kg 1048 6 46024 2 8对照组- 1048 2 820表18蓝芩口服液对肺炎杆菌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试验动物数时间存活数 死亡数组别 剂量 (只) (h) (只)(只) 存活率%24 2 8蓝芩口服液50g/kg1048 1 91024 1 9蓝芩口服液12.5g/kg 1048 0 10 024 9 1红霉素混悬液 100mg/kg 1048 8 28024 1 9对照组- 1048 0 10 0表19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组别 药物浓度(g) 病毒液(份) 结果病毒灵 0.01 1 -A1.0 1 -B0.2 1 -C0.1 1 -D0.05 1 +E0.025 1 +++
表20对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组别 药物浓度(g) 病毒液(份) 结果病毒灵0.01 1-A 1.0 1-B 0.2 1-C 0.1 1+D 0.05 1++E 0.025 1+++注(-)完全抑制病毒生长,(+)少量病毒生长,(++)少量病毒被抑制,(+++)病毒不能被抑制结果1、Hela细胞对蓝芩口服液最大耐受浓度,见曲线表35蓝芩口服液的无毒剂量。提示5%浓度的蓝芩口服液为Hela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
表21蓝芩口服液对Ad3的抑制作用蓝芩口服液浓度(%) 药物Ad3细胞 病毒唑阳性对对照5 2.5 1.25 0.62 对照 对照 照(0.25mg/ml)(5%)空斑数 28.5 445053 61 0 0 8注与Ad3的对照组相比P<0.05表22性别分布表

X2=0.29 P>0.05二组有可比性。
二、年龄分布表23年龄分布表

X2=3.39 P>0.05二组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治疗组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对照组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
三、病程比较表24病程分析表

X2=3.50 P>0.05。差异无明显著性。二组有可比性。
四、病情比较表25病情分布表

X2=0.25 P>0.05,差异无显著性,二组有可比性。
五、中医症状舌苔脉象表26中医症状舌苔脉象分析表

表27总疗效分析表组别n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治疗组 307 105(34.20) 102(33.22) 79(25.73) 21(6.84)对照组 102 21(20.59)32(31.37)41(40.20) 8(7.84)
表28治疗组病性轻重分析表

表29症状舌苔脉象消失比较表

表30症状改善情况表

表31白血球变化表

X2=2.047 P>0.05表32治疗咽痛起效时间(以小时计)对比表例数 起效时间(X±SD)治疗组30740.45±19.51对照组10246.15±18.91表33痊愈病人痊愈时间对比表例数 起效时间(X±SD)治疗组1052.83±0.72对照组21 3.31±0.70
权利要求
1.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板兰根250-350重量份 黄芩200-280重量份栀 子270-320重量份 黄柏80-140重量份胖大海80-1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板兰根300重量份 黄芩240重量份栀 子300重量份 黄柏120重量份胖大海1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急性咽炎的中复方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剂型是口服液。
5.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1)称取下列中药作原料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2)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成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用水或和醇加热回流或渗漉,得到一种或多种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3)将上述活性成分直接或多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并制成所需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步骤(2)中,经过1~3次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再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醇沉,放置,取上清液,浓缩后得I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步骤(2)中提取次数为三次,每次1~3小时,提取溶剂是水,溶剂量为6~10倍量,醇沉时乙醇浓度为40~8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步骤(2)中提取次过程为,第一次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1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加热回流1小时,醇沉时乙醇浓度为6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获得的I,加入适量蔗糖制成糖浆,加入防腐剂静置,滤过,加适量助溶剂及水至1000体积单位,混匀,灌装至10ml/支的玻璃瓶中,灭菌即得本发明所得的口服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助溶剂为吐温8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该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蓝根150-450重量份、黄芩150-450重量份、栀子150-450重量份、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成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用水或和醇加热回流或渗漉,得到一种或多种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将上述活性成分直接或多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并制成所需制剂。
文档编号A61P11/04GK1513510SQ03132098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
发明者陈国俊, 何凌云, 张玉斌 申请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