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医学临床上进行小肠造影导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小肠灌肠双对比造影颇为重视,1967年国外学者Bilbao和Dotter设计了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导管,能较容易地插入十二指肠。1974年Sellink对B-D管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根弯头导丝,以利导管顺利通过幽门。国内张氏1981年利用Sellink改良后的B-D管进行了小肠双对比造影,但在临床应用时,由于带两根金属导丝,操作麻烦,而且不能抑制返流等问题,影响了检出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上述临床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其目的是采用一种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缩小胃体积,使充盈后的小肠占据更多的空间,提高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由造影剂注入管(1)、气囊注气管(2)、胃减压排气管(3)、气囊(4)、胃减压排气管接头(5)、造影剂管接头(6)、气囊注气管接头(7)、主导管(8)组合构成。
附图一、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图本实用新型主导管(8)长125厘米,直径为0.45厘米,内分三腔,采用硅橡胶材料,距主导管末端4.5-6厘米和20-30厘米处各有一个开口,气囊注气管(2)和胃减压排气管(3)之末端口分别与此二口相吻合;造影剂注入管(1),内径为2.5毫米,采用不透X线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气囊注气管(2)内径为0.5毫米,胃减压排气管(3),内径为1.5毫米,后两种采用聚乙烯材料和医用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应用效果,将主导管涂液体石腊,并将气囊抽至负压后经鼻腔插入,随受检者的吞咽动作主导管进入食道抵贲门,导管形成向大弯胃底的自然曲度,经手推压胃体部主导管末端顺利指向幽门,随着胃蠕动,将导管插过幽门,然后将气囊充气30毫升,此时气囊扩张成圆形阻塞十二指肠,再由造影剂注入40%的硫酸钡400毫升,空气约800毫升,胃内气体被排出。经肛管注入直肠空气200毫升,盆腔内小肠上移,待全部小肠气、钡充盈满意后即刻拍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能抑制造影剂返流,减少小肠重叠,且使导管顺利通过幽门,操作简便安全,检出率高,减少病人痛苦。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由主导管(8),造影剂管(1),气囊注气管(2),胃减压排气管(3),气囊(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是主导管(8)长125厘米,直径为0.45厘米,距其末端4.5-6厘米处和20-30厘米处各有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是造影剂管(1)内直径为2.5毫米,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是气囊注气管(2)的内径为0.5毫米,该管末端口与距主导管末端4.5-6厘米处的开口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是胃减压排气管(3)内径为1.5毫米,该管末端口与主导管末端20-30厘米处的开口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小肠造影导管,其特征是气囊包绕密封在距主导管末端4.5-6厘米开口处,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学临床进行小肠造影的无导丝三腔气囊导管,由主导管,造影剂注入管,气囊注气管,胃减压排气管,胃减压排气管接头,造影剂管接头及气囊注气管接头组合构成。在距主导管末端4.5—6厘米和20—30厘米处各有一开口,分别采用不透X线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和医用高分子材料。该导管应用于临床,能使导管顺利通过幽门,抑制钡剂返流,减少小肠重迭,检出率高。
文档编号A61M25/00GK87205712SQ87205712
公开日1988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1日
发明者张凤海, 李佑勋 申请人:天津市长征医院, 许振毅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