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7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伤口负压引流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补充球体负压的,能够直接冲洗球体内污液的,观察又十分便利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
各种手术后病人的污血、渗液必须引出体外,以确保伤口愈合。但过去普遍采用卷条棉花或橡皮管(接上玻璃瓶)当作引流器械。由于这种落后的引流技术,不但消耗大量的棉花、纱布等敷料,又带来病人的痛苦,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如处理不当脓血还会污染床单、被褥;由于玻璃瓶不但容易破碎,体积大使病人行动不便,而且由于是开放式的,容易造成逆行性感染,延误病情,所以不符合医学上的无菌要求。
一种公知的橡胶制“伤口负压引流装置”,是根据美国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改进的,它取代了卷条棉花和橡皮管引流的落后技术,使上述弊病得以克服。但是它还有这些缺陷由于它只有出液口没有排气口,球体要产生负压只有靠出液口代替完成。这样,在引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负压不足的现象,必须给予及时补充,但是由于球体内贮有污液,要补充负压就得先排液,如此很麻烦;由于没有排气口,排液只能靠挤掐球体才使污液从出液口流出,这样,挤掐时球内的污液很可能浸染单向阀,极不卫生;由于没有排气口,对球体内的积液无法直接冲洗,只能靠出液口反复吸水挤洗,如此清洗十分困难,且挤洗易造成球体的损坏;又因吊环是固定在球体的旁边,使用时既难选择球体的吊挂方向,又容易使球体悬挂姿势倾斜,造成球内的污液与球外的刻度线不成平行,那样,在观察引流量时必须用手扶正球体后才能看准,很不方便。所以,这些缺陷都必须想办法弥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负压引流装置。使它不但补充负压方便,排液不必挤掐球体,又可直接冲洗球内污液,而且还能够任意选择球体的吊挂方向,使球体悬垂正直,便利观察球体内污液的正确容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新的负压球体,在它上面有三只口,上端有进液口和排气口,下端有出液口,即在排气口上连接一个排气口塞,当需要补充负压时,将球体内空气从排气口排出,随后上好排气口塞,即可得到充足的负压,不论球体内是否贮有污液都无须动用出液口;当要排液时,把排气口塞和出液口塞都打开,球体内污液便会自动流出,无须挤掐球体,确保单向阀不受浸染;当要冲洗球体内污液时,可从排气口直接灌水进去,污液便会随水从出液口流出,清洗相当容易;在连接头上套有可作转向活动的吊环,好使球体在吊挂时可任意选择方向,吊环套在处于球体中心的连接头上,使悬垂的球体竖直向下,不会再倾斜,球内污液与球外的刻度线平行,所以,观察容量时不必再用手去扶正球体,这样,能既方便又正确地记录血量和渗液量,为手术后观察及补充血容量作依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公知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由引流管及负压容器二大部份组成一条由硅胶制成的,外形扁平,内有三条纵行脊的体内管〔1〕,通过胶接管〔2〕,与体外管〔3〕固定在一起,三者结合成整条引流管。这里,体内管的管壁开有引流孔三十只,体外管〔3〕的另一头可与负压盖〔10〕上端的连接头〔4〕相连接。连接头〔4〕、进液口〔5〕、排气口〔7〕和负压盖〔10〕四者为一整体,当该体与压紧圈〔11〕和球体〔12〕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负压容器。吊环〔6〕套在连接头〔4〕上,它的上头有个环孔,可吊挂在病床边,吊环〔6〕是活动式的,可作三百六十度的转向,使球体悬挂方向可随意选择。排气口塞〔8〕套在排气口〔7〕上,调节负压和冲洗球内污液都用排气口〔7〕来完成,当球体〔12〕产生负压时,它保证不会漏气。进液口〔5〕处于连接头〔4〕的管腔内。单向阀〔9〕设置在进液口〔5〕的下端,它用硅胶制成,可承受一定的压力,密封性能和单向性能良好,能防止污液与空气倒流到人体内。污液从引流管流过进液口〔5〕和单向阀〔9〕进入球体〔12〕内。这里,球体〔12〕为半透明硅橡胶制成,可观察球内引流量及污液色泽、性质,球体〔12〕外表的刻度线〔13〕为记录引流量用,球体〔12〕既起到产生负压的作用,又兼作贮液用。出液口〔14〕设置在球体〔12〕的下端,两者为同一体。出液口塞〔15〕套在出液口〔14〕上,当球体〔12〕贮液时,用它塞住出液口〔14〕保证不会渗漏,把出液口塞〔15〕和排气口塞〔8〕都打开,球内的污液即会自动流出,还可从排气口〔7〕直接灌水冲洗球体内污液。本装置使用效果理想。
使用时,先将本装置消毒,在缝合伤口前把体内管〔1〕修剪成适当长度,埋置于需要引流部位,并不得将引流孔露出体外,在皮肤上缝一针,固定在体内管〔1〕和体外管〔3〕的胶接处,体外管〔3〕插上连接头〔4〕,打开排气口塞〔8〕,用手掐瘪球体〔12〕,使球内空气排出,接着塞上排气口塞〔8〕,松开手后球体〔12〕内即形成负压,将伤口内之污血渗液缓缓吸出,然后将此负压球体挂在病床边。如果是小规格的球体,病人起床时可将球体〔12〕放在衣袋中带走。假如引流时发现负压不足,可打开排气口塞〔8〕,将球内留存空气排出,随即再上塞,又可恢复球体〔12〕的吸引功能。假使引流液较多,则在球内充满后,按球体外刻度线〔13〕记录好引流量,便可打开出液口塞〔15〕将球内污液排出,然后上塞继续吸引;假使引流量不多,则每天记录一次。一般应用病人每晚更换负压容器一次,它经洗净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引流管是当一个病人使用完毕再拔除,然后清洗消毒,无须经常更换,以减少医疗操作和病人痛苦。也可将引流管用作一次性,即每个病人调换一根全新的,以确保医疗安全。
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能设计出不同规格,不同式样的系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有一球体[12],其下端有出液口[14],上口有一负压盖[10],体外管[3]的一头与负压盖[10]上端的连接头[4]相连接,负压盖[10]上开有进液口[5],其下端设置有单向阀[9],其特征在于a、负压盖[10]上另还开有排气口[7],b、在连接头[4]上套有一可作转向活动的,上头有环孔的吊环[6]。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5〕处于连接头〔4〕的管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7〕套有排气口塞〔8〕。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它的特点是球体下端有个出液口;上口有一负压盖,负压盖上端有个连接头,进液口处于连接头的管腔内,另还开有排气口;在连接头上套有可作转向活动的吊环。本装置可在使用中补充负压,不必动用出液口;排液不必挤掐球体,能避免单向阀浸染;还可灌水直接冲洗球内污液;又可任意选择球体的吊挂方向,球体悬垂正直,球内污液与球外刻度线成平行,能很方便地观察到准确的容量。
文档编号A61M27/00GK87207364SQ87207364
公开日1988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87年8月4日
发明者康海飞, 邓背阶 申请人:康海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