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08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过滤膜,一通向所述过滤膜的液体通道,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液体通道的通阀,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通阀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旋转柄,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一阀通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通阀相对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阀通道连通。通过过滤膜可以过滤微粒,在输液出输液瓶或输液袋时就完成过滤。可直接避免因大输液在生产制造环节出现不溶性微粒,通过在使用的初始阶段进行控制,直接减少病人负担,也附带扩大输液销售前景。
【专利说明】
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
【背景技术】
[0002]临床输液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临床学科。它包括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学等重要内容,这些平衡紊乱伴发于多种病理过程。通过合理的输液在调理这些平衡紊乱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病情直接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以达到快速高效缓解和治疗病症之目的。
[0003]随着医疗的需要和制药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性输液品种也陆续地进入临床。因此,输液受到各级临床医生的重视并被应用,输液制剂的用量也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年人均用量已达3瓶以上。为了适应医疗的需求,大输液制造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用药、制剂包装水平的提升而受到制药业内的高度重视。而近期涌现出的硬塑胶瓶和非PVC软塑胶袋包装大输液生产线,给大输液工业生产带来了一股新潮流,临床应用也更加安全可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输液包装发展状况并重点对软袋包装技术进行了综述以供探讨。
[0004]由于药液直接进入血液,瞬间(〈I分钟)便可分布全身,静脉输液在国内临床治疗中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治疗手段。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超过70%的住院病人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
[0005]“现行的输液模式多为载体输液,临床上载体输液者超过90% ;载体输液导致热源和不溶性微粒叠加,易增加输液安全风险。”不溶性微粒超标和内毒素增加是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主因之一。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毛细血管堵塞引发的多种疾病危害巨大。
[0006]从生产到临床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有不溶性微粒混入,比如药品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格、包装材料、操作环节、配套器械、环境带入等。
[0007]《中国药典》对2ΙΟμπι和? 25μπι的不溶性微粒作出限定,但尚未涉及2?ΙΟμπι的微粒。而一旦2?I Ομπι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排出的时间甚至超过20年。
[0008]目前,在国内很多儿童医院和三甲医院,一种精密输液过滤器极为走俏,这款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掉输液内2μπι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等杂质,但此款产品在售价较高,给病人带来负担。而且现有的输液过滤器均设置在输液管上,使得输液管上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
[0009]因此应在生产制造环节就提高输液产品不溶性微粒控制标准,为此本公司研究一款新型过滤装置,该装置可配套于大输液瓶体、软袋瓶体等输液容器上,也可在制造环节直接连接到输液瓶/袋接口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输液设备容易向人体输入微粒,且过滤成本高,输液管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
[001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2]—种过滤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过滤膜,用于连通输液容器的一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还与所述过滤膜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液体通道的通阀,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通阀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旋转柄,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一阀通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通阀相对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阀通道连通,其中,当所述阀通道和液体通道相通时,液体就可以从液体通道穿过阀通道,进而抵达过滤膜,当所述阀通道和液体通道不连通时,液体被阻挡从而无法抵达过滤膜;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突出部,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内,且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突出部。
[0013]通过过滤膜可以过滤微粒,在输液出输液瓶或输液袋时就完成过滤。此外,在输液瓶或输液袋运输或震动时,过滤膜容易因为液体冲击而受到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阀对液体通道进行隔离,避免过滤膜在输液前就接触到输液。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旋转连接更方便用户打开或者关闭液体通道。再者,进气口设置成与阀通道连通,可以减少额外的开口,让过滤装置的结构更紧凑简化。而且突出部在用来设置进气口的同时,还作为通阀的转轴来提供支持力,使得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0014]使用时,握住旋转柄就可以旋转,阀芯在旋转柄带动下一起旋转,当阀通道和液体通道相通时,液体就可以从液体通道穿过阀通道,进而抵达过滤膜。
[0015]较佳地,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空气膜。使用时,空气通过空气膜进入壳体,而液体则不会溢出。
[0016]较佳地,所述通阀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通过合理的布置相对的位置,可以使得结构更紧凑。
[0017]较佳地,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一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的进气塞。
[0018]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一上盖和一下盖,所述通阀连接在所述下盖上。进气口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下盖的任意位置。
[0019]较佳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后,上盖和下盖的组装更加方便,节省装配时间。
[0020]较佳地,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支撑座,所述过滤膜夹设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下盖间。支撑座可以支撑过滤膜,防止被输液压破。
[0021]较佳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橡胶体,所述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橡胶体用于插入穿刺器,实现过滤装置与穿刺器的连通。
[0022]较佳地,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内套,所述内套夹设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橡胶体之间。
[0023]较佳地,所述内套内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通向所述过滤膜,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橡胶体。
[0024]较佳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螺纹。过滤装置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到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上,也可以直接成型制成在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上。
[0025]—种过滤输液容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所述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输液容器还包括一输液容器,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在所述输液容器上,且所述液体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输液容器,另一端通向所述过滤膜。
[0026]通过输液容器和过滤装置的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输液容器能够过滤微小颗粒。同时,由于过滤装置上已经设置有进气口,输液容器上无需另外开设进气用的口,使得输液容器的结构简化。
[0027]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的各较佳实施例。
[002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过滤膜可以过滤微粒,在输液出输液瓶或输液袋时就完成过滤。可直接避免因大输液在生产制造环节出现不溶性微粒,通过在使用的初始阶段进行控制,直接减少病人负担,也附带扩大输液销售前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避免了过滤膜在输液瓶或输液袋运输过程或者使用前受到冲击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输液容器充分利用了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简化了输液瓶或输液袋等输液容器,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
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的制造方法附图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连接输液袋的主视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连接输液袋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如图1和3所示,其包括一壳体I,壳体I内设置有一过滤膜2,一通向过滤膜2的液体通道14,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液体通道的通阀。其中,通阀的中轴线垂直于壳体I的中轴线。
[0038]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壳体I。旋转连接更方便用户打开或者关闭液体通道14,通阀包括一设置在壳体I外的旋转柄31,以及一设置在壳体内的阀芯32,阀芯32上设置有一阀通道321。使用时,握住旋转柄31就可以旋转,阀芯32在旋转柄31带动下一起旋转,当阀通道321和液体通道14相通时,液体就可以从液体通道14穿过阀通道,进而抵达过滤膜2。
[0039]通过过滤膜2可以过滤微粒,在输液出输液瓶或输液袋时就完成过滤。此外,在运输时或震动,过滤膜2容易因为液体冲击而受到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阀对液体通道进行隔离,避免过滤膜在输液前就接触到输液。
[0040]如图1和3所示,过滤装置还包括一橡胶体4,橡胶体4连接在壳体I的一端。橡胶体4顶部留有两个插入标记,用于插入穿刺器,实现过滤装置与穿刺器的连通。
[0041]如图3所示,壳体I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一上盖11和一下盖12,所述通阀连接在所述下盖12上。
[0042]如图3所示上盖11内设置有一内套13,过滤膜2夹设于内套13和下盖12间。
[0043]内套13设置有一空腔,空腔的一端通向过滤膜2,空腔的另一端通向橡胶体4。上盖11内还设置有一支撑座16,过滤膜2夹设于支撑座16和下盖12间。支撑座16可以支撑过滤膜2,防止被输液压破。
[0044]如图1所示,过滤装置与输液袋6相连。输液袋6上设置有加药口61。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壳体上开设有一与通阀相对的进气口 15,其中,进气口 15与阀通道321连通且进气口15上连接有空气膜。突出部17作为通阀的转轴,其中,突出部17—端与进气口 15连通,另一端与阀通道321连通。突出部即实现了转轴功能,又实现了通气的功能。使用时,空气通过空气膜进入阀通道321,而液体则不会溢出。此外,壳体上连接有一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的进气塞5。
[0045]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上可以设置有螺纹。过滤装置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到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上,也可以直接成型制成在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上。
[0046]实施例2
[0047]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他部分都相同(图上的标记也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上盖11设置有内螺纹111,下盖12设置有外螺纹121,通过内螺纹111和外螺纹121的设置,使得上盖11旋合在下盖12上,实现了固定。
[004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过滤膜,用于连通输液容器的一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还与所述过滤膜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液体通道的通阀,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通阀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旋转柄,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一阀通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通阀相对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阀通道连通,其中,当所述阀通道和液体通道相通时,液体就可以从液体通道穿过阀通道,进而抵达过滤膜,当所述阀通道和液体通道不连通时,液体被阻挡从而无法抵达过滤膜;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突出部,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内,且所述通阀转动连接于所述突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空气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阀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一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的进气塞。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一上盖和一下盖,所述通阀连接在所述下盖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支撑座,所述过滤膜夹设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下盖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橡胶体,所述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内套,所述内套夹设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橡胶体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内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通向所述过滤膜,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向所述橡胶体。11.一种过滤输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输液容器还包括一输液容器,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在所述输液容器上,且所述液体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输液容器,另一端通向所述过滤膜。
【文档编号】A61M5/14GK205729893SQ201521097281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
【发明人】陈陆陆
【申请人】陈陆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