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蜂胶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08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蜂胶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蜂胶的外用搽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胶又名蜂巢蜡胶,是由蜜蜂从各种植物的嫩牙中采集的树脂、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树脂状固体物质,为蜂巢的主要产品之一。蜂胶的化学成份极其复杂,目前从蜂胶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达150多种,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达40多种,芳香酯、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各30多种,氨基酸和锌等微量元素各20多种,芳香酸和二氢黄酮类、萜类化合物各10多种,还有多种维生素、多糖类物质等。
人类对蜂胶的认识与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埃及,法老的尸体就是用蜂胶和其他一些草药混合涂之以防腐,在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前苏联卫国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大量使用蜂胶医治创伤和烧伤的记载。直至20世纪,人们对蜂胶的药理作用及化学组分才引起重视,尤其是70年代以来,对蜂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表明其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药理学研究发现,蜂胶具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抗菌、消炎、抗病毒、止痛、麻醉、促进组织再生、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影响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从临床观察发现蜂胶具有祛风燥湿、生肌止痛、解毒消肿、温经活血、滋润止痒等功效。
外用蜂胶制剂主要用于抑制、杀灭细菌、真菌和抗病毒。市场上现有的外用蜂胶制剂有酊剂、霜剂、软膏剂。酊剂由于以乙醇作为溶剂,对皮肤黏膜及伤口刺激较大,患者往往难于承受。霜剂和软膏剂中所用蜂胶为水溶性蜂胶液,由于蜂胶中的大多数药用成分在水中不溶解。因此相对的水溶性蜂胶中的药用成份含量也比较低;其次,水溶性蜂胶易变质、易蒸发、易沉淀、不易长期存放;再次,霜剂在使用中容易污染患者的衣物,使患者不胜其烦。
有关蜂胶与其他成份合用的外用制剂的中外专利主要有中国专利申请94112075.9、91102224.4,中国专利98807944.5;美国专利US 5977176,US 5576005,US 5561116。
在中国专利申请94112075.9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皮炎的蜂胶霜,其主要成份为蜂蜡和水溶性蜂胶。用于治疗粉刺、皲裂、冻疮和褐斑。所用蜂胶取其水溶性成份。由于蜂胶中的主要药用成份黄酮类化合物、萜类、芳香酸等都在水中不溶,因而抗菌、抗病毒效果不如醇提物。
在中国专利申请91102224.4中公开了一种含有酚成份和蜂胶的治疗组合物。其两种成份的重量比为100/1-650/1。用于治疗由脂包膜病毒引起的疾病。
在中国专利98807944.5中公开了含有蜂胶和至少一种香精油的组合物,用于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在美国专利US 5576005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蜂胶和水杨酸的组合物,用于治疗疣。其组成为60-70%蜂胶乙醇溶液;15-20%水杨酸,以15-20%Aquaphor作为载体。
在美国专利US 5977176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蜂胶和水杨酸,或者蜂胶和皮质激素的组合物,用于治疗疣和疱疹病毒。
在美国专利US 5561116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蜂胶的水分散性固体,其制备方法是用水溶性有机溶剂提取的蜂胶成份与至少一种脱水糖及环糊精混合脱去水份,得到固体混合物。
目前尚缺乏既保存蜂胶全部活性成分,又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的可用于生殖器疱症治疗的外用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蜂胶制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治疗效果显著,制剂稳定,且对皮肤和伤口无刺激作用及不适感的外用蜂胶搽剂。
本发明公开的含蜂胶的外用搽剂重量份组成为蜂胶膏5——25份乙醇 3——30份多元脂肪醇5——70份高级脂肪醇1——10份二甲亚砜 5——30份其中蜂胶膏为将蜂胶碾细,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滤液,离心,浓缩后获得。
本发明配方中乙醇为溶解蜂胶的溶剂;多元脂肪醇为保湿剂,可选用一种或多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聚乙二醇;高级脂肪醇为增效剂,可选用一种或多种C22-C28的一元高级脂肪醇;二甲亚砜为透皮剂。
本发明配方中所用的乙醇、多元脂肪醇、二甲亚砜,当它们单独以高浓度使用时,均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但当它们以较低浓度使用时,则对皮肤无刺激作用。药理试验也证实,当这些成份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时,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由于蜂胶膏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不使用乙醇无法使制剂形成均一的混合体,但乙醇浓度增加将造成制剂对皮肤的刺激,因此本发明制剂中乙醇的含量必须控制在30%以下。同时制剂中使用二甲亚砜作为透皮剂,高级脂肪醇作为增效剂,使抗菌、抗病毒作用显著增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上述含蜂胶的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含蜂胶的外用搽剂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1)蜂胶膏制备将蜂胶碾细,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滤过,合并滤液,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稠膏状;(2)搽剂制备按处方量取蜂胶膏,加入乙醇溶解,然后加入多元脂肪醇、高级脂肪醇和二甲亚砜,搅拌均匀即得。
用本发明含蜂胶搽剂,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和过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具体试验如下1.皮肤刺激试验(1).试验材料a.动物成年健康家兔,体重2kg左右,与给受试物前24小时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毛脱掉,脱毛面积约为体表面积10%(每侧约50平方厘米)。
b.受试物蜂胶搽剂。
c.其他材料剪刀,脱毛膏,称量纸,纱布,手术刀片(均作消毒处理)。
(2).试验方法a.单次给药选用4只家兔,在受试物区和对照区(脱毛后),一次性将受试物1ml涂于受试物区,空白溶剂则涂于对照区,用消毒称量纸和纱布固定。24小时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和空白溶剂。去除受试物后1、24、48和72小时观察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以及上述变化的恢复情况和时间。破损皮肤的刺激性试验另取4只家兔,脱毛后,将两侧皮肤进行消毒后,用消毒过的手术刀片作井字割切皮肤,刀口长3~5cm,刀口间隔1.0~1.7cm,以渗血为度,一侧涂药,另侧作为对照,判定标准同前。
b.多次给药多次给受试物试验则一般每日涂抹一次,连续一周,其余均与一次给受试物的方法和要求一致。
(3).结果判断与评价分组 分值皮肤刺激强度评价单次完整皮肤受试物组 0 无刺激性单次完整皮肤空白对照组0 无刺激性单次破损皮肤受试物组 0 无刺激性单次破损皮肤空白对照组0 无刺激性多次完整皮肤受试物组 0 无刺激性多次完整皮肤空白对照组0.25无刺激性多次破损皮肤受试物组 0.25无刺激性多次破损皮肤空白对照组0.25无刺激性(4).结论动物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无皮肤刺激性。
2.皮肤过敏试验(1).试验材料a.动物选择豚鼠雌雄各半,体重在250~300g,与给受试物前24小时将豚鼠背部两侧毛脱掉,去毛区范围每侧约3×3平方厘米。
b.受试物蜂胶搽剂。
C.阳性致敏物2,4-二硝基氟代苯制成的1%的致敏浓度和0.1%的激发浓度。
d.其他材料剪刀,脱毛膏(2).试验方法a.试验分组将豚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一组给受试物,第二组空白对照(给空白溶剂),第三组阳性物对照(给阳性致敏物)。
b.致敏接触取受试物0.1ml涂在动物左侧脱毛区,持续6小时,6小时后用温水洗净。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一次。空白对照组与阳性物对照组方法同上。
c.激发接触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天,将受试物0.1ml涂于豚鼠背部右侧脱毛区,6小时后去掉受试物,即刻观察,然后于24、48、72小时再次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空白对照与阳性对照方法均同受试物组。
(3).结果判断和评价分组反应平均值 致敏率 致敏强度受试物组0 0 弱致敏性空白对照组 3 0 弱致敏性阳性对照组 0 100 极度致敏性(4).结论皮肤过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品无皮肤致敏性。
本发明制成的蜂胶搽剂由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了30例小样本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试验证实本蜂胶搽剂对生殖器疱疹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疗效达到100%。具体试验如下1.一般资料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全部为有效病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0~71岁,平均37.5±11.2岁;病程1小时~48小时,平均20.1±14.1小时;其中20~29岁7例(23.3%),30~39岁11例(36.7%),40~49岁7例(23.3%),50~59岁4例(13.3%),>60岁1例(3.3%)。
初发病例18例(60.0%),复发病例12例(40.0%);发生于包皮的4例,龟头5例,冠状沟7例,阴茎体8例,大小阴唇5例,腹股沟1例。
2治疗及观察方法2.1应用药物及给药方法治疗用药蜂胶搽剂由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提供。给药方法使用前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然后局部点涂药液,待其自然吸收。每天使用2次,连续7天为1疗程。
2.2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每个参加单位指定专门医师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天、5天、7天和10天各观察患者1次,内容包括皮肤反应、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等。记录患者用药后皮损范围、水疱数量、糜烂、红肿、结痂、脱痂情况、局部瘙痒、灼热、疼痛等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有不良反应者应记录用药后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和结果等。
症状评分标准(1)主观症状分疼痛、灼热、瘙痒,以4级评分法评分。0=无症状;1=隐约感觉的症状;2=偶有感觉的症状,但不影响工作、睡眠;3=时常感觉到的症状,影响工作、睡眠。
(2)客观症状分水疱簇数、糜烂、红肿,以4级评分法评分。①水疱蔟数0=无水疱;1=1簇;2=2簇;3=3簇。②糜烂0=无糜烂;1=轻,占皮损面积≤25%;2=中,占皮损面积26%~74%;3=重,占皮损面积≥75%。③红肿0=无红肿;1=轻,色微红不肿;2=中,色较红,微肿;3=重,色鲜红,明显肿胀。
(3)记录开始结痂时间(天)和脱痂时间(天)。
2.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用药前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的总积分,分别与用药后第3、5、7、10天的总积分分别进行比较,计算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2.4疗效判断标准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痊愈治疗指数≥90%;显效治疗指数60~89%;有效治疗指数21~59%;无效治疗指数≤20%。
痊愈和显效二者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2.5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本文未设对照组。由于观察的资料为等级资料,故采用RIDIT分析。
3结果3.1临床疗效共治疗生殖器疱疹30例,治疗前总评分为13.0±3.8。用药天数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7.6±1.3天。其临床评价详见下表。第3天有效率为53.3%,第5天有效率为96.7%,第7天有效率即达100%。在表中第5天与第3天、第7天与第5天的结果经过RIDIT分析,P均<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而第10天与第7天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1 蜂胶搽剂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第3天(a) 第5天(b) 第7天(c)第10天(d)基本痊愈0/30(0%) 6/30(20%) 23/30(76.7%) 28/30(93.3%)显效16/30(53.3%) 23/30(76.7%) 7/30(23.3%)2/30(6.7%)好转13/30(43.3%) 1/30(3.3%)0/30(0%) 0/30(0%)无效1/30(3.3%)0/30(0%) 0/30(0%) 0/30(0%)(ab)u=3.75,P<0.01;(bc)u=3.98,P<0.01;(cd)u=1.15,P>0.053.2结痂和脱痂情况结痂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平均3.3±1.0天,脱痂时间最短3天,最长9天,平均5.6±1.3天。
3.3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在观察的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无1例出现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安全性反映很好的11例(36.7%),好的19例(63.3%)。
上述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制剂安全、无任何刺激作用,特别适用于制备治疗生殖器疱疹的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蜂胶碾细,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滤过,合并滤液,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稠膏状,得蜂胶膏。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0份蜂胶膏用15份乙醇溶解,加入35份丙二醇、25份聚乙二醇400、5份二十二醇、10份二甲亚砜,搅拌均匀,制成搽剂。
实施例2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份额称取各组分蜂胶膏25份 乙醇30份甘油 24份 二甲亚砜20份二十八醇 1份实施例3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份额称取各组分蜂胶膏5份 乙醇3份乙二醇35份 二十二醇10份聚乙二醇400 35份 二甲亚砜12份实施例4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份额称取各组分蜂胶膏18份 乙醇25份乙二醇30份 二十六醇9份山梨醇13份 二甲亚砜5份
权利要求
1.一种含蜂胶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重量份组成为蜂胶膏5-25份,乙醇3-30份,多元脂肪醇5-70份、高级脂肪醇1-10份、二甲亚砜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蜂胶膏是将蜂胶碾细,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滤液,离心,浓缩后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元脂肪醇选自一种或多种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聚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级脂肪醇选自一种或多种C22-C28的一元高级脂肪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包括下述步骤(1)蜂胶膏制备将蜂胶碾细,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滤过,合并滤液,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稠膏状;(2)搽剂制备按处方量取蜂胶膏,加入乙醇溶解,然后加入多元脂肪醇、高级脂肪醇和二甲亚砜,搅拌均匀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蜂胶外用搽剂在制备治疗生殖器疱疹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蜂胶的外用搽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含蜂胶的外用搽剂的重量份组成为蜂胶膏5-25份,乙醇3-30份,多元脂肪醇5-70份、高级脂肪醇1-10份、二甲亚砜5-30份。本发明制剂克服了现有蜂胶制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治疗效果显著,制剂稳定,且对皮肤和伤口无刺激作用及不适感的外用蜂胶搽剂,特别适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35/64GK1621045SQ20031010895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耿娓琴, 戴小平, 季家骏 申请人: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