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93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
背景技术
桦树液是天然桦树中流淌出来的汁液,为无色或微带黄色的透明液体。据检测,桦树液中含有钾、钙、磷、铁、纳、锌等17种微量元素和10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此外,还含多种维生素,这些成份人体易于吸收,对促进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都有积极地作用,故,桦树液有“神奇树水,天赐甘霖”之美称。目前,国内外虽说有多种桦树液的采割技术,但在采割方式、时机、打孔距离、孔径及深度、灭菌消毒,桦树液采集后,孔道的处理等方面,都还没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尤其是在保鲜贮存方面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探索出一种能充分利用林区桦树资源,在现有桦树液采集的基础上,科学而完整的配套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其技术内容是,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其特征是,A每年4-5月份,在桦树活立木距地面5-35cm之间,去掉桦树粗皮5×5cm,在去粗皮过程中,注意不能伤树的韧皮部分,钻孔,孔道角度向下倾斜与树干成105°角,第一次打孔在阳面,10天后,在另一侧阴面重新打孔来增加产量,孔深3-8cm,孔径9.5-12mm,清洗孔道灭菌,将无毒塑料管头插入树孔,深度10-15mm,塑料管头与盛装器皿与树孔结合严密,方式为全封闭,盛装桦树液的器皿,树液倒出后,每天都要进行消毒,采液早晚各收一次,采液结束后,将大于孔径的枝条,去皮做塞子打入孔内,外表用刀削平,然后再用松脂膏涂封,防止杂菌浸入感染影响树木的生长,卸下来的采液装置每次都要彻底清洗消毒,以备下次再用;B将采集好的桦树液集中倒在容积为50公斤的罐内,20小时内,保鲜贮存方式a将树液过滤后,加入3.5%的白砂糖把桦树液浓缩成20倍的浓缩汁,放在温度0-15°的库房中;b将采回的鲜汁过滤后,加热到90°以上直接罐装后,再进行第2次高温瞬间灭菌并存放在0-15°的库房中;c将采回的鲜汁过滤后,加入60%的糖熬开,再加入0.1%柠檬酸溶解后,装入贮存容器,贮存温度控制在0-10°。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具有采集方式、时机、打孔距离、孔深、孔径、采液后树孔的处理、鲜液保鲜贮存等方面,都含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克服了现有采割技术,方式单一,选树的径级及树孔,对树木的成长都有一定影响的不足之处。
具体实施例方式每年4、5月份,在桦树活立木去皮钻孔、消毒灭菌、把塑料管头与树孔结合严密,采液方式为全封闭,采液早晚名收一次,采液结束后,要对孔道进行恢复处理,卸下来的采液装置,要彻底清洗消毒,采集好的桦树液,集中倒在盛液罐内,在20小时内,做保鲜处理,然后在0-15°的库房中进行贮存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其特征是,A每年4-5月份,在桦树活立木距地面5-35cm之间,去掉桦树粗皮5×5cm,在去粗皮过程中,注意不能伤树的韧皮部分,钻孔,孔道角度向下倾斜与树干成105°角,第一次打孔在阳面,10天后,在另一侧阴面,重新打孔来增加产量,孔深3-8cm,孔径9.5-12mm,清洗孔道灭菌,将无毒塑料管头插入树孔,深度10-15mm,塑料管头与盛装器皿与树孔结合严密,方式为全封闭,盛装桦树液的器皿,树液倒出后,每天都要进行消毒,采液早晚各收一次,采液结束后,将大于孔径的枝条,去皮做塞子打入孔内,外表用刀削平,然后再用松脂膏涂封,防止杂菌浸入感染影响树木的再生长,卸下来的采液装置,每次都要彻底清洗消毒,以备下次再用;B将采集好的桦树液集中倒在容积为50公斤的罐内,20小时内,保鲜贮存方式a将树液过滤后,加入3.5%的白砂糖把桦树液浓缩成20倍的浓缩汁,放在温度0-15°的库房中;b将采回的鲜汁过滤后,加热至90°以上直接罐装后,再进行第2次高温瞬间灭菌并存放在0-15°的库房中;c将采回的鲜汁过滤后,加入60%的糖熬开,再加入0.1%柠檬酸溶解后,装入贮存容器贮存,温度控制在0-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桦树液采集保鲜贮存技术,其特征是,每年春季,在桦树活立木适当位置去皮、钻孔、孔道角度与树干成105°角,将无毒塑料管头插入树孔,结合严密,采液早晚各收一次,方式为全封闭,采液结束后,用去皮枝条和松脂膏将孔道涂封,采液装置彻底清洗消毒,采集好的桦树液20小时内,将其过滤,加入白砂糖制成浓缩汁,也可将其与糖熬开后,再加入柠檬酸溶解,还可将其加热后直接灌装,再进行第2次高温瞬间灭菌,将加工处理过的桦树液,放在0-15°的库房中进行保鲜贮存。该技术,能充分开发和挖掘林区桦树资源,将桦树作为活体利用,使林区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这无异是林区调整商品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的理想劲旅和捷径。
文档编号A61L2/04GK1559306SQ200410008329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5日
发明者陈桂霞 申请人:陈桂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