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12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尤其涉及一种由多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抗病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主要是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添加剂,也有用一些中草药添加剂。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类添加剂的缺点是长期使用副作用很大,一方面全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会在肉、蛋、奶及环境中产生药物残留,从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对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添加剂的应用作了限制和逐步淘汰或禁用的规定。中草药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应激、抗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根据文献报道,目前用于饲料添加剂原料的中草药有200多种,一些发明专利也公开了各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方(CN 1491574A),各种配方的效果和成本也各有不同,并且中草药直接粉碎添加,剂量大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促生长剂,无毒副作用、无污染且生产成本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添加剂组方是经过对20余种中草药不同加工方法、抑菌效果及动物饲养试验结果总结确定的。中草药的成分十分复杂,因此也具有多功能性。本组方中的黄连因含有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生物碱,不仅具有直接抑菌功能和抗腹泻功能,而且能调动非特异免疫功能,具有抗炎、解热、利尿、镇静等作用;黄芪含2′,4′二羟基-5,6二氧基异黄酮、甜菜碱、、胆碱、叶酸及多种氨基酸、黏液质、苦味素等,具有类激素作用,通过激发非特异性抗菌因子,如促进溶菌酶生成、诱生干扰素、激发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机体耐受力等;陈皮主要含有柠檬烯、黄酮甙等,为健胃脾促消化之功效。陈皮还具有和百药之功,如同补药则补,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因所配而有补、泻、升、降之力。因此,具有抗病促生长之功效。
本发明之饲料添加剂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黄连提取物30-40、黄芪提取物20-30、陈皮微粉30-40所述的黄连提取物制备工艺为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所述的黄芪提取物制备工艺为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所述的陈皮微粉干燥粉碎至80-120目。
本发明之饲料添加剂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黄连提取物35黄芪提取物25陈皮微粉 35本发明之饲料添加刑的制备方法为1、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2、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3、将陈皮干燥粉碎至80-120目微粉;4、将上述3个步骤所获原料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陈皮微粉按重量比30-40∶20-30∶30-40混合、包装即可制成成品。
本发明之饲料添加剂按饲料重量的1-1.5‰添加到饲料中,用来喂养动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与抗生素类添加剂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有益于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优点;产品达到微量化,由于采用浸提、浓缩和喷雾干燥的加工工艺,解决了以往直接粉碎添加,剂量大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的缺点;使用本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疾病发生率。
为表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提供以下试验数据一、不同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的对照试验。
1、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组,每个组8头猪,试验猪遗传基础相同的PIC商品代猪,各组基础日粮和基础添加剂(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完全相同。差别在于促生长添加剂不同,其中设抗生素对照组1个,中草药添加剂3个组,复合酶、低聚糖、益生素、柠檬酸加复合酶各一对照组。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
表1.试验不同处理组别添加剂组成(百分比为添加剂与饲料的重量比)

2、试验动物选择、分组及饲养管理试验在吉林省农科院实验猪舍进行,全程115天。试验猪来源于吉林华正种猪场,品种为PIC商品代仔猪(64头)。按照常规程序注射疫苗、驱虫、打耳号和饲养观察后,根据各组平均体重接近的原则,每组8头,公母各半,各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猪舍为开放式圈舍,采用地面平养,每组饲养面积均为10平方米,饲喂干粉饲料,自由采食、乳头饮水器饮水。
3、测定项目及方法(1)体重测定试验始重、60天(体重约60kg)、试验末重,分别在早饲前空腹进行个体称重。
(2)饲料消耗每日称量和记录各组的给料量,称重同时结算此前的饲料消耗量。
(3)腹泻及发病每天记录各组腹泻及发病情况,试验结束时统计腹泻及疾病发生率。
4、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各处理结果见表2。
表2、试验各处理组生产性能统计

表2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各期料重比差异不显著。疾病(主要是腹泻)发生率以8组发生率最低,1组最高,两者相比差46%。腹泻发生率与日增重成中度负相关。因此,证明抗病促生长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控制腹泻发生达到其促进生长效果。
二、几种抗病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1、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计了7个组,各组的基础日粮及基础添加剂(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完全相同。各组间差别在于应用的抗病促生长添加剂不同。分别设计了五个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剂组,1个益生素酶制剂组和本本发明添加剂组,详细设计见表3。
2、试验动物选择健康4日龄艾维茵商品代混合雏144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80只。经测定1日龄雏鸡体重差异不显著,平均体重36.5克/只。
3、试验日粮试验基础日粮分为3个阶段(4-21、22-42、43-49日龄)各阶段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4。
表3各试验组的抗病促生长剂组成(比值为添加剂与饲料的重量比)

表4、各阶段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千焦)

4、饲养管理各试验组在同一饲养和管理条件下,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及饮水。23小时光照,舍温按常规饲养标准控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5、试验观测指标①体重测定分别测定各组21、28、42、49日龄个体体重。
②称量和记录每日各组的给料量,称重同时结算此前耗料量。
③每日详细记录各组鸡只的死亡淘汰数量。
④试验结述时,每组屠宰4只鸡,按照安全畜产品标准进行检验。
6、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各组不同阶段体重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各组成活率进行T检验。
7、试验结果与分析各组不同阶段主要生产性能见表5表5 试验各组肉仔鸡生产性能(克、只、%)

从表5中各组各阶段体重看,3周龄和4周龄体重各组间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从6周龄和7周龄,第2组(益生素+酶组)显著低于其它七个组,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而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证明各组抗生素和中草药均具有促生长作用,而益生素和酶制剂在促生长方面不如抗生素和中草药添加剂作用显著。从表5各阶段体重标准差来看,随着日龄增长,各组体重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显著增大,经观察分析,主要由于公、母鸡性别差异所致。因此,虽然第2组7周龄体重比其它几组平均数低较多(平均差220克),但由于组内公、母鸡的差异,掩盖了组间差异,使得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各组料肉比看,各周龄均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从各试验组七周龄存活率结果看,第二组稍低,但经差异 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肉质按照安全畜产品标准,对砷、铅、贡、氟、铬、镉、亚硝酸盐进行了检测,其结果符合安全畜产品标准。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三、不同处理的中草药添加剂抑菌效果试验本试验对9种中草药、3种加工方法、6个浓度梯度(5‰、3.33‰、2.5‰、1.25‰、0.625‰、0.33‰)和3种致病菌分别根据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88个处理组合的抑菌试验。对黄莲、穿心莲、黄芩、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大蒜7种中草药进行100目微粉碎后水浸处理;对贯仲、黄连、黄芪、穿心莲、夜交藤、厚朴6种中草药水提取处理。对贯仲、大青叶、穿心莲、黄连、黄芪、夜交藤、蒲公英、厚朴乙醇提取处理。研究不同种类、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浓度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3种致病性菌在试验室的抑制效果,抑菌试验采用管碟法,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断不同处理方法的中草药抑菌效果强弱。
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因素中,以中草药的浓度和种类对抑菌效果影响较大,而加工方法和致病菌种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中草药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5‰、3.33‰和2.5‰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抑菌效果较好;1.25‰、0.625‰、0.33‰抑菌效果逐渐减弱;3种加工处理方法比较,以醇提取效果略优于水提和微分处理,差异不显著;水提和微分处理效果接近;微粉处理的中草药抑菌效果由强到弱排列为黄连、穿心莲、大青叶、黄芪、金银花、大蒜、蒲公英;水提处理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依次强弱排列为黄连、穿心莲、黄芪、夜交藤、厚朴、贯仲;醇提取处理的中草药抑菌效果强弱为黄连、穿心莲、厚朴、黄芪、大青叶、贯仲、夜交藤、蒲公英;不同加工方法的中草药抑菌效果强弱顺序为、黄连(醇提、水提)、穿心莲(醇提、水提)、厚朴(醇提)黄芪(醇提)、黄芪(水提)、大青叶(醇提)、贯仲(醇提)、夜交藤(醇提)、夜交藤(水提)、大青叶(微粉)、厚朴(水提)、贯仲(水提)、金银花(微粉)、蒲公英(醇提)、黄芪(微粉)蒲公英(微粉)、大蒜(微粉);综合评定所选10种中草药的抑菌效果强弱依次如下黄连、穿心莲、黄芪、厚朴、夜交藤、大青叶、贯仲、金银花、蒲公英、大蒜。结论本试验中4个处理因素作用效果依次为浓度>种类>加工方法,致病菌种类无影响;浓度在5‰-2.5‰可起到较好抑菌效果;所选的中草药都具有抑菌作用,但其抑菌效果强弱不同,依次为黄连>穿心莲>黄芪>厚朴>夜交藤>大青叶>贯仲>金银花>大蒜>蒲公英;3种加工处理方法,以醇提、水提的效果略优于微粉的效果,但不同加工方法差异不显著。试验中水提和醇提中草药浓度,均为提取前原料药浓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千克)黄连提取物 35黄芪提取物 25陈皮微粉35制备方法如下1、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3小时、温度75℃、溶剂原料比8∶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
2、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3小时、温度75℃、溶剂原料比8∶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
3、将陈皮干燥粉碎至100目微粉。
4、将上述3种原料混合、密封、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千克)黄连提取物 30黄芪提取物 30陈皮微粉40制备方法如下1、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2、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
3、将陈皮干燥粉碎至120目微粉。
4、将上述3种原料混合、密封、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1、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2、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
3、将陈皮干燥粉碎至120目微粉。
4、将上述3个步骤所获原料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陈皮微粉按重量比35∶25∶35混合、包装即可制成成品。
实施例41、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7∶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2、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4小时、温度70℃、溶剂原料比7∶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
3、将陈皮干燥粉碎至120目微粉。
4、将上述3个步骤所获原料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陈皮微粉按重量比40∶30∶40混合、包装即可制成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30-40、黄芪提取物20-30、陈皮微粉30-40所述的黄连提取物制备工艺为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所述的黄芪提取物制备工艺为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所述的陈皮微粉干燥粉碎至80-120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黄连提取物 35黄芪提取物 25陈皮微粉 3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先取黄连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使小檗碱占提取物的10%;b、取黄芪去杂、切碎处理;然后用70%-80%乙醇浸提,浸提时间2-4小时、温度70-80℃、溶剂原料比7-9∶1;再喷雾干燥浓缩,用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小檗碱测定,用淀粉做填充物,将黄芪制成10∶1提取物;c、将陈皮干燥粉碎至80-120目微粉;d、将上述3个步骤所获原料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陈皮微粉按重量比30-40∶20-30∶30-40混合、包装即可制成成品。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浸提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3小时、温度75℃、溶剂原料比8∶1;陈皮干燥粉碎至100目微粉;黄连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陈皮微粉按重量比35∶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是按饲料重量的1-1.5‰添加到饲料中,用来喂养动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30-40),黄芪提取物(20-30),陈皮微粉物(30-40)。本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与抗生素类添加剂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有益于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优点;产品达到微量化,由于采用浸提、浓缩和喷雾干燥的加工工艺,解决了以往直接粉碎添加,剂量大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的缺点;使用本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疾病发生率。
文档编号A61K36/752GK1757305SQ20041001112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
发明者万伶俐, 王晓阳, 邱玉朗, 张尔刚, 于振斌, 杨华明, 苏绣侠, 于秀芳, 张云影, 王海岩, 南喜平, 代勇刚 申请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