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12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和心律频率、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或多项异常。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病学中最常见的病症,不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许多其他疾病的患者以及少数正常健康人。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对健康无害,重者产生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病情加重、心衰或休克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达40万人次。心律失常之一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时,出现心室频率和节律异常,从而减少了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减少冠脉血流,增加心肌氧耗,以致影响心脏排血,也可因心脏各种代偿能力很小或丧失,对心率和节律的改变不易耐受,从而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心电图上则出现心室扑动、室颤,甚至心脏停止跳动,因此,室性心律失常有高度的危险性,已成为心律失常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外科技术和介入疗法对部分心律失常是根治的,但应用范围有限,药物治疗仍占主要位置。西药方面,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即使不断问世,但多数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且治疗剂量和有毒剂量之间的范围较窄,服用不当,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中医药对于心血管病的治疗源远流长,大量的临床实验证实了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特别是近20年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药学有机的结合研究,揭示了很多中药对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显示了中医药对心律失常治疗的广阔前景。
楤木系五加科楤木属植物,其味辛,性平,入心、肾二经,有小毒,药用部位为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茎、皮、叶。具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其可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延长心肌不应期,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细胞活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抗心律失常,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应用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
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能够抑制心肌异常自律性、拮抗心脏传导异常,延长不应期,对Na+、K+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其制备方法已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355172A中公开,其作用机制明确,疗效确切。其治疗效果是通过抑制药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的心律失常,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和调节心肌收缩性,减慢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等作用来实现。
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在已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355172A中公开,作用机制明确,疗效确切。其治疗效果是通过抑制药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的心律失常,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和调节心肌收缩性,减慢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等作用来实现。
当本发明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或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用于制备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时,其口服或胃肠外给药,均是安全的。在口服情况下,其可以任何常规形式给药,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溶液剂、悬浮液、糖浆、口腔含片、舌下含片等;当该药物肠胃外给药时,可采取任何常规形式,例如注射剂,如静脉内注射、软膏剂、栓剂、经皮给药、吸入剂等。
本发明用于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时,是与固体或液体的赋形剂一起构成的,这里使用的固体或液体的赋形剂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下面举几个具体例子,散剂是内服的粉末剂,它的赋形剂有乳糖、淀粉、糊精、碳酸钙、合成或天然硫酸铝、氧化镁、硬脂酸镁,碳酸氢钠、干燥酵母等;溶液剂的赋形剂有水、甘油、丙二醇、单糖浆、乙醇、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等;软膏剂的赋形剂可以使用脂油,含水羊毛脂、凡士林、甘油、蜂腊、木腊、液体石腊、树脂、高级腊等组合成的疏水剂或亲水剂。
本发明有效物质的剂量可以根据服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和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其它类似的因素而改变,口服量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0~100.0mg/人,每日三次服用;注射4.0~50.0mg/人,每日一次。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口服量为30.0~300.0mg/人,每日三次服用;注射8.0~100.0mg/人,每日一次。
本发明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应用本发明制备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购自长春科新动物养殖场及本院动物室。
药物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以下简称3-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龙牙楤木总皂苷(以下简称龙牙楤木总皂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阳性对照药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河北宏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10042;地奥心血康,由中科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批号970309。
(2)试验方法与结果①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利多卡因7mg/kg给药组,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5、7.5、3.75mg/kg。各给药组均一次性给药,给药后1h,将大鼠麻醉固定记录正常II导联心电图后,于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钡4mg/kg,记录即刻、3、5、10、15、20、30min以及恢复正常时心电图变化,记录30分钟内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动物数及动物发生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果见表1。
表1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组别 动物数 持续时间 恢复正常的动物百(只) (min)(X±s) 分率(%)(X2)空白对照组9 28.48±3.04 22.2%利多卡因 7mg/kg 9 17.54±8.79*100%*3-O-β-D-葡萄糖醛酸苷15mg/kg 9 22.33 ±4.79*88.8%*7.5mg/kg 9 23.01±2.56*77.7%*3.75mg/kg9 23.06±7.5166.6%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5、7.5mg/kg预防给药能明显的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恢复心脏窦性节律的动物数。
②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地奥心血康85mg/kg给药组,龙牙楤木总皂苷100、50、25mg/kg三个剂量给药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五天。末次给药后1h,将大鼠麻醉,测正常心电图。然后于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钡4mg/kg,立即记时,分别描记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变化。记录30分钟内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动物数和动物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结果见表2。
表2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组别 动物数 持续时间 恢复正常的动物百分率(只) (min)(X±s) (%)(X2)空白对照组9 27.2±8.3311.1%地奥心血康 85mg/kg 9 22.2±10.64 44.4%龙牙楤木总皂苷 15mg/kg 9 17.0±11.22*66.7%*7.5mg/kg 9 24.4±9.8233.3%3.75mg/kg9 26.7±6.6133.3%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由上述结果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能明显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动物数。
实验例2对冠脉结扎致心律失常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购自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药物3-O-β-D-葡萄糖醛酸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盐酸胺碘酮片由上海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2043(2)试验方法和结果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3-O-β-D-葡萄糖醛酸苷15、7.5、3.75mg/kg给药组,盐酸胺碘酮片160mg/kg给药组。各给药组均一次性灌胃给药,1小时后,将大鼠麻醉,仰位固定,分离颈总动脉记录血压,切开气管接人工呼吸机供开胸后进行人工呼吸,连接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并记录心电图。于胸左侧第五肋间处切开胸壁,并沿胸骨左缘2mm处切断第四和第五肋骨,切开心包膜后,轻压胸壁挤出心脏,用细小弯针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一丝线,打一虚结,将心脏放入胸腔,稳定15分钟后,结扎冠状动脉,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的潜伏期、30分钟内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室颤发生百分率。结果见表3。
表3对结扎冠状动脉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组别 动物数 潜伏期 持续时间室颤发生百分(只) (min)(X±s)(min)(X±s)率(%)(X2)空白对照组 10 0±0 0±0 0%模型组 10 7.35±1.15###18.34±4.36###80%##盐酸胺碘酮 160mg/kg 10 12.66±9.18 8.31±5.16***10%*3-O-β-D-葡萄糖醛酸苷 15mg/kg 10 11.49±6.90 9.04±5.22***10%*7.5mg/kg 10 8.89±1.53*9.48±4.27***0%*3.75mg/kg10 7.68±1.16 12.45±5.44*70%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以下表均同)结果可见,3-O-β-D-葡萄糖醛酸苷三个给药组和胺碘酮给药组均能明显延长心律失常的潜伏期,缩短持续时间,降低室颤发生率。实验例3对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豚鼠,300±20g,合格证号0030813药物3-O-β-D-葡萄糖醛酸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盐酸胺碘酮片由上海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2043。
(2)试验方法与结果取豚鼠45只,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胺碘酮139.2mg/kg给药组,3-O-β-D-葡萄糖醛酸苷13、6.5、3.25mg/kg三个剂量组。以乌拉坦麻醉,固定,一次性灌胃给药,1h后将哇巴因以6μg/min速度用电子蠕动泵经前肢静脉恒速灌注,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连续观察,并记录II导联心电图。计算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死亡(CA)时哇巴因的用量。结果见表4。
表4对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X±s)组别 动物数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剂量(μg/kg)(只) VP VT VFCA空白对照组 9 171.19±58.14260.16±45.06314.89±33.05 413.17±44.83胺碘酮139.2mg/kg 9 227.33±65.09297.82±72.04390.37±58.37**509.66±68.66*3-O-β-D-葡萄糖醛酸苷13mg/kg 9 234.99±46.92*274.48±46.19350.97±55.37 481.66±49.56*6.5mg/kg9 200.63±40.32266.36±52.69353.73±43.83*474.07±42.59*3.25mg/kg 9 229.49±24.27*290.99±34.12357.23±47.27*487.57±72.62*由上述结果可见,各给药组均能明显的拮抗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给药组与对照组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例4对氯仿致心律失常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购自本院动物室。
药物龙牙楤木总皂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阳性对照药为地奥心血康,由中科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批号970309。
(2)实验结果与方法取65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地奥心血康120mg/kg给药组,龙牙楤木总皂苷140、70、35mg/kg三个剂量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五天,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置于含有4ml的氯仿棉球的倒置密闭烧杯内,待小鼠呼吸停止时,立即取出,迅速剖开胸腔,观察心室颤动发生率。结果见表5。
表5对氯仿致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X2)组别 动物数(只) 发生心律失常动物百分数(%)空白对照组 13 84.62地奥心血康85mg/kg13 38.46*龙牙楤木总皂苷100mg/kg 13 23.08**50mg/kg13 30.77**25mg/kg13 46.15由表5结果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100、50mg/kg两个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动物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实验例5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右心室自律性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购自长春科新动物养殖场。
药物3-O-β-D-葡萄糖醛酸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
(2)实验结果与方法取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3-O-β-D-葡萄糖醛酸苷2.4×10-3、4.8×10-3、7.2×10-3g/l给药组,制备大鼠右心室标本,以去甲肾上腺素(NE)加入浴槽中诱发右心室自律性收缩,浴槽内以等比级数累计加入NE,求出给药前NE诱发自律性的阈浓度。冲洗标本,20分钟后加入被试药物,10分钟后按前法测NE阈浓度。结果见表6。
表6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右心室自律性的影响(X±s)组别 动物数 给药前NE阈浓 给药后NE阈浓 给药前后NE阈(只) 度(mol/l) 度(mol/l)浓度差(mol/l)空白对照组 830.00±14.14 30.00±14.14 0.00±0.003-O-β-D-葡萄糖837.50±19.82 130.00±41.4092.50±36.90*醛酸苷2.4×10-33-O-β-D-葡萄糖840.00±18.51 200.00±60.47160.00±70.10**醛酸苷4.8×10-33-O-β-D-葡萄糖830.00±25.07 220.00±70.91190.00±67.18**醛酸苷7.2×10-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由结果可见,不同剂量给药组可提高NE诱发自律性的阈浓度,说明3-O-β-D-葡萄糖醛酸苷有抑制心室肌自律性的作用,能较强的对抗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室自律性的发生。
实验例6对乌头碱诱发心肌细胞节律失常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新生1-4天的Wistar乳大鼠30只,雌雄不拘,由天药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室提供。
药物及药品3-O-β-D-葡萄糖醛酸苷,由本院化学室提供;胎牛血清,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产;胰蛋白酶,Hyclone产品MTT,sigma产品;DMEM/F12,Gibxobrl产品。Vet,为维拉帕米。
(2)试验方法及结果取生后1-4天的乳鼠,迅速开胸,切取心尖部分,按文献方法分次消化,制备单个心肌细胞悬浮于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12孔板中每孔接种2ml(含心肌细胞1.0×106),静止贴壁培养。每24h更换1次培养液,72h后分八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O-β-D-葡萄糖醛酸苷7.5、5、2.5、1、0.5μg/ml给药组、阳性对照组Vet0.25μg/ml组,每组6孔。正常对照组换入新鲜的培养液,模型组换入含有2.5μmol/l乌头碱培养液,给药组分别换入含有3-O-β-D-葡萄糖醛酸苷7.5、5、2.5、1、0.5μg/ml+2.5μmol/l乌头碱培养液,阳性对照组换入含有Vet0.25μg/ml+2.5μmol/l乌头碱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观察给药后48h后细胞搏动节律,72h后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变化和细胞活力。结果见表7。
表7对乌头碱诱发心肌细胞节律失常的影响(X±s)组别 给药后48h细胞 乳酸脱氢酶含量 细胞活力搏动节律 (U/ml)正常对照组 137.83±8.46 99.07±10.78 0.8697±0.0267乌头碱2.5μmol/l 210.52±11.22###114.18±8.49#0.8150±0.0143#3-O-β-D-葡萄糖醛酸苷 7.5μg/ml65.39±9.29***136.31±11.19 0.8497±00151*5μg/ml 70.26±4.98***92.73±19.93*0.8557±0.0127**2.5μg/ml100.35±22.25***100.29 ±9.77*0.8378 ±0.0023*1μg/ml 133.74±8.21***112.43±11.26 0.8228±0.01430.5μg/ml193.57±10.79 107.48±18.07 0.8178±0.0129Vet 0.25μg/ml 65.23±3.21***100.31±9.75*0.8455±0.0118*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由结果可见,心肌细胞加入乌头碱24h后均出现扭动、室颤,48h时心肌细胞搏动节律明显加快,加入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阳性药Vet后明显减慢搏动节律,降低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增强细胞活力。实验例7龙牙楤木总皂苷对正常心肌细胞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新生1-4d的Wistar乳大鼠,购自天药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室提供。
药物龙牙楤木总皂苷(As),由本院化学室提供。胎牛血清,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产;胰蛋白酶,Hyclone产品;MTT,sigma产品;DMEM/F12,Gibxobrl产品。PBS液由国产分析纯试剂配制。
(2)试验方法与结果取出生1-4d的乳鼠,迅速开胸,切取心尖部分,按文献方法分次消化,制备单个心肌细胞悬浮液于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12孔板每孔接种2ml(含有心肌细胞1.0×106),静置贴壁培养。每24h更换1次培养液,72h后分组分别为空白组,维拉帕米(Vet)给药组,龙牙楤木总皂苷30、15、7.5、3.75、1.875μg/ml五个给药组,每组4孔。正常对照组换入新鲜培养液,给药组分别换入各浓度的培养液,阳性对照组换入含有维拉帕米0.25μg/ml的培养液后,继续培养72h。于倒置显微镜上观察给药后4、8、24、72h的细胞搏动节律、收缩幅度;并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结果见表8。
表8龙牙楤木总皂苷对正常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的影响(X±s)组别 给药后4 8 24 72空白组68.65±5.0475.14±7.99 76.31±5.29 76.38±7.96Vet0.25μg/ml 31.41±2.90***41.29±2.73***30.31±4.29***22.75±1.67***As 30μg/ml 55.35±13.51***54.78±15.66***54.63±19.94***70.25±6.0415μg/ml 54.65±1.90***63.85±3.34***64.25±3.37***47.50±13.71***7.5μg/ml 56.65±8.90***64.93±3.02***64.56±2.96***48.87±19.06***3.75μg/ml51.47±6.84***53.78±3.59***53.88±3.56***32.75±12.65***1.875μg/ml 45.24±2.51***56.07±3.12***55.94±3.51***46.00±9.35***表9龙牙楤木总皂苷对正常心肌细胞心肌活力的影响(X±s)组别 心肌细胞活力(570nm)空白组 0.7823±0.0510Vet 0.25μg/ml 0.7163±0.0450龙牙楤木总皂苷 30μg/ml 0.8976±0.0523***15μg/ml 0.8229±0.03447.5μg/ml0.7567±0.06133.75μg/ml 0.7905±0.02731.875μg/ml 0.7675±0.0397由表9中结果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能明显减慢正常心肌细胞搏动节律,增加心肌细胞的心肌活力。
实验例8龙牙楤木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的影响(1)实验材料动物新生1-4d的Wistar乳大鼠,购自天药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室提供。
药物龙牙楤木总皂苷(As),由本院化学室提供。胎牛血清,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产;胰蛋白酶,Hyclone产品;MTT,sigma产品;DMEM/F12,Gibxobrl产品。PBS液由国产分析纯试剂配制。
(2)试验方法与结果取出生1-4d的乳鼠,迅速开胸,切取心尖部分,按文献方法分次消化,制备单个心肌细胞悬浮液于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12孔板每孔接种2ml(含有心肌细胞1.0×106),静置贴壁培养。每24h更换1次培养液,72h后分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龙牙楤木总皂苷7.5、5.0、2.5、1.25、0.625μg/ml五个给药组,每组6孔。空白对照组试验开始时换入有糖Hank’s液2ml,CO2培养箱培养6h,然后换上述液体,继续培养3h;模型组以预先充过纯氮30min的无糖Hank’s液冲洗两次,换氮饱和的无糖Hank’s液2ml,置持续通95%N2-5%CO2混合气的厌氧培养箱中,37℃,6h,再换入有糖Hank’s液2ml,置持续通95%N2-5%CO2混合气的厌氧培养箱中,37℃,3h。
给药组实验开始及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7.5、5.0、2.5、1.25、0.625μg/ml的As,其余过程同模型组。在缺氧结束后、给氧结束后取心肌细胞培养液测定MDA含量、SOD活性以及心肌细胞活力。结果见表10、11。
表10龙牙楤木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后心肌细胞MDA、SOD的影响(X±s)MDA(nmol)SOD(U/ml)组别缺氧6h再给氧3h 缺氧3h 再给氧3h空白组2.35±0.632.28±0.7121.89±0.8322.60±0.66模型组5.05±1.19###4.71±1.27##1.27±1.05###18.07±0.99###龙牙楤木总皂苷7.5g/ml 2.47±0.65**2.57±0.41**3.13±0.96*18.84±1.275.0μg/ml 2.77±0.68**2.53±0.26**4.89±0.79**17.37±0.832.5μg/ml 2.38±0.39***2.41±0.29**4.85 ±0.93**20.09±0.84**1.25μg/ml2.27±0.45***1.32±0.44***6.26±0.75***20.36±1.25**0.625μg/ml 3.15±0.55**2.75±0.34**4.85±0.94**20.57±1.15**
表11龙牙楤木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后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X±s)组别 心肌细胞活力(570nm)空白组0.8567±0.0120模型组0.6121±0.0059##龙牙楤木总皂苷 7.5μg/ml 0.6763±0.0126***5.0μg/ml 0.6629±0.0144**2.5μg/ml 0.6555±0.0166**1.25μg/ml0.6571±0.0165**0.625μg/ml 0.6186±0.0133由表10、11中结果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能减少缺氧后及再给氧后心肌细胞中MDA含量,增强SOD活性,心肌细胞活力也明显增强。
实验例9毒性用Bliss法测定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值为418.89mg/g,95%的可信限为368.912-475.6483mg/kg。
实施例一胶囊剂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80g,淀粉80g,混匀,装入1号胶囊,制成1000粒,规格160mg/粒,成人口服,2粒/次,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二滴丸剂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20g,食用植物油60g混匀,另取已制好的明胶甘油,用滴制法制成软胶囊。规格20mg/丸。
实施例三胶囊剂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160g,淀粉20g,混匀,装入1号胶囊,制成1000粒,规格180mg/粒,成人口服,1粒/次,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四片剂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100g,淀粉50g,混匀,制成1000片,规格150mg/片。
权利要求
1.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2.含有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楤木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制备治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其可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延长心肌不应期,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细胞活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抗心律失常,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本发明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1/704GK1628679SQ20041001112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晓波, 徐惠波, 温富春, 孙桂波, 侯集瑞, 丁涛, 纪凤兰, 张伟, 张殿文, 崔东滨, 王淑琴 申请人:孙晓波, 徐惠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