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28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体地说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目前较常见的多发病,疑难病,中老年人多见,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祖国中医学认为属“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眩晕”等范畴。是由于粥样硬化而造成管腔狭窄、闭塞、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可分为五种临床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脏停搏、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有针剂、片剂和胶囊等,这些药剂虽具有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的功效,但只能是缓解病症,作为急救,都只是治表,难以达到治本的目的,难以根除,时好时犯,冠心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有效治疗冠心病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组方严谨,配伍合理,对治疗冠心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且完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
丹参 15-25 川芎 10-15 苏合香1-3元胡 5-12 郁金 7-14 水蛭3-6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黄芪 10-15 桂枝 5-12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柴胡 5-12 佛手 5-12 薤白 6-14 乌药5-12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柏子仁 10-15酸枣仁10-15红花 5-10所述药物它是丸剂、散剂或胶囊。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丹参、川芎用酒浸洗,元胡、柴胡用醋炒制,水蛭用清水洗去杂质和盐份,黄芪用蜜炙,桂枝去心;(2)、丹参、川芎、元胡、水蛭、红花、柏子仁、酸枣仁磨成细粉;(3)、黄芪、桂枝、郁金、柴胡、佛手、薤白、乌药加适量水分别煎煮,过滤、合并滤液;(4)、将药粉和药液混配均匀,浓缩至清膏,制成颗粒,干燥后喷入苏合香混配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中丹参具有逐瘀血生新血的功能,配合川芎的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红花的活血补血和水蛭的破血逐瘀之能,可将陈旧瘀血清除再生新血,使血液畅通,彻底缓解心脏的供血功能;加上方中元胡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行气祛瘀止痛功能,可使疼痛彻底缓解;另外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能,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作用,佛手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可使气血畅通无阻;加上方中桂枝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薤白可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乌药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的作用,可使药力发挥更快,同时方中还配以具有养心安神功能的柏子仁、酸枣仁,上述诸药合药对治疗冠心病具有活血化瘀、开窍止痛的功能,同时还有舒肝解郁、补气升阳、散寒的功效,即能治标,又能治本,标本兼治,可使冠心病患者彻底根除,内服治疗均为纯中药制剂,通过对临床观察,无任何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12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22例患者随机分组,设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70例,对照组52例,主要年龄分布在40-72岁之间,男性56例,女性66例,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病程1-5年28例,5-10年46例,10年以上48例,按病变分型心绞痛58例,心肌梗死28例,心律失常36例,以上各项数据两组基本比例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与疗效标准诊断与疗效标准均符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医临床手册》,各有关的内容标准。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诊断标准
1、心绞痛心绞痛,静息心电图约半数以上可正常,心绞痛发作时以R波为主的导联,可出现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伴或不伴有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见ST段抬高,必要时做心电图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及冠状动脉造影。
心绞痛①男性4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②临床有典型心绞痛发作。③有不典型心绞痛发作,静息或发作时心电图或心电图负荷试验ST-T缺血改变。具备②、③任何一项参考第①项即可诊断。
2、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肯定性改变是出现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1天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
3、心律失常A、过早搏动心电图①房性早搏,提前出现房性P′波,与窦性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异;P波后多继有QRS波群,呈室上性,或不继有QRS波群(早搏未下传),P′-P间期≥0.12秒,代偿间期多不完全。②结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QRS波群前后可无P波,或可有逆行P′波,P′-P<0.12秒,R-P′<0.20秒,代偿间期多完全。③室性早搏,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秒,T波一般与主波方向相反,其前无P波,代偿间期完全。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呈快速匀齐的心室综合波呈室上型,同时可有以下不同表现每个心室综合波前都有P波,P-R间期≥0.12秒,P波型态异于正常心律时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有“逆行型”P波(PaVR直立,PaVE倒置),P-R间期<0.12秒或在QRS波之后者为阵发性房室结性心动过速;不能辨清P波时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心电图各导联P波消失,出现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间隔不匀的颤动波,频率每分钟350-600次,颤动波通常在V1与V3R导联上较为明显,心室律(R-R间隔)完全不规则。
D、缓慢型心律失常心电图,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1秒,同一人不同时间P-R间期延长>0.04秒,P-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长值;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此后P-R间期从短逐渐延长,以致脱漏,周而复始,R-R间期缩短,最后突然延长,最长的R-R间隔<2倍最短的R-R间隔。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下传心搏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QRS波呈周期性脱漏,表现为.2∶1、3∶1、4∶3等不同房室传导例比例的阻滞,室率低于房率,R-R间隔>P-P间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波一般是窦性P波,P-R间期匀齐,也可是房颤、房扑波,R-P间期匀齐,房、室波按各自的规律出现,彼此无关,房率>室率,心室率缓慢规则,多在40次每分钟左右。
疗效判定标准
1、心绞痛治愈①无临床症状。②心电图正常好转①症状减轻。②心电图改善。
无效①症状无改变。②心电图无改变。
2、心肌梗死治愈①无临床症状。②心电图正常好转①症状减轻。②心电图改善。
无效①症状无改变。②心电图无改变。
3、心律失常A、过早搏动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心房颤动D、缓慢型心律失常治愈①无临床症状。②心电图正常好转①症状减轻。②心电图改善。
无效①症状无改变。②心电图无改变。
三、观察和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患者口服本药物,每日2次,每次一袋,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设30天为一疗程,30日后检查结果。
观察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抽样原则实施,设病例组和对照组,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方法,一个疗程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附表所示,治疗一个疗程后,病例组治疗70例,治愈率为86%,对照组52例,治愈率为40%,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疗效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项目总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病例组70 60 10 086对照组52 21 16 15 40通过对临床观察,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开窍止痛的功能,同时具有舒肝解郁,补气、升阳、散寒的功效,标本兼治,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且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实施例类别12 345丹参15 17.5 20 22.5 25川芎10 11.25 12.5 13.75 15苏合香 1 1.522.5 3元胡5 6.75 8.5 10.25 12郁金7 8.75 10.5 12.25 14水蛭3 3.75 4.5 5.25 6黄芪10 11.25 12.5 13.75 15
桂枝5 6.75 8.5 10.25 12柴胡5 6.75 8.5 10.25 12佛手5 6.75 8.5 10.25 12薤白6 8 10 1214乌药5 6.75 8.5 10.25 12柏子仁 10 11.25 12.5 13.75 15酸枣仁 10 11.25 12.5 13.75 15红花5 6.25 7.5 8.75 10生产方法如下(1)、将丹参、川芎用酒浸洗,元胡、柴胡用醋炒制,水蛭用清水洗去杂质和盐份,黄芪用蜜炙,桂枝去心;(2)、丹参、川芎、元胡、水蛭、红花、柏子仁、酸枣仁磨成细粉;(3)、黄芪、桂枝、郁金、柴胡、佛手、薤白、乌药加适量水分别煎煮3次,过滤、合并滤液;(4)、将药粉和药液混配均匀,浓缩至1.30-1.35清膏,制成颗粒,干燥后喷入苏合香混配均匀分装入袋,每袋5克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丹参15-25 川芎10-15苏合香 1-3元胡5-12郁金7-14 水蛭 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黄芪 10-15桂枝 5-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柴胡 5-12 佛手 5-12 薤白 6-14 乌药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柏子仁 10-15酸枣仁 10-15 红花 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丸剂、散剂或胶囊。
6.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丹参、川芎用酒浸洗,元胡、柴胡用醋炒制,水蛭用清水洗去杂质和盐份,黄芪用蜜炙,桂枝去心;(2)、丹参、川芎、元胡、水蛭、红花、柏子仁、酸枣仁磨成细粉;(3)、黄芪、桂枝、郁金、柴胡、佛手、薤白、乌药加适量水分别煎煮,过滤、合并滤液;(4)、将药粉和药液混配均匀,浓缩至清膏,制成颗粒,干燥后喷入苏合香混配均匀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该药物选取丹参、川芎、苏合香、元胡、郁金、水蛭、黄芪、桂枝、柴胡、佛手、薤白、乌药、柏子仁、酸枣仁、红花为原料,通过对临床观察,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开窍止痛的功能,同时具有舒肝解郁,补气、升阳、散寒的功效,标本兼治,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且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K9/14GK1593489SQ20041001237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李东林 申请人:李东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