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33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发生率及由此造成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在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是防治上述疾病的有效药物。随着对血小板形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化,世界各国对抗血小板药的研究与开发也格外关注。研究和开发抗血小板新药,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医药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植物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结构独特、具有各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这些天然活性物质与合成化合物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因此,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及在应用上积累的数千年的宝贵经验,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有效途径。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血小板药已有很多,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和塞氯匹定,但由于对胃肠道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也大多局限于对抗单一的激动剂。因此,临床上急需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而疗效确切的抗血小板新药。迄今为止,没有关于独活属素(Heraclenin)作为有效成分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独活属素及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本发明的化合物独活属素具有原料新、药效高、毒性低的优点。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中含有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独活属素及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式I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独活属素用作药物上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该药物组合物含有0.1-99%,优选0.5-90%的独活属素,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超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所述的有效部位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可经口服给药。
口服可用其固体或液体制剂,如片剂、散剂、糖衣剂、胶囊、溶液、乳剂、糖浆、滴丸剂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用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独活属素及其与药物载体和/或赋形剂组成的药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来说明它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1)对独活属素(简称HRN)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RN的毒性较小,其LD50为1.22mg/kg(见表1)。
(2)对独活属素的主要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对独活属素体外、体内(十二指肠给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作用机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a)HRN体外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23.6±4.5μM,阿司匹林抑制AA诱导聚集的IC50为35.2±8.6μM(见表2);HRN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活性较弱,其IC50分别为351.7±92.9μM和445.0±277.8μM(见表3),提示HRN体外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较高的选择性;(b)HRN经十二指肠给药进行体内活性研究发现50mg/kg的HRN给药后30-180min对AA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给药前或同时间点的2%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比较);100mg/kg的HRN给药后,于60min起效(aP<0.05与给药前或同时间点的2%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比较),至给药后90和120min达最大抑制效应(bP<0.01与给药前或同时间点的2%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比较),至180min时则无显著影响;HRN在200mg/kg剂量时,于给药后30min即明显降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90min时达最强抑制作用,药效可持续至120min。与100mg/kg HRN组相比,200mg/kg组在给药后30-120min时间段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20mg/kg的阿司匹林十二指肠给药后30-180min均显著抑制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且90-180min内的聚集率均明显低于200mg/kg HRN组(cP<0.05与200mg/kg的HRN组比较)。结果表明HRN在体内明显抑制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与剂量呈正相关性(见表4)。综合HRN在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结果,提示HRN对血小板聚集表现为选择性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反应。AA通过其代谢产物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来引起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性物质的释放。HRN在体内外均选择性明显抑制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提示HRN可能通过AA代谢通路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HRN体内外均显示明显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毒性较小,HRN或其衍生物能制成抗血小板新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和有益效果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独活属素的提取分离取白亮独活药材的根部10公斤,粉碎后置于50升渗滤罐中,用40升丙酮在室温下渗滤提取三次(三次共用120升),每次24小时。合并渗滤提取液(约100升),在50℃以下浓缩至体积约为1升,拌800克硅胶后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硅胶为200-300目,柱规格为0.015×2.0米),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用薄层层析法追踪所需的化合物。石油醚-乙酸乙酯(2∶1)洗脱部分经回收溶剂后得独活属素粗品22克,在丙酮中重结晶三次得独活属素纯品15克(纯度>98%),得率0.15%(以植物干样计算)。
实施例2按实施例1制得独活属素,按独活属素与赋形剂重量比1∶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粒压片。
实施例3按实施例1制得独活属素,按独活属素与赋形剂重量比1∶2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粒压片。
实施例4片剂独活属素 100mg淀粉 100mg玉米浆 适量硬脂酸镁 适量实施例5按实施例1制得独活属素,按常规胶囊制剂方法制成胶囊。
实施例6胶囊剂独活属素100mg淀粉100mg葡萄糖 200mg硬脂酸镁适量制备方法将独活属素与助剂研匀混合,过筛,在合适的容器中均匀混合,把得到的混合物装入硬明胶胶囊。
实施例7散剂独活属素 100mg淀粉100mg蔗糖200mg制备方法将独活属素、淀粉、蔗糖研细,混合均匀,过筛,分包即得。
表1.HRN灌胃对ICR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剂量(g/kg) 总数 死亡数 LD50(g/kg)2 1081.61071.221.28 1051.024 1030.819 101LD50代表半数致死量。HRN按0.8的剂间比给小鼠以0.4mL/10g体重灌胃,观察灌胃后7天内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死亡数。
表2.HRN体外对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s,n=4)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rug(□M)HRN Aspirin0 80.5±2.8 73.1±1.57.5 71.9±2.5(10.7±1.1) 58.1±2.3**(20.0±2.7)1557.9±2.3**(28.0±4.5) 54.0±1.7**(25.7±2.2)3036.1±1.6**(55.2±2.5) 46.8±1.3**(35.5±2.0)607.1±0.6**(91.2±0.6)30.1±1.3**(58.5±1.6)120 4.6±1.4**(94.3±1.6)12.0±1.2**(83.5±1.6)240 3.02±1.0**(96.3±1.1)**6.3±2.1**(91.3±2.9)IC5023.6±4.5 35.2±8.6*P<0.05,**P<0.01,与对照相比(t-test)
表3.HRN体外对PAF和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s,n=4)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rug(□M)PAFADP0 67.6±2.2 62.±13.430 57.1±4.3(8.2±2.1)60 63.8±1.4(5.6±2.1)50.5±3.4*(18.8±1.5)120 52.1±1.5**(22.7±4.5)43.9±3.4**(29.2±6.2)240 42.2±2.9**(37.6±2.9)39.3±4.7**(36.5±9.0)480 37.3±2.8**(44.8±3.3)25.8±3.0**(58.4±5.5)IC50445.0±277.8 351.7±92.9*P<0.05,**P<0.01,与对照相比(t-test)表4.HRN十二指肠给药对AA诱导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剂量 血小板聚集率(%)组别(mg/kg)0min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180min2%PEG 等体积 65.6±4.2 64.1±3.2 65.1±3.5 64.1±2.6 64.0±3.6 62.5±3.2HRN 50 66.9±2.6 65.9±4.4 65.6±2.4 64.5±1.6 65.0±3.6 64.1±0.910066.2±4.4 62.6±4.9 52.9±2.9a43.3±5.1b46.3±4.4b63.8±3.720067.1±3.1 43.8±6.6b31.9±1.5b24.9±6.6bc44.7±5.9bc64.9±5.2c阿司匹林20 67.9±2.2 44.2±2.9b34.6±1.8b13.1±3.9b36.7±5.3b56.6±4.1an=4,x±s,aP<0.05,bP<0.01与给药前或同时间点的2%PEG(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比较;c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中含有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独活属素(Heraclenin)及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式I
2.权利要求1式I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中含有抗血小板药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独活属素(Heraclenin)及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同时提供了式I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1/366GK1561998SQ20041002233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5日
发明者黎胜红, 牛雪梅, 孙汉董, 林中文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