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6450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据资料统计,我国有36%的职工缺勤和67%的学生缺课系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已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现有技术中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头痛、发烧、四肢疼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由于其疗效确切,且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用的患者均可服用,是目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但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肾均有损害。据《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记载,金银花和黄芩二药合用,治疗慢性肾炎肾病,久病气虚,热毒蕴结、肾功能损害,蛋白尿不得消除,补清两难;有益气扶正抗肾炎作用,托毒解毒泄浊,不伤正不助湿热。慢性肝炎,久病气虚,余热未净,肝功能损害,也宜选用,有益气解毒护肝之效。可见金银花和黄芩二药合用有益肝肾的作用。同时以金银花和黄芩组成的银黄制剂也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如果能将对乙酰氨基酚与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组方,制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不仅可减轻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肾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中西药合用,还能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申请号为02155199.5,名称为注射用银黄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它就是用金银花和黄芩二药制备成为注射制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处方中没有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所以效果不是最好的。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申请人方济各安吉利克化学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公开号是1311672名称为“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基础的注射用药物组合物”的专利申请;从进行的专利文献检索中看到,类似这件专利申请的技术还有一些,基本上就是将对乙酰氨基酚与一些西药,如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等等进行组合,用于治疗感冒等症状;但是进行实验时发现,它对肝、肾均有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这种药物组合物由金银花、黄芩和对乙酰氨基酚科学的组合而成,利用这种组合制成的制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是注射液、冻干粉针,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微囊、微丸、浓缩丸、滴丸、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速释制剂、靶向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糖浆剂、散剂、合剂、散剂、喷雾剂、酒剂、酊剂、锭剂、浸膏剂、流浸膏剂等等;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的指导生产,解决从组合物到具体制剂剂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得到的产品科学、有效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主要由金银花25-3860、黄芩40-6180、对乙酰氨基酚2.5-386制成。具体地说它主要由金银花125、黄芩200、对乙酰氨基酚12.5制成。本发明还可直接由金银花提取物2.5-386、黄芩苷4-618、对乙酰氨基酚2.5-386制成。具体地说它由金银花提取物12.5、黄芩苷20、对乙酰氨基酚12.5制成。
本发明所述制剂的制备工艺为称取金银花,用乙醇回流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另取黄芩,投入沸水中煎煮,煎液过滤,并浓缩成浸膏,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放置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混合均匀,再加入不同的辅料,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产品。具体的制备工艺为称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另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混合均匀,再加入不同的辅料,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产品。
本发明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对乙酰氨基酚制成时。其制备工艺为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混合均匀,再加入不同的辅料,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产品。其中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应≥10%。黄芩苷纯度应≥40%。
本发明制成注射液时的工艺为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分别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入最终药液量10-60%的聚乙二醇-400混合,加入注射用水,调节PH值为5.0-9.0,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为了保证本注射液中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溶解在药液中,可考虑加入溶剂。本发明对溶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以甘油为溶剂的绿原酸含量最高,以聚乙二醇-400为溶剂的黄芩苷含量最高。由于绿原酸虽然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也具有致敏性。综合考虑后,以聚乙二醇-400为溶剂的药物疗效最佳。
本发明制成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工艺为取黄芩,置超临界CO2萃取釜中,调节压力10-100MPa,温度10-100℃,流量5-80kg/h,提取时间0.5-5小时,得黄芩苷。另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水煎煮0.5-10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醇沉一次及一次以上,含醇量为50-95%,醇沉时静置时间为3-100小时,合并上清液,抽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药液量5-80%的甘露醇混合均匀,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节药液PH值为2-7,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即得成品。
由于本发明中药液冷冻干燥后的外观不好,故在药液中加入赋形剂,对赋形剂的实验选择结果为

所以以甘露醇作为本发明冻干制剂的赋形剂。
本发明制成微丸时的工艺为称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将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和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再与药粉量0.1~5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混合,以2~10%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成粒径小于2mm的微丸,即得。本发明所述微丸还可制成胶囊、片剂和颗粒剂。
本发明制成微丸时对辅料的选择实验结果为1、不同处方微丸的外观质量

2、根据以上试验,选择外观性状好的处方进行微丸大小粒度的分布试验

3、其余项目的测定结果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药物与微晶纤维素以2比1混合制备的微丸大小均匀、适中,吸湿性小,稳定性好。其制备微丸的可操作性和质量均符合要求。故本发明选择微晶纤维素作为制备微丸的赋形剂。
本发明制成胶囊剂时的制备工艺为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称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加入药粉量2%-8%的滑石粉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由于发明制成胶囊剂时流动性不好,不易充填,故可加入助流剂,经过实验发现,滑石粉作为助流剂的填充效果最好。其实验结果如下

本发明制成片剂的工艺为取黄芩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粉,即得黄芩粉末。另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粉末、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胺基酚混合均匀,与药粉量0.5-10%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粒,压片,用2-8%薄膜包衣剂对素片进行包衣,即得片剂。
本发明制成片剂的崩解性不好,故可加入崩解剂,经过实验发现,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的片剂外观性状最好,崩解时间最短,其实验结果如下


本发明制成软胶囊剂的工艺为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混匀,再加入到0.5-5%的软胶囊辅料中使分散均匀,制丸,即得软胶囊剂,所用辅料为豆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4~15∶1~8∶2~10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对辅料的选择实验结果,发现以豆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作为辅料制备软胶囊的外观性状最好。其实验结果如下

本发明制成滴丸的工艺为取金银花,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粉,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将金银花粉末、黄芩苷、对乙酰胺基酚混合均匀。另取1-8倍量聚乙二醇-400熔融后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制成滴丸时,对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


以上组成中,每份代表的是重量份。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若以克为单位,以上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注射液1000ml,软胶囊1000粒,滴丸1000粒,胶囊剂1000粒,片剂1000片,口服液1000ml等,作为冻干粉针可以制成100-1000支,作为颗粒剂可以制成50-500袋。
以上组成,若以克为单位,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剂量的制剂,可每日1-5次,每次1-20剂,如1-20支、瓶、袋、粒或片,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本发明制成制成口服液体制剂的工艺为金银花提取物160g、黄芩苷250g、对乙酰氨基酚160g、蔗糖600g。将蔗糖投入煮沸的1000ml热水中使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和对乙酰氨基酚,过滤,灌装,即得口服液体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加入硝酸钠溶液与硝酸铝溶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2)取本品,加入明胶溶液混合均匀,滴加氯化钠溶液,即产生沉淀。
(3)取本品,加稀盐酸置水浴中加热,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摇匀,用水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PH值应为5.0~9.0。
重金属精密量取本品坩锅中,水浴上蒸干,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III H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热原取本品依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 D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0.1-2ml,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注射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含量测定绿原酸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50∶95-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00-500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绿原酸为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20-8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的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应为0.2mg~2mg。
黄芩苷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95∶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500m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黄芩苷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滤膜过滤,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黄芩苷C21H18O11应为5~50mg。
对乙酰氨基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2-90∶98-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500m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酰氨基酚标准品适量,置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乙酰氨基酚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滤膜过滤,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本品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5~50mg。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根据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而黄芩中黄芩苷和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是其抗菌、抗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所以先将黄芩提取黄芩苷,以绿原酸为指标提取金银花提取物。本发明利用黄芩苷在酸性环境中易析出的性质,采用水提酸沉法提取黄芩苷,同时根据黄芩药材中含有酶类,在冷水及70℃以下的温水中投料,黄芩苷会被酶解,故本发明选择沸水投料,以杀酶包苷,避免了黄芩苷因酶解而使含量有较大损失;另外分别用水提醇沉和醇提的方法提取金银花提取物,并分别测量绿原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醇提取的金银花提取物总绿原酸的含量较高。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易溶于水,所以本发明用水溶解对乙酰氨基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成比较简单,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头痛、发烧、四肢疼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金银花和黄芩二药合用,有益肝肾的作用,同时以金银花和黄芩也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整个组合物可有效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症状,还可减轻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肾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西药合用,还能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提出的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生产出合格有效的产品;可以用于对生产的指导。
本发明最小有效剂量选择实验一、实验材料
1、本发明注射液按照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苷20g、对乙酰氨基酚12.5g的处方量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试验时用生理盐水将药物配成所需浓度的液体。
2、家兔一级动物,动物合格证号为医动字20010403号,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二、方法与结果1、解热试验对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家兔发热体温的影响取体重2.5kg左右的家兔30只,适应环境3天,每天测量体温1次。实验当天测两次基础体温,选取体温波动较小者为合格实验动物。对筛选合格的家兔分别静脉给三联疫苗(9亿/ml)0.7ml/kg。45分钟后测量体温作为致热体温。取致热后体温上升1℃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6组。并按组分别给本发明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药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测量体温,记录数据并统计。见下表

由表1结果表明,当给药6mg/kg和4mg/kg时,本发明注射液对老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均有拮抗作用,当给药量为2.4mg/kg时,药物有微小的作用,但不明显,当给药量为2.0mg/kg时,药物基本没有作用。据此可认为本发明的最小有效日用剂量为2.4mg/kg时,换算为人体临床日用量为0.3mg/kg。因为按照处方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苷20g、对乙酰氨基酚12.5g制备的药液,成人临床日用量1.5mg/kg,所以本发明最小有效量是该处方量的1/5,即最小有效处方量为金银花提取物2.5g、黄芩苷4g、对乙酰氨基酚2.5g。
本发明最大安全剂量选择实验一、实验材料1、药物;本发明注射液按照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苷20g、对乙酰氨基酚12.5g的处方量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试验时用生理盐水将药物配成所需浓度的液体。
2、动物昆明种小鼠,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二、方法与结果通过预试,给小鼠一次腹腔本发明注射液全不死剂量为567.3mg/kg,全死剂量为872.4mg/kg,因此由785.6mg/kg(872.4×0.9)开始,系数为0.9,进行LD50测定。
取健康小鼠50只,体重20±2g,♀♂各半,随机分为5组,试验前16小时禁食不禁水,分别按表8本发明注射液872.4mg/kg、785.4mg/kg、706.6mg/kg、636.0g/kg,观察给药后小鼠的毒性反应,记录死亡动物,并尸解观察,7天后处死未死的动物解剖,肉眼观察。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0.0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
对小鼠一次灌胃本发明注射液后,小鼠的死亡发生在给药后2小时及第2、3天,小鼠出现活动减少,食欲下降,耸毛,尸体解剖时发现肠道胀气、充血,其余脏器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病变,未死小鼠活动、食欲、皮毛、大小便正常,平均体重有所增加,结果见下表组别 剂量 动物数死亡率 体重(g)(g/kg) (只) (%)(d0) d7第一组 872.4 10100 18.95±0.85?第二组 785.1 108018.83±0.7428.90±0.56第三组 706.6 106018.67±0.6326.80±1.81第四组 635.9 104018.38±0.9622.71±2.83第五组 572.4 102018.87±0.7722.68±3.45根据表8动物死亡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统计,测得LD50为674.62g/kg,其LD50的95%可信限为(600.56-750.69mg/kg),LD5为464.14mg/kg,LD95为885.98mg/kg。
由于药物的最小毒性剂量受人的个体差异、地理因素等的影响,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查询文献后发现,LD5的量接近药物的最小毒性剂量,据此可认为本发明的最小毒性剂量为464.14mg/kg,换算为人体临床日用量为46.414mg/kg。因为按照处方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苷20g、对乙酰氨基酚12.5g制备的药液,成人临床日用量1.5mg/kg,所以本发明最小毒性剂量是该处方量的30.94倍,即最小毒性处方量为金银花提取物386.75g、黄芩苷618.8g、对乙酰氨基酚386.75g。根据以上数据,本发明从安全性考虑,将最大处方剂量定为金银花提取物386g、黄芩苷618g、对乙酰氨基酚386g。
所以,按照重量组份计算,本发明的处方为金银花提取物2.5-386、黄芩苷4-618、对乙酰氨基酚2.5-386。相当于金银花25-3860、黄芩40-6180、对乙酰氨基酚2.5-386。
本发明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一、黄芩苷提取工艺的优选1、提取工艺与沉淀时间称取黄芩300g,投入10倍量体积沸水中,煎煮2小时,过滤,取残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适宜的相对密度,等分为8份,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放置沉淀。
2、实验结果

3.讨论根据以上结果进行比较,PH值为1.5、沉淀时间为12小时的黄芩苷纯度最高;PH值为2.5、沉淀时间为16h小时的黄芩苷得量最高;结合生产的成本及实际生产的需要,在进行水提酸沉时,调节PH值为1.5、沉淀时间为12小时比较合适。
二、不同提取方法对金银花提取效果的影响1、实验方法1.1 水提醇沉法称取金银花50g,第一次加入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用75%的乙醇醇沉,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即得。
1.2 乙醇提取法称取金银花50g,第一次加入12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10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即得。
2、实验结果

3、讨论以绿原酸的含量作为衡量金银花提取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实验结果得知,乙醇提取法的绿原酸含量高于水提醇沉法。
以下以注射制剂为例,通过药效实验说明本发明注射制剂即本发明注射液的有益效果。
主要药效学试验一、实验材料1、药物1.1 本发明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2ml/支,每100ml含药物有效成分4.5g。试验时用生理盐水将药物配成所需浓度的液体。
1.2 阳性对照药品按照申请号为02155199.5上提供的方法生产。
2、动物2.1 昆明种小鼠;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2 Wistar种大鼠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二、方法与结果1、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体温的影响大鼠200~250g,于实验室环境适应3日,每日用体温计测肛温1次,实验当日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次,选取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50只作实验用,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组别为高剂量组给予本发明注射液22.5mg/kg、中剂量组给予本发明注射液15mg/kg、低剂量组给予本发明注射液7.5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阳性对照药品15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5组动物均肌肉注射给药1次,药后各鼠立即于背部皮下注射新鲜配制的20%酵母悬液10ml/kg,此后分别于0.5、1.0、1.5及2.0h各测大鼠体温一次。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
试验结果如下1本发明的保健食品对大鼠体重的影响表1 本发明的保健食品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

由表1可见,各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重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高脂模型的建立表2 高脂模型与溶剂对照各血脂指标比较

由表2可见,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模型成立。
3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表3 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X±S)

F=20.352 P=0.000由表3可见,本发明的保健食品的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均低于高脂模型组,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

表3 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的影响(X±SD)

三、小结1、解热试验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体温的影响本发明注射液明显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
2、热板法镇痛试验本发明注射液对热板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和镇痛。
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联用,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一、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动物、试剂和仪器。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2±2g,雄性。
实验用物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等量混合物。
实验仪器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TL测定试剂盒。
2、方法和结果
各组按表1所示剂量ig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0ml/kg给相应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5天。末次给药1.5h后,正常组按10ml/kg ip生理盐水,其余各组ip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肝损伤造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5小时后,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ALT活性。由表4可知,对乙酰氨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高低剂量组的ALT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或P<0.01)。
表4 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含量的影响(X±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表示P<0.001;与模型组比较**表示P<0.001;*表示P<0.01。
3、讨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联用,可显著降低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小鼠血清ALT水平升高,可见其对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二、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1、动物、试剂和仪器。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180~210g。
实验用药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等量混合物。
实验仪器CIAS-1000型细胞图象分析系统;日本电子JEM-2000EX透射电镜;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算机。
2、实验方法2.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损伤模型组、治疗组。禁食10小时后,后两组均静脉注射对含乙酰氨基酚的水溶液,治疗组静脉注射含等量的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的水溶液。正常对照组以静脉注射等量的蒸馏水。
2.2 标本收集与检测治疗8周,留尿后,麻醉动物,于下腔精脉取血并分离血浆或血清,取双肾,右肾做匀浆,左肾制作光镜及电镜切片,光镜行HE、PAS、PAM染色,并采用SABC法制作TGF-β1阳性物质灰度值(阳性物质灰度值与其含量呈反比),每个肾脏随机选择20个肾小球,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的结果。采用放兔法测定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ET(SET)、尿液ET(UET)及肾组织ET(KET),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匀浆液蛋白含量,肾组织匀浆液ET的含量由ET浓度/蛋白浓度计算得来,以ng/g蛋白表示。在透射电镜下,对肾小球基底膜(GBM)摄影,每例标本取6张不同部位的照片,用图象分析仪测定肾小球基底膜厚度(GB-MT),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结果。
3、实验结果3.1 相对肾重肾重/体重KW/BW、尿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清楚率Ccr的变化组,而KW/BW、UAER、C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高存在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球高滤过,而治疗组KW/BW、UAER、Ccr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见表5表5 治疗8周后KW/BW、PG、UAER、Ccr比较(X±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3.2 血、尿、肾ET水平的变化8周时各大鼠血ET水平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治疗组尿、肾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经药物治疗后尿、肾、E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见表83.3 肾组织TGF-β1免疫组化结果8周时模型组肾组织着色浓集,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胞浆均可见明显表达,而正常组肾组织着色浅淡稀疏,经灰度值测定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模型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范围及强度明显小于模型组。见表6表6 治疗8周后SET、UET、KET、TGF-β1、GBMT的比较(X±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3.4 肾形态学分析光镜检查8周后正常阻大鼠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球明显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系膜基质PAS阳性物质及PAM银染区扩大,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现大量空泡变性。治疗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均较轻,肾小管空泡变性较少。
电镜观察结果GBM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系膜区扩大,基质增多,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模型组GB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但治疗组GBMT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4、讨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药物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大鼠肾脏病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苷20g、对乙酰氨基酚12.5g、聚乙二醇-400 500ml;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分别溶解于200ml注射用水后,加入聚乙二醇-400混合均匀,再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调节PH值为6.0-8.0,过滤,灌封、灭菌即得注射液。
本发明实施例2称取金银花3860g、黄芩6180g、对乙酰氨基酚386g、甘露醇300ml;取黄芩,置超临界CO2萃取釜中,调节压力25MPa,温度50℃,流量30kg/h,提取时间2.5小时,得黄芩苷。另取金银花,加入38600ml水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醇沉,含醇量为75%,静置时间为12小时。上清液抽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混合均匀,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调节药液PH值为6-7,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即得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实施例3称取金银花125g、黄芩200g、对乙酰氨基酚12.5g、微晶纤维素200g;取取黄芩,投入6000ml沸水中,煎煮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6000ml水再煎煮5次,每次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放置沉淀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金银花,加入3750ml乙醇回流提取10次,每次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将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和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以6%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成粒径为0.5-1mm的微丸,用乙醇制粒,即得颗粒剂。
本发明实施例4称取金银花3860g、黄芩6180g、对乙酰氨基酚386g、滑石粉250g;取黄芩,投入18540ml沸水中,煎煮1时,过滤,取残渣加18540ml水再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放置沉淀5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称取金银花,加入11580ml乙醇回流提取0.5小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对乙酰氨基酚、滑石粉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实施例5称取金银花25g、黄芩40g、对乙酰氨基酚2.5g、羧甲基淀粉钠1g;取黄芩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即得黄芩粉末。另取金银花,第一次加入250ml 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200ml 75%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粉末、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胺基酚、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粒,压片,用3%薄膜包衣剂对素片进行包衣,即得片剂。
本发明实施例6称取金银花提取物2.5g、黄芩苷4g、对乙酰氨基酚2.5g、豆油10mml、吐温-80 3ml、乙基纤维素5mg;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混匀,再加入到豆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使分散均匀,制丸,即得软胶囊剂。
本发明实施例7称取金银花125g、黄芩200g、对乙酰氨基酚12.5g、聚乙二醇-400400ml,取金银花,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取黄芩,投入2000ml沸水中,煎煮2小时,过滤,取残渣加1600ml水再煎煮1.5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将金银花粉末、黄芩苷、对乙酰胺基酚混合均匀。另取聚乙二醇-400熔融后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实施例8称取金银花提取物386g、黄芩苷618g、对乙酰氨基酚386g、蔗糖600g;将蔗糖投入煮沸的1000ml热水中使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和对乙酰氨基酚,过滤,灌装,即得口服液体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9本发明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加入硝酸钠溶液与硝酸铝溶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2)取本品,加入明胶溶液混合均匀,滴加氯化钠溶液,即产生沉淀。
(3)取本品,加稀盐酸置水浴中加热,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摇匀,用水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PH值应为7.0~9.0。
重金属精密量取本品坩锅中,水浴上蒸干,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III H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热原取本品依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 D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2ml,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注射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含量测定绿原酸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00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绿原酸为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8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5μm的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应为1~2mg。
黄芩苷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500m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黄芩苷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5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黄芩苷C21H18O11应为30~50mg。
对乙酰氨基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500m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酰氨基酚标准品适量,置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乙酰氨基酚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5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本品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30~50mg。
本发明实施例10本发明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加入硝酸钠溶液与硝酸铝溶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2)取本品,加入明胶溶液混合均匀,滴加氯化钠溶液,即产生沉淀。
(3)取本品,加稀盐酸置水浴中加热,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摇匀,用水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PH值应为5.0~7.0。
重金属精密量取本品坩锅中,水浴上蒸干,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III H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热原取本品依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 D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0.1-1ml,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注射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含量测定绿原酸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00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绿原酸为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2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应为0.2mg~1mg。
黄芩苷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m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黄芩苷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22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黄芩苷C21H18O11应为5~30mg。
对乙酰氨基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m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酰氨基酚标准品适量,置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乙酰氨基酚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22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本品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5~30mg。
本发明实施例11本发明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1ml,加50%的硝酸钠溶液与10%硝酸铝溶液各0.3ml,即产生黄色沉淀,再加5%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2)取本品2ml,加1%明胶溶液0.5ml,混合均匀,滴加20%氯化钠溶液,即产生沉淀。
(3)取本品2ml,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PH值应为6.0~8.0。
重金属精密量取本品2ml坩锅中,水浴上蒸干,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III H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热原取本品依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 D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0.24ml,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注射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含量测定绿原酸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5mol/L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绿原酸为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5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应为0.68mg~0.82mg。
黄芩苷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5mo/L磷酸=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m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黄芩苷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黄芩苷C21H18O11应为18~22mg。
对乙酰氨基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4%磷酸=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7m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酰氨基酚标准品适量,置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乙酰氨基酚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本品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11.8~13.1mg。
权利要求
1.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主要由金银花25-3860、黄芩40-6180和对乙酰氨基酚2.5-386制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主要由金银花125、黄芩200、对乙酰氨基酚12.5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主要由金银花提取物2.5-386、黄芩苷4-618、对乙酰氨基酚2.5-386制成;其中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应≥10%、黄芩苷纯度应≥4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由金银花提取物12.5、黄芩苷20、对乙酰氨基酚12.5制成。
5.如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金银花,用乙醇回流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另取黄芩,投入沸水中煎煮,煎液过滤,并浓缩成浸膏,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放置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混合均匀,再加入不同的辅料,用常规的方法制成不同制剂的产品。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另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混合均匀,再加入不同的辅料,用常规的方法制成不同剂型的产品。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注射液时的工艺为取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分别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入最终药液量10-60%的聚乙二醇-400混合,加入注射用水,调节PH值为5.0-9.0,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工艺为取黄芩,置超临界CO2萃取釜中,调节压力10-100MPa,温度10-100℃,流量5-80kg/h,提取时间0.5-5小时,得黄芩苷;另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水煎煮0.5-10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醇沉一次及一次以上,含醇量为50-95%,醇沉时静置时间为3-100小时,合并上清液,抽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药液量5-80%的甘露醇混合均匀,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节药液PH值为2-7,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即得成品。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微丸时的工艺为称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将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和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再与药粉量0.1~5倍量的微晶纤维素混合,以2~10%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成粒径小于2mm的微丸,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胶囊剂时的制备工艺为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称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加入药粉量2%-8%的滑石粉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11.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片剂的工艺为取黄芩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粉,即得黄芩粉末;另取金银花,加入药材量3-30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10次,每次0.5-10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即得金银花提取物;取黄芩粉末、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胺基酚混合均匀,与药粉量0.5-10%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粒,压片,用2-8%薄膜包衣剂对素片进行包衣,即得片剂。
12.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软胶囊剂的工艺为取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对乙酰氨基酚混匀,再加入到0.5-5%的软胶囊辅料中使分散均匀,制丸,即得软胶囊剂,所用辅料为豆油∶吐温-80∶乙基纤维素=4~15∶1~8∶2~10的混合物。
13.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滴丸的工艺为取金银花,粉碎成40目以上的细粉,取黄芩,投入药材量3-30倍量体积的沸水中,煎煮1-10小时,过滤,取残渣加药材量2-30倍量水再煎煮1-5次,每次1-10小时,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趁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5,放置沉淀5-50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黄芩苷;将金银花粉末、黄芩苷、对乙酰胺基酚混合均匀;另取1-8倍量聚乙二醇-400熔融后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即得滴丸剂。
14.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制成制成口服液体制剂的工艺为称取金银花提取物386g、黄芩苷618g、对乙酰氨基酚386g、蔗糖600g;将蔗糖投入煮沸的1000ml热水中使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和对乙酰氨基酚,过滤,灌装,即得口服液体制剂。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是注射液为黄棕色至棕色澄明液体,鉴别(1)取本注射液,加入硝酸钠溶液与硝酸铝溶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2)取本注射液,加入明胶溶液混合均匀,滴加氯化钠溶液,即产生沉淀;(3)取本注射液,加稀盐酸置水浴中加热,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摇匀,用水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振摇,即显红色;检查PH值应为5.0~9.0;重金属精密量取本品坩锅中,水浴上蒸干,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III H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热原取本品依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 D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0.1-2ml,应符合规定;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 B注射剂项下的有关规定;含量测定绿原酸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50∶95-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00-500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绿原酸为3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20-8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的滤膜过滤,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应为0.2mg~2mg;黄芩苷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5-95∶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500m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标准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黄芩苷8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滤膜过滤,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每ml含黄芩苷C21H18O11应为5~50mg;对乙酰氨基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柫姿?2-90∶98-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00-500m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酰氨基酚标准品适量,置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乙酰氨基酚25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置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小于0.5μm滤膜过滤,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本品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5~50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它主要由金银花、黄芩和对乙酰氨基酚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成简单,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头痛、发烧、四肢疼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金银花和黄芩二药合用,有益肝肾的作用,同时以金银花和黄芩也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整个组合物可有效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症状,还可减轻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肾产生的不良反应,中西药合用,还能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提出的注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生产出合格有效的产品;可以用于对生产的指导。
文档编号A61P11/00GK1651018SQ20041015549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叶湘武, 周云喜, 夏昌林, 杨志华, 杨波, 林晓梅 申请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