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39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是由206块骨头与肌肉等组织所构成,而骨头是构成人体主要的结构与形状,因此骨头之间的相互连接就是十分重要了,然而天灾人祸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所以骨头难免因前述的情况而受到伤害,而受到伤害的骨头有时会自然痊愈,但大部分的情况骨头却不会自然痊愈,需要依靠一些医疗器材将骨头固定,并等待其痊愈,而最常使用的医疗器材就是骨头的定位装置。
习用的骨头的定位装置,其包括有骨板(40)与固定钉(50),请配合参考图4所示,该骨板(40)上分布设有若干个穿孔(41)与若干个由两个以上穿孔(421)彼此相交所形成的连孔(42)。
请配合参考图5所示,该固定钉(50)的一端形成有固定部(51),于固定钉(50)的周壁形成有螺纹(52),该螺纹(52)的螺距是单一型态。
于实际使用时,将骨板(40)放置于受伤的骨头处,再利用固定钉(50)将该骨板(40)固定于骨头处,为避免当固定钉(50)进入骨头时,骨头的神经被螺纹(52)所破坏,因此螺纹(52)的螺距为较大的设计。
又骨头受到伤害的位置皆不相同,藉由连孔(42)的设计,使得骨板(40)可设置于合适的位置处,另外,由于,连孔(42)的各穿孔(421)的交接处形成有止边(43),将可防止固定钉(50)于连孔(42)内滑动,如此当固定钉(50)置入连孔(42)中的任一穿孔(421)时,该止边(43)就会阻挡固定钉(50)滑入连孔(42)中的另一穿孔(421)。
然而固定钉(50)与骨板(40)还是有其缺点存在,由于前述的医疗用品是与骨头相互结合,因此制作固定钉(50)与骨板(40)的材料就必须使用抗腐蚀性强、强度够与重量轻的钛金属,而钛金属虽然具有前述的优点,但是因此也造成钛金属的不易加工性。
而于制作骨板(40)时,钻取连孔(42)往往是件耗费工时的事,因为连孔(42)是由若干个成相交型式的穿孔(421)相互连结且相通所制成,因此在制作骨板(40)时,制作者必须小心翼翼以防止于制造骨板(40)造成骨板(40)的损坏,如此制作工时也会相对的提高,而造成制作成本的上升。
再者,由于老年人的康复能力与骨质疏松等问题,往往会造成已与骨头相互固定的固定钉(50)从固定处脱落,所以就失去原先固定骨头的用意,而如果该固定处是位于脊椎处的话,其危害人体就会更大。
综合以上所言,习用的骨头的定位装置具有加工不易与易于脱落等缺点,因此不论对制造者或病患而言,于其制作或使用上还是有其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习用的骨头的定位装置于使用上仍有其缺点存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可以简化骨板的加工程序,降低其制造成本,并将骨板与固定钉相互卡固,使其不易脱落。
为了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骨板与固定钉;其中,该骨板为一板体,于该板体上设有数个穿孔与长孔,该穿孔与长孔的内壁面为轴向渐缩状;该固定钉是穿设于该长孔与穿孔处,该固定钉的一端形成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周壁为一倾斜锥面,该倾斜锥面对应于穿孔与长孔的轴向渐缩状的内壁面,该固定钉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并于第一螺纹接近固定部处形成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的螺距小于第一螺纹的螺距,该第二螺纹与该长孔或穿孔的内壁相互卡抵。
而骨板的长孔,其加工方式较习用的连孔为易,所以于制造骨板时,就可简化其加工程序,降低其制造成本,再者,螺距较小的第二螺纹的设计,使得骨头、骨板与固定钉三者之间更能紧密固定,而且当螺距较大的第一螺纹从骨头固定处松脱后,第二螺纹仍与具有内壁轴向缩减的长孔或穿孔相互卡抵,使得固定钉无法由长孔或穿孔处脱离,所以对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病患更具有其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脊椎结合的平面图。
图3是骨板与固定钉结合的剖面图。
图4是习用的骨板与固定钉结合的平面图。
图5是习用的固定钉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其包括有骨板(10)与固定钉(20),该骨板(10)为一板体,于板体上设有数个穿孔(11)与长孔(12),穿孔(11)与长孔(12)的内壁为轴向渐缩状。
该固定钉(20)的一端形成有固定部(21),该固定部(21)的周壁为一倾斜锥面,该倾斜锥面对应于穿孔(11)与长孔(12)的轴向渐缩状的内壁面,于另一端的周壁形成有第一螺纹(23),并于第一螺纹(23)接近固定部(21)处形成有第二螺纹(22),第一螺纹(23)的螺距大于第二螺纹(22)的螺距。
请配合参考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是固定于脊椎(30)的骨头(31)处,由于骨板(10)的穿孔(11)与长孔(12)的内壁为轴向渐缩,所以当固定钉(20)置入分别穿孔(11)与长孔(12)时,请配合参考图3所示,固定钉(20)的第二螺纹(22)会与穿孔(11)或长孔(12)的内壁相互卡抵,而使得固定钉(20)与骨板(10)之间相互卡固。
另外,固定钉(20)的第一螺纹(23)可与骨头(31)相互结合,而部分螺距较小的第二螺纹(22)也会进入骨头(31)内,并破坏先前第一螺纹(23)所造成的纹路,如此使得固定钉(20)更加稳固地与骨头(31)相互结合,而第二螺纹(22)进入骨头(31)的部分并不多,因此不会对骨头的神经造成任何伤害。
综合以上所言,骨板(10)的长孔(12)与穿孔(11)的设计,使得制作骨板(10)的程序得以简化,并且固定钉(20)的第二螺纹(22)的设计,使得骨板(10)、固定钉(20)与骨头(31)三者之间更能相互固定,即使第一螺纹(23)与骨头(31)之间,因为骨质疏松与复原能力等问题而松脱,藉由第二螺纹(22)与具有内壁轴向渐缩的长孔(12)与穿孔(11)相互卡抵,而使得固定钉(20)与长孔(12)或穿孔(11)之间,于第一螺纹(23)与骨头(31)之间松脱后,依旧相互固定,如此固定钉(20)就不会由骨板(10)上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骨板与固定钉;其中,该骨板为一板体,于该板体上设有数个穿孔与长孔,该穿孔与长孔的内壁面为轴向渐缩状;该固定钉是穿设于该长孔与穿孔处,该固定钉的一端形成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周壁为一倾斜锥面,该倾斜锥面对应于穿孔与长孔的轴向渐缩状的内壁面,该固定钉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并于第一螺纹接近固定部处形成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的螺距小于第一螺纹的螺距,该第二螺纹与该长孔或穿孔的内壁相互卡抵。
专利摘要一种骨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骨板与固定钉;该骨板为一板体,于该板体上设有数个穿孔与长孔,该穿孔与长孔的内壁面为轴向渐缩状;该固定钉是穿设于该长孔与穿孔处,该固定钉的一端形成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周壁为一倾斜锥面,该倾斜锥面对应于穿孔与长孔的轴向渐缩状的内壁面,该固定钉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并于第一螺纹接近固定部处形成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的螺距小于第一螺纹的螺距,该第二螺纹与该长孔或穿孔的内壁相互卡抵。本实用新型可使骨头、骨板与固定钉相互固定结合得极为稳固确实。
文档编号A61B17/58GK2722843SQ200420006809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8日
发明者郭文华, 郭凡庆 申请人:长安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