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面带过滤器的液体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74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面带过滤器的液体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容器主体和注液部的液体收纳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部,所述注液部在开封状态下允许液体的流出。
背景技术
上述液体收纳容器例如有滴点自如地收纳医疗用滴眼液的医疗用滴眼用具(以下,有时简称为“滴眼用具”)。作为这样的滴眼用具,公知的有例如所谓三部件型滴眼用具,其在具有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并且收纳药液的液体收纳部的容器主体上安装注液筒部,如果再加上封住注液筒部的盖,则整个滴眼用具由三个部件形成。
另外,所谓瓶封装型滴眼用具X等也已被广泛使用,其如图4所示,在通过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等将注液筒部6和容器主体10形成为一体的一体成型型滴眼液容器A上,通过螺纹结合或嵌合等安装盖B。
进而,已知的还有在注液筒部的末端安装设有注液口的栓塞部的滴眼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这样的滴眼用具X的材料,考虑到成型的容易度等,采用的是软质的热塑性树脂。
根据这种滴眼用具X,在滴点例如图4所示滴眼液容器A内的药液的情况下,用两个指尖把持滴眼液容器A(容器主体10)的筒部2,保持滴眼液容器A的注液口61a对着滴点对象、即眼的滴点姿势,通过维持着该姿势对筒部2向容器轴线侧进行挤压操作,从注液口61a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
对于上述滴眼用具,将滴眼用具开封并从注液口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之后,由于容器主体自身的复原性等,形状要恢复到向外部流出液体前的状态,因此,会有与所滴点的药液量相当的外部空气流入到滴眼液容器内部。作为这样可流入外部空气的结构,已知设有外部空气吸入用的均压阀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这样,在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后,可以吸入外部空气,因此可使容器内的压力与外部平衡。
这是将外部空气吸入用阀的安装位置设置在注液口附近的结构,与此相对,公知的还有将外部空气吸入用阀的安装位置设在注液口的相反侧的注液容器(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实公昭39-11991号公报(图1~图2)专利文献2特开昭51-146789号公报(参照第7~第8页、图4)专利文献3实开平1-110147号公报(参照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图2)。
专利文献2所述的滴眼用具,设有外部气体吸入用阀并且设有过滤器部件,可防止伴随着外部空气的吸入而产生的、微生物等对液体收纳部内的污染。另外,若将外部空气吸入用阀和过滤器部件的安装位置设在注液口附近,则例如需要在注液筒部上设置注液口、外部空气吸入用阀及过滤器部件,因此,注液口附近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外部空气吸入用阀和过滤器部件的大小等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如果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注液容器那样,作成将外部空气吸入用阀的安装位置设在注液口的相反侧的结构,则可简化注液口附近的结构,容器的制造变得容易。
专利文献2所述的滴眼用具在注液时注液口朝下,如果维持这种状态,则液体收纳部中的液体与外部空气吸入用阀一直接触。在此,尽管外部空气吸入用阀具有允许外部空气流入、但不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单向阀的结构,但从防止液体泄漏的观点出发,设成注液时外部气体吸入用阀不与液体接触的结构比较理想。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所述的注液容器的结构,是在注液口的相反侧设置外部空气吸入用阀,注液后吸入外部空气时,液体收纳部内的液体不与外部空气吸入用阀接触,因此,不会从外部空气吸入用阀泄漏液体。但是,由于没有设置过滤器部件,所以有可能伴随着外部空气的吸入而产生微生物等对液体收纳部内造成污染的问题。
另外,根据这些滴眼用具或注液容器的结构,在保管时等注液以外的时候,注液口处于封闭状态。这时,如果在外部空气吸入用阀上因冲击等而作用压力,则外部空气会从外部空气吸入用阀流入液体收纳部内,这时将成为液体收纳部的压力上升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注液时一打开注液口,上升了的压力便从注液口释放,因此,液体收纳部内的液体会势头很猛地喷出来。
这时,例如在将注液时一滴的量控制成恒定量的滴眼用具的情况下,如果在注液时液体这样势头猛地喷出,则为了弥补飞散到周缘的液体的量,必须再次进行注液操作以滴入眼中。因此,存在着产生过多的注液操作和液体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收纳容器,该液体收纳容器可防止液体从外部空气吸入用阀的泄漏、和伴随着外部空气的吸入而产生的微生物等对液体收纳部内造成污染的问题,并且可防止在注液时以外的时候在容器内外产生压力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1特征构成在于,该液体收纳容器设置有容器主体和注液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部,所述注液部在开封状态下允许液体流出,其中,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通气机构,该通气机构具备过滤器部件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并且阻止液体向外部流出。这一特征构成的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例如,可以如下构成在通过对容器主体的筒部进行挤压等而使容器主体的容积减小来使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容器的情况下,使希望量的液体向外部流出之后,停止对容器主体的挤压,则由于容器主体自身的复原性等,其形状要恢复到使液体向外部流出前的状态,这时,容器主体内部成为负压,与所流出的液体量相当的外部空气从通气机构流入液体收纳部内部。
在此,由于具有过滤器部件和单向阀的通气机构设在容器主体的底面,所以是设在注液部的相反侧。因此,在注液时,注液口朝下,如果维持该状态而在注液后吸入外部空气的话,则液体收纳部内的液体不与通气机构接触,因此液体不会从通气机构泄漏出来。
另外,通气机构具有过滤器部件。过滤器部件以不允许外部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等污染源进入的方式构成,从通气机构吸入的外部空气要经过过滤器部件,所以可防止液体收纳部内的污染。
并且,通气机构具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且阻止液体向外部流出。因此,在该单向阀处进行外部空气的流入而可使容器内与外部的压力平衡。由于该单向阀阻止液体的流出,所以在保管时可以防止液体从通气机构泄漏出来。
另外,如果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滴眼用具那样,设成在注液口附近设置通气机构的结构,则必须考虑与注液口的位置关系,因此,通气机构的大小等在设计上会受到制约。但是,如果如本发明那样,设成在容器主体的底面上设置具有过滤器部件和单向阀的通气机构,则只要在容器主体的底面大小范围内即可,过滤器部件和单向阀的大小等在设计上不易受到制约。即,通气机构的设计自由度增加,因此,液体收纳容器的制造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液体收纳容器在容器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通气机构,因此,液体收纳容器的重心与通气机构的重量相应地向容器主体的底面侧移动。因而,与将通气机构设置在注液口附近时相比,使容器主体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而将液体收纳容器载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提高。所以液体收纳容器不易因振动等倒下,因此是适合于保管的结构。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2特征构成在于,上述通气机构具有与地面接触并且支承容器主体的承载部,其作用效果如下。
即,如果通气机构具有与地面接触并且支承容器主体的承载部,则使承载部与地面接触而将液体收纳容器载置在地面上时,可将地面与液体收纳容器的接触状态保持一定。因此,可以平衡性良好地将液体收纳容器载置在地面上。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3特征构成在于,设置有覆盖上述通气机构的底面盖,其作用效果如下。
如果这样设置有覆盖通气机构的底面盖,则成为可防止来自外部的压力变动直接影响通气机构的结构。因此,无论相对于通气机构作用有怎样的压力,外部空气都几乎不会从通气机构流入液体收纳部,可有效地防止由这样的压力变动导致的液体收纳部的压力上升。
因此,安装有底面盖时可以防止容器内外产生压力差,从而可以防止在注液以外的时候上升了的压力在注液时从注液部释放而使液体收纳部内的液体势头很猛地喷出来的问题。因而,注液时无需再次进行注液操作,也不会产生液体的浪费现象。并且,安装有底面盖时,可以很好地保护通气机构。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4特征构成在于,上述底面盖与上述容器主体形成为一体,上述底面盖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切断自如地构成,其作用效果如下。
如果这样构成,则通过例如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等形成液体收纳容器时,可以用与容器主体所用型坯相同的型坯形成底面盖。
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设置有底面盖的液体收纳容器。
另外,由于底面盖相对于容器主体切断自如地构成,所以,切断去除底面盖后,便成为通气机构露出的结构。这时,底面盖可以沿着例如缝纫眼等切断线简便地切断去除,并且可以防止底面盖以变形了的形状被去除,所以,在使用时可以提高便利性。
另一方面,由于是只要使用者不故意切断去除底面盖通气机构便不易露出的结构,所以,在输送等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有底面盖意外脱落的现象。因此,在使用液体收纳容器前,可以很好地保护通气机构。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5特征构成在于,上述单向阀是鸭嘴型的阀,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在端部相互接触自如的一对板状部件,并且,通过上述一对板状部件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而关闭,或者通过上述一对板状部件的端部彼此的分离而开口,其作用效果如下。
在此,以对容器主体进行挤压操作而使液体从液体收纳容器流出来的容器为例进行说明。
这时,如果将单向阀设为上述鸭嘴型阀,则由于该单向阀具有在端部彼此接触自如的一对板状部件,所以各板状部件分别具有锥面。
因此,在通常的不进行液体的流出操作的时候,通过各板状部件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而成为关闭的状态(闭合状态)。
另外,在对容器主体进行挤压操作期间,容器主体内部成为正压,外部空气不会流入液体收纳部内部,所以,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压力不作用于各锥面的内侧(图1104a,104b),各锥面的端部彼此的接触不被解除(闭合状态图1)。因此,在对容器主体进行挤压操作而使液体流出期间,不会从通气机构流出药液或流入外部空气。
另一方面,停止挤压操作时,因容器主体自身的复原性等,其形状要恢复到向外部流出液体之前的状态。这时,容器主体内部成为负压。这时,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压力作用于各锥面的内侧而解除端部彼此的接触(图2),通气机构成为打开状态。这样,与所流出的液体量相当的外部空气流入液体收纳部内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构成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由于单向阀为鸭嘴型,所以,在要流出液体而对容器主体进行挤压操作时(容器主体内部成为正压),可以使单向阀成为闭合状态。
另外,液体流出之后,停止对容器主体的挤压操作,容器主体的形状要恢复到液体流出前的状态时(容器主体内部成为负压),可以很好地利用所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压力而使单向阀成为打开状态。
因此,可以得到根据有无液体流出而同步性很好地允许外部空气流入、并且不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单向阀。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的第6特征构成在于,设置有盖,该盖能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上并且具有开封机构和阀机构,所述开封机构能将未开封状态的上述注液部开封,所述阀机构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并且阻止从外部流入空气。
若将该盖安装在收纳有液体的未开封的容器主体上,则能利用开封机构解除密封状态。另一方面,在利用开封机构开封注液部之前能可靠地维持容器主体的密封状态。
另外,该盖具有阀机构,该阀机构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并且阻止从外部流入空气,因此,是在使希望量的液体向外部流出后能切断外部空气流入容器主体内的路径的结构。因此,能防止容器开封后外部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等进入滴眼液容器内,可以防止在容器开封后污染容器内部。


图1是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滴眼用具)的概略图。
图2是打开状态的通气机构的概略图。
图3是滴眼液容器A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图。
图4是以往的滴眼液容器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A 滴眼液容器10 容器主体12 液体收纳部61a 注液口100 通气机构103 单向阀101 过滤器部件110 底面盖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作为液体收纳容器,示出了主要用于医疗的滴眼用具X的概略图。该滴眼用具X包括具有容器主体10的滴眼液容器A、和在滴眼液容器A上装卸自如的盖B,所述容器主体10作为液体而能够收纳主要用于医疗的滴眼液等药液。
例示的滴眼液容器A在具有液体收纳部12的容器主体10上形成有注液筒部6,所述液体收纳部12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并收纳药液,在注液筒部6的末端设有注液部(注液口)61a。该滴眼液容器A可以通过例如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等一体地形成容器主体10和注液筒部6。
该滴眼液容器A具备圆形的底部1、与该底部的周缘相连的中空圆筒状的筒部2、与筒部2的肩部2a连续的圆筒状的颈部3、以及与颈部3的上侧连续的注液筒部6。在注液筒部6的外周设有阳螺纹6a。
另外,可以设成在注液筒部6的末端设置栓塞部的结构(未图示)。鉴于与采用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等在注液筒部6上直接形成注液口61a的情况相比制造成本低等原因,已被广泛采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外部空气的流入,栓塞部以与注液筒部6紧贴的方式安装。
作为滴眼液容器A的构成材料,有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热塑性材料等,所成型的滴眼液容器A整体可弹性变形。
盖B只要是以装卸自如地螺纹结合在滴眼液容器A的阳螺纹6a上的方式构成,则可采用任意的结构(详细情况后述)。这时,如果是具有下述效果的形态则比较理想,即,能可靠地维持滴眼用具X开封前的密封状态、在滴眼用具X开封后能防止收纳在液体收纳部12内的药液泄漏、或者外部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等进入滴眼液容器A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液体收纳部12内部的污染等。
在本发明中,滴眼液容器A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上设置有通气机构100,通气机构100设置有过滤器部件101和单向阀103,所述单向阀103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并且阻止药液向外部流出。通气机构100安装在开口于容器主体10的底面的开口部102上。
由于这样设置通气机构100,在该单向阀103处可以进行外部空气的流入,而使容器内的压力与外部平衡。
即,可以如下构成进行滴点动作时,用两个指尖把持滴眼液容器A(容器主体10)的筒部2,对筒部2向容器轴线侧进行挤压操作,使容器主体10的容器减小,从而使药液向外部流出,使希望量的液体向外部流出以后,停止对容器主体10的挤压,则由于容器主体10自身的复原性等,其形状要恢复到使液体向外部流出之前的状态,这时,容器主体10内部成为负压,与所流出的液体量相当的外部空气从通气机构100流入到液体收纳部12内部。
过滤器部件10例如可设在单向阀103的外侧,不允许外部空气中所包含的微生物等污染源的侵入。如果这样构成,则从通气机构100吸入的外部空气最先经过过滤器部件101,因此,即使解除滴眼液容器A的密封之后,也可以防止容器主体10内药液的污染。另外,由于该单向阀103以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并且阻止液体向外部流出的方式构成,因此,在该单向阀103处可以进行外部空气的流入而使容器主体10内与外部的压力平衡。
优选地,通气机构100具有与地面接触并且支承容器主体10的承载部105。如果这样构成,则在将滴眼液容器A载置在地面上时,可以平衡性很好地将滴眼液容器A载置在地面上。
如上所述,滴眼液容器A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但即使在容器主体10底面的变形以歪斜的形状保留下来的情况下,如果通气机构100具有承载部105,则也可以将滴眼液容器A稳定地载置在地面上。
另外,设有覆盖通气机构100的底面盖110。即,在安装有底面盖110时,成为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压力变动直接影响通气机构100的结构。因此,无论有怎样的压力作用在通气机构100上,外部空气也不会从通气机构100流入到液体收纳部12内,可以有效防止这种压力变动引起的液体收纳部12的压力上升。
并且,安装有底面盖110时,可以很好地保护通气机构100。
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即,可以防止在注液以外的时候上升了的压力在注液时从注液口61a释放出来、而使液体收纳部12内的药液势头很猛地喷出来的问题,从而不需要再次进行注液操作,也不会浪费液体。
即,通过设置覆盖通气机构100的底面盖110,可以防止容器主体10产生内外压力差。
优选地,底面盖110与容器主体10一体形成,且底面盖110相对于容器主体10切断自如地构成。这时,容器主体10与底面盖110的边界由例如缝纫眼等切断部120构成。
若这样构成,则在如后面所述那样通过例如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等形成容器主体10时,可以用与容器主体10所用型坯相同的型坯形成底面盖110。
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设有底面盖110的容器主体10。
另外,由于底面盖110相对于容器主体10切断自如地构成,所以若在滴眼用具X开封后将底面盖110切断并去除,便成为通气机构100露出的结构。这时,底面盖110可以沿着缝纫眼等切断部120简便地切断去除,并且可以防止底面盖110以变形了的形状被去除的情况,因此,使用时可以提高便利性。
另一方面,由于是只要使用者不故意切断去除底面盖110、通气机构100就难以露出的结构,所以,在滴眼用具X的输送过程等中,几乎没有底面盖110意外脱落的可能。因此,在使用滴眼用具X之前,可以良好地保护通气机构100。
优选地,单向阀103设成鸭嘴型的阀,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在端部相互接触自如的一对板状部件103a、103b,并且通过一对板状部件103a、103b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而关闭,或者通过一对板状部件103a、103b的端部彼此的分离而开口。
一对板状部件103a、103b,在各自的端部相互接触而构成为锥状。因此,各板状部件103a、103b分别具有锥面104a、104b。
在通常的不进行滴眼操作的时候,通过各板状部件103a、103b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而成为关闭的状态(闭合状态)。
另一方面,进行滴点动作时,用两个指尖把持滴眼液容器A(容器主体10)的筒部2,对筒部2向容器轴线侧进行挤压操作。通过该挤压操作,滴眼液容器A内部成为正压,因此,药液从注液口61a流出而进行滴点。
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后,停止挤压操作,则因滴眼液容器A自身的复原性等,要恢复到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之前的形状。这时,滴眼液容器A内部成为负压,与所滴点的药液量相当的外部空气流入液体收纳部12内部。
在此,在对滴眼液容器A(容器主体10)的筒部2进行挤压操作期间,滴眼液容器A内部成为正压。这时,外部空气不会流入液体收纳部12内部,因此,外部空气的压力不作用于各板状部件103a、103b内侧的锥形面104a、104b(过滤器部件101侧)上,各板状部件103a、103b的端部彼此的接触不被解除(成为闭合状态,参照图1)。因此,在对滴眼液容器A的筒部2进行挤压操作而将药液滴下来进行滴点期间,不会从通气机构100流出药液或流入外部空气。
另一方面,停止挤压操作后,与所滴点的药液量相当的外部空气要流入液体收纳部12内部。这时,经由过滤器部件101流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102时,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压力作用于各锥形面104a、104b上。这时,各板状部件103a、103b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被解除。这时通气机构100成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吸入孔105流入液体收纳部12内部。
因此,通过将单向阀103作成上述的鸭嘴型,在要滴点药液而对滴眼液容器A的筒部2进行挤压操作时(滴眼液容器A内部成为正压),可以使通气机构100成为闭合状态。
另外,滴点药液后,停止对滴眼液容器A的筒部2的挤压操作,滴眼液容器A的形状要恢复到滴下药液而进行滴点之前的状态时(滴眼液容器A内部成为负压),可以很好地利用所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压力而使通气机构100成为打开状态。
因此,可以得到与滴点动作相配合、而同步性良好地允许外部空气的流入并且不允许药液向外部流出的单向阀103。
以上,对滴眼液容器A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对安装在滴眼液容器A上的盖B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盖B可采用装卸自如地螺纹结合在滴眼液容器A的阳螺纹6a上的形式。
例如,盖B可设成具有开封机构和阀机构的结构,所述开封机构可对未开封状态的注液部61a开封,所述阀机构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并且阻止从外部流入空气。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具备基体部件7和可安装在基体部件7上的顶盖8,所述基体部件7能安装在可收纳药液的滴眼液容器A上。在顶盖8中设有压入部件(开封机构9)、第一紧贴部件(阀机构11)及第二紧贴部件13,其中,压入部件9以相对于基体部件7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并保持在基体部件7上,在其侧面上具有将药液向外部引导的槽部9a,并且能由顶盖8向滴眼液容器A一侧压入以解除滴眼液容器A的密封状态;第一紧贴部件11以从外侧紧贴在压入部件9上的状态设在基体部件7的末端部分77上;第二紧贴部件13设在基体部件7的内周侧,可与所压入的压入部件9紧贴。
作为顶盖8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如下构成由盖体8a和可从该盖体8a切断去除的切断部8b形成,将切断部8b去除之后,将盖体8a压入时(参照图2),盖体8a将压入部件9向滴眼液容器A一侧压入,并且盖体8a能与基体部件7抵接。
另外,基体部件7可由第一基体部件7a和第二基体部件7b构成。
未使用滴眼用具A时,滴眼液容器A维持着密封状态(图1),由于未进行将盖B的压入部件(开封机构)9压入这一操作,所以可阻止容器开封前的药液与外部空气的接触,能可靠地维持未使用时的滴眼液容器A的密封装态。然后,通过压入压入部件9这一操作,压入部件9嵌入到滴眼液容器A中(即,将未开封状态的注液部61a开封),能可靠地解除滴眼液容器A的密封状态(图2)。
解除密封状态后从滴眼液容器A流出的液体,由设在压入部件9侧面上的槽部9a向外部引导。这时,由于设在基体部件7内周侧的第二紧贴部件13与压入部件9紧贴,所以可以防止药液通过槽部9a以外的路径流到外部。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抑制药液从容器主体10的泄漏。
另外,第一紧贴部件11(阀机构)与压入部件9在由槽部9a引导的药液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分离开,所述第一紧贴部件11设在基体部件7的末端部分77上、且处于从外侧相对于压入部件9紧贴的状态下,因此,可以使药液向外部流出,所以,可以容易地供给药液。
使希望量的药液向外部流出后,第一紧贴部件11重新成为从外侧相对于压入部件9紧贴的状态,成为可以切断外部空气向容器主体10内流入的路径的结构。因此,可以防止在滴眼液容器A开封后外部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等进入滴眼液容器A内,而防止在滴眼液容器A开封后容器内产生污染。
作为盖B的构成材料,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热塑性材料等。
下面,对本发明的滴眼用具X中的滴眼液容器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滴眼液容器A通过例如吹塑成型或真空成型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例示通过吹塑成型、药液填充、容器密封这一连串的系统即吹塑填充密封法,一体形成底面盖110和滴眼液容器A(容器主体10)的方案(参照图3)。
(a)设成将一对主成型模具41和一对副成型模具42打开的状态,所述一对主成型模具41成型筒部2和注液筒部6,所述一对副成型模具42成型底面盖110并且可通过密接而将通气机构100一体形成在容器主体10上。从配置在这些模具上部的推出头43推出中空圆筒状的型坯44,并将其配置在两成型模41~42之间。
(b)将主成型模具41闭合,并且从管嘴45吹入压缩空气,使型坯44膨胀,由此来成型筒部2和注液筒部6。
(c)通过管嘴45填充规定量的药液。
(d)通过设置管嘴46将在别的工序中制造的通气机构100载置在规定位置(滴眼液容器A的底面位置)上。
(e)使设置管嘴46上升后,将副成型模具42闭合而将通气机构100密接在容器主体10上,并且成型出底面盖110。
(f)将主成型模具41和副成型模具42打开,取出滴眼液容器A。
优选地,容器主体10与底面盖110的边界成型为例如薄壁状,以便易于切断去除底面盖110。
这样,可以用与容器主体10所用型坯相同的型坯44形成底面盖110,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设有底面盖110的容器主体10。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可用于设有容器主体和注液部的液体收纳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部,所述注液部在开封状态下允许液体流出,该液体收纳容器可用作滴点自如地收纳医疗用滴眼液的医疗用滴眼用具。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收纳容器,设置有容器主体和注液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部,所述注液部在开封状态下允许液体流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通气机构,该通气机构具备过滤器部件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并且阻止液体向外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气机构具有与地面接触并且支承容器主体的承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覆盖上述通气机构的底面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面盖与上述容器主体形成为一体,上述底面盖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切断自如地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向阀是鸭嘴型的阀,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在端部相互接触自如的一对板状部件,并且,通过上述一对板状部件的端部彼此的接触而关闭,或者通过上述一对板状部件的端部彼此的分离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盖,该盖能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上并且具有开封机构和阀机构,所述开封机构能将未开封状态的上述注液部开封,所述阀机构允许液体向外部流出并且阻止从外部流入空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液体收纳容器(滴眼液容器)(A)设置有容器主体(10)和注液口(61a),所述容器主体(10)具有收纳药液的液体收纳部(12),所述注液口(61a)在开封状态下允许药液流出,其中,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上设置有通气机构(100),该通气机构具有过滤器部件(101)和单向阀(103),所述单向阀允许从外部流入空气,并且阻止液体向外部流出。另外,设置有覆盖通气机构(100)的底面盖(110)。进而,在容器主体(10)上可安装地设置有盖(B),所述盖(B)具有开封机构(9)和阀机构(11)。
文档编号A61J1/05GK1901872SQ20048003912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山田博, 三好直人 申请人:参天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