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48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内晶状体,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用于植入到已经通过一个取出手术去除了天生晶状体基质的人眼睛的囊袋内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其中在取出手术中,将天生晶状体的后囊和前囊残边完整地留在眼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人眼睛内应用眼内晶状体的新方法,从而使病人具备对正常睫状肌的作用作出反应的调节能力。
背景技术
人眼睛具有一个位于角膜和虹膜之间的前室、一个位于虹膜后方并盛装晶状体的后室、一个位于晶状体后方并盛装玻璃体的玻璃体室和位于玻璃体室的后部的视网膜。正常人眼具有一个晶状体囊,该晶状体囊的周边通过小带连接到眼睛的睫状肌上,并且晶状体囊盛装有晶状体基质。晶状体囊具有弹性的光学透明的前部和后部膜状壁,它们通常也被眼科学家分别称为前囊和后囊。在虹膜和睫状肌之间有一个环形的缺口状空间,又称为睫毛沟。
人眼睛具有天生调节能力。天生调节是指睫状肌由大脑控制而舒张和收缩,从而使眼睛具有近视觉(near vision)和远视觉(distantvision)。睫状肌的这种行为是自动的,从而将天生晶状体设置为一定形状,将进入眼睛的被视景物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人眼睛受到多种功能失调因素的影响,这些功能失调因素会降低或者彻底破坏眼睛的正常工作能力。其中一种常见的功能失调涉及天生晶状体基质不断变浑浊,从而形成白内障。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去除白内障化的人眼晶状体并植入一个人工眼内晶状体来代替天生晶状体。现有技术中有各种用于此目的的眼内晶状体。
这些眼内晶状体的实际外观和结构差别很大。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内晶状体,该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中央光学区域或者镜片以及触觉连接件(haptics)。该触觉连接件从镜片向外伸出并与人眼睛的内部结合,从而将镜片支承在眼睛的轴线上。美国专利US5047051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触觉固定板、一个位于触觉固定板纵向中心的镜片和固定到触觉固定板上的触觉环。
一直到1980年才实现用手术去除白内障。这些手术包括囊内取出法或者囊外取出法,其中囊内取出法为将包括晶状体外侧囊袋和内侧晶状体基质的整个晶状体取出;囊外取出法是将晶状体的前囊去除,但完整留下晶状体的后囊。这种囊内取出法和囊外取出法可能导致某些手术后出现复杂情况,从而给这些方法的使用增加不必要的危险。最严重的复杂情况就是在用囊外取出法将晶状体取出后后囊混浊、眼内晶状体不共心和黄斑囊样水肿。
人们开发了一种称为前囊切开术的改进手术方法,该方法用来在囊内取出法和囊外取出法取出白内障过程中减少上述和其它的手术后复杂情况的发生以及相应的危险。简而言之,前囊切开术就是在天生晶状体的前囊上切出一个开口,而将囊袋完整地留在眼内,其中该囊袋具有一个弹性后囊、位于前囊开口周围的残边或者边缘和一个位于前囊残边和后囊的外周边之间的环形沟槽(这里又称为囊袋沟)。该囊袋的周边通过眼睛的小带与眼睛周围的睫状肌保持连接。利用晶状体乳化法和抽吸法或者其它方法使得白内障化的天生晶状体穿过前囊开口而从囊袋中取出,然后将一个眼内晶状体穿过该开口植入到该囊袋内。
一个称为囊破裂术(capsulorhexis)的新的、改进形式的前囊切开术基本上是一个连续形成圆形或者弧形裂口的前囊切开术。囊破裂术是沿着一个与晶状体轴线同轴的基本上呈圆形的撕裂线撕裂天生晶状体囊袋的前囊,并且将由撕裂线所包围的前囊的大致圆形部分去除。如果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或者囊破裂术操作恰当,可以提供一个穿过天生晶状体囊袋的基本上圆形的开口,该开口与眼睛的轴线同轴,其周边由一个连续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环绕。前囊残边为一个相对较为光滑和连续的边缘,并且包围前囊开口。但是,在进行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时,前囊残边经常被无意撕裂、切开或者破裂,或者残边内侧边缘形成刻痕或者切口,从而导致残边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尤其是在纤维化过程中很容易撕裂,这在下面还要进行描述。
另外一种前囊切开术又称为包覆囊切开术,该手术为在天生晶状体的囊袋的前囊上形成一个水平的切口,然后在前囊上与水平切口相交并从水平切口出发切出两个垂直切口,最后沿着一个撕裂线撕裂前囊。该撕裂线具有一个上部向上拱起的拱形部分,该拱形部分从两个垂直切口的顶端开始并接着形成一个向下的垂直部分,该垂直部分与向下延伸的垂直切口平行并穿过第二垂直切口。该方法在眼睛的中央轴线上形成一个基本上呈拱形的前囊开口。该开口的底部边缘为水平切口,一个垂向侧边为垂直切口,其对面的垂向侧边为第二垂直切口,前囊开口的上部边缘为前囊撕裂线的拱形部分。在前囊开口的一侧,垂直切口与邻近的水平切口的端部形成一个柔性的皮片(flap)。在前囊开口的另外一侧,垂直切口和邻近的水平切口的端部形成一个第二皮片。
第三种前囊切开术称为啤酒罐或者罐开启器前囊切开术,该手术为沿着一个与眼睛轴线同轴的一个圆形线在多个位置上撕裂天生晶状体的前囊,然后将圆形线周边所包围的囊袋的大致圆形部分去除。该方法可以形成一个与眼睛轴线基本上同轴的大致圆形的前囊开口,该前囊开口的周边为前囊的环形残边或者边缘。该前囊残边的内侧边缘具有多个由前囊上撕裂的孔的边缘所形成的扇形褶皱,从而导致残边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尤其是在纤维化过程中很容易撕裂,这在下面还要进行描述。
各种眼内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和放置到眼睛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述调节能力是指眼内晶状体根据近视觉和远视觉的需要来调节,即使眼睛聚焦。美国专利5326347和某些早期的专利描述了一些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大多数非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具有单一焦距的镜片,该镜片只能将眼睛的焦距调节到某一个固定距离,因此需要配戴眼镜来改变焦距。另外一些非适应性晶状体具有双焦距镜片,该镜片可以将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成象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大脑选择合适的图象而排斥其它图象,因此双焦距晶状体不用配戴眼镜就可以获得近视觉和远视觉。但是双焦距晶状体的缺点是每一个双焦距图象仅利用了40%的光线,而其余的20%的光线在散射中散失了。
将眼内晶状体放置在眼内的位置可能有四个。它们是(a)前室,(b)后室,(c)囊袋和(d)玻璃体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改进的用于植入到人眼囊袋内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利用前囊切开术,最好用囊破裂术从人眼睛囊袋中取出天生晶状体基质后,该囊袋仍然保留在眼睛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中央镜片和触觉连接件;所述触觉连接件沿着直径方向从所述镜片的互相面对的两侧向外伸出,并且相对于所述镜片可以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在某些所述实施例中,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通过铰链状接合件,这里又称为铰链,连接到镜片上,而触觉连接件的向前/向后移动则涉及在这些铰链处的旋转运动。在其它所述实施例中,触觉连接件是弹性柔性的,触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镜片向前/向后移动涉及触觉连接件的弹性弯曲或者弯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术语“弯曲”、“弯曲的”、“柔性的”和这里所使用的类似术语在广义上既覆盖了带有铰链的触觉连接件,又覆盖了可弹性弯曲的触觉连接件。
所述某些实施例的晶状体在这里称为单板状触觉晶状体。这些单板状触觉晶状体打算用在眼睛手术中所使用的囊切开术操作适当,从而在晶状体植入到眼睛内时前囊残边或边缘不仅完全保留完整、未裂开、撕裂或者遭受类似作用,而且在后面的纤维化过程中也保留完整的情况中。另外所述一些实施例中的晶状体称为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这些后面的晶状体打算用于囊切开术所产生的前囊残边不是保留完整或者不可能在纤维化过程中保持保留完整的条件下。这两种类型的晶状体均设计用于植入到眼睛的囊袋内的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晶状体镜片在眼睛的轴线上与囊袋的前囊开口对齐,晶状体触觉连接件与所述囊袋沟壁接触并位于所述囊袋沟内。通常晶状体的后表面面对囊袋的后囊。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晶状体具有圆形的镜片和触觉连接件。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通过较窄的接合件连接到镜片的互相面对的两侧。这些接合件只是占据镜片上相对较小的长度的边缘部分,而镜片上位于接合件之间的主要的圆形边缘部分则不会受到更大阻碍。在这里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些接合件是铰链接合件,触觉连接件相对于镜片可以围绕这些铰链接合件向前和向后移动。柔性或者具有铰链的接合件在镜片和触觉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桥接部分,其中板状触觉连接件通过纤维化固定到前囊和后囊内的位置上。桥接部分的宽度逐渐变细,而最宽的端部靠近所述镜片。这允许桥接部分在纤维化的前囊残边和后囊所形成的小袋内进出滑动,并且当板状触觉连接件受到端部对端部的压缩时使镜片向前移动。
在三周后的手术后治愈期间,前囊残边的后表面上的活化内皮细胞使得前囊残边通过纤维化熔结到后囊上。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周围,这些触觉连接件被囊袋收缩包覆,并在前囊残边和后囊之间形成径向的小袋。这些小袋含有触觉连接件并用于将晶状体定位和对中在眼睛内。在纤维化过程中前囊残边收缩。这种收缩与触觉连接件的收缩包覆结合,导致晶状体受到端部压缩,从而沿着眼睛的轴线相对于固定的外侧端部向前偏移晶状体的中心。这种保留完整的纤维化前囊残边防止晶状体向前移动,因此纤维化导致的晶状体偏移发生在向后移动到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晶状体挤压弹性后囊并向后拉伸该后囊。
在纤维化完成后眼睛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睫状肌的舒张将拉伸囊袋和纤维化的前囊残边。前囊残边被拉伸到一个类似拉紧蹦床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前囊残边向后偏移晶状体,并将晶状体保持在一个后方位置上。在晶状体的该位置上即远视觉位置上,晶状体镜片向后挤压和拉伸弹性后囊。拉伸的后囊然后在晶状体上施加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本发明的调节式晶状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设计,该调节式晶状体利用眼睛的纤维化前囊残边、弹性后囊、玻璃体室压力以及由大脑自然控制的睫状肌来提供手术后的近视觉调节。因此,当观看一个近处物体时,大脑使睫状肌收缩,这使得前囊残边舒张、玻璃体室压力增加并压缩晶状体的端部,从而实现晶状体镜片沿着眼睛的轴线向前偏移,亦即调节移动,到达一个近视觉位置。调节量决定了晶状体的偏移调节最初是通过增加玻璃体压力和拉伸的后囊的向前偏压作用力使得晶状体发生偏移调节,最后再利用因晶状体端部受到压缩而扭转来实现晶状体的调节性偏移。接着大脑控制睫状肌舒张,从而拉伸囊袋和纤维化的前囊残边,进而使得晶状体向后返回到其远视觉位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晶状体具有圆形的镜片,该镜片的直径尺寸适合于穿过前囊开口。这些优选的晶状体构造和设置为使得它们的镜片向前调节到镜片已经伸出到前囊开口的外面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晶状体的调节范围最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手术开始时睫状肌被麻醉,使其处于舒张状态,并且在手术时和手术后通过纤维化将前囊残边或者边缘熔结到后囊上的过程中,睫状肌一直维持舒张状态。通过将睫状肌舒张剂(亦即睫状肌麻痹剂)导入到眼睛内来对睫状肌进行麻醉。尽管可以使用各种睫状肌麻痹剂,但优选的睫状肌麻痹剂为阿托品,因为和其它的睫状肌麻痹剂相比它可以保持相对较长的有效期。睫状肌麻痹剂最初在手术开始后导入到眼睛内,以扩散瞳孔并将睫状肌麻醉在舒张状态。手术后,病人将睫状肌麻痹剂定期滴入到眼睛内,以便在手术后的足够长时间内(通常2~3个星期)使睫状肌维持在其舒张状态,直到纤维化完成。这种通过引入药物来导致睫状肌舒张可以防止纤维化过程中睫状肌收缩和囊袋不能移动。通过这种方式,晶状体被固定到眼睛内相对于视网膜处于某一个远视觉位置上。当睫状肌麻痹剂效果消失而睫状肌又收缩时,这种收缩导致板状触觉连接件的端部受到压缩,从而向前移动镜片而获得近视觉。如果睫状肌没有维持在其舒张状态,则在纤维化过程中,睫状肌将根据大脑的控制而产生适应性的收缩和舒张。睫状肌在纤维化过程中的这种行为将不仅导致不能在纤维化组织内正确形成触觉小袋,而且纤维化过程中睫状肌也会沿着径向压缩囊袋和晶状体的端部收缩,从而很可能导致囊袋中处于正确位置上的晶状体发生异位。
根据本发明的适应性晶状体可以具有一个常态的非受力形状。当晶状体从其常态非受力形状开始偏移时,晶状体将形成内弹性应变能作用力,该作用力迫使晶状体返回到其正常非受力形状,这也有助于晶状体的调节。在晶状体在常态非受力形状下可以是平的、向前拱起的或者向后拱起的。所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晶状体包括用于协助晶状体调节的辅助的弹簧。在某些公开的其它的晶状体实施例中则具有位于触觉连接件端部上的一体的固定装置,在该固定装置附近,前囊残边发生纤维化,从而固定晶状体防止晶状体在眼睛内错位。其它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具有固定元件,晶状体可以与这些固定元件分离,从而可以在以后取出该晶状体,以便修正和替换处于眼睛内原始位置处的晶状体。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设计用于恰当进行眼睛的前囊切开术,从而提供一个保留完整并在整个纤维化过程中前囊残边的圆周边保持连续的情况。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则设计用于当前囊残边或者边缘撕破,这就是说切开或者破裂,或者在纤维化过程中很容易破裂的情况。破裂的前囊残边可以有多种产生方式。例如,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或者囊破裂术的不恰当操作可以在偶然的情况下切开或者撕裂前囊残边。另外一方面,啤酒罐或者罐开启器囊切开术不能产生一个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扇贝形前囊残边的内侧边缘将具有产生应力的区域,这使得前囊残边在手术或者后面的纤维化过程中很容易被撕裂。包覆囊切开术所产生的前囊残边本质上就是破裂和不完整的。
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将不能使用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其原因如下所述。一个撕裂的边缘可能不能在纤维化过程中将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紧紧固定到囊袋沟内,因此使得晶状体很容易偏心和/或向后或者向前错位。撕破的前囊残边也不能维持非破裂的前囊残边呈现的类似拉紧蹦床状态。如果这样,则在纤维化过程中和之后,前囊残边将不能使板状触觉连接件靠着后囊向后充分偏移到一个远视觉位置。事实上,一个破裂的前囊残边可能允许晶状体向前偏移。在这些情况下,由于晶状体的能力是根据每个具体的病人和其自身的聚焦能力进行选择的,并且取决于其眼镜能力,并且不用眼镜而获得良好视力需要晶状体的镜片距离视网膜具有很精确的距离,因此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将不可能用于撕破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
本发明的调节式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设计用于囊袋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破裂的情况。这些板状触觉连接件类似于单板状触觉晶状体,但是另外还在触觉连接件的端部具有弹性弹簧,例如弹性环。当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植入到囊袋内时,触觉连接件弹簧向外挤压囊袋沟的壁,从而在纤维化过程中将晶状体固定到囊袋内。纤维化发生在弹簧附近,从而将撕裂的前囊残边熔结到后囊上、将弹簧和触觉连接件固定到囊袋内并且在纤维化过程中克服弹性后囊而向后偏移晶状体。在破裂的前囊残边周围的纤维化完成后,大脑控制睫状肌收缩和舒张,从而以与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和保留完整的非破裂前囊残边一样的方式实现板状触觉弹簧连接件的调节。
尽管本发明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设计用于具有破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的情况,但是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也可以用于前囊残边保留完整的情况。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还可以弥补晶状体在眼睛内的不正确放置。在这种不正确放置情况下,晶状体的一端定位在囊袋内,而另外一端定位在眼睛的睫毛沟内。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比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优越之处在于,使用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时,手头不需要既有用于保留完整前囊残边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又有用于前囊残边在手术过程中撕裂而作为备份用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
本发明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比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优越的另外一点是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可以比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具有更大直径的镜片,其中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直径通常限制为4-7mm。因此,在纤维化过程中,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依赖于弹性而不是前囊残边将晶状体保持在其位置上。结果,这些晶状体可以用于一个具有较小半径宽度或者前囊残边破裂或者被撕破的前囊残边中,与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可能尺寸相比,这两种情况下前囊残边或者边缘均因此而具有较大直径的前囊开口。反过来,较大直径的前囊开口允许使用较大直径的镜片,这种镜片在眼科中可能具有某些优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这样的大直径开口可以在纤维化完成后通过用激光沿着径向撕裂圆形的前囊残边圆周边以扩大开口来实现。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涉及利用本发明的适应性晶状体在人眼睛内提供晶状体调节的新方法,其中该眼睛内的天生晶状体基质已经通过一种涉及天生晶状体囊切开术的步骤去除。该方法可以用于替换一个白内障已经去除的天生晶状体,并可以修正以前配戴眼镜的病人的眼睛的屈光误差,以使得该病人不配戴眼镜也能观看得更清楚。例如,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来替换清晰的非白内障化的晶状体基质,从而为需要放大镜或者双焦距眼镜用于近视觉的40岁左右的人修正屈光误差,并恢复调节功能。根据本发明的利用一个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的方法,囊袋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沿着径向方向被撕裂或者切开,以便在纤维化完成后撕裂前囊开口,从而允许使用一个相对较大直径的6或者7mm的镜片。


图1是一个人眼睛的剖面图,其中的天生晶状体已经采用前囊切开术手术方法例如天生晶状体囊破裂术去除,该图1示出了植入到的囊袋中的一个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适应性晶状体;图1A是一个人眼睛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的眼内晶状体的前部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3-3线剖开的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4-4线剖开的剖面图;图5-8说明图1-4中所示的眼内晶状体在图1中的眼睛中的应用方式,以便进行视觉调节;图9~12类似于图3,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剖面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另外一种形状的镜片;图13类似于图3,是一个改进的根据本发明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剖面图,用于说明晶状体在其正常非受力状态下的形状;图14是类似于图16的剖面图,用于说明处于远视觉位置的晶状体;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剖面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向前位移的镜片;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剖面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一体的固定装置,用于将晶状体固定到眼睛的囊袋内;
图17是沿着图16中的17-17线剖开的剖面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前面侧视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另外一种形式的一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晶状体固定到眼睛的囊袋内;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前面侧视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用于协助调节的弹簧;图23说明图22中的晶状体植入到类似于图1中的人眼睛的囊袋内,并表示晶状体处于手术后,并且在一定程度的调节之后;图24类似于图23,表示晶状体处于其后方的远视觉位置;图25~3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剖面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独立的固定装置,用于将晶状体固定到类似于图1中的眼睛的囊袋内;图31-3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剖面图,该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一体的固定装置;图35-37分别说明由一个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capsulorhexis)、啤酒罐开启器前囊切开术和包覆前囊切开术所构成的前囊开口;图3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的前面视图;图39类似于图4,表示图38所示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植入到眼睛内;图40是沿着图39中的40-40线的放大的剖面图;图41和42说明在纤维化完成后扩大囊袋的前囊开口的两种方式,用于允许一个相对较大的晶状体镜片移动;图4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的板状触觉晶状体的前面侧视图;图44-4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的板状触觉晶状体;图47是一个优选的根据本发明的适应性晶状体的前方侧面剖面图;图48是沿着图47中的48-48线的剖面图;图49说明图47中所示的晶状体植入到一个眼睛内的囊袋内,并表示晶状体处于远视觉位置;
图50类似于图49,表示晶状体处于调节时的向前极限位置或者在其附近的视图;图51类似于图4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的适应性晶状体的剖面图;图52类似于图47,表示本发明另外一个改进的适应性晶状体;图53类似于图47,表示本发明再一个改进的适应性晶状体;图54表示手术后纤维化完成后本发明的一个向前偏移的眼内晶状体,该眼内晶状体处于眼睛内后方的远视觉位置;图55为图54中的箭头55-55环绕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56是根据本发明的眼内晶状体和天生囊袋的另外一个放大的视图,表示入射光线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图57和58是剖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向前偏移调节式眼内晶状体,该晶状体提高了调节程度并增加了屈光度的调节;图58用实线表示该优选的眼内晶状体处于调节中的中等位置,假想线表示晶状体处于调节中的后方的远视觉位置,而虚线表示晶状体处于调节中的前方的近视觉位置;图59是图58的晶状体的边缘视图;图6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形式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分解立体图,该晶状体具有一个可绕枢轴转动的铰接触觉连接件;图61类似于图60,但是表示一个改进的触觉铰链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加强铰链插子和一个改进的铰链装置;图62和63类似于图56中的前方位置的视图,但是说明两个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向前偏移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它们均在眼睛的囊袋内处于后方的远视觉位置;图64是一个改进的根据本发明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该晶状体具有伸长的触觉部分,该触觉部分由触觉嵌体(inlay)所形成的弹性柔性指形件形成;图65说明类似于图64的一个实施例,表示在触觉部分上形成一个用于盛装药物的凹形小袋;图65A是沿着图65的65A-65A线的剖面图;
图66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一对触觉连接件从一个镜片沿着相反的方向伸出,而一个环在每一对触觉连接件之间向外伸出,而一个臂形件基本上横过每一个环,而臂形件的端部凸起则形成一个开口;图66A是沿着图66中的66A-66A的剖面图;以及图67表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其中触觉连接件沿着径向互相远离而从镜片伸出,两个环在每一对触觉连接件之间向外伸出,而一个臂形件基本上横过每一个环,而臂形件的外侧端部凸起则形成一个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首先参见附图1和1A,图中示出了一个人眼睛10,其中的天生晶状体基质已经事先通过包含前囊切开术的手术去除,这里采用了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或者囊破裂术。天生晶状体包括一个晶状体囊,该晶状体囊具有弹性的前囊壁A和弹性的后囊壁P,这两个囊壁被眼科学家分别称为前囊和后囊,这里也如此称之。天生晶状体(图1A)盛装一个通常为光学透明的晶状体基质M。在个别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该晶状体基质变得浑浊,从而形成所谓的白内障。通常恢复白内障病人视力的方法是从天生晶状体中去除白内障,并用人工眼内晶状体代替晶状体基质。
如前所述,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或者囊破裂术需要沿着一个基本上为圆形的撕裂线撕裂前囊,从而在前囊的中心形成一个边缘相对较为光滑的圆形开口。白内障通过该开口从天生晶状体囊中去除。在该手术完成后,眼睛包括一个光学透明的前方角膜12、一个其内侧是眼睛的视网膜16的非透明巩膜14,一个虹膜18、一个位于虹膜后方的囊袋20和一个位于囊袋20后方充满凝胶状玻璃体的玻璃体室。囊袋20是眼睛的天生晶状体的结构,在完成了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后并且天生晶状体基质已经从天生晶状体上去除后该结构仍完整地保留在眼睛内。
囊袋20包括一个环形前囊残边或者边缘22和一个弹性后囊24,前囊残边22与后囊24沿着囊袋20的边缘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前囊残边22和后囊24之间形成环形裂口状囊袋沟25。前囊残边22是天生晶状体的前囊的残边,在天生晶状体上进行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后该残边仍保留着。该残边22沿着圆周方向在囊袋上包围形成一个位于中央的、基本上为圆形的前囊开口26(切口capsulotomy)。天生晶状体基质可以通过该开口26而事先从天生晶状体内去除。囊袋20的周边通过小带30固定到眼睛的睫状肌上。
具有一个正常人晶状体的正常人眼睛的自然调节是指在大脑作用下根据观看不同位置的物体,眼睛的睫状肌自动收缩或缩紧和舒张。正常状态下睫状肌舒张,使得人的晶状体变形而获得远视觉;睫状肌的收缩使得人的晶状体变形而获得近视觉。大脑从远视觉到近视觉的变化被称为视觉调节。
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的是一个本发明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该晶状体取代并实现已经去除的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放置在原天生晶状体位置上的晶状体32称为单板状触觉晶状体,以便与后面所述本发明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区分开来。如前所述并且随着说明书的继续而很容易理解该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可以用于替换一个彻底失灵的天生晶状体,例如象白内障化天生晶状体,或者用于替换一个无需配戴眼镜而在某个距离具有满意视力,但是只有当带上眼镜后才能在另外一个距离具有满意视力的天生晶状体。例如,本发明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可以用于修正屈光误差,并且恢复需要配戴远近两用眼镜的40岁的人的调节能力。
眼内晶状体32包括一个主体33,该主体33可以由相对较硬的材料、相对较软的柔性的半刚性材料或者较硬和较软材料结合的材料形成。适于制作晶状体主体的较硬材料的例子为异丁烯酸甲酯(有机玻璃)、聚酮和其它较硬生物惰性光学材料。较为适合的较软材料的例子为硅树脂、水凝胶、不耐热材料和其它柔性的半刚性生物惰性光学材料。
晶状体主体33基本上为矩形形状,包括一个中央光学区域或者镜片34和两个从镜片34的两侧沿着直径方向伸出的板状触觉连接件36。触觉连接件36具有连接到镜片34上的内侧端部和与内侧端部相对的外侧自由端部。触觉连接件36可以相对于镜片34向前和向后移动,这就是说,触觉连接件36的外侧端部相对于镜片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动。一个具体的晶状体实施例由一种弹性半刚性材料构成,该晶状体具有柔性的铰链38,该柔性的铰链38将触觉连接件36的内侧端部连接到镜片34上。触觉连接件36相对较硬,但是在铰链附近可以相对于镜片34向前或者向后弯曲。这些铰链38由沟槽40形成,这些沟槽40进入晶状体主体的前面一侧,并沿着触觉连接件36的内侧端部延伸。触觉连接件36可以相对于镜片34而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绕铰链38弯曲。晶状体32具有一个较平非受力形状,如图2和3所示,其中触觉连接件36和它们的铰链38位于一个公共平面内,该公共平面垂直于镜片34的轴线。晶状体32从该非受力形状绕其铰链38向前和向后偏移所导致的晶状体32的变形在铰链38处产生弹性应变能作用力,该作用力偏压晶状体,使其返回到其非受力形状。如果该晶状体由相对较硬的材料构成,则有必要用某种可绕枢轴旋转的铰链代替柔性的铰链。在本发明的后面所述一个晶状体实施例中去掉了触觉连接件铰链38,该触觉连接件36的整个长度都用柔性的材料制成。
调节式眼内晶状体32被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其位置如图1和5所示。当将晶状体植入囊袋20内时,眼睛10的睫状肌28处于舒张状态,在该状态睫状肌将囊袋20拉伸到囊袋的最大直径。晶状体32通过前囊开口26插入到囊袋20内,并放置到如图1和4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晶状体镜片34沿着眼睛的轴线与前囊开口26对齐,晶状体的后面一侧与囊袋20的弹性后囊24面对,并且触觉连接件36的外侧端部定位在囊袋20的径向外侧周边的囊袋沟25内。晶状体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等于拉伸的囊袋20的直径(10~11mm),从而使得晶状体32以紧贴方式配合到拉伸的囊袋20内,同时触觉连接件36的外侧端部与囊袋的内侧周边接触,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防止晶状体32偏心,并且允许镜片34具有较小尺寸,从而在后面所述调节过程中可以向前移动到前囊残边内。
在晶状体32植入囊袋20内的植入手术完成2~3周之后,在其手术后痊愈过程中,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下面的上皮细胞导致前囊残边22通过纤维化而熔结到后囊24上。这种纤维化发生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周围,从而使得触觉连接件36被囊袋20“压缩-包围”,并且触觉连接件36在纤维化的材料F中形成小袋42(图4和6-8)。为了保证触觉小袋42的正确形成,并且防止在纤维化过程中睫状肌收缩而导致晶状体异位,纤维化需要在足够的时间内防止睫状肌28从其舒张状态收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在扩散瞳孔手术后向眼睛内引入一种睫状肌舒张剂(睫状肌麻痹剂)以麻醉睫状肌,使其处于舒张状态;并且在手术后的足够长时间(2~3周)内要求病人定期将睫状肌麻痹剂滴入到眼睛内,以允许在睫状肌不收缩的情况下进行纤维化。睫状肌麻痹剂将睫状肌28保持在舒张状态,在该舒张状态睫状肌28将囊袋20拉伸到其最大直径,并且囊袋不可移动,而前囊残边22则被拉伸为一个类似拉紧蹦床(taut trampoline-like)状态。残边22从该类似拉紧蹦床状态开始进行纤维化。睫状肌麻痹剂穿过眼睛的角膜进入到眼睛内的流体内,然后从流体进入到睫状肌内。尽管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含颠茄碱)是优选的睫状肌麻痹剂,因为和其它睫状肌麻痹剂相比,阿托品具有较长的麻醉效果。例如,一滴阿托品可以持续作用两周。然而,为安全起见,在进行纤维化过程中建议病人每天向眼睛内滴入一滴阿托品。
在纤维化过程中,前囊残边22收缩,使得囊袋20沿着径向略微收缩。这种收缩与触觉连接件36的收缩包围结合在一起而导致晶状体的端部受到某种互相相对的压缩,结果使得晶状体32在其铰链38处扭弯或者弯曲,因此沿着眼睛的轴线移动晶状体镜片34。除非受到抑制,否则晶状体的这种弯曲可能是向前或者向后弯曲。拉紧的前囊残边22向后推晶状体32,因此防止晶状体向前弯曲。这种纤维化导致的晶状体的压缩不足以干扰在纤维化组织内正确形成触觉小袋或者导致晶状体错位。因此,晶状体由于纤维化,并且借助于拉紧的前囊残边22对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的挤压而导致晶状体的端部受压缩,从而使晶状体从其如图1和5所示的位置到达其如图6所示的位置。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由具有足够刚度的材料制成,因此在纤维化过程中触觉连接件36不会弯曲或者弯折。在纤维化结束后,晶状体32位于如图6所示的后方位置,其中晶状体32向后挤压弹性后囊24并向后拉伸该弹性后囊24,而弹性后囊24给晶状体32施加一个向前的弹性偏压作用力。晶状体的这种后方位置是晶状体的远视觉位置。
可以通过在铰链沟槽40内放置缝合线来进行抑制和防止在纤维化过程中睫状肌所导致的晶状体32的弯曲。可以采用由眼睛内的流体吸收的缝合线或者采用可以由激光去除的材料例如尼龙制成的缝合线,以便在纤维化完成后去除缝合线。
正常人眼睛的自然调节是指睫状肌由大脑控制而舒张和收缩,将眼睛聚焦在不同位置。睫状肌舒张可以使得天生晶状体变形而获得远视觉,晶状体收缩使得天生晶状体变形而获得近视觉。
调节式眼内晶状体32具有独特的结构来利用睫状肌运动、纤维化的前囊残边22、弹性后囊24和玻璃体室21内的玻璃体室压力,从而控制晶状体镜片34沿着眼睛的光学轴线在如图6所示的远视觉位置和如图8所示的近视觉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因此,当看一个位于远处的景物时,大脑使得睫状肌28舒张。睫状肌28的这种舒张将囊袋20拉伸到其最大直径,从而将囊袋20的纤维化的前囊残边22拉伸到一个类似拉紧蹦床状态或者如上所述位置。拉紧的前囊残边22将晶状体32向后偏移到晶状体的后方远视觉位置,如图6所示,其中弹性后囊24被晶状体32向后拉,因此在晶状体32上施加一个向前的偏压作用力。当看一个近处的景物例如读书时,大脑使得睫状肌28收缩或者缩紧。睫状肌28的收缩是玻璃体室压力的增加、囊袋20特别是其前囊残边22的舒张和由于晶状体的端部受到压缩而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的的端部施加互相相反的端部压缩作用力三种效果的叠加。前囊残边22的舒张允许前囊残边向前弯曲,因此使得由向后拉伸的后囊和增加的玻璃体室压力的组合作用力作用到晶状体上,从而向前推动晶状体,使之从图6所示的初始调节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中间调节位置。
在该中间调节位置上,晶状体基本上是平的,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和它们的铰链38基本上位于一个公共平面内,该公共平面垂直于眼睛的轴线。在初始调节位置上,晶状体向后拱起,从而使得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的端部压缩而产生一个向后的扭弯作用力,该作用力抵抗初始调节位置。但是,增加的玻璃体室压力和拉伸的后囊向前的偏压作用力足以克服这种向后的扭弯作用力,使得晶状体向前进行调节移动,到达并且至少略微超过如图7所示的中间调节位置。在该位置上,由于收缩的睫状肌导致晶状体的端部受压缩从而在晶状体上产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晶状体最终的调节移动越过如图7所示的中间调节位置而到达如图8所示的近视觉位置。接着,大脑根据观看远处景物而控制睫状肌28舒张,从而减少玻璃体室压力、将囊袋20拉伸到其最大直径并且将前囊残边22恢复到其类似拉紧蹦床状态,从而使得晶状体32返回到如图6所示的远视觉位置。在调节过程中,晶状体镜片34沿着眼睛的轴线向着视网膜或者远离视网膜16移动。镜片的放大倍数由大脑进行选择,从而在调节的全过程中都将入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在调节过程中,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相对于晶状体镜片34绕其铰链38弯曲。而在调节过程中,在铰链内积聚的弹性应变能作用力在晶状体上产生附加的向前和/或者向后的作用力。例如,假定晶状体相对较平,亦即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处于如图1所示的公共平面内,也就是处于晶状体的正常非受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晶状体从如图1所示的位置向后偏移到如图6所示的远视觉位置的运动在铰链38内产生弹性应变能作用力,该作用力迫使晶状体返回到其如图1所示的非受力状态,因此有助于晶状体根据睫状肌的收缩而进行调节。晶状体从如图7所示的中间调节位置最终调节弯曲到如图8所示的近视觉位置的运动将在铰链38内产生弹性应变能作用力,该作用力迫使晶状体向后返回到其非受力状态,因此有助于晶状体根据睫状肌的舒张而从其近视觉位置返回到其远视觉位置。当然,晶状体也可以设计为具有其它的正常非受力状态,其中触觉连接件弯曲,从而在晶状体内积聚的弹性应变能作用力将协助、抑制或者既协助又抑制晶状体调节移动到其远视觉位置,并且根据晶状体的非受力位置而返回到其远视觉位置。
在调节移动过程中,晶状体触觉连接件36的端部在纤维化组织触觉小袋42内滑动。最好如图2、3所示,触觉连接件36的端部的宽度和厚度逐渐变细,从而使得触觉连接件在触觉小袋42内可以自由移动。晶状体镜片34向着或者远离前囊残边22移动。晶状体镜片34的直径制成尽可能大,以使得镜片的光学成象效率最大。镜片34最好,但是不限于,制成小于前囊开口26的直径,从而允许镜片34可以调节移动到该前囊开口26内和从该前囊开口26离开而不会受到前囊残边22的干扰,以使得调节移动范围最大。实际的晶状体尺寸由每一个病人的眼球尺寸来确定。一个根据本发明单板状触觉眼内晶状体基本上位于下述范围内镜片直径 3.0mm-7.0mm整个晶状体长度9.0mm-11.5mm触觉连接件厚度0.25mm-0.35mm现在参考附图9-15,这些图用于说明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的另外几种可能的形状。图9中所示的改进的晶状体50类似于图1-8中的晶状体32,但是晶状体50去掉了触觉铰链38,晶状体50的触觉连接件52的整个长度都是柔性的,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图10中的改进的晶状体54具有一个向前拱起的非受力形状,并包括一个两面凸镜片56、柔性铰链58和具有凸起前表面62的向前拱起触觉连接件60。镜片56的凸起前表面64和触觉连接件的凸起前表面62都为圆弧形并具有同样的直径。图11中的改进的眼内晶状体66相对较平,并包括一个镜片68、触觉连接件73和柔性触觉铰链74。其中,镜片68具有一个平的菲涅尔(Fresnel)前表面70和一个凸起后表面72。图12中改进的晶状体76具有向后拱起的非受力形状,并且包括一个镜片78、具有凸起后表面86的触觉连接件84和触觉铰链88。其中,镜片78具有一个平的前表面80和一个凸起后表面82。镜片78的后表面82与触觉连接件84的后表面86均为圆弧形并具有共同的直径。图13和14中的改进的晶状体90包括一个镜片92和柔性触觉连接件94,该晶状体90具有如图13所示的非受力近视觉形状。触觉连接件弯曲,从而允许晶状体向后偏移到如图14所述远视觉形状。镜片92相对于触觉连接件94的内侧端部向后偏移,从而在调节移动过程中在不与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接触的情况下允许镜片向后移动更大的位移。图15中的改进的眼内晶状体100包括触觉连接件102和一个镜片104,镜片104相对于触觉连接件102的后侧端部向后偏移。触觉连接件沿着直径方向通过柔性铰链106连接到镜片的两侧。
图9~15中的改进的眼内晶状体被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并以与图1-8中的眼内晶状体32相同的方式,利用纤维化的前囊残边22、后囊24和玻璃体室内的压力变化来进行视觉调节。在图15所示的晶状体100的情况下,触觉连接件102的外侧端部以与晶状体32的触觉连接件相同的方式被植入到囊袋20内,从而以与图1-8中相同的方式在所述触觉连接件周围发生纤维化。另外一方面,晶状体100向前偏移的镜片104伸出穿过囊袋20的前囊开口26,并位于前囊残边22的前方,并且定位在前囊残边22和虹膜18之间。前囊残边22和虹膜18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容纳合适尺寸的晶状体,而不会使得镜片接触虹膜。
图16-20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这些晶状体均具有用于将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固定到囊袋20内的装置,从而在前囊磨损或者由于后囊变得模糊而必须进行后囊切开术时可以防止晶状体进入眼睛的玻璃体室21。除非下面特别指出,图16-20中的改进的眼内晶状体与图1-8中的晶状体相同,并且以与图1-8中相同的方式植入到眼睛的囊袋20内。图16和17中的晶状体110类似于晶状体32,其差别在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12的外侧端部还具有凸起肩部114。在触觉连接件112和它们的凸起肩部114周围的前囊残边22发生的纤维化将晶状体110锁定和固定到囊袋20内。图18中的晶状体116类似于晶状体32,区别在于从晶状体板状触觉连接件120的外侧端部沿着对角线伸出茎状球形突出物(stalk-like knobs)118。沿着直径方向相对的球形突出物118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晶状体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并且还略微大于囊袋的直径。将球形突出物设置为大于晶状体主体的宽度。上述的两个特点有助于将眼内晶状体定位在囊袋的圆形前囊开口26后方的中心。在触觉连接件120和它们的球形突出物118周围的前囊残边22发生的纤维化将晶状体116定位在囊袋20内。图19中的眼内晶状体122类似于晶状体32,区别在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24具有开口126。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124周围并穿过它们的开口126,从而将晶状体122定位在囊袋20内。图20的眼内晶状体128类似于晶状体122,该晶状体128的触觉连接件32的外侧端部也具有开口130,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也会穿过该开口130而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20内。但是,与晶状体122不同,触觉连接件132的触觉开口130由弹性环134包围。从弹性环134的中心进行测量,这晶状体128的整个长度略微大于囊袋20的最大直径。弹性环134受囊袋的周边挤压,并向内略微变形,从而在纤维化过程中将晶状体定位在眼睛内。
图21中的改进型眼内晶状体140与图1-8中的晶状体32类似,区别在于该晶状体140的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44的外侧端部具有向外凸出的中央定位乳头状突起142,该突起用于补偿不同病人眼睛囊袋20的尺寸差别。因此,囊袋20的直径大约从用于高度近视情况下的11mm到高度远视情况下的9.5mm。中央定位乳头状突起142防止触觉连接件144在不同直径的囊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例如,在具有小囊袋的远视眼中,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弯曲更大,在纤维化的前囊残边的作用下晶状体向后显著拱起,而对于具有相对较大囊袋的近视眼来说,触觉连接件的拉紧程度最小。乳头状突起将伸入到囊袋的外侧周边内,从而补偿不同囊袋直径的差别,并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的中央。
图22-24所述改进型眼内晶状体150包括一个与图1-8中的晶状体主体类似的晶状体主体152和U形环形式的弹簧154,其中弹簧154由生物惰性弹簧材料制成。这些弹簧的端部固定到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56的前面一侧并靠近触觉铰链158,从而使得弹性的拱形端部超过触觉连接件一个较小距离。弹簧在正常情况下较为靠近触觉连接件的前表面。晶状体主体152以与图1-8中的晶状体32相同的方式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并且晶状体弹簧154的外侧拱形端部进入到位于虹膜18和角膜12之间的眼睛的沟槽19内。当晶状体处于如图23所示的位置时,该晶状体刚好处于手术后,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视觉调节,而弹簧154较为靠近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56的前表面。在纤维化的前囊残边22的向后偏压作用下晶状体向后位移到图24所示的晶状体远视觉位置的过程中,弹簧向前偏移而远离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如图所示,因此在弹簧中积聚弹性应变能作用力,在晶状体收缩导致的调节移动中,该作用力有助于拉伸的后囊24和玻璃体室压力向前移动晶状体。
图25-3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改进型眼内晶状体。该晶状体具有一个晶状体主体和一个分离的晶状体固定用元件176,该固定元件176用于将晶状体固定到囊袋20内。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这些固定元件176周围,从而将固定元件176固定到囊袋20内。在某些附图中,晶状体主体可以从固定元件上分离开来,从而允许去除和替换眼睛内处于原始位置的晶状体。在其它的附图中,晶状体主体和固定用元件固定到一起以防止分离,从而在囊袋20的后囊24上形成有裂口或者需要在后囊进行后囊切开术时能够阻止晶状体进入到玻璃体室内。
图25中的改进晶状体160包括一个晶状体主体162和位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66外侧端部的固定元件164,其中,晶状体主体除了下面所述区别外与图1-8中所述晶状体相同。固定元件和触觉连接件互相啮合,并且当触觉连接件在晶状体的调节移动过程中发生弯曲时允许固定用元件和触觉连接件沿着触觉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图25中的固定用元件164基本上为U形环,该环由生物惰性材料制成。固定元件164具有腿部168,而该腿部168可以沿着进入到触觉连接件166的外侧端部的小穴170的纵向进行滑动。触觉连接件166的长度略微小于晶状体32的触觉连接件。当腿部168与其小穴170的底部接触时所测量的两个固定环164的外侧拱形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睫状肌舒张时囊袋20的最大直径,但是大于睫状肌充分收缩以进行视觉调节时囊袋20的直径。晶状体160被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同时将固定环164和触觉连接件166的外侧端部设置在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和后囊24之间。固定环164的拱形端部位于囊袋20的外侧周边。
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66的外侧端部和固定环164的裸露的外侧端部周围,并穿过触觉连接件和固定环之间的空间,使得固定环紧紧固定到囊袋内,而触觉连接件则在纤维化的组织中形成小袋42。当睫状肌28舒张时,纤维化的前囊残边的向后偏压迫使晶状体向后移动到其远视觉位置,因此以与图1-8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向后拉伸后囊24。在视觉调节过程中,睫状肌收缩时,玻璃体室压力增加,并且前囊残边22舒张,因此允许拉伸的后囊和玻璃体室压力向前向着晶状体的近视觉位置推动晶状体,这又与图1-8中所述方式相同。在视觉调节过程中,由于睫状肌的收缩导致囊袋收缩,从而在固定环164上施加一个向内的作用力。这个向内的作用力向它们的触觉小穴170内挤压固定环164,直到固定环164与触觉小穴170的底部接触。施加到固定环164上的向内作用力给晶状体主体162施加一个向前的扭转力矩,该扭转力矩协助由后囊所导致的视觉调节。在该视觉调节过程中,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66相对于晶状体镜片172向后弯曲,并沿着固定环164的腿部168向纤维化的小袋42内滑动,并且该运动还受到铰链38的协助。
固定环164的外侧拱形端部具有通孔174,一根缝合线176可以穿过该通孔174并系结,从而在晶状体植入囊袋过程中将固定环和晶状体主体组装在一起。缝合线可以在手术完成后去除。通孔174可以用于手术过程中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中。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66可以与固定环164分离和重新配合,这使得手术后为了修正或者替换晶状体镜片172可以在任何时间去除晶状体主体162,然后在其最初的位置进行替换。
图26的改进眼内晶状体180类似于图25中的眼内晶状体,区别如下所述。首先,晶状体180的触觉连接件182与晶状体32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度,并在该触觉连接件182的外侧端部具有切除区域184。固定环186可以在进入切除区域184边缘内的小穴190内滑动。当晶状体植入到囊袋20内后,触觉连接件切除部分184两侧的舌形触觉连接件部分182和固定环186的外侧拱形端部定位在囊袋的外侧周边区域内。正如图25中的晶状体一样,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182和固定环186周围,并穿过触觉连接件与固定环之间的空间而紧紧将固定环固定到囊袋内,同时形成小袋,当触觉连接件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弯曲时,触觉连接件可以在该小袋内滑动。第二,固定环186的腿部和它们的位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82内的小穴190的宽度逐渐变细,从而使得触觉连接件在视觉调节过程中弯曲时,实现固定环与触觉连接件之间的自由相对移动。第三,固定环186的外侧拱形端部上具有固定用乳头状突起192,在纤维化过程中,这些乳头状突起可以伸入到囊袋20的周边区域内,以保持晶状体不会相对于囊袋进行移动。
图27说明了一个类似于图26中的晶状体180的改进眼内晶状体196,区别在于固定环200的腿部198以及容纳这些腿部198的小穴202均具有互配合肩部204和206。当触觉连接件210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弯曲时,这些互配合肩部允许晶状体主体208和固定环之间做有限制的移动,同时将固定晶状体和固定环连在一起,防止两者完全分离,以便在出现撕裂或者需要在后囊24上进行后囊切开术时来阻止晶状体主体进入玻璃体室21。晶状体196与晶状体180的另外一个差别在于将触觉连接件210的内侧端部连接到晶状体镜片214上的铰链212只是穿过触觉连接件的一个中间部分。位于铰链外侧的触觉连接件内侧端部的其余边缘通过定位弧形沟道216与镜片分开。弧形沟道216以镜片的轴线为中心。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这种触觉连接件与镜片的分离允许镜片可以自由地进入囊袋20的前囊开口26或者离开该前囊开口26,而不会受到前囊残边22的干扰。靠近沟道216的大致为三角形的触觉连接件部分防止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在晶状体镜片214和晶状体触觉连接件210之间出现纤维化,因此防止触觉连接件的两端部在其纤维化的小袋42内彼此相接。
图28中的改进晶状体220包括一个晶状体主体222和位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226端部的分离的固定元件224。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为凸起曲线形状,并与晶状体镜片228的沿着直径相对的两侧相切,从而在晶状体镜片和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之间提供一个相对较大的间隙230。触觉连接件和镜片沿着其相切部分由柔性铰链232连接。固定元件224基本上为十字形销柱,该十字形销柱具有内侧轴颈234,该内侧轴颈234可以在一个轴承孔236内滑动。轴承孔236进入到位于触觉连接件236的外侧端部上的切除区域238的底部边缘。固定销柱224具有位于其两端之间的通孔240、外侧十字形臂242和位于其端部的乳头状突起244。从两个触觉连接件226和固定销柱224的外侧端部之间测量的晶状体220的长度大致等于睫状肌舒张时囊袋20的最大直径。固定销柱的轴颈234和通孔236具有互配合肩部246和248,当触觉连接件在视觉调节过程中弯曲时,这两个互配合肩部246和248允许晶状体主体与固定销柱之间做有限制的相对移动,但是同时还将晶状体主体与固定销柱固定到一起,防止它们互相弯曲分离,其原因与参照图27所述原因相同。根据需要,也可以省略肩部246和248,从而允许固定销柱与晶状体主体分离,其原因与参照图26所述原因相同。如果省略了肩部,可以用一个可去除的缝合线穿过固定销柱的通孔240并系结,以便在植入晶状体过程中将固定销柱与晶状体主体固定到一起,如已经参照图25进行的描述那样。该通孔也可以用于在植入晶状体过程中定位晶状体。
当晶状体220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时,晶状体触觉连接件226的外侧端部和固定销柱224均以与参照图27-27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放置到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和后囊24之间。乳头状突起244伸入到囊袋20的外侧周边区域,以便在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过程中固定晶状体和防止晶状体在囊袋内沿着周向旋转,并且将晶状体定位在眼睛的中央。前囊残边的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和固定销柱的外侧端部周围,以将销柱紧紧固定到囊袋内,并且同时在纤维化组织内形成容纳触觉连接件的小袋。晶状体主体222利用在睫状肌28舒张时前囊残边22的向后偏压被迫向后移动到其远视觉位置,而在视觉调节过程中,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主体22利用拉伸的后囊24和玻璃体室压力的增加而向后移动。所有这一切基本上与参照图25-27中所述方式相同。在晶状体的向前调节移动过程中,囊袋20根据睫状肌28的收缩而收缩,从而在触觉连接件226的外侧端部上施加一个向内作用力,该向内作用力在晶状体主体22上产生一个向前扭转力矩,该扭转力矩协助由后囊所导致的视觉调节。在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过程中,固定销柱224的十字形臂242被纤维化组织包覆而形成一个枢轴,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固定销柱可以在晶状体主体扭转过程中绕该枢轴旋转。触觉连接件226的内侧端部与镜片228之间的空间230允许镜片调节移动到囊袋20的前囊开口26处并且离开该前囊开口26而不会干扰周围的前囊残边22。
图29和30中的改进眼内晶状体260和262分别类似于图26和27中的晶状体180和196,区别在于在图29和30中用类似于图28中的固定销柱264、266代替图26和27中的固定环。
图31和32中的改进眼内晶状体270、272类似于图1-8中的晶状体32,其区别在于晶状体270具有从触觉连接件铰链276伸出的侧向弹簧臂274,而晶状体272具有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280的边缘上伸出的侧向弹簧臂278。弹簧臂274和278沿着侧向从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伸出并沿着纵向向着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伸出,从而在弹簧臂的非受力位置弹簧臂与晶状体的纵轴成锐角。弹簧臂的长度设置为当晶状体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时弹簧臂的外侧端部挤压靠在囊袋的外侧周边区域,因此被弯折和压缩到如图中虚线所述位置。当囊袋响应因晶状体的远视觉调节所导致睫状肌舒张而膨胀时,弹簧臂的弯折或者压缩量降低,而当囊袋响应因晶状体的近视觉调节导致睫状肌收缩而收缩时,弹簧臂的弯折或者压缩量增加。弹簧臂与囊袋周边区域结合的作用是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的中央位置,在该位置上,晶状体镜片282、284与前囊开口26对齐并同心。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弹簧臂的周围,以将晶状体固定到囊袋20内,并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周围形成小袋,当触觉连接件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弯曲时,该触觉连接件可以在该小袋内滑动。
现在参考图32和图4~8,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最好设置如图32中的286所示的突起,以便囊破裂术后的边缘从如图5-8中所述形状收缩时与镜片分离开来。在前囊开口26相对较小时,这种分离可以防止在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过程中前囊残边22侵入到镜片上面。如图32所示,这些突起286从板状触觉连接件的表面向前伸出,并设置成用于将镜片隔离开来。这些突起的向外伸出不会超过镜片的外侧范围,通常向外伸出的高度为1-1.5mm。这些突起可以是连续的圆弧突起,也可以是相对于镜片向外倾斜的突起。
图33中的改进调节式眼内晶状体290包括一个圆形的镜片292和两对(294和296)从镜片的互相面对的边缘上伸出的弯曲的、柔性的触觉连接件298和300。这些触觉连接件具有相对较细长的臂的形式。在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是扩大的球形突出物302。每一对294、296的两个触觉连接件298和300从镜片292上沿着互相分散的方向伸出,并向着互相远离的方向向着其外侧端部弯曲,如图所示。这四个触觉连接件相对于包括镜片的轴线并穿过每一对的触觉连接件中部的对称平面对称分布。两个触觉连接件298沿着直径方向对称分布,而两个触觉连接件300也沿着直径方向对称分布。沿着直径方向分布的两个触觉连接件298或者300的外侧端部之间的测量直径距离大于囊袋20的最大直径。晶状体290以与本发明的前面所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植入到囊袋内,其晶状体触觉连接件298和300的外侧端部设置在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与后囊24之间。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弹性挤压靠在囊袋的外侧周边区域,并弯曲或者弯折,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囊袋并进而将镜片292定位在位于囊袋的前囊后方的中心位置。囊袋的前囊残边22在触觉连接件周围发生纤维化,从而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20内。在纤维化完成后,大脑刺激眼睛10的睫状肌28舒张和收缩,从而导致晶状体以与前面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在近视觉位置和远视觉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在这种调节过程中,晶状体以与前面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向前和向后扭转,而触觉连接件以与前面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相对于晶状体镜片292向前和向后弯曲。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的球形突出物302周围,从而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内,并且在出现裂口或者需要在囊袋20的后囊进行后囊切开术时防止晶状体错位。
图34中的改进型调节式眼内晶状体310类似于图33中的晶状体290,但是与晶状体290存在下述差别。晶状体310的四个触觉连接件312、314不是类似于晶状体290的细长弯曲臂,而是对称地从宽度相对较宽的触觉连接件内侧端部到相对较窄的外侧端部逐渐变细,而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则连接到晶状体镜片316上。触觉连接件312和314的外侧端部是放大的球形突出物318。而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是沟槽320,该沟槽320形成柔性铰链322,触觉连接件可以围绕该铰链相对于镜片向前和向后弯曲。两个沿着直径方向互相面对的触觉连接件312或者314之间的直径距离大约等于或者稍微超过囊袋的最大直径。晶状体310被植入囊袋20内,囊袋的前囊残边的纤维化以与参照图290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发生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周围。在纤维化完成后,大脑刺激眼睛10的睫状肌28舒张和收缩,从而导致晶状体以与前面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视觉调节。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触觉连接件的球形突出物318周围,从而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内,并且在出现裂口或者需要在囊袋20的后囊进行后囊切开术时防止晶状体错位。
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调节式板状触觉晶状体是指单板状触觉晶状体。这些晶状体适用于在眼睛内进行了前囊切开术时眼睛能够提供一个前囊残边或者边缘,而该前囊残边或者边缘一直保留完整并且在前囊残边纤维化过程中其周边区域一直保持连续,其径向宽度足以在纤维化过程中或者之后将晶状体保持在囊袋中正确位置。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改进型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如图38-40和43-46所示,称为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该晶状体适用于前囊残边在纤维化过程中和/或者之后被撕裂(亦即切开或者撕破)或者其径向宽度不足以将晶状体保持在正确位置的情况。
如前所述,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例如,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或者囊破裂术(图35)涉及沿着一个圆形撕裂线撕裂天生晶状体的前囊,从而在前囊上形成一个圆形开口或者裂口400,该圆形开口400由前囊残边或者边缘402环绕。这种囊破裂术的不正确操作很容易在前囊残边上形成缝隙或者裂口404。啤酒罐或者罐开启器裂开术(图36)涉及沿着一个圆形线在多个互相靠近位置撕裂天生晶状体的前囊,并将撕裂线内的前囊残边的圆形部分去除,从而形成一个前囊开口406,该圆形开口406由前囊残边或者边缘408环绕。尽管这种前囊残边最初可能是保留完整的,并具有连续的周边区域,但是由于该前囊残边的内侧边缘的扇贝形边缘410具有应力诱发区,在手术过程中或者之后的纤维化过程中,前囊残边很容易沿着径向撕裂,如图411所示。包覆囊切开术(图37)涉及首先沿着一个水平线412撕裂天生晶状体的前囊,然后沿着两个从水平线412与水平切口相交并向上延伸的垂直线414撕裂天生晶状体的前囊,最后沿着一个从垂直切口的上端向上拱起然后垂直向下连接第二个垂直切口的撕裂线416撕裂前囊。这种囊破裂术产生一个由前囊残边420包围的前囊开口418。由于该前囊残边在412处具有切口,因此在本质上该前囊残边很容易撕破。
一个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不适合于应用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原因如下所述。撕裂的前囊残边在纤维化过程中不能将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紧紧固定到囊袋的沟槽内,这使得晶状体很容易发生偏心和/或错位。例如,如果后囊撕裂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浑浊因此需要用激光切开以在后囊上提供一个后囊开口时,晶状体就会错位而进入到玻璃体室内。撕裂的前囊残边可能不能将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保持在类似拉紧蹦床状态。结果,在纤维化过程中或者之后撕裂的前囊残边不能克服后囊而使得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向后充分偏移到一个远视觉位置。撕裂的前囊残边在纤维化过程中还可能向前偏移。在这些情况下,由于眼内晶状体的放大倍数需要根据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进行旋转,并且该放大倍数取决于病人的眼镜(spectacle)放大倍数,因为不配戴眼镜而具有良好视力的人要求晶状体镜片在整个视觉调节过程中与视网膜相距正确距离而进行精确定位,所以,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不适用于视力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
图38-40说明本发明的一个调节式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420,该晶状体420用于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例如在图35-37中任一个所述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这种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具有一个类似于图1-8中的晶状体32的主体的晶状体主体422和位于晶状体主体端部的弹簧424。晶状体主体422包括一个中央镜片426和从中央镜片426的沿着直径方向相对的两侧向外伸出的柔性板状触觉连接件428。该触觉连接件428由晶状体的前表面上的沟槽所形成的铰链429连接到镜片上。弹簧424是弹性环,该弹性环的一端固定到触觉连接件428的端部,并位于晶状体主体的纵向中心线互相面对的两侧。这些弹性环沿着晶状体主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弯成弓形,该弓形从弹性环的固定端延伸到弹性环的中心,然后再向着晶状体主体从其中心返回到其自由端。触觉连接件428的端部具有凹槽430,而弹性环424在该凹槽上延伸,从而使得弹性环424与凹槽430的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开口432。弹性环的端部具有通孔433,以容纳将晶状体定位在眼睛内的装置。
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420以与前面参照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植入到眼睛10的囊袋20内。这就是说,晶状体420植入眼睛10内,而睫状肌28麻醉处于舒张状态,囊袋则拉伸到其最大直径(9-11mm)。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428的端部凹槽430的两侧测量的晶状体主体422的整个长度基本上等于拉伸的囊袋的内径。当两个弹性环424处于正常非受力状态时,从两个弹性环424的中心部分的外侧边缘之间测得的晶状体的整个长度略微大于拉伸的囊袋的内径。例如,如果拉伸的囊袋的内径范围为10-10.6mm,则在两个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测得的晶状体主体422的整个长度为10-10.6mm,而处于非受力状态的弹性环的中心部分之间测得的晶状体的整个长度的范围则为11-12.5mm。
图39和40说明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420植入到囊袋20内,该囊袋由于睫状肌28舒张而拉伸并且可能由于一个不正确的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操作而形成一个撕裂的前囊残边22。因为前囊残边撕裂,晶状体主体422将不能象没有撕裂的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一样以适贴方式配合到拉伸的囊袋内。但是,触觉连接件弹性环424向外挤压囊袋的前囊残边周围的囊袋沟壁,从而在手术后的纤维化过程中将晶状体固定到囊袋内。撕裂的前囊残边22的纤维化发生在板状触觉连接件428的外侧端部和弹性环424周围,并穿过弹性环与触觉连接件的端部之间的开口432,从而将撕裂的边缘(更准确地说是撕裂的边缘的残边)熔结到囊袋的后囊24上。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和弹性环因此以与前面所述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被纤维化组织收缩包覆。即使撕裂的前囊残边22可能不能象前面所述一样在睫状肌收缩时拉伸到类似拉紧蹦床状态,但是在撕裂的前囊残边的纤维化过程中对晶状体的收缩包覆将紧紧将晶状体固定在囊袋内,并且应该导致晶状体克服弹性后囊24而向后发生某种偏移。因此,在撕裂的前囊残边的纤维化完成后大脑控制睫状肌28收缩和舒张,从而以与具有保留完整的非撕裂前囊残边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一样的方式实现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的视觉调节,只是调节的量不同而已。
尽管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420设计用于撕裂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但是该晶状体也可以用于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一个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也弥补了晶状体没有正确放置到眼睛内的缺陷,因为弹性环可以向外膨胀从而既能与囊袋的内侧边缘又能与睫毛沟的壁配合;在晶状体没有正确放置到眼睛内的情况下,该晶状体的一端位于囊袋内,而另外一端则位于眼睛的睫毛沟内。此时,本发明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比本发明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优越之处在于使用该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时,手头不需要既有用于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的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又有作为备份用于其前囊残边在手术过程中被撕裂情况下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
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420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该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可以比单板状触觉晶状体具有直径更大的镜片,其中单板状触觉晶状体的直径通常为4-7mm。因此,与单板状触觉调节式晶状体相比,由于在纤维化过程中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依赖于弹性环424而不是前囊残边22将晶状体保持在其位置上,该晶状体可以与一个具有较小半径宽度,因此具有较大直径前囊开口的前囊残边或者边缘一起使用。当然,直径较大的前囊开口允许使用7-9mm的直径较大的镜片,这种镜片在眼科中可能具有某些优点。
容纳一个具有大直径的镜片的板状触觉晶状体所必须的大直径前囊开口可以通过一个预先设计的连续圆形裂口切开术、一个大直径啤酒罐囊破裂术、一个预先设计的包覆囊切开术或者在将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植入囊袋后的手术过程中在前囊残边上切出径向切口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纤维化完成后的初始手术后形成所需要的大直径前囊开口。该方法涉及在纤维化已经在多个类似折翼的前囊残边434内完成后,用激光沿着径向撕裂圆形的前囊残边,因此在晶状体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这些前囊残边很容易被晶状体推开,从而允许晶状体镜片穿过该前囊开口。作为另外一种形式,前囊开口也可以通过利用激光沿着一个圆形线436(图42)并沿着前囊残边的圆周边切削前囊残边来进行扩大。其中,圆形线436与前囊开口的最初边缘同心并沿着径向向外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该圆形线扩大前囊开口的最初边缘。
图43中的改进型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500类似于刚刚所述晶状体420,其区别在于该改进型晶状体的触觉连接件502不是通过铰链连接到镜片504上的,而是与图9中的板状触觉晶状体一样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弹性及柔性。图4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另外一种形式的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600。该晶状体600类似于晶状体420,区别在于改进型晶状体600的弹性环602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604制成为一体。图45和46中的改进型晶状体700和800类似于晶状体600,区别在于改进的晶状体700和800的每一端都具有一对弹性环。晶状体700的弹性环702具有公共的基部704和自由端;该基部704沿着晶状体的纵向中心线连接到晶状体触觉连接件706的端部并成为一体;该自由端从基部向着晶状体的端部侧向向外伸出。晶状体800的弹性环802具有基部804和互相面对的自由端;基部沿着触觉连接件的两个纵向边缘连接到晶状体触觉连接件上并成为一体;而自由端沿着晶状体的侧向互相向内弯曲。
图47-50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所述晶状体900为一个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具有一个主体902,该主体902具有一个圆形两面凸镜片904和板状触觉连接件906。触觉连接件906通过铰链连接装置908沿着直径方向连接到镜片互相面对的两侧。
触觉连接件906具有相对较宽的外侧端部910、向内逐渐变细的中央部分912和相对狭窄的逐渐变细的内侧端部914。内侧端部914沿着直径方向连接到圆形镜片904的互相面对的两侧。沿着晶状体的长度测量的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910的宽度约等于镜片的直径。沿着晶状体的长度测量的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914的宽度小于镜片的直径。沿着晶状体的纵向测量,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910和逐渐变细的中央部分912构成了触觉连接件的主要长度。逐渐变细的内侧端部914向着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逐渐向内变细到一个较窄宽度。触觉连接件的这些内侧端部有效地在镜片和较宽的外侧端部910之间形成桥接。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具有V形沟槽916,这些沟槽沿着晶状体的长度穿过内侧端部的前表面并靠近镜片904的边缘,并且最好与镜片904的边缘相切。
触觉连接件906的外侧端部910包括一个相对较大的开口918,该开口91 8为一个部分切除形式,并且穿过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一个弹簧臂92的一端连接到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并位于触觉连接件切除部分918的开口端的一侧。这些弹簧臂沿着侧向穿过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并向着晶状体的端部弹性弯曲。
如图48所示,镜片904相对于板状触觉连接件906向前偏移一定距离。这就是说,包含晶状体的周边的一个平面(中面)相对于穿过触觉连接件并平行于和位于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中间表面的一个平面(中面)沿着晶状体轴线向前偏移一定距离。镜片的向前偏移使得在晶状体的后表面沿着与镜片的连接部分亦即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形成沟槽状凹槽924。前沟槽916与后沟槽924之间的晶状体主体的相对较薄网状部分可以弹性弯曲并形成铰链连接装置908,晶状体触觉连接件可以相对于晶状体镜片围绕该铰链向前后向后弯曲。
参考附图49,晶状体900植入到一个病人眼睛的囊袋20内,并且在纤维化完成后,晶状体根据睫状肌28的收缩和舒张而以与参照前面所述晶状体实施例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视觉调节。尽管囊袋的前囊残边22可以撕裂、撕破或者受到损伤,晶状体的弹簧臂920也可向外挤压靠在囊袋的外侧边缘上,从而以与参照附图38-40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内。在手术后囊袋20的前囊残边22通过其纤维化连接到后囊24的过程中,纤维化发生在晶状体触觉连接件906周围并穿过开口918,从而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内。通过向眼睛内引入一种睫状肌麻醉剂,使睫状肌28一直保持在其舒张状态直到纤维化完成为止,如上所述。
该优选晶状体900中的镜片904的向前偏移具有两个优点。其中的一个优点在于因镜片904向前偏移而设置的铰链连接装置有助于晶状体向前扭转,该扭转有助于镜片利用睫状肌28的收缩在触觉连接件的端部受到压缩时相对于触觉连接件905的外侧端部进行视觉调节。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将触觉连接件906沿着直径方向连接到镜片904的互相面对的两个边缘上的铰链连接装置908的宽度与镜片的直径相比比较窄,并且最好比囊袋的半径窄(如图所示),因此,铰链连接装置只是占据了镜片的周边很小部分。镜片位于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其余部分是自由的边缘部分,这些部分不会受到触觉连接件的影响并且一起构成镜片周边的主要部分。镜片的直径约等于或者略微小于已经植入晶状体的囊袋20前囊开口26的直径。晶状体的这些特点增加了晶状体在睫状肌28的收缩作用下从其如图49所示的后方远视觉位置到如图50所示的向前调节极限位置的视觉调节量。在极限位置,镜片伸出前囊开口26。触觉连接件的向内逐渐变细部分或者内侧端部914允许这些触觉连接件部分在晶状体的视觉调节过程中移动到囊袋内或者从囊袋内出来。
最佳的晶状体的实际尺寸可能依据病人的眼球的尺寸不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尺寸。
整个长度 10.5mm包括弹簧的整个长度11.5mm镜片直径 4.50mm触觉连接件外侧端部宽度 4.50mm触觉连接件边缘锥度角30°触觉连接件的端部锥角 0.75mm触觉连接件厚度0.25-0.4mm铰链宽度 1.5mm晶状体材料硅酮在图48-50的晶状体900中,镜片904相对于触觉连接件906在触觉连接件的厚度范围内向前偏移一定距离,镜片的周边和铰链连接装置908均位于触觉连接件的厚度范围之内,并位于触觉连接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图51类似于图48,表示一个本发明的改进型眼内晶状体900a的一个纵向剖面图,该晶状体900a类似于晶状体900,区别在于晶状体900a的镜片904a相对于触觉连接件906a向前偏移超过触觉连接件的厚度。这就是说,在晶状体900a中,镜片904a的周边和镜片与触觉连接件之间的铰链接合件908a位于触觉连接件906a的前表面的前方。该改进的结果与图48-50中的晶状体具有同样的优点。
图52中的改进型调节式眼内晶状体类似于晶状体900,其区别如下所述。相对较为细长的桥接或者拱形件922b的两个端部与触觉连接件906b的外侧端部连接成为一体,并在两个外侧端部之间延伸。拱形件包围并靠近触觉连接件开口918b的邻近一侧或者端部。这些拱形件的宽度通常为0.20mm,其沿着晶状体镜片904b的轴线弯曲的半径为5.25mm。该拱形件可以是弹性柔性的或者相对柔性或者相对刚性的。晶状体900b的弹簧臂922b沿着侧向在触觉连接件的两个外侧端部并从触觉连接件开口918b的开口端部之间延伸,并且该弹簧臂可以向着晶状体的端部弯曲。
图53中的改进型调节式眼内晶状体900c在很多方面类似于图52中的晶状体900b,其区别如下所述。晶状体900c中省略了晶状体900b中的弹簧臂920。晶状体触觉连接件906c的内侧端部或者桥接部分914c沿着晶状体的端部方向非常短。实际上,内侧触觉连接件的端部914c的长度略微长于沟槽916c的开口区域的宽度,该沟槽916c与晶状体镜片904c形成触觉连接件铰链连接装置,触觉连接件可以相对于镜片围绕该铰链向前或者向后弯曲。结果,这些铰链连接装置占据或者构成了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914c的几乎整个长度。触觉连接件的端部的拱形件922c可弹性弯曲或者具有一定刚性。
图51-53中的晶状体900a、900b和900c植入到病人的眼睛的囊袋中,从而以与图47-50中的晶状体900相同方式根据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视觉调节。但是,在使用晶状体900b和900c时,纤维化穿过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的封闭开口,并且发生在触觉连接件的端部拱形件922b和922c周围,从而将晶状体定位在病人的眼睛内。晶状体900c在其两个拱形件922c之间外侧端部之间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当睫状肌舒张时紧紧配合在囊袋内,这些拱形件可以制成为可以产生弹性弯曲,从而促使拱形件作为弹簧使用,尽管囊袋的前囊残边可以撕裂、撕破或者不是一个保留完整的前囊残边,该弹簧挤压靠在囊袋的周边,从而以与前面所述板状触觉弹簧晶状体相同的方式将晶状体定位在囊袋内。
最好为眼内晶状体的各个部件选择惰性不太强的材料,从而优化地将晶状体部分定位在囊袋的周边区域内,并且优化晶状体的对中。在惰性材料周围的纤维化的程度小于惰性不太强的材料周围的纤维化。惰性不太强的材料在部件周围发生较大的纤维化。这些材料包括PMMA、丙烯酸、普罗涤纶(尼龙)和聚酰亚胺。
在惰性不太强的材料周围发生的纤维化更紧密,其原因是人体将这些材料视为外来物。晶状体的各个部件例如象突起、臂和环最好用惰性不太强的材料制成,而需要在纤维化形成的囊袋小袋内进行相对滑动的部件最好用惰性较强的材料制成,例如硅酮、Polyhema(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或者HEMA。
参考图54-56以及图62和63,图中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向前偏压调节式眼内晶状体1000,该晶状体在病人眼睛的囊袋20内处于远视觉位置。该晶状体1000类似于前面所述晶状体,其差别如下所述。晶状体1000的较厚伸长部分或者板状触觉连接件1004的前表面1002与晶状体镜片1006的前表面齐平,而触觉连接件的后表面1008沿着远离前表面1002的方向从触觉连接件的外侧尖端向着其与镜片1006连接的部分向后倾斜,然后又向着前表面1002倾斜,从而形成一个后方V形凹口,该V形凹口在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形成较薄的柔性铰链1010。镜片1006具有一个突起的圆形后表面1012。
晶状体1000以与前面所述晶状体相同的方式植入到囊袋内,在纤维化完成后的正常视觉调节移动过程中,该晶状体1000同样以与前面所述晶状体相同的方式受到睫状肌收缩和舒张的作用。晶状体1000的尺寸和形状使得触觉连接件1004的后表面1008和镜片1006的后表面1012与囊袋20的后囊24接触。当晶状体1000处于如图54-56所述后方远视觉形状时(其后方远视觉位置将在后面的附图中进行说明),触觉连接件的铰链1010位于触觉连接件尖端的平面P(该平面穿过触觉连接件的外侧尖端和容纳囊袋20的沟槽的环形触觉连接件尖端,并且垂直于晶状体和眼睛的轴线)的前方一个较小距离上。因此,在正常视觉调节移动过程中睫状肌收缩时,在晶状体的整个调节过程中,晶状体1000的端对端压力或者径向压力以及玻璃体室压力同时给晶状体镜片施加一个向前的调节作用力。两个力的这种组合作用增加了晶状体调节的幅度和调节的屈光度。
图62和63说明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1000a和1000b,这两个晶状体植入到病人眼睛的囊袋20内。这两个改进的向前偏压晶状体类似于图54-56中的向前偏压晶状体,并且以基本上与图54-56中的向前偏压晶状体同样的方式进行视觉调节,其差别如下所述。在晶状体1000a中,只有晶状体的伸长部分或者板状触觉连接件1012a的后表面1004a与囊袋20的后囊24接触。因此,在视觉调节过程中,玻璃体室压力只能作用在这些触觉连接件上,当在后囊实施激光切开术时,晶状体镜片可以免于受到激光的破坏。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006a的后表面1002a与后囊分开一定距离。在晶状体1000b中,仅晶状体镜片1006b的后表面1012b与囊袋20的后囊24接触。晶状体的触觉连接件1002b的后表面1004a与后囊分开一定距离。因此,在视觉调节过程中,玻璃体室压力只能作用到镜片的后表面上。
上述的大多数实施例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均具有触觉连接件形式的铰链伸长部分,其中的触觉连接件具有弹性且柔性的铰链。图60-61所说明的改进晶状体的伸长部分为具有可绕枢轴旋转铰链的触觉连接件。图60中的晶状体1000a包括一个中央镜片1102a和从镜片的两侧伸出并通过可绕枢轴旋转铰链1106a连接到镜片上的板状触觉连接件1104a(只是显示一个)。每一个触觉连接件铰链包括分别位于触觉连接件和镜片上的互相配合的铰链部分1108a和1110a。这两个铰链部分1108a和1110a可绕枢轴旋转地将触觉连接件连接到镜片上,用于使得触觉连接件相对于镜片向前和向后移动。
图60和61中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1100a和1100c用不太坚固或者硬的材料制成以形成铰链部分,而它们的铰链部分则用较硬或者较坚固的材料另外制成,用于强化铰链插件和槽件,这些槽件和插件在晶状体的镜片和板状触觉连接件内模制而成。晶状体1100a和1100b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后的a和b表示两个晶状体。
镜片和每一个板状触觉连接件可以模制而成,或者用任何眼内晶状体材料制成,包括前面所述材料。这些材料使眼内晶状体具有合适的光学和其它性质。某些材料足够坚固或者硬,从而能够模制铰链部件或者使铰链部件与板状触觉连接件制成一体,每一个铰链沟槽则模制而成或者在晶状体镜片材料中形成。这些实施例中的每一个铰链部分将具有一个沿着镜片边缘的铰链沟槽或者沟道,这些沟槽沿着侧向向着镜片开口,并且每一个铰链沟槽均是弯曲的、部分切除的圆柱形,其尺寸为具有整个横截面长度,以容纳邻近的触觉连接件的舌形件的凸条,这样,凸条进入到沟槽内,而各个触觉连接件可以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相对于镜片向前或者向后旋转。
图60的晶状体1100a包括一个细长的铰链板1120a,该铰链板1120a沿着纵向边缘穿过各个触觉连接件板1114a,从而在触觉连接件板1114a内形成一个加强嵌入件或者镶入件。在该铰链板的内侧端部是一个横梁1122a,该横梁1122a在触觉连接件板1114a的内侧端部外沿着边缘延伸,以在铰链部分1108a上形成舌形件1112a。在每一个铰链板1120的外侧端部是柔性的指形件1124a。每一个铰链部分1110a包括一个梁,该梁包覆在晶状体1102a的边缘内,并形成一个加强嵌入件或者镶入件。沿着该梁的外侧边缘是铰链沟槽或者通道1118a,该沟槽以可绕枢轴旋转的方式沿邻近的铰链舌形件1112a容纳圆柱形凸条1116。
图61中的改进型晶状体1100b类似于晶状体1100a,其区别在于每一个触觉连接件板1114b的内侧端部沿着其边缘伸出到加强铰链板的内侧横梁1122b外面,其中所述加强铰链板构成晶状体1100b的触觉铰链部分1108b。每一个铰链板1114b伸出的内侧端部具有圆柱形的圆形表面和中央沟槽1126b。每一个触觉连接件铰链部分包括一个包覆在晶状体镜片1102b的边缘内的铰链梁1128b,并具有一个中央为圆形的铰链突起1130b。这个铰链突起可以以旋转方式配合到铰链部分1108b的沟槽1126b内,因此通过铰链销1132b形成触觉连接件铰链1106b。其中,铰链销1132b穿过触觉连接件铰链部分和镜片铰链突起上的对齐的孔。
图57-5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1050,该晶状体1050植入到病人的眼睛的囊袋20内。该优选晶状体具有铰接延伸的柔性触觉连接件部分,因而成为向前偏移的晶状体,这样结合下述方式增加了视觉调节幅度,并且增加了屈光度调节。这些方式是(a)触觉连接件具有向后偏压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视觉调节幅度和屈光度调节;(b)镜片放大倍数的增加将提高在晶状体镜片的任何给定调节移动量下产生的调节量;反之,将减少产生给定调节量所需的镜片调节量。
晶状体1050包括一个一体的晶状体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中央镜片1052和柔性并带有铰链的伸长部分1054,该伸长部分为一个从镜片沿着径向伸出的板状触觉连接件。每一个板状触觉连接件1054的宽度和厚度沿着纵向逐渐变细,而其厚度向着其内侧端部逐渐增加。每一个板状触觉连接件包括一个内侧板状部分1056、一个外侧板状部分1058和一个V形沟槽1060;其中,内侧板状部分与镜片1052的边缘连接成一体,并且相对于镜片向着其外侧端部倾斜;外侧端部部分连接到内侧板状部分的外侧端;V形沟槽1060进入到这些板状部分的连接处,从而形成用于连接的柔性铰链1062。外侧板状部分1058相对于内侧板状部分1056和镜片1052可以向前或者向后围绕铰链旋转移动。这种包括镜片和触觉连接件的板状部分的晶状体结构可以模制而成,或者用前面所述晶状体材料形成一个单一的结构。该晶状体的嵌入件1064固定到外侧的触觉连接件板状部分1058的外侧端。这些嵌入件给晶状体提供了一个伸长部分,并且也可以用于在必要时加强外侧触觉连接件板状部分1058。
晶状体1050植入到眼睛的囊袋20内,而眼睛的睫状肌由于麻醉而处于舒张状态,并且保持其麻醉状态直到纤维化完成,这与前面所述方式完全相同。在这种纤维化过程中,晶状体镜片1052被迫向后移动到远视觉位置,如图57中的实线和图58中的虚线所示;在这种状态下,晶状体镜片向后挤压囊袋的后囊24并向后拉伸该后囊。晶状体1050处于其后方远视觉位置的结构为其后方远视觉结构。在纤维化完成后的正常视觉调节移动过程中,睫状肌收缩增加了玻璃体室压力并且沿着径向或者向着端部压缩晶状体,从而以与前面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实现晶状体1052的向前调节移动。
如上所述,晶状体1050是一个向前偏压的晶状体。在这种情况下,从图57和58可以观察到,当晶状体占据其后方远视觉位置时,其触觉连接件铰链1062位于尖端平面PT的前方。该尖端平面穿过晶状体触觉连接件1054的外侧尖端,并垂直于晶状体镜片1052和眼睛的轴线。因此,在从晶状体的后方远视觉位置穿过其中间位置(图58中的实线所示)到达其前方近视觉位置(图58中的假想线所示)的正常视觉调节移动过程中,睫状肌收缩对晶状体的压缩可以有效地给向前调节移动的镜片施加一个作用力。因此在晶状体的整个调节移动过程中睫状肌受到对晶状体的压缩协助向前的玻璃体室压力作用到镜片上,因此如前所述增加了晶状体调节的幅度和屈光度。
晶状体1050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镜片1052具有增加的光学放大倍数或者屈光度,这有助于晶状体的向前偏压结构进一步增加调节的幅度和屈光度。到目前为止,镜片的前表面1066相对较平或者略微凸起,而镜片的后表面1068则具有一个相对幅度较大的凸起弯曲,这样镜片具有基本上平凸的形状。这种晶状体形状使得镜片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光学放大能力集中到镜片的后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增加镜片的放大能力降低了产生给定的视觉调节量时镜片所必须移动的距离,并且反之增加了由镜片的给定调节移动产生的视觉调节量,因此增加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移动量和屈光度的调节。
在镜片的后侧增加眼内晶状体的放大能力使得镜片的光学平面(亦即产生焦点的平面)向着眼睛的视网膜16向后移动,如图57到58所示。例如,晶状体镜片1052的光学平面Po大致位于如图58所示所述合适位置,该位置位于一个相同中央厚度(沿着镜片的轴线测量)但是前后表面具有相同曲率的对称两面凸镜片的光学平面(未示出)的后方。为了将入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镜片的光学平面的这种向后偏移必须通过增加镜片的屈光度能力来进行补偿。镜片1052所需增加的放大能力可以通过将镜片的后表面1068构造为具有陡峭的凸起曲率来实现。
图64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一个中央镜片1202和伸长部分或者触觉连接件1204。触觉连接件从镜片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上伸出。该镜片的侧视图(未示出)最好采用图58、59中的形状,以提供曾经参照这两个附图所述操作和优点。
触觉连接件或者伸长部分包括板1026和在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上沿着侧向延伸的柔性固定指形件1208。板1026的内侧端部连接到镜片上。在每一个固定用指形件的外侧端部上形成开口1209,该开口用于改进纤维化的固定作用。
板1206沿着纵向逐渐变细,向着外面方向其宽度逐渐减少,并且沿着其整个长度上的宽度小于镜片的直径。触觉连接件和其外侧端部相对于镜片可以向前后向后移动。铰链1210由触觉连接件上沟槽形成,这些沟槽进入前表面或者后表面,并在触觉连接件板1206的内侧端部上延伸。
该晶状体具有一个相对较平的非受力结构,其中,触觉连接件1204和其铰链位于一个公共平面内。触觉连接件板的外侧边缘和指形件1208最好围绕镜片1202的轴线形成圆形形状。在其正常非受力状态,指形件从触觉连接件板的互相面对的纵向边缘沿着侧向向外伸出。当处于受力状态时,指形件最好可以向内弯曲成一定的曲率。
由于触觉连接件的向前或者向后偏移而导致晶状体从其正常非受力状态开始发生的变形将在铰链内产生弹性应变能作用力,该作用力迫使晶状体返回到其正常非受力状态。
图65A表示对图65中的实施例进行了改进,在图65中,一个凹形小袋1214形成在触觉连接件上,该小袋用于容纳药物,例如阿托品或者有关的药物(用于将睫状肌麻醉一段时间)或者用于某些其它目的的药物。尽管图65中只是表示一个触觉连接件具有小袋,但是这种小袋可以设置在两个触觉连接件上。
图64和65中的实施例均具有柔性指形件1208和1206,它们由不同于触觉连接件板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最好为不是特别惰性,从而可以在指形件和凸起1209周围发生较好的纤维化。惰性和惰性相对不太强的材料已经在前面进行了描述。触觉连接件板1206最好用弹性半刚性材料制成。
图66和67说明本发明的基部的类似实施例。
图66中的眼内晶状体1300具有一个镜片1302,该镜片1302的侧视图最好为如图58和59中所示的形状,以提供与本发明的图59中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和操作。多个相对较小的延伸部分或触觉连接件板1304具有铰链1306,以使根据睫状肌的动作而实现镜片的向前和向后移动。铰链1306由位于触觉连接件板上的沟槽或者环上的沟槽1306a构成。铰链也可以通过用柔性材料形成触觉连接件来实现。
两对触觉连接件从镜片上互相相对伸出,而一个环1310在每一对触觉连接件之间延伸并固定到触觉连接件上。一个臂1312从每一个环1310的弧形横向部分上伸出并与该横向部分成一定角度。每个臂1312具有一个端部凸起,该端部凸起形成一个用于改善固定功能和对中功能的开口1314。
图67说明一个有关的晶状体实施例1350,该晶状体1350具有一个镜片1352和环1354。环1354在两对互相间隔并径向延伸的小触觉连接件或者伸长部分之间向外伸出。正如图66中的实施例一样,铰接可以通过触觉连接件上的沟槽1357或者环上沟槽1357a来实现。一个臂1358与环成锐角从环上伸出。臂1358具有一个凸起1360,该凸起用于在其端部形成一个尺寸合适的开口。不管有没有开口,该凸起都改善了纤维化的固定和对中作用。图66中的凸起1314和图67中的凸起1360最好具有开口,这些开口对于改善纤维化的固定和对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臂1358和其凸起1360以及环1354最好用相对为非惰性的材料制成,用于改善在这些部件周围的纤维化。
本发明已经表示和描述了一个新型的调节式眼内晶状体,该晶状体符合本发明所追求的目标。在参考了本说明书和所附的附图后,本发明的主题的许多变化、修改、改变和使用、应用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变化、修改、改变和其它使用和应用都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都包括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包括柔性的晶状体主体,该晶状体主体一般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并包括柔性镜片,所述晶状体主体具有两个或多个从该镜片径向延伸出的伸长部分,从而使该晶状体被设置成在眼睛的睫状体收缩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且,该晶状体的大小被设计得能够植入到眼睛的囊袋中,从而睫状肌的收缩引起囊袋中位于虹膜之后的晶状体在睫状肌收缩的作用下朝着虹膜向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的大小使其不通过囊袋壁与睫状肌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能够向前和向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能够相对于伸长部分的外端向前和向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内部弹性形变使得该晶状体向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后囊弹性使得该晶状体向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被设置成在睫状肌收缩和放松的作用下向前和向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被设置成沿着眼睛的轴线相对于伸长部分的外端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单平面式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向前凸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向后凸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多平面式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为板状触觉连接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为带有铰链的板状触觉连接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为板状触觉连接件,其带有邻接于镜片的变窄的板状接合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睫状肌的收缩使得在囊袋中的晶状体镜片朝虹膜方向向前移动,以得到近视觉。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四个在直径上相对的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为板状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外端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带有凸起肩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两个或更多的伸长部分包括板状触觉连接件,其在邻接于镜片处带有横穿该板状触觉连接件的沟槽。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在远端的拐角处具有球形突出物。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两个或多个伸长部分具有侧向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环。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两个或多个伸长部分具有侧向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铰接的板状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带有侧向伸出的柔性固定指形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具有伸长的铰接的部分,该铰接的部分包括板状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包括在其外端侧向伸出的柔性固定指形件,该指形件能够由与制成触觉连接件板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具有柔性的或较刚性的铰接板状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带有触觉连接件开口,该开口在其外侧端部由一拱形件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两对从镜片相对伸出的小触觉连接件以及在每对触觉连接件之间延伸的环,该环固定于触觉连接件。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位于伸长部分的外侧端部后方。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板,该板在其整个长度上都是柔性的,从而使镜片处于该板的外侧端部的前方。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板状触觉连接件,其带有向着板状触觉连接件的前方延伸的突起。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包括板状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在其远端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弹簧。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为双凸式的。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具有相对较平坦的前侧表面以及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后侧表面。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伸长部分或触觉连接件板,该触觉连接件板具有铰链,环在每对小板状触觉连接件之间延伸到该铰链中。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伸长部分或触觉连接件板,该触觉连接件板具有铰链,环在每对小板状触觉连接件之间延伸到该铰链中,在每个环的末端有一以锐角从横向部分中延伸出的弧形横向部分。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的大小使得其通过囊袋壁与睫状肌相接触。
37.一种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包括柔性的晶状体主体,该晶状体主体一般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并包括单个的固体双凸镜片,所述晶状体主体具有两个或多个从该镜片的相对边缘延伸出的柔性触觉连接件,从而使该晶状体被设置成在调节过程中,当眼睛的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主体向其近视觉位置朝着虹膜向前移动,并且,该晶状体的大小使其能够被植入到眼睛的囊袋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被设置成在睫状肌收缩和放松的作用下相对于伸长的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沿着眼睛的轴线向前和向后移动。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被设置成在睫状肌收缩和放松的作用下相对于伸长的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沿着眼睛的轴线向前和向后移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单平面式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向前凸的。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向后凸的。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是多平面式的。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状体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制成。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伸长部分为柔性板状触觉连接件。
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的宽度向着末端逐渐变窄。
4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的厚度逐渐变小。
4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通过弹簧环沿着其外侧端部连接在一起。
4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具有U形环形式的弹簧。
5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固定元件为由生物惰性材料制成的大致U形的环。
5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具有在末端方向上从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突出的中央定位的乳头状突起。
5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晶状体主体被设置成当睫状肌放松时在囊边缘的后向偏压作用下朝着其远视觉位置向后移动,并且在睫状肌收缩时通过张紧后囊并增大玻璃体室压力在调节过程中向前朝着其近视觉位置移动。
5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突起从板状触觉连接件表面向外向前延伸。
5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具有从镜片的相对两侧延伸出的两对柔性触觉连接件,该两对柔性触觉连接件彼此在直径方向相对。
5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具有四个触觉连接件,该触觉连接件是细长的、弯曲的臂,并且对称地从与晶状体镜片相连的相对较宽的内侧端部向相对较窄的外侧端部变细。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在该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有扩大的球形突出物。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的内侧端部是沟槽,该沟槽形成柔性铰链,围绕该柔性铰链,触觉连接件能够相对于镜片柔性地向前和向后移动。
5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在每个端部具有一对弹簧环。
5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具有相对较宽的外侧端部以及向内变细的中部,该内侧触觉连接件端部的宽度,在横跨晶状体长度方向进行测量时,大致小于镜片的直径,该内侧端部在镜片与触觉连接件的较宽的外侧主要部分之间有效地形成一桥接部分,并且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是弹簧臂,其横穿外侧触觉连接件端部并且是具有弹性柔度的。
6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镜片相对于触觉连接件向前偏移。
6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柔性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能够随着玻璃体室压力、内部弹性应变、以及后囊弹性的变化相对于镜片向前和向后移动。
6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在内侧端部通过铰链状接合件连接到镜片,使得该触觉连接件能够相对于镜片向前和向后移动。
6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是具有弹性柔度的,且该触觉连接件相对于镜片的前后移动包括触觉连接件的弹性弯折或弯曲。
6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为板状触觉连接件。
6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具有固定装置。
6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包括由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的主体。
6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主体是由相对柔软的半刚性材料制成的。
6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由硬材料和软材料结合制成,软材料的例子有硅树脂、水凝胶、或者不耐热材料。
6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能够相对于镜片向前和向后移动。
7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围绕着铰链能够相对于镜片柔性地向前和向后移动。
71.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具有由沟槽形成的铰链。
7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触觉连接件在宽度和厚度上向着端部方向渐缩。
7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触觉连接件的外侧端部具有凸起肩部。
74.一种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其包括柔性的主体,该主体包括要放置在眼睛囊袋中的镜片,该镜片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且该晶状体具有两个或多个从该镜片延伸出的伸长部分,该伸长部分在其远端具有固定装置,从而使眼内晶状体具有四个或更多的固定点,用于在眼睛囊袋的周围进行中央定位和固定,且该镜片适于在睫状肌收缩时向前移动。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调节式晶状体,其中该固定装置包括扩大的球形突出物。
全文摘要
一种调节式眼内晶状体,其中该晶状体包括柔性的晶状体主体,该晶状体主体一般具有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并包括柔性镜片,所述晶状体主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从该镜片径向延伸出的伸长部分,从而使该晶状体被设置成在眼睛的睫状体收缩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且,该晶状体的大小被设计得能够植入到眼睛的囊袋中,从而使睫状肌的收缩引起囊袋中位于虹膜之后的晶状体在睫状肌收缩的作用下朝着虹膜向前移动。
文档编号A61F2/16GK1650825SQ20051000473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9日
发明者J·斯图尔特·卡明 申请人:J·斯图尔特·卡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