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87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还涉及该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发病原因颇多,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据临床观察及统计普查结果分析,不同职业患者中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临床上机关干部、汽车司机、售货员、教师的患病率明显较高。痔疮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传统的手术、套扎、枯痔、激光、冷冻、外敷等,都不十分理想。有的痛苦大病程长,有的不彻底易复发,有的适应症不易掌握或并发症较多。实践证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以应用中草药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药的组方和剂型,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继续改进。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外痔,混合痔,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肛周脓肿或肛瘘急性发作的颗粒剂、散剂、栓剂、洗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组成荆芥10~13份,防风10~13份,透骨草28~32份,生川乌8~10份,蛤蟆草28~32份,生草乌8~10份,苦参10~13份。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之一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热回流动态水提取,过滤,减压浓缩,60℃时密度1.10~1.25,干燥,粉碎至100~120目,得干膏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干膏细粉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包装成颗粒剂。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之二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用CO2,于6~10Mpa,10~40℃,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波长122.5±2.5mm,频率2450±50MHz,微波干燥;粉碎至100~120目,得药材提取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提取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之三是(1)荆芥、生川乌、生草乌粉碎成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置提取罐中,加水提取,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加入生药材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20~150目,得药物细粉;(3)选择药用聚乙二醇PEG1000~4000或半合成脂肪酸脂作基质,融化基质,将药物细粉加入,混匀,灌模,冷却,包装即得治疗肛肠疾病的栓剂。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之四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20~150目,得生药材极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水煎煮,煎液过滤,减压浓缩,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得浸膏,将生药材极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灌装即得外用洗剂。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之五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水提取,过滤,浓缩,得浸膏;(3)将生药材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颗粒或细粉,包装成颗粒剂或散剂。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应用,是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外痔,混合痔,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肛周脓肿或肛瘘急性发作的颗粒剂、散剂、栓剂、洗剂中的应用。除西医的PP(高锰酸钾)坐浴熏洗外,中药煎剂坐浴熏洗治疗痔瘘科疾病已有悠久历史,但患者自行煎煮汤药熏洗使用不便,或煎煮不当影响疗效,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本发明的优点是,按GMP规范生产的各型制剂(颗粒剂、散剂、栓剂、洗剂),有效成分含量得到保证,使用方便,无需患者自行煎煮,因而为肛肠科用药提供了新品种和新剂型。临床疗效观察应用本发明的制剂治疗痔瘘科疾病,并以消肿止痛为重点观察指标,经临床系统观察293例(以后简称治疗组)设原方(现场)煎剂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以相同标准观察5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一、观察方法(一)病例选择,本品功效主要为祛风燥湿、活血、消肿、止痛。根据其功效特点重点在外痔、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肛周脓肿、肛瘘急性发作等及手术前后的肿胀、疼痛中选择病例,并以消肿、止痛及止痒、坠胀、创面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其中以消肿止痛为重点观察指标。(二)主要症状分度参照全国肛肠学术会制定的肿胀疼痛标准,把肿胀和疼痛分别分为三度。1.肿胀I°肿胀范围在一象限内,即占据肛周1/4,如单发的血栓外痔,小脓肿,创缘轻微肿胀等。II°肿胀范围占据两个象限,即占肛周的1/2。如多发或大型血栓外痔,内痔脱垂嵌顿,较大脓肿,创缘明显肿胀等。III°肿胀范围居3~4个象限,即占居肛周的大部或全部,如内痔脱垂嵌顿波及全周,大脓肿,创缘高度肿胀等。2疼痛轻度(+),疼痛轻微,可以忍耐,而不需治疗者。中度(++),疼痛较明显,不能忍耐,但服一般止痛剂即能减轻或消失者。重度(+++),疼痛剧烈,呻吟不安,须用较强镇痛剂,如杜冷丁类或针刺等处理方有效者。3、作痒,坠胀可分轻重两度4、创面情况分泌物多少,肉芽是否新鲜等。(三)对照组的设立;因该药属肛肠外用药的新剂型,目前在此类中药中尚无同类产品,所以只能选择用原方(现场)煎汤熏洗作对照病例.根据住院(或门诊)顺序随机编号,每逢3、6、9、13、16、19…用原方(现场)煎汤熏洗,其他均用本发明的制剂,对照组的一切观察都同治疗组。(四)药物及用法1、药物来源本发明制剂由申请人提供;对照组药物由各医院药房提供。2、用法用量颗粒剂、散剂,每次一包以1000~1500ml沸水冲开(溶解),乘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min;洗剂为浓缩液形式,使用时按说明用热水稀释,乘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min;栓剂仅适用于内痔或混合痔。对照组用原方,门诊病例(现场)自行水煎煮;住院病例由病房煎药工(现场)水煎煮;用法同上。3、疗程5天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二、临床资料(一)治疗组1.资料来源在293例中,门诊104例,住院189例,其中男177例,女116例。2、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82岁;20岁以下12例。21~30岁70例。31~40岁93例,41~50岁68例51~60岁46例,61岁以上10例。3、职业;工人122例,农民84例,干部53例,职员16例、其它18例。4、病程最短2天,最长38年。1年以下104例,2~5年103例,6~10年45例,10年以上41例。5、病种外痔42例,混合痔72例.内痔嵌顿20例,肛门裂70例、肛门瘘44例,肛周脓肿10例、肛周湿疹13例,创缘水肿27例,乳头肥大1例。(二)对照组1、资料来源门诊27例,病房23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2、年龄最小7岁,最大62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30岁16例,31~40岁15例,41~50岁8例。51~60岁9例,61岁以上2例。3、职业工人23例,农民10例,干部15例,其它2例。4、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年,1年以下28例,2~5年18例,6~10年9例。5、病种外痔10例,混合痔2例,内痔嵌顿6例,肛门裂11例,肛门瘘16例,肛周脓肿3例,肛周湿疹1例,脱肛1例。三、治疗结果(一)疗效判断标准1、肿胀显效5天内痔块消失1/2以上者,或在10天内症状完全消失者。有效10天内痔块消失1/2以上者。无效10天内痔块消失不足1/2者;2、疼痛显效5天内疼痛明显减轻,(症状改善1°以上)或10天内痛完全消失者。有效10天内疼痛显著减轻者(症状改善1°以上)。无效10天内疼痛减轻不明显者(症状改善不足1°)3、作痒、坠胀、创面情况可参照以上执行。4、综合疗效判定显效5天内主要症状明显减轻(主要症状改善1°以上)或10天内主要症状消失者。有效10天内主要症状显著减轻者(主要症状改善1°以上)。无效10天内主要症状变化不明显者。(主要症状改善不足1°)(二)、治疗结果1、消肿情况治疗组293例中肿胀者204例;其中III°48例,II°86例,I°70例;对照组50例中肿胀者29例,其中III°5例,II°7例,I°17例;经系统对照观察结果如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消肿情况汇总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消肿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止痛情况治疗组293例中疼痛者278例,其中+++115例,++114例,+49例,显效率78.4%,总有效率99.6%。对照组50例中+++28例,+15例。按照同样标准经系统观察汇总如下。(见表2)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情况汇总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止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P>0.01)在临床观察中普遍反应用本发明制剂时,有的疼痛立即减轻,深受患者欢迎。3、止痒及其他治疗组中,作瘁66例,其中显效46例,有效19例;坠胀64例中,显效75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有分泌物者33例,显效29例有效4例。对照组中,作痒7例,显效4例,有效3例;坠胀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有分泌物者12例,显效11例,有效1例。因此三项未作为重点观察指标,未做系统观察,例数较少,故两组未做详细对照。4、各病种的治疗情况从治疗组对痔瘘科各种疾病的治疗情况看,在以肿胀、疼痛为主症的疾患中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共50例,再按病种分例数更少,故未做系统统计对照。治疗组的治疗情况汇总于下表3本发明制剂各种病种治疗情况汇总表<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width="816">肛门瘘443272.71227.344100肛周脓肿1077033010100肛周湿疹13646.2753.813100边缘水肿272488.927.413.72696.3乳头肥大111100</table></tables>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剂对痔瘘各种疾病的消肿止痛效果较好,外痔最佳,显效率达90.5%,而对顽固性湿疹效果较差,显效率在50%以下。在293例中,各种手术病人160例,对手术前后消肿止痛显效135例,占84.4%,有效23例,占14.4%,无效2例占1.3%。临床中,普遍反应该药用药方便安全,病人无痛苦,是目前痔瘘科手术前后消肿止痛之良药。5、总治疗情况在以上各种疾病中以疼痛、肿胀为重点观察指标,根据病情或其一为主症,或二者兼顾,结合作痒、坠胀、分泌物等其他情况,主症改善为显效,有效或无效者,总疗效即判为显效,有效或无效。据此,治疗组293例,对照组50例,总疗效情况汇总如下表4总疗效汇总表两组对比数据,经统计学处理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四、典型病例(1)王××,女,32岁,工人,患者因肛旁肿痛月余,经治不愈来我院就诊,自述二年前,因难产行侧切术,术后刀口感染,形成一窦道,今春又在青医附院行窦道搔爬术,术后缝合13针,结果—针眼处又重新感染形成肛瘘,近几天肛门肿痛难忍,自溃流脓,于1985年3月17日来院门诊。查体T36.8℃,P80次/分,R18次/分,BP110/80mmHg。发育一般,营养良好,面色潮红精神好,心肺均正常,肝牌末触及,舌苔薄白,脉沉细。肛诊肛门收缩功能好,截石位3点距肛缘3cm处,可见一肛瘘外口,3~6点处可扪及索状物通向肛内,周围肿痛,范围约10×10mm大小,皮肤色微红,质硬无波动感。实验室检查血Hbl2g,WBC5400N60%。诊断①肛门瘘②肛周脓肿。患者肛门肿胀III°,疼痛+++,给予本发明颗粒剂,按说明以沸水冲开(溶解),乘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min;四天后肿胀1°,疼痛+,继用药2天,肿疼消失,患者十分满意,对医生讲“简直是奇迹”。(2)陈××,男49岁,患者因肛门疼痛难忍三天,来院就医,因工作关系,饮酒过量三天前肛门突然肿起,疼痛难忍,走路不便,既往便血,肛门有肿物已10年之久,这次以肿痛为主。查体T36.8摄氏度,P80次/分,R19次/分,BP130/85mmhg,舌苔薄黄,脉弦,发育正常,营养佳,面色红润,精神佳,心肺正常,肝脾来触及,肛诊肛门左侧肿起30×30mm,占肛周1/2左右,觖痛明显质硬。实验室查WBC11000,RBC350万,Hb13g,BT1°CT1°。诊断炎性外痔。处理给予本发明洗剂,按说明以沸水稀释,乘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min;次日复查肿胀轻、质软。患者自述疼痛大减,四天后,肿消一半,疼止80%,至第七天痛全止,肿基本消失,九天痊愈。五、讨论1、中药煎剂坐浴熏洗治疗瘘科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而煎汤熏洗使用不便而限制了该剂型的应用和发展,本发明制剂既保持了原煎剂的特色,又给患者和医院管理(因煎药不及时影响换药,煎煮不好影响治疗等)带来方便,经临床系统观察293例,证明其疗效确切,特别是止痛,消肿效果显著,止痛消肿的显效率分别78.1和78.9%,用复方荆芥熏浣剂熏洗时疼痛立即减轻,有的患者称之为“救命药”,经与原方(现场)煎剂对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P>0.01),它的出现为肛肠科用药开创了新剂型。2、在293例系统观察中除针对痔瘘科十大常见病种外(以上把炎性外痔和血拴外痔都归为外痔),对痔瘘科各种手术病人系统观察160例,该药有予防术后创缘水肿的作用,同时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缩短疗程、较PP(高锰酸钾)水坐浴有明的优越性,避免了PP水对皮肤的刺激和其他付作用,是痔瘘手术前后消肿、止痛的理想药物。3、在临床观察中有的医院用于外科和骨科的红肿、疼痛、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以后进一步探讨。4、该药对淤血凝固的疾患及顽固性肛周湿疹(停药复发)疗效尚差,加大剂量也不能缩短疗程,这是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注意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制备颗粒剂本发明所用的药材是指荆芥HerbaSchizonepetae;防风RadixSaposhnikoviae;透骨草(为大戟科植物地枸叶Speranskiatuberculata(Bge.)Baill.的干燥全草或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Lam.的全草);生川乌RadixAconiti;蛤蟆草(为唇形科植物荠宁SalviaplebeiaR.Br.的全草);生草乌RadixAconitiKusnezoffii和苦参RadixSophoraeFlavescentis。药材用量荆芥10g,防风10g,透骨草28g,生川乌8g,蛤蟆草28g,生草乌8g,苦参10g。制备方法(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热回流动态水提取,过滤,减压浓缩,60℃时密度1.10~1.25,干燥,粉碎至100~120目,得干膏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干膏细粉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包装成颗粒剂。实施例2制备颗粒剂药材用量荆芥13g,防风13g,透骨草32g,生川乌10g,蛤蟆草32g,生草乌10g,苦参13g;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颗粒剂药材用量荆芥117.5g,防风117.5g,透骨草300g,生川乌90g,蛤蟆草300g,生草乌90g,苦参117.5g;制备方法(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水提取,过滤,浓缩,得浸膏;(3)将生药材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颗粒,干燥,包装成颗粒剂。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制备散剂药材用量荆芥10g,防风10g,透骨草28g,生川乌8g,蛤蟆草28g,生草乌8g,苦参10g。制备方法(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用CO2,于6~10Mpa,10~40℃,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波长122.5±2.5mm,频率2450±50MHz,微波干燥;粉碎至粒径100~120目,得药材提取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提取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实施例5制备散剂药材用量荆芥13g,防风13g,透骨草32g,生川乌10g,蛤蟆草32g,生草乌10g,苦参13g;其余同实施例4。实施例6制备散剂药材用量荆芥117.5g,防风117.5g,透骨草300g,生川乌90g,蛤蟆草300g,生草乌90g,苦参117.5g;制备方法(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水提取,过滤,浓缩,得浸膏;(3)将生药材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包装成散剂。其余同实施例4。实施例7制备栓剂药材用量荆芥100g,防风100g,透骨草280g,生川乌80g,蛤蟆草280g,生草乌80g,苦参100g。制备方法(1)荆芥、生川乌、生草乌粉碎成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置提取罐中,加水提取,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加入生药材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20~150目,得药物细粉;(3)药用聚乙二醇PEG1000~4000作基质,融化基质,将药物细粉加入,混匀,灌模,冷却,包装即得治疗肛肠疾病的栓剂。实施例8制备栓剂药材用量荆芥130g,防风130g,透骨草320g,生川乌100g,蛤蟆草320g,生草乌100g,苦参130g;制备方法(1)荆芥、生川乌、生草乌粉碎成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置提取罐中,加水提取,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加入生药材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20~150目,得药物细粉;(3)半合成脂肪酸脂作基质,融化基质,将药物细粉加入,混匀,灌模,冷却,包装即得治疗肛肠疾病的栓剂。实施例9制备栓剂药材用量荆芥117.5g,防风117.5g,透骨草300g,生川乌90g,蛤蟆草300g,生草乌90g,苦参117.5g;其余同实施例7。实施例10制备洗剂药材用量荆芥117.5g,防风117.5g,透骨草300g,生川乌90g,蛤蟆草300g,生草乌90g,苦参117.5g;制备方法(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粒径120~150目,得生药材极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水煎煮,煎液过滤,减压浓缩,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得浸膏,将生药材极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灌装即得外用洗剂。实施例11制备洗剂药材用量荆芥10g,防风10g,透骨草28g,生川乌8g,蛤蟆草28g,生草乌8g,苦参10g。其余同实施例10。实施例12制备洗剂药材用量荆芥130g,防风130g,透骨草320g,生川乌100g,蛤蟆草320g,生草乌100g,苦参130g;其余同实施例10。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组成荆芥10~13份,防风10~13份,透骨草28~32份,生川乌8~10份,蛤蟆草28~32份,生草乌8~10份,苦参10~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热回流动态水提取,过滤,减压浓缩,60℃时密度1.10~1.25,干燥,粉碎至100~120目,得干膏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干膏细粉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包装成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用CO2,于6~10Mpa,10~40℃,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波长122.5±2.5mm,频率2450±50MHz,微波干燥;粉碎至100~120目,得药材提取细粉;(3)将生药材细粉与提取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1)荆芥、生川乌、生草乌粉碎成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置提取罐中,加水提取,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加入生药材细粉,混匀,干燥;再粉碎成120~150目,得药物细粉;(3)选择药用聚乙二醇PEG1000~4000或半合成脂肪酸脂作基质,融化基质,将药物细粉加入,混匀,灌模,冷却,包装即得治疗肛肠疾病的栓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120~150目,得生药材极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混合水煎煮,煎液过滤,减压浓缩,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5,得浸膏,将生药材极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灌装即得外用洗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1)配量的荆芥、生川乌、生草乌分别粉碎至粒径100~120目,得生药材细粉;(2)防风、透骨草、蛤蟆草、苦参,水提取,过滤,浓缩,得浸膏;(3)将生药材细粉加入到浸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颗粒或细粉,包装成颗粒剂或散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外痔,混合痔,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肛周脓肿或肛瘘急性发作的颗粒剂、散剂、栓剂、洗剂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比例的中药材组成荆芥10~13份,防风10~13份,透骨草28~32份,生川乌8~10份,蛤蟆草28~32份,生草乌8~10份,苦参10~13份。该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外痔,混合痔,内痔脱垂嵌顿,肛裂,肛周脓肿或肛瘘急性发作的颗粒剂、散剂、栓剂、洗剂中的应用。总有效率   98.98%,其中,以活血、消肿、止痛效果最佳。文档编号A61K9/02GK1745781SQ200510012880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发明者郭桂秋,房国栋申请人:山东鲁泰环中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