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639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折、跌打损伤以及对骨断后神经有一定恢复作用的药物,尤指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伤血、伤骨,骨折后病人痛苦大、愈合慢、病期长。临床以疼痛、功能丧失、畸形假关节现象、活动异常、骨磨擦音及皮下血斑渗出为特点。如治疗不当,早期骨折不能痊愈,会导致久而不能愈合,造成陈旧性骨不连,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西医以机械的方法达到对位对线,恢复骨的连续性。多用手法是整复和内固定。但骨折本身是一种损伤,加上手术的施行,势必损伤更多的局部组织,造成组织的抵抗力下降。若操作粗糙,无菌技术不严,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甚至成骨髓炎,产生骨的连接延迟或不连接增加病人的痛苦。此外,骨折愈合后部分病人需要拔除内固定,还要再施行一次手术,在手术后还可能造成许多合并症和后遗症,危害很大。目前治疗骨折的方法中,中医多采用外用贴膏剂结合内服中药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所用的中药制剂虽具有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等功效,但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见效慢、疗程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治骨折、跌打损伤的药物缺乏,治疗的疗程长、见效慢,以及骨断后对神经有恢复作用药物的空白等问题。
根据祖国的中医理论及多年实践证明,以高梁根、玉米根、黄瓜籽和角瓜籽为主要组成的中药制剂,尤其是角瓜籽对接骨有奇效。本发明精选下列诸味纯中草药,按传统的中药制备工艺制成。其具体配方如下(按重量份数比)
高梁根 20~120份玉米根 15~90份黄瓜籽 15~80份 角瓜籽 15~80份血 竭 40~100份土鳖虫 50~120份自然铜 25~80份 乳 香 30~90份没 药 30~90份 骨碎朴 25~90份硼 砂 40~90份 当 归 40~120份大 黄 25~80份本发明的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数比)高梁根40份玉米根45份黄瓜籽30份角瓜籽40份血 竭50份土鳖虫70份自然铜40份乳 香55份没 药55份骨碎朴50份硼 砂60份当 归70份大 黄40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口服制剂。本发明优选的制备工艺如下以上十三味药,用热火烘干,研末,用蜂蜜制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丸状,味微苦。
规格每丸装3g。
功能主治治疗骨折、跌打损伤以及对骨断后神经有一定恢复作用。对65岁以上老年人有壮骨作用(遵医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丸,一日2次。七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中高梁根性味甘、平,归经入肾经。调经止血、平喘、行气、利尿,治咳喘、胃痛、淋证、崩漏、接骨,为方中君药。
玉米根性味甘、平,归经入肾经。利尿、消肿,治高血压、小便不利、水肿,为方中君药。
通过实践证明,高梁根、玉米根对骨折、骨伤、神经受损用恢复作用。
黄瓜籽能活血逐瘀、治跌仆损伤、风湿性腰腿痛,为方中君药。
角瓜籽经实践对接骨有奇效,为方中君药。
血竭为活血药,性味归经、咸、甘、平入心肝经。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主治瘰疠臁疮溃久不合,外伤出血不止,跌打损伤,内伤瘀痛,为方中臣药。
土鳖虫活血药,性味咸、寒,入肝经。破瘀血、续筋骨。主治血瘀经闭、筋骨折伤,为方中臣药。
自然铜性味辛、平。归经入肝经。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为方中臣药。
乳香性味辛、苦、温。活血药,归经入心肝、脾经。活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主治跌打损伤,筋脉拘挛、胃痛、痛肿疼痛,为方中佐药。
没药性味苦、平。归经入肝经。活血药,有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的功能,为方中佐药。
骨碎朴为补阳药,性味苦、温。归经入脾肾经。有补肾接骨、行血止血的功能。主治久泻、耳鸣、牙痛、骨折损伤,为方中佐药。
硼砂性味甘、咸、凉。入肺、胃经。主治解毒防腐、目赤肿痛,咳嗽不利,为方中使药。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创伤,产后血滞疼痛、血虚腹痛,肠燥便秘,为方中使药。
大黄是攻下药,性味苦寒,归经入脾、大肠、心包、肝经。泻实热、下积滞、破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滞痞满,湿热黄疸,吐血、衄血、血滞经闭,外伤瘀血作痛。外用治烫火伤、创伤出血。为方中使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药物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诸药合用,治疗骨折、跌打损伤效果显著,对骨断后神经有一定恢复作用。对65岁以上老年人有壮骨作用(遵医嘱)。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对48例骨折患者应用本发明药物,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观察48例病人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3年;职业学生10例,农民18例,教师5例,其他15例。
病症分类48例病人均诊断为骨折。
二、诊断标准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致骨折患者均为本发明药品观察对象。
三、治疗方法1、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对自身用药前后症状,进行对比观察。
2、凡符合诊断标准者,按观察要求填写症状、体征、肝功、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有关药物,疗程结束后,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3、观察药物及给药方法给药方法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连服七日为一疗程。
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检验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较明显改善或缓解,检验结果接近恢复正常。
无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及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无改变。
四、观察结果1、48例病人总疗效,详见表1。
表1用药后总疗效 由表1中可见本发明药物治疗骨折,用药后其总有效率为97.92%。
五、安全性检测48例病人经冶疗后,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未出现其他毒副作用,证明本品安全无毒。
六、结论通过48例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折骨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骨折有明显疗效,并对肝肾无不良影响。其治疗骨折的总有效率达97.92%。而且在观察其间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实施例旨在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实施例1按如下重量比称取各药,高梁根20g、玉米根15g、黄瓜籽15g、角瓜籽15g、血竭40g、土鳖虫50g、自然铜25g、乳香30g、没药30g、骨碎朴25g、硼砂40g、当归40g、大黄25g备用;以上十三味药,用热火烘干,研末,用蜂蜜制丸即得。
实施例2按如下重量比称取各药,高梁根40g、玉米根45g、黄瓜籽30g、角瓜籽40g、血竭50g、土鳖虫70g、自然铜40g、乳香55g、没药55g、骨碎朴50g、硼砂60g、当归70g、大黄40g备用;以上十三味药,用热火烘干,研末,用蜂蜜制丸即得。
实施例3按如下重量比称取各药,高梁根120g、玉米根90g、黄瓜籽80g、角瓜籽80g、血竭100g、土鳖虫120g、自然铜80g、乳香90g、没药90g、骨碎朴90g、硼砂90g、当归120g、大黄80g备用;以上十三昧药,用热火烘干,研末,用蜂蜜制丸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成高梁根20~120份玉米根15~90份黄瓜籽15~80份 角瓜籽15~80份血 竭40~100份土鳖虫50~120份自然铜25~80份 乳 香30~90份没 药30~90份 骨碎朴25~90份硼 砂40~90份 当 归40~120份大 黄25~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高梁根40份 玉米根45份黄瓜籽30份 角瓜籽40份血 竭50份 土鳖虫70份自然铜40份 乳 香55份没 药55份 骨碎朴50份硼 砂60份 当 归70份大 黄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以上十三味药,用热火烘干,研末,用蜂蜜制丸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精选高粱根、玉米根、黄瓜籽、角瓜籽、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骨碎补、硼砂、当归、大黄诸味纯中草药,按传统的中药制备工艺制成。该药物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诸药合用,治疗骨折、跌打损伤效果显著,对骨断后神经有一定恢复作用,对65岁以上老年人有壮骨作用。
文档编号A61P19/00GK1733262SQ20051001701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日
发明者高晶杰, 宋昱葵 申请人:高晶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