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41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膏,更具体地为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皮损为成群水疱发生于身体一侧某些部位,以额神经(面部)、肋神经(胸部)、臀部及大腿分布区多见,痛甚时如汤泼火灼,或锥刺状难以忍受。中医按其发病部位又有“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之称。中药治疗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用马齿苋与冰片调敷、用醋调青黛粉外搽、用青柿汁外涂等等;西医治疗此病采用聚肌胞、病毒唑、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转移因子注射,内服病毒灵、阿昔洛韦,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但上述各种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止痛效果都不理想,治愈率较低,易遗留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缺陷,按中医理论观点,研制出一种清湿热、解毒、止痛快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药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其药物组成重量比范围如下炉甘石粉900~300,地榆1000~300,延胡索1600~450,冰片300~60,凡士林10500~3500。
此药膏的最佳配比的药物组份重量比为炉甘石粉600,地榆600,延胡索1100,冰片180,凡士林7500。
本药膏的制备方法是将地榆、延胡索磨成细粉,冰片磨成末,与炉甘石粉混合均匀,再把4种药粉慢慢加入凡士林中掺匀,即成药膏。可分装在塑料盒中备用。
本发明的主要功能及有益效果是本外用药膏用于治疗带状疱疹,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疗效明显、经临床使用证明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简便易行,费用低,使用方便;能清湿热,解毒效果好,止痛快;与单纯内服药物相比,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无遗留神经痛症状。
本发明的用药依据炉甘石粉,味甘性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具有收湿生肌的功效;地榆,味苦酸性寒,能消肿止痛,并具收敛泻火之效;延胡索,活血散瘀、止痛为其所长,其中重要是所含延胡索乙素、丑素、甲素,镇静作用非常明显;冰片,辛苦微寒,具清热止痛、防腐生肌之功效。
药膏的使用方法用时均匀涂抹于皮损处,厚约1-2毫米,每日早、晚各一次,纱布包敷,直至疱疹消退,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如果使用此药膏时结合使用治疗本病的内服药效果会跟好。
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治疗193例,男,83例,女,110例,年龄在23-75岁。
治疗结果以疱疹干涸,结痂脱落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193例中,除内服不同的中西医药物外,均外用此药膏涂敷,在15~25天内疱疹消退,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未有遗留神经痛症状。
具体实施例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炉甘石粉900g,地榆1000g,延胡索1600g,冰片300g,凡士林10500g。
该药膏的制备过程是将地榆、延胡索磨成细粉,冰片磨成末,与炉甘石粉混合均匀,再把4种药粉慢慢加入凡士林中掺匀,即成药膏。然后分装在塑料盒中备用。
实施例二炉甘石粉600g,地榆600g,延胡索1100g,冰片180g,凡士林7500g。
该药膏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实施例三炉甘石粉300g,地榆300g,延胡索450g,冰片60g,凡士林3500g。
该药膏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从实践中对三个实施例方案疗效进行了比较,实施例二疗效优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因此,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此药膏的药物组成重量比范围如下炉甘石粉900~300,地榆1000~300,延胡索1600~450,冰片300~60,凡士林10500~3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此药膏的药物组份重量比为炉甘石粉600,地榆600,延胡索1100,冰片180,凡士林75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榆、延胡索磨成细粉,冰片磨成末,与炉甘石粉混合均匀,再把4种药粉慢慢加入凡士林中掺匀,即成药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组成重量比范围为炉甘石粉900~300,地榆1000~300,延胡索1600~450,冰片300~60,凡士林10500~3500,其制备方法是将地榆、延胡索磨成细粉,冰片磨成末,与炉甘石粉混合均匀,再把4种药粉慢慢加入凡士林中掺匀,即成药膏。本外用药膏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疗效明显、经临床使用证明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简便易行,费用低,使用方便;能清湿热,解毒效果好,止痛快;与单纯内服药物相比,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无遗留神经痛症状。
文档编号A61K9/06GK1739647SQ200510044659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者马建国, 马龙 申请人:马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