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672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增加趋势,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全世界约有1亿5千万哮喘患者,在许多地区近10~20年哮喘患病率增高了1倍,其基础与临床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热门课题。目前哮喘的治疗西药主要是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
经典中医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哮喘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体虚病后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以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临床分为寒哮、热哮两大类而在缓解期,分别表现为肺虚、脾虚、肾虚,甚则病及于心等。近年来,认识到风、痰、瘀等为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同时某些脏腑功能失调与哮喘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中医药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医药治法丰富,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为了迅速控制其急性发作和有效减少复发,不少中医学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宣肺定喘,祛痰,益肾的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利用草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麻黄、黄芩、苦杏仁、款冬花、法半夏、枸杞子、肉桂、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麻黄150~450重量份,黄芩250~750重量份,苦杏仁225~675重量份,款冬花200~600重量份,法半夏225~675重量份,枸杞子300~900重量份,肉桂75~225重量份,甘草75~225重量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最佳配比为(按重量份)麻黄300重量份,黄芩525重量份,苦杏仁450重量份,款冬花375重量份,法半夏450重量份,枸杞子600重量份,肉桂150重量份,甘草150重量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以下剂型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当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取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0~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1~3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约1.00~1.5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辅料,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可以取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约1.2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中的应用。
下述实验例通过观察本中药组合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的疗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医疗用途。
为了了解其组方伍用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2种动物试验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药理作用的影响。
实验例一 本发明组合物对哮喘大鼠的抗炎平喘作用1、受试样品本中药组合物浸膏(每1ml含生药量为2.25g);百日咳原液(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公司)。
2、检测仪器及试剂卵白蛋白(OVA)(Sigma公司,V级);医用射流雾化器;AniRes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
3、动物健康Wistar大鼠,雄性,鼠龄4周,体重130g±10g。
4、试验方法与结果哮喘模型制作及干预方法采用OVA系统致敏加局部激发的方法制作哮喘模型。第1天哮喘模型组大鼠用1ml致敏混悬液[含OVA 100mg,1%Al(OH)3凝胶1ml,灭活百日咳菌苗6×109个]腹腔注射,使大鼠处于致敏状态。d15起将大鼠置于自制密闭容器中,1%OVA液(OVA与生理盐水配置)射流雾化诱喘,每次雾化诱喘20分钟,1次/天,连续7天。正常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致敏混悬液腹腔注射及OVA液雾化吸入。干预组在哮喘模型组的基础上,于第8天起,每天予本中药组合物浸膏(1ml/kg)灌胃,连续第14天,第16天起在吸入1%OVA液前1h预先给药。
气道阻力测定最后一次诱喘后24h内(致敏第22天),将大鼠用2.5%戊巴比妥钠(110mg/kg)腹腔麻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置于一密闭的体描箱内连接于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呼吸频率80次/分、吸气时间/呼气时间为1/1.5、流量5L/min、吸气峰压8cmH2O。通过测定体描箱内压力变化来间接测定潮气量和气流流速。来自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数字化控制板传入计算机并采用AniRes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基础呼气阻力(Re)和肺动态顺应性(Cldyn)。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大鼠基础呼气阻力、肺动态顺应性(x±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哮喘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哮喘组和干预组大鼠基础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P<0.05),肺动态顺应性显著降低(均P<0.01);与哮喘组大鼠相比,本中药组合物干预组大鼠基础呼气阻力降低(P<0.05),肺动态顺应性升高(P<0.05)。
实验例二 本发明组合物对哮喘大鼠血浆及BALF中IL-2、IL-4的影响药物本中药组合物浸膏(每1ml含生药量为2.25g);博利康尼用生理盐水配成0.4mg/ml的溶液。
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10g。
试剂液体石蜡;羊毛脂;冻干卡介苗制剂;卵清蛋白冻干粉;IL-2、IL-4试剂盒。
造模与分组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博利康尼组、中药组合物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余四组大鼠造模。称取5g优质羊毛脂置研钵中,逐滴加入液体石蜡油40ml,水浴混匀,装小磨口瓶内,高压(0.14MPa)蒸汽灭菌20min,冷却后倒入无菌研钵中,按每毫升加入卵清蛋白50ml、卡介苗10mg,慢慢研磨,制成乳白色混悬液作为抗原液备用。取抗原液1ml于大鼠背部选四个点进行皮下注射,正常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抗原接种后休息5d,第6日卵清蛋白雾化吸入激发,至引喘成功。
实验方法对造模成功的大鼠予药物灌胃。中药组合物组、博利康尼组均每次分别予中药组合物、博利康尼药液0.1ml/100g灌胃,每日2次;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予等量生理盐水,共喂养7天。激发试验后第24天用0.4%戊巴比妥钠1ml/100g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抗凝,以3000r/min离心5min,取血浆待用。取血后处死动物,结扎左主支气管,用气管套管插在主支气管上,结扎固定,行右支气管肺泡灌洗。针管内抽6ml生理盐水缓慢推进,保留20s,然后缓慢抽回,共操作3次,收集BALF4ml,以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待用。采用ELISA法测血浆及BALF中IL-2、IL-4的含量。具体步骤按试剂说明进行。采用PEM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血浆及BALF中IL-2、IL-4含量变化(pg/ml,x±s)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博利康尼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中药组合物组血浆IL-2、IL-4含量低于模型组、博利康尼组,与正常组相近(P>0.05),说明本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中IL-2、IL-4含量的异常升高,效果优于博利康尼组,且短时间内可降至正常;各组BALF中IL-2含量相近,考虑与BALF中IL-2的含量太低有关,中药组合物组BALF中IL-4含量低于模型组和博利康尼组,与正常组相近,说明本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BALF中IL-4含量的异常升高,其效果优于博利康尼,短时间内可降至正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再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处方麻黄300g黄芩525g 苦杏仁450g 款冬花375g 法半夏450g枸杞子600g 肉桂150g 甘草150g制法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0(7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适量乳糖,以乙醇浸渍液为润湿剂制粒,干燥,制成1000g。
实施例2处方麻黄150g黄芩262.5g 苦杏仁225g 款冬花187.5g 法半夏225g枸杞子300g 肉桂75g 甘草75g制法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0(7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适量淀粉,以乙醇浸渍液为润湿剂制粒,干燥,装胶囊,制成胶囊1000粒。
实施例3处方麻黄150g黄芩262.5g 苦杏仁225g 款冬花187.5g 法半夏225g枸杞子300g 肉桂75g 甘草75g制法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0(7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以乙醇浸渍液为润湿剂制粒,干燥,压制成片剂1000片,包衣。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麻黄150~450重量份,黄芩250~750重量份,苦杏仁225~675重量份,款冬花200~600重量份,法半夏225~675重量份,枸杞子300~900重量份,肉桂75~225重量份,甘草75~22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麻黄300重量份,黄芩525重量份,苦杏仁450重量份,款冬花375重量份,法半夏450重量份,枸杞子600重量份,肉桂150重量份,甘草15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以下剂型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当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方法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0~95%药用乙醇浸渍,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1~3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详细的制备工艺参数为麻黄、苦杏仁、肉桂、法半夏用95%药用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黄芩、款冬花、枸杞子、甘草四味,加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约1.2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是由麻黄、黄芩、苦杏仁、款冬花、法半夏、枸杞子、肉桂、甘草等原料药制成。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表寒里热证。
文档编号A61P11/06GK1943686SQ20051010786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
发明者周小明 申请人:周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