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90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尤指制备治疗各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AI)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流行性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就最近5年的记录,1999年3月至11月,英国伦巴第地区暴发禽流感,到次年3月1300万只病禽被捕杀。2002年10月,美国加州暴发禽流感,当年12月疫情扩散到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到2003年3月,仅加州就销毁326多万只鸡;4月,荷兰发生禽流感,人类感染者达8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自2003年12月以来,禽流感在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造成数千万只家禽被宰杀销毁,染病死亡者已达数十人。
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没有研制出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往往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双链核糖核酸(dsRNA)的结构是两条单链核糖核酸(RNA)以所谓互补的方式由氢键相连构成的双螺旋结构。dsRNA被预期具抗病毒、抗肿瘤、抗艾滋的生理活性,但我国对dsRNA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原因是由于原有的核酸类药物明显的毒副作用而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本发明探讨双链核糖核酸(dsRNA)在禽流感领域的应用,所制备的核糖核酸采用专利号为ZL01115648.1中所述方法制备,有效降低了双链核糖核酸(dsRNA)的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错位双链寡核苷酸的结构为poly Ipoly C11-32U或称rIn·r(C11-32U)n,分子量大小分布以沉降系数表示,集中在4S-100S范围内(以核糖核酸RNA为对照物)。错位双链寡核苷酸为广谱抗病毒材料,特别适合用于针对变异较快的病毒,流感病一般变异快,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效果不理想。
所述禽流感病毒是指所有型的禽流感病毒及变异后的禽流感病毒。
所述应用包括所有给药方式,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粘膜给药等。
本发明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还可以与其它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错位dsRNA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广谱的内源干扰素及其它免疫因子,干扰病毒合成,改变细胞骨架,促进2’,5’-寡聚腺苷酸合成,激活蛋白激活酶和RNA L酶的活力,以降解进入机体的病毒,提高机体综合免疫能力,保护正常细胞免受病毒感染;同时错位dsRNA还能够激活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自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调节肿瘤的细胞生长,使之趋向正常化并失去瘤细胞表型,达到抑制、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免受侵害。错位dsRNA为对恶性肿瘤及AIDS病有明显的疗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作用十分明显,对于源于HIV感染的疾病,如艾滋病血清阳性、艾滋病前期以及艾滋病病人,施用错位dsRNA,可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错位dsRNA的制备方法是以RNA为基体,经退火而成核酸是核糖等与嘌呤环或嘧啶环相连,两条RNA以所谓互补的方式由氢键相连构成双螺旋结构。本发明所制备的错位dsRNA采用专利号为ZL 01115648.1中所述方法制备。经过修饰的具有特定序列的错位dsRNA在体内停留时间很短,可以很快地被RNA酶水解为短的碱基对片段,因此毒性大大降低;小的碱基对片段可以在细胞膜间传递,进入细胞内部发挥免疫作用,也可穿过粘膜,对体液、脑组织液等也有免疫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试验表明,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对传染性病毒性鸭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作为养鸭场残鸭主治疗用药收效很好,尤其对症状稍轻的鸭效果更佳,可一针后基本好转。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可间隔较长时间注射,治疗工作量大大减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错位双链寡核苷酸治疗鸭禽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错位双链寡核苷酸为畜禽用高效、广谱、低毒抗病毒免疫增强剂,注射后可诱导产生多种免疫因子,释放被病毒抑制的核酸酶系,使体内病毒可快速分解,药剂为1ml/支注射液,山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百林康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对照药物为青霉素加链霉素,市售畜禽用抗菌素。
实验动物15-20日龄北京肉鸭,由某肉鸭养殖中心养鸭基地提供。
2.方法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实验时一支药剂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摇匀,每只肉鸭注射0.4ml(50只肉鸭/支药),全部采用腿部肌肉注射,药物剂量视体重不同稍有加减,3天后注射第二次,注射后12小时观察实验组、抗菌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鸭子的恢复及死亡情况。
抗菌素青霉素加链霉素,每日注射一次,18万单位/只肉鸭。
治疗肉鸭的选择与分组①病鸭试验实验肉鸭全部为大群中发病的残鸭,体征为发蔫、饮食不进、不喜动、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嘴发紫等,为典型的禽流感症状,若未采取任何治疗手段的鸭,挑出后基本100%死亡。雌雄随机分为实验组1000只使用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药物、抗菌素对照组500只使用青霉素加链霉素、空白对照组500只未采用任何药物。②大群鸭保护试验对病鸭分离后的大群鸭(约36000只)使用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药物。
肉鸭状态判定除死亡鸭外,分为康复鸭和淘汰鸭。康复鸭为体重正常增加、精神、采食、饮水与正常北京鸭相同的鸭;淘汰鸭为未断气、饲养员就自行提出不要的鸭和精神好转、采食、饮水恢复、但呈愈后不良的鸭。
二.试验结果1.用药后12小时观察鸭群表观的情况,见表1表1

2.用药3天后的统计情况(1)药物效率,见表2表2

(2)死亡率控制,见表3表3

3.第二次注射后的观察情况,见表4表4

4.大群鸭保护试验使用错位双链寡核苷酸一次,保护率为89%。
三.结果讨论12-24小时观察和用药后的统计数据表明,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对传染性病毒性鸭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作为养鸭场残鸭主治疗用药收效很好,尤其对症状稍轻的鸭效果更佳,可一针后基本好转。
实验表明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可间隔较长时间注射,治疗工作量大大减少。而抗菌素药效持续时间较短,须连续注射,对养殖场来说连续注射的工作量太大。因此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具有相当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饲养人员经验,大群鸭如不采取措施会大部分死亡,故在紧急情况下全部使用错位双链寡核苷酸药物,试验表明,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对病毒感染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
1.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双链寡核苷酸的结构为poly I:poly C11-32U或称rIn·r(C11-32U)n,分子量大小分布以沉降系数表示,集中在4S-100S范围内(以核糖核酸RNA为对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禽流感病毒指所有型的禽流感病毒及变异后的禽流感病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是指以所有给药方式给药或与其它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粘膜给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错位双链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错位双链寡核苷酸是以核糖核酸RNA为对照物,分子量大小分布以沉降系数表示,集中在7S-100S范围内。本发明的优点是错位dsRNA,毒性小,对禽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16GK1775220SQ20051012357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
发明者聂实践 申请人:北京百林康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