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0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抽取、处理或转移体液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
背景技术
恶性胸水因其原始病因一时难以去除,故胸水量大而顽固。这是实际工作经常碰到的难题,现有技术常采用注射器反复抽出胸水,胸腔穿刺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操作时间长而不便,且术中患者深呼吸、咳嗽及体位变动等容易发生气胸。患者常常承受很大的精神和体力压力,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也非常繁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反复穿刺,对患者损伤小、可控制引流速度的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包括穿刺针、留置引流管、负压装置、引流瓶,其特征是穿刺针体2-1为棱锥形;留置引流管留置端1-1设置侧孔1-3,留置引流管1内壁与穿刺针2滑动配合;留置引流管另一端插接三通3;三通一端经导气管4-1与负压装置4连接,导气管4-1设置有负压调解阀6;三通另一端经导流管5-1与引流瓶5连接。
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留置引流管1上设置有固定用医用胶布7。
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侧孔总面积大于留置引流管横截面积。
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负压装置4采用弹性瓶或者水力泵。
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引流瓶5上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穿刺成功后,穿刺针退出,留置引流管留置胸腔引流,不需要反复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精神和体力负担;(2)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不高,患者可以在较舒适的体位(例如斜坡位)中接受穿刺,穿刺成功后,引流时可改成平卧位;(3)穿刺针尖端为棱锥形,穿刺成功立即退出,对患者肺组织损伤概率减少;(4)留置引流管采用医用软硅胶管,可送入胸膜腔底部,引流彻底;(5)导气管上设置负压调解阀,可控制引流速度;(6)引流瓶上设置有刻度,可记录每次的引流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留置引流管与穿刺针结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为留置引流管,1-1为留置引流管留置端,1-2为留置引流管另一端,1-3为侧孔;2为穿刺针,2-1为穿刺针体;3为三通,3-1为三通接负压装置一端,3-2为三通接引流瓶一端;4为负压装置,4-1为导气管;5为引流瓶,5-1为导流管;6为负压调解阀;7为医用胶布。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由穿刺针2、留置引流管1、负压装置4、引流瓶5,穿刺针体2-1为棱锥形,材质为医用不锈钢。留置引流管留置端1-1设置侧孔1-3,侧孔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侧孔总面积大于留置引流管横截面积,留置引流管材质为软的医用硅胶管。留置引流管1内壁与穿刺针2滑动配合,留置引流管1上设置有医用胶布7,用来术中固定留置引流管。留置引流管另一端1-2插接三通3;三通一端3-1插接导气管4-1,导气管4-1另一端设置有弹性瓶5,导气管4-1上设置有负压调解阀6。三通另一端3-2插接导流管5-1,导流管5-1另一端设置有引流瓶5,引流瓶5上设置有刻度。导气管、导液管采用一般医用软管。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穿刺成功见有回液时,退出穿刺针,插接好三通,用医用胶布妥善固定好留置引流管。此时,患者可采用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调节负压调节阀,控制引流速度,根据引流瓶上的刻度纪录引流量。
经试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包括穿刺针、留置引流管、负压装置、引流瓶,其特征是穿刺针体(2-1)为棱锥形;留置引流管留置端(1-1)设置侧孔(1-3),留置引流管(1)内壁与穿刺针(2)滑动配合;留置引流管另一端插接三通(3);三通一端经导气管(4-1)与负压装置(4)连接,导气管(4-1)设置有负压调解阀(6);三通另一端经导流管(5-1)与引流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留置引流管(1)上设置有固定用医用胶布(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侧孔总面积大于留置引流管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负压装置(4)采用弹性瓶或者水力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其特征是引流瓶(5)上设置有刻度。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负压胸水引流器,属于医用抽取、处理或转移体液的器械,包括穿刺针、留置引流管、负压装置、引流瓶,其特征是穿刺针体2-1为棱锥形;留置引流管留置端1-1设置侧孔1-3,留置引流管1内壁与穿刺针2滑动配合;留置引流管另一端插接三通3;三通一端经导气管4-1与负压装置4连接,导气管4-1设置有负压调解阀6;三通另一端经导流管5-1与引流瓶5连接。本实用新型留置引流管留置胸腔引流,不需要反复穿刺,对患者损伤概率小,同时可以控制引流速度,记录引流量,适用于治疗顽固性胸水,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A61M27/00GK2860489SQ20052010474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孙清华, 丁乃晴, 孙克非 申请人:孙清华, 孙克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