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62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s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生殖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的疾病,PCOS为一种高异质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妇科临床领域中的“多发疑难病”,也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项治疗难点。
其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它的典型特征有慢性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月经不调、闭经等。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方面异常所引起的共同最终表现”,如《妇产科理论与实践429页》1935年由Stoin-lovonithal首先提出。典型病例具有月经紊乱、无排卵、多毛、肥胖等症,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性变。双侧卵巢楔型切除术后可见排卵性月经恢复,并可妊娠,因而命名为(斯坦-列文氏综合征)。此后不断有类似症候的病例报告不具备全部典型症征,但卵巢均有典型的多囊性变组织学变化,统称为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从治疗PCOS的现阶段情况看,如《中华妇产科学2199页》中PCOS的病因复杂,尚未搞清,因此尚无根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传统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的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以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其特点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当归17.6%、杜仲11.8%、菟丝子17.6%、肉苁蓉7.4%、川芎4.4%、薏苡仁14.7%、茜草8.8%、车前子14.7%、桂枝2.9%。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具有温肾养血,利温化浊,祛瘀调经作用,治疗肾阳不足,冲任血虚,湿浊瘀阻所致之月经后期,经量稀少,甚或经闭不通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不孕不育症中药药物。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指青春期发病,卵巢卵泡内膜良性增生,可引起雄激素生成分泌过多,而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症状,卵巢多囊样变等。卵巢雄激素合成过多,可来自多个方面的原因,从中华妇产科学中有关本征的发病率中提到“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病,虽然迄今尚无专门的人群普查资料,根据合理的保守估计,育龄妇女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10%,妇科内分泌临床上约20%-60%,闭经妇女中占25%,天津妇产科医院闭经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占20%,在行辅助生育技术的病人中约为50%,故此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界研究之热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有益效果的评定是通过以下临床试验研究实现的。
实施例1取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其重量百分比为当归17.6%、杜仲11.8%、菟丝子17.6%、肉苁蓉7.4%、川芎4.4%、薏苡仁14.7%、茜草8.8%、车前子14.7%、桂枝2.9%,加入的辅料经特定传统的草药的工艺制成颗粒,辅料可以是糊精、淀粉、蔗糖或乳糖。
取上述方法制得的药品进行临床试验。我们选择北京中医医院门诊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符合脾肾阳虚湿聚下焦证的病人60例进行临床观察。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5.32±2.35岁;病程0.5-17年,平均3.78±1.02年;其中,闭经22例,月经稀发23例,月经后错12例,月经量少3例。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2002年版)确定诊断标准为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月经稀发,月经量少,继发性闭经;肥胖;不孕;多毛,痤疮及脂性皮肤;血清LH/FSH≥2.5~3、睾酮(T)明显上升;盆腔B超存在PCO;或见糖耐量实验异常及高胰岛素血症。本组病人60例,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以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综合疗效判定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前后中医征候总积分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LH/FSH比值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B超PCO消失率9.09%。
实施例2典型病例郑某,30岁,已婚,上海某公司职员月经13岁初潮,既往月经周期7/30天,月经量中,痛经有,因工作紧张自1年前起月经后错,周期3/40-60天,月经量少,经色暗,末次月经2003.11.15。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手足发冷,纳可,二便调。
治疗口服本品,一次1袋,一日2次。
复诊2004.6.1复诊。服药后2003.12.26月经来潮,以后经期恢复40天/次,带经3天,经量较前增多,色红,基础体温恢复不典型双相,术此月经2004.03.22,现基础体温上升28天,门诊查尿酶免阳性,证实妊娠。
疗效判定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当归17.6%、杜仲11.8%、菟丝子17.6%、肉苁蓉7.4%、川芎4.4%、薏苡仁14.7%、茜草8.8%、车前子14.7%、桂枝2.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本发明是采用传统的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温肾养血,利温化浊,祛瘀调经作用,治疗肾阳不足,冲任血虚,湿浊瘀阻所致之月经后期,经量稀少,甚或经闭不通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不孕不育症中药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药效显著,具深远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P15/08GK1850245SQ20061005515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朱贺年, 贾金良 申请人:包头中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