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口含片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62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病毒口含片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抗病毒口含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病毒口含片处方来源于卫生部新药转正标准第2册收载的品种“抗病毒口服液”。处方中含有板蓝根、石膏、卢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九味药材。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根据其生产工艺,对方中药材进行提取后,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口含片。
抗病毒口服液是我国第1个用药理作用命名的中成药制剂,药理试验证明该药品对组织培养病毒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甲型病毒W2株、新城鸡瘟病毒2系弱毒株、流行性乙脑病毒A2株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能,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病,且本品经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目前鲜见有临床不良发应的报道,生产工艺成熟,是一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有相当市场发展前景的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中成药。
原剂型为口服液,运输和携带亦不方便,包装及贮存及生产成本较高,我们将口服液改为口含片,可避免口服液的质量不稳定、运输和携带不方便、包装及贮存及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传统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的一种抗病毒口含片,以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病毒口含片,其特点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板蓝根644g 石膏286g 芦根304g 生地黄160g 郁金125g 知母125g石菖蒲125g 广藿香143g 连翘232g,上述各成份按以下步骤生产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后,加乙醇醇沉,静置,减压回收乙醇,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即得;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6~1.10(5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6小时,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5%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硬脂酸镁和薄荷油,压制成片,即得;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12倍量,每次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96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5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4小时,加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一种抗病毒口含片的制法,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本发明经口服液改为口含片,提高了质量标准,保证了产品的疗效,更好的控制了产品的质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不明病症愈演愈烈,尤其是一些湿热、温病,西药对之束手无策,中药往往有独特疗效,从而促进了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类抗病毒中成药的快速发展,抗病毒口含片便于运输携带、服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6~1.10(5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6小时,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即得,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乳糖或甘露醇。
实施例2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10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40~6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5%醇沉,静置24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6~1.10(5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乳糖或甘露醇。
实施例3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硬脂酸镁和薄荷油,压制成片,即得,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乳糖或甘露醇。
实施例4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12倍量,每次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乳糖或甘露醇。
实施例5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5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4小时,加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辅料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乳糖或甘露醇。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病毒口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板蓝根644g 石膏286g 芦根304g 生地黄160g 郁金125g 知母125g石菖蒲125g 广藿香143g 连翘232g,上述各成份按以下步骤生产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后,加乙醇醇沉,静置,减压回收乙醇,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6~1.10(5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6小时,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5%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离心,离心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硬脂酸镁和薄荷油,压制成片,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12倍量,每次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醇沉,静置48小时,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40~6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8小时,加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抗病毒口含片在生产过程中取郁金、石菖蒲、广藿香、连翘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醇沉,静置过夜,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1.12(50℃),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3(40~60℃),加辅料湿法制粒,加入挥发油,密闭4小时,加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压制成片,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抗病毒口含片的制法,是采用传统的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的抗病毒口含片,按照抗病毒口服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提取获得粗提物后加入辅料后压制成片,是一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有相当发展前景的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抗病毒口含片。
文档编号A61P31/00GK1850262SQ20061005515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卫民, 朱贺年, 贾金良 申请人:包头市千年健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