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985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及老年虚弱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药物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病是当代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是目前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西医认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致使供应区的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故西医治疗重在扩张冠状动脉,解除痉挛,恢复血液供应,尽管西药治疗起效迅速,但却存在诸多的副作用。
而中医认为,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的病变,临床表现呈气短,自汗,胸闷,脉细或结、代,还有部分患者舌淡胖有齿痕等气虚之象,而本虚证主要是气虚和阴虚,当有阴虚表现时往往多与气虚并存,即属气阴两虚证.。《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盛则邪气不能侵袭,邪气内侵必是因于正气之虚。在中医文献中,历代医家对冠心病中的气阴两虚证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治疗。生脉散治疗冠心病具有强心、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等作用,但其补气不足,无法达到治疗气虚之证的良好效果。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按照中医药理,经过多年的实验筛选,研制出了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肺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特别在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及老年虚弱的药物中有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及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的作用,药物质量稳定,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黄芪50-100,麦冬30-60,五味子10-30,党参30-60。
优选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60-80,麦冬40-50,五味子15-25,党参40-50。
优选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75,麦冬50,五味子25,党参50。
所述的制剂为口服给药剂型。
所述的口服给药剂型为口服固体制剂。
所述的口服给药剂型至少为片剂、硬胶囊制剂、软胶囊制剂、颗粒制剂、滴丸制剂中的一种。
所述的软胶囊制剂由药液和囊壳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液中含有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稳定剂和溶剂,其原料、稳定剂、溶剂的重量配比为1∶0.01~1∶0.1~10;所述的囊壳中含有明胶、甘油和水,其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配比为10∶2.0~5.0∶1~15。
所述的药液和囊壳中还含有防腐剂。
所述的溶剂选自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司盘、甘油、丙二醇及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30%。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甘油、吐温、乙氧基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乙基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PEG400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30%。
本发明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得以实施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含量为50-70%,放置18-30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1-3次,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在50℃条件下的比重为1.15~1.20,用三倍量的纯度为95%的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制得提取物。
优选如下制备方法(1)取上述重量份的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含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2)、取上述重量份的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在50℃条件下的比重为1.15~1.2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制得提取物。
所述的药物为胶囊制剂,将所述的提取物干燥,若干燥后所述的提取物的含水量小于5%时,将所述的提取物打粉过120~200目筛,成浸膏粉备用;若所述的提取物的含水量超过5%,将其预热至35~75℃,备用;将所述的稳定剂热溶于体积比为10~80%的所述的溶剂内,再将热溶物加入到预热至35~45℃的剩余溶剂内,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所述的备用的提取物或浸膏粉,充分混合使其完全润湿,制得所述的药液;选取如上述重量配比的明胶、甘油、水,熔融,混匀,脱气,喷体温度32℃~43℃条件下进行软胶囊的制备,得到的软胶囊清洗,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药物发挥了中医中药的多部位、多靶点的作用,根据病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规律,合理运用中医治疗原则,药味不多,但功效齐备,从中医学理论上讲更符合中医对冠心病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上所见的气阴两虚证以气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点,临床实验证实安全有效,在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方面总有效率分别达95%与39%。与生脉散相比,本申请的药物中加入了黄芪,黄芪是一种补气的药物,大量使用黄芪增大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补气效果,对于黄芪的用量选择并不是简单的一般性选择,它是综合考虑了黄芪与其它三味药物间的相互协同以及相互作用之后,得到的技术效果最佳的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技术效果明显优于生脉饮口服液(总有效率分别为78%与14.5%),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冠心病的新药。
本发明的软胶囊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经过大量工艺研究,本发明中给出制备该软胶囊的工艺关键参数,和以往技术相比,提取物可以不必须干燥、粉碎入药,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解决粉末入药的沉降问题。内容物中水量的控制可以提高囊壳的稳定性。囊壳的配方中明胶、甘油和水的比例也是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筛选获得的。
以下通过几个方面的研究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药效学试验研究将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按不同的比例配方,通过观察其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LDH、AST的影响来确定较好的组方组成。方法为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饮水,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水,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2ml/kg的药液,每100ml药液对应的药材量20g(总药材)。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0d。第29、30天给药后1h分别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于末次静注1h、24h后取血,依法测定血清中CK、AST含量。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比例的黄芪、麦冬、党参、五味子的药理试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大鼠尾静注垂体后叶素1h,血清中AST升高;24h后血清中CK升高,AST仍然高于正常组。组方的药物能降低静注垂体后叶素24h所升高的血清CK(P<0.05)、AST(P<0.01~0.05)水平。说明组方药物能通过降低血清CK、AST水平来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损伤。而当药物配比为黄芪75份、麦冬50份、五味子25份、党参50份时这种改善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最强;当药物配比为黄芪60-80份、麦冬40-50份、五味子15-25份、党参40-50份时改善心肌缺陷损伤的作用和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当药物配比为黄芪50-100份、麦冬30-60份、五味子10-30份、党参30-60份时表现出明显的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而当药物的配比超常此配比范围时,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不明显。但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均由于不添加黄芪的药物组方。
2、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的选择我们对软胶囊的内容物的制备和囊壳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提取物是否需要干燥,如不干燥,含水量的控制以及囊壳的处方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囊壳处方试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明胶-甘油-水的比例在10∶2~5∶1~15之间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囊壳。
确定囊壳的基本处方后,对软胶囊的内容物处方进行了摸索。内容物的处方中主要是研究了含水量对成型后软胶囊的性质的影响。因为软胶囊的囊壳中有水的存在,当软胶囊的内容物中完全不含水,而此内容物对水又有吸收作用时,制成的软胶囊长时间放置,会导致囊壳中的水向内容物中迁移而变硬,使得崩解延长。当内容物中的含水量过大时,内容物中的水又会影响到囊壳的稳定性,使囊壳变软,甚至使胶囊破裂,因此,确定内容物的水分在一个合适的比例,是本发明的一个积极贡献。其试验结果如表3表3软胶囊内容物中含水量对软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当软胶囊内容物中的水分控制在5~12%之间时,获得的软胶囊在贮存过程中性状保持一致,囊壳能保持制成时的柔软状态。而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能获得稳定的软胶囊制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黄芪800g 麦冬400g 五味子250g 党参500g。
按照上述重量配比,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放置20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1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30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得到本发明的提取物,按照常规技术制成剂。
实施例2黄芪500g 麦冬600g 五味子300g 党参600g。
按照上述重量配比,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放置30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60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得到本发明的提取物,按照常规技术制成剂。
实施例3黄芪750g 麦冬500g 五味子250g 党参500g。
按照上述重量配比,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得到本发明的提取物,将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制成剂。
实施例4组分量(克/粒)药物提取物 0.12聚乙二醇0.41甘油0.035水 适量胶囊壳 0.20(其中明胶∶甘油∶水为10∶3.5∶7)按照本发明的重量配比,取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和黄芪粗多糖混和,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提取物打粉过120目筛,成浸膏粉备用。或将提取物加热至35~75℃备用。将稳定剂热溶于部分溶剂内,再将热溶物缓慢地加入到预热至35℃的剩余溶剂内,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浸膏粉,充分混合保证完全润湿,过胶体磨混匀后备用。明胶、甘油、水按比例混合,熔融,混匀,脱气,喷体温度39℃条件下和备用的内容物一起进行软胶囊的制备,得到的软胶囊清洗,干燥,即得。压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5药物提取物 0.18异丙醇 0.38乙氧基氢化蓖麻油0.04甘油0.02水 适量胶囊壳 0.24(其中明胶∶甘油∶水为10∶2.8∶8)按照本发明的重量配比,取黄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的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和黄芪粗多糖混和,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提取物打粉过120目筛,成浸膏粉备用。或将提取物加热至35~75℃备用。将稳定剂热溶于部分溶剂内,再将热溶物缓慢地加入到预热至35℃的剩余溶剂内,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浸膏粉,充分混合保证完全润湿,过胶体磨混匀后备用。明胶、甘油、水按比例混合,熔融,混匀,脱气,喷体温度35℃条件下和备用的内容物一起进行软胶囊的制备,得到的软胶囊清洗,干燥,即得。压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6药物提取物0.16大豆油0.34蜂蜡 0.08水适量胶囊壳0.21(其中明胶∶甘油∶水为10∶4.2∶11)按照本发明的重量配比,取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比重1.15~1.20(5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和黄芪粗多糖混和,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提取物打粉过120目筛,成浸膏粉备用。或将提取物加热至35~75℃备用。将稳定剂热溶于部分溶剂内,再将热溶物缓慢地加入到预热至35℃的剩余溶剂内,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浸膏粉,充分混合保证完全润湿,过胶体磨混匀后备用。明胶、甘油、水按比例混合,熔融,混匀,脱气,喷体温度37℃条件下和备用的内容物一起进行软胶囊的制备,得到的软胶囊清洗,干燥,即得。压丸,干燥,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黄芪50-100,麦冬30-60,五味子10-30,党参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60-80,麦冬40-50,五味子15-25,党参4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75,麦冬50,五味子25,党参5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口服给药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给药剂型为口服固体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给药剂型至少为片剂、硬胶囊制剂、软胶囊制剂、颗粒制剂、滴丸制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胶囊制剂由药液和囊壳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液中含有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稳定剂和溶剂,其原料、稳定剂、溶剂的重量配比为1∶0.01~1∶0.1~10;所述的囊壳中含有明胶、甘油和水,其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配比为10∶2.0~5.0∶1~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液和囊壳中还含有防腐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司盘、甘油、丙二醇及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3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选自甘油、吐温、乙氧基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乙基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PEG400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30%。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含量为50-70%,放置18-30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1-3次,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在50℃条件下的比重为1.15~1.20,用三倍量的纯度为95%的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制得提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上述重量份的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含量为60%,放置24小时,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2)、取上述重量份的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在50℃条件下的比重为1.15~1.20,用三倍量的95%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制得提取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胶囊制剂,将所述的提取物干燥,若干燥后所述的提取物的含水量小于5%时,将所述的提取物打粉过120~200目筛,成浸膏粉备用;若所述的提取物的含水量超过5%,将其预热至35~75℃,备用;将所述的稳定剂热溶于体积比为10~80%的所述的溶剂内,再将热溶物加入到预热至35~45℃的剩余溶剂内,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所述的备用的提取物或浸膏粉,充分混合使其完全润湿,制得所述的药液;选取如上述重量配比的明胶、甘油、水,熔融,混匀,脱气,喷体温度32℃~43℃条件下进行软胶囊的制备,得到的软胶囊清洗,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虚弱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黄芪50-100,麦冬30-60,五味子10-30,党参30-60;此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入乙醇醇沉,滤过,沉淀干燥得黄芪粗多糖;(2)、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党参、麦冬和五味子一起加水煎煮,过滤,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用三倍量的乙醇醇沉,上清液浓缩,然后与黄芪粗多糖混和,制得提取物;本发明的药物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及老年虚弱等病症,其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的作用,且质量稳定,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P9/00GK1965995SQ2006100976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7日
发明者刘志祥, 米靖宇, 阎政, 王金陵, 杨南林 申请人: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