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支架移植管的方法

文档序号:11164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支架移植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尤其涉及用在血管支架移植管的构造中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支架移植管是用于血管之内的管状结构。它们通常包括两个部件一般由织物或者膜状材料制成的准止血管,和由导线或者其它细丝状金属材料制成的强化材料。
管状移植部件通常由聚酯织物织成的,尽管一些应用中使用了PTFE薄膜。移植管在金属环上支撑,金属环通常由导线形成,但是偶尔也从金属管上通过激光切割或者相似的方法来进行切割。当附着到移植管,金属环能够在相对移植管的轴的一定角度定义单个平面,所述环能够被褶皱,这样它们能够在移植管的表面上形成短圆柱表面,环可以被打孔或者被连接,这样在移植管的表面产生一个长圆柱形加强部件。
在几乎所有的设计中,加强环一般通过手工缝合的方式附着到移植管的表面。一些设计应用了成百或者上千的缝合,与附着这些缝合相关的时间和费用很高。不仅如此,保证每个缝线的质量的负担是非常昂贵的,而且植入到病人体的装置中的质量差的缝合尤其意味着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还有一个生产支架移植管的要求是符合单个病人的解剖体组织构造。尤其是长度、直径、锥度、二级锥度和支架移植管侧分支需要为每个病人特制,这在支架移植管需手工制造时要占用几乎无法实施的时间周期。
可选的解决方法在WO 99/37242(以本发明申请人的名义)中进行了说明,其中计算机化刺绣被用于生产随后将被卷成管的扁平状装置。这种方法解决了许多与手工制造相关的许多问题,但却形成接合线并且无法设计一些连续性的结构。
GB 2165559(伦敦大学学院)披露了一种手术过程中在诸如体组织的衬底中形成缝线的缝纫机。缝纫机利用吸力将衬底的折叠部分拖到机器中,这样它就介于针和钩之间。然后所述针能够通过衬底的折叠部分供给线以显露另外一边,并与钩上的线接合。此动作由沿着衬底移动的缝纫机重复,由此在衬底上形成缝线。此缝纫机不能够被用来将线缝到管状移植管的壁上,因为移植管不是足够的柔韧从而使得移植管的折叠段能够被吸入机器中。
美国专利4,502,159(施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一种通过将心包组织卷入管中并沿着管缝线来形成纵向的接合线而形成的管修补术的方法。但是,传统中,缝线通过将线从接合线的一侧传到管的另外一侧而形成。
美国专利4,241,681(Porter)披露了一种用于在防火织物的长柔韧管上缝纫一系列间隔加强环的缝纫机。机器包括一个长的管状支撑,在其上工件被拉动,就像在臂上拉袖子一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工件中形成链状缝线的固定缝线装置,拔具装置在形成缝线时在支撑上推动工件。
美国专利4,414,908(加罗密缝纫机有限公司)披露了一种缝合病人被切割的部分的缝合机。此机器包括针保持器(实际上为一对镊子)和可滑动地安装在针保持器上的梭式保持器。这意味着针相对梭不能在所有的自由度上独立运动。尤其是,针保持器的运动以使针穿透管状移植壁不可避免地导致梭在植入物的孔中的对应的运动。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在操作针时而不导致梭对植入物的侧壁产生影响,由此就有对植入物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在美国专利4,414,908的可选实施例中,梭被安置在杆上,杆可移动地和针保持器的纵向轴保持平行,针保持器在周向可围绕梭式杆的轴转动。这意味着针保持器的转动导致针沿着离开梭一定距离的轴向路径。这样针就不能刺入管状植入物侧壁中。相反,其只是围绕植入物转动,并和孔的中央保持一定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被设计通过允许加强环通过缝合而附着来致力于上述提到的缺陷,缝合是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缝纫机所施加执行的。缝纫机包括许多新颖的装置,所述装置允许缝纫到窄管的表面和将导线或者其它结构缝合到管的表面。特别地,这些结构能够被缝纫到管的内部或者外部表面上。
此处说明的机器能够被用于生产其它包括有丝状部件的管状装置,其中丝状部件在和管本身形成的相分离的操作中被施加到管的表面。
WO 01/30269(以本申请人的名义)在本发明申请的优先权日之后被发表。其涉及一种方法或者装置用于将线缝到移植管壁,例如以形成移植管支架。本发明是对其的改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装置,其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以及用于将第二线穿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的线轴,以和第一线组合形成一个缝线。
针和线轴优选地这样放置,使其纵向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优选地,轴处在90°。
针和线轴的相对位置允许缝线在一个比传统的缝纫机中可能的更为狭窄的环境中形成,由此允许缝线形成在相对较小直径的管状移植管的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装置,其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以及用于将第二线穿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的线轴,以和第一线组合形成一个缝线,其中延长的线轴支撑用于在植入物的孔内支撑线轴。
在优选实施例中,线轴支撑是一个具有凹处的杆,其中线轴可以放置在凹处中。
在可选实施例中,线轴支撑是线轴可在所述孔中自由移入和移出的滑道(runner)。优选地,滑道的形式是管,其中带槽以允许针通过槽达到线轴。
尤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线轴位于梭中,梭本身位于杆的凹处中,或者能够上下移动滑道。
优选地,梭朝滑道的靠近针的路径的侧部偏置,这样在使用中梭被放置以和第一线的环接合,这样的偏置允许梭移动离开偏置足够的程度以允许第二线被缠绕在或者离开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梭的一个末端变窄并可选地弯曲,这样当其方向如上说明的那样保持在滑道中,梭的尖部和针的尖部以及缝合的环中央靠近。
在线轴安置在滑道中的实施例尤其适合小直径移植管(也许自3至6mm),而线轴安置在杆的凹处中的实施例适合较大尺寸的移植管(也许自7至4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摩擦通过将第二线编织穿过梭或者线轴承载器上的一系列孔而施加在第二线上,孔的数目越大,制动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拉紧所述第二线以促进缝线形成的装置。用于拉紧的装置可以包括被调整适于沿着梭的滑道独立移动的陷入体和在梭相对陷入体的对侧上的制动器,这样安置使得在使用中第二线在其离开梭而通过陷入体和梭之间,并能在陷入体和梭之间克服制动器促使陷入体进入梭而陷入,以允许张力在形成缝线时被施加在第二线上。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用于拉紧第二线的装置包括弹性金属(诸如片簧)来陷入线。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将压力施加到弹性金属上的装置以促进线的张紧;所述装置可以具有沿着滑道移动梭的额外功能。这样梭的移动可以通过作用在引导管的任一末端的推杆装置而在实际上得以实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装置可以以作用在线轴上的螺钉的形式而位于线轴上的可变闸,优选地通过O形环橡胶垫圈。
在还有的进一步实施例包括梭或者能够转动的线轴承载器,这样第二线横过其表面以增加作用在第二线上的摩擦,由此具有制动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此处说明的制造机器通过能够通过被生产的管的腔的线轴承载器(及其装置)而形成两个线锁缝线。在制造过程中,引导管通过支架移植管的整个长度并在其任意一端凸起。引导管具有槽(可以沿着其整个长度),通过它针能够接近梭。针在其尖部带有环形缝合材料(或者任何线),两个自由末端保持在支架移植管的外部表面。理想地,引导管具有非环形截面区域,这样来提供由于形成纵向槽而失去的刚性。
引导管可以由至少一个材料成形条来形成,此成形条用于通过重力、磁力或者其它接近的常力作用来保持梭。材料的第二条可以和第一条结合形成管。
根据本发明中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装置,其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以及用于将第二线穿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的线轴,以和第一线组合形成一个缝线,线轴安装在梭中,其中梭是至少部分长度上具有D形横截面的延长部件。
优选地,针通过植入物壁和梭的几乎为平面的纵向表面之间。
梭优选地包括放置在形状近似为长、窄圆柱的线轴承载器中的线轴。理想地,线轴承载器横截面不一定是圆形,但是优选地具有为平表面的特征,其和引导管的对应特征相对应,由此保持线轴承载器围绕其长轴的方向。
针优选地成形以几乎和移除截面平直(一个“切口”)以促进环的形成。这儿也许有一个对应段从梭上“移除”,以使针和梭固定在一起,从而在移植管中占据的空间比在传统缝纫机中的要小。
在缝纫支架移植管的一项特殊要求是结构应该能够用一个缝线的强度而相互依附在一起。在本机器中通过对线轴和针中的张力进行独立控制而实现。对线轴线的控制已经在上面说明,针线的控制通过电学控制张力器在针的位置独立操作而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装置,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以及用于将第二线穿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的线轴,以和第一线组合形成一个缝线,以及用于张紧第一线的装置,其中用于张紧的装置和驱动针的装置独立操作。
在第一线、第二线或者两者的路径中可以提供一个应变仪。
支架移植管制造机器需要在将强化结构缝到其表面上的同时来保持管状支架移植管的装置。支架移植管具有圆柱段和其中的锥形段,沿着植入物的长度,直径的变化率可以具有几个不同的值。支架移植管也可以分叉。
为了使支架移植管的表面以稳定的方式暴露给缝纫头,机器中包含了一对依附装置,依附装置紧抓在支架移植管的任意一端的方式使得移植管可以沿其轴拉紧,沿着其轴移动并围绕其轴转动。不仅如此,移植管和依附装置能够围绕移植管的表面上的一点或者许多点转动,这样被缝的移植管的壁自缝纫头以一定的距离和(或者)角度保持。
根据本发明中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使用针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形成第一线环;将带有第二线的线轴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将第二线通过在第一线中形成的环;闭合所述环以形成缝线;和将线轴从所述孔中退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针和线轴被这样安置,使纵向轴被放置在共同的平面上,针在第二线通过第一线形成的环之前充分退出(优选地为完全退出)以使线轴不和针接触。
尤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了线轴承载器和针的下述移动顺序●针通过支架移植管壁并在支架移植管中靠近引导管的相对侧。
●针部分退出。
●梭被推进直到前端的尖部和缝合环相配合。
●梭可在此点制动。
●针进一步退出并能够拖过支架移植管的壁。
●梭推进通过缝合环。如果线不足,梭的前部的形状将更多的针线拖过支架移植管的壁并进入引导管以允许梭完全通过环。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由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使用针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形成第一线的环;将带有第二线的线轴移动通过第一线形成的环;闭合所述环以形成缝线,其中所述环通过开始退出针而形成在第一线中,但是其中针的末端只有在梭和所述环配合后才从孔中完全退出。
本方法的优点是线轴和针的顺序布置使得线的形成和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相比(其需要针和线轴必须同时相邻)能够在有限体积中发生。
在缝线形成时第一线可以夹紧以产生足够的张力来从梭上展开第二线。
驱动针的装置也是具有新颖性的,并能在任何时候控制针的位置以允许针的控制独立于线轴。传统缝纫机采用凸轮装置来将线轴的运动连接到针的运动,并需要每个部件的运动平滑连续。如在上述顺序中所说明的,针和本发明的线轴可独立控制,连续的运动也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方法,此壁上具有基本平行壁的直段并具有带有锥形壁的锥形段,包括的步骤有使用针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形成第一线的环;将带有第二线的线轴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将第二线通过在第一线中形成的环;闭合所述环以形成缝线;将线轴从所述孔中退出,其中植入物倾斜以使线轴沿其运动的轴几乎和缝线将被形成在其中的壁平行。
为了协助放置在植入物表面上的放置特征,可以增加许多导线或者加强处理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将增强导线附着到医用植入物的表面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确定导线将被附着的位置;将导线放置在靠近所述位置;使用针来移动导线更加靠近所述位置;和使用所述针在表面上形成缝线。
针优选地位于导线的一侧,此侧和导线依附的位置相反,针尖放置在表面平面和表面平面平行的导线的切线平面之间,移向所述位置这样其接触导线并将其移动靠近所述位置,并被移动几乎垂直于表面以在此形成一个缝线。
方法的步骤被重复,针被布置在第二圈以将导线移动更加靠近形成在第一圈中的缝线,线通过自第一至第二缝线的导线之上并由此将导线依附到靠近所述位置的表面或者所述位置的表面。
装置优选地包括用于确定移植管表面水平并控制针相对所述水平的高度的装置。这可能只是参照移植管表面的开环控制软件,尽管可以提供传感移植管表面的装置,提供的反馈软件用于控制针的高度。
这允许导线在管状移植管的表面精确定位,定位步骤包括到缝纫步骤中并产生有效、迅速的工艺。这也使导线回复到其真实的形状,避免需要传感导线的准确位置,并避免针击打导线而损坏的情况。
在优选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变形导线的步骤以将预定形状的导线附着到移植管而不需要将导线预成形到那个形状中。
根据本发明中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加强(或者其它)细丝附着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装置,其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将承载第二线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并进入所述孔的梭,以形成和第一线组合的缝线并将加强细丝附着到植入物壁,其中此装置还包括加强细丝用支撑(诸如工作台),支撑相对植入物可以移动使得加强细丝在附着到植入物之前可以放置在植入物上(优选地在张力作用下)。
在支架移植管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线加强环由被形成为扁平、Z字形的导线的一连续段形成。为了将导线应用到支架移植管,其被保持在移动盘上,移动盘上包含带供给装置。进料器将导线弯曲推下盘以和沿着植入物长度附着的线相对应。盘从一侧移到另一侧以允许导线围绕支架移植管的周围被供给。通过使用这种装置,支架移植管可以自动地从移植管的部件和预成形导线加强装置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用于在导线附着到医用植入物之前,成形一段由一块记忆金属形成的加强导线,包括用于保持和分发导线的装置、将导线以需要的模式放置在植入物上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另外包括用于局部加热导线的装置以将导线在附着到植入物上之前固定成所需要的图案。
上述允许自动制造更宽范围的支架移植管的系统改良包括一种装置,此装置在其附着到支架移植管之前对导线进行形成合适的弯管。这样的装置包括一卷线和供给装置以及至少一对卡爪,卡爪包括弯管所需的直径或者能够一起使用来形成所需直径的弯管。在卡爪抓住导线时开始施加热,导线采用通过卡爪的曲率半径或者通过卡爪对相互放置的方式而限定“设置”。很方便地,热通过经过导线的电流或者通过直接加热卡爪而施加,尽管其它装置也广为人之。理想地,卡爪由工程陶瓷材料构成,此材料具有形成导线的强度和抗热性,但是绝缘属性要求能够在导线中通过电流。
其它将施加到支架移植管表面上的结构也要求形成,但是不需要热或者大的力来实现必须的“设置”。这样一个结构的例子就是可以由具有高原子数的金属或者从包含金属或者具有相似原子数的盐的聚合体形成的不透射线标记物。一种合适的金属是钽,其具有高延展性。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由此提供一种装置,用于将导线(优选地为标记导线)附着到周向围绕植入物并轴向沿着植入物的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包括植入物用支撑、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孔的针、用于将第二线传输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的线轴,以和第一线组合形成缝线而将导线附着到植入物壁,还包括管,通过管导线能够被供给以在附着到植入物之前将导线放置在植入物上合适的位置中,其中所述管被调整适于从垂直于植入物纵向轴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平行于所述轴的第二位置,以加速导线在植入物上的定位。优选地,管可以被放置以从任何围绕针轴的方向供给和针相邻的导线。可以提供紧带轮来往所述管下供给所述导线。
所说明的机器有利地包括一卷钽线或者类似的具有合理不透射线的细丝材料以及引导孔或者管。引导孔或者管的方向由计算机控制,这样依靠支架移植管的运动(即或者是围绕轴的转动或者移动),细丝材料能够在缝纫头沿着支架移植管表面移动的轨迹供给出。由于细丝材料的可延展性,其能够被安置以周向围绕支架移植管或者和其轴相平行。
通过改良,装置能够被改造适于沿着支架移植管的体螺旋包住导线,这允许加强装置的其它设计能够被附着或者其它图案的细丝结构被附着到植入物的表面。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梭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显示的是在图1中引导管中的图2中的梭的可选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的端视图;图4A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梭的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B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的透视图;图4C显示的是图4A中的梭安置在图4B中的梭支撑中的透视图。
图5A至图5D示意说明了根据本发明中装置的将导线附着到移植管的表面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转至图1,缝纫机1包括基部2,其上安置缝纫臂10、梭管20和支架工作台30。
移植管5由一对夹子(未示出)在移植管5的任一末端所保持,梭管20经过移植管5的腔并通过梭管支撑25在任一末端支撑,梭管支撑25也安置在基部2上。
缝纫壁10安装在车架3上,车架在平行和垂直于梭管20的方向上(分别由箭头A和B所示)由车架驱动4所驱动,这样缝纫臂10可以相对移植管5如所需的那样放置。
缝纫臂10包括针头11,针头11在车架3的边上凸起,缝纫臂10还包括能够相对移植管5上下和边至边(所谓的“针摆动”)地被针摆动驱动(如箭头D所示)驱动的针12(如箭头C所示)。针头11控制顶部线(未示出)的布置,顶部线自线轴(未示出)通至缝线接合器15(使用缝线接合器电机16控制),通过针12的眼然后和顶部线张紧器14配合。
用于在移植管5的表面上形成支架的导线被预成形放置在支架工作台30上,其通过支架工作台驱动31如箭头E所示的方向被驱动到相对移植管5中的位置上。导线(未示出)在通过附着到缝纫臂10上的导线引导32被缝纫到移植管5上时被保持到位。
转至图2、3,梭40包括用于承载底线(未示出)的线轴41和线轴41用线轴承载器44。线轴41的形式是具有窄中央轴42的长线轴,围绕中央轴42能够缠绕底线,还包括末端滚筒43,围绕其使得线轴41能够滚动,这样线能够从轴42展开。线轴41松散地放置在线轴承载器44的中央腔中,以使得线能够轻易地从线轴41上退绕。
线轴承载器44形状是伸长的,并具有自线轴承载器44的纵向轴沿边放置的不对称顶部45,以便和一圈顶部线配合,这将在下面说明。线轴承载器44的体(和顶部45相区别的那部分)具有通过平侧面46和与平侧面46相对的曲侧面而相连的平行顶部和底部壁。此形状和梭管20的内部腔的形状对称,这样梭40能够轻松地放置在梭管中,其平侧壁46几乎和梭管20的平侧壁22相平行。使用这种方式,梭40能够沿着梭管20前后纵向移动,但是被防止围绕其纵向轴转动,因为侧壁46比概念上的梭管20的曲段的内部直径要长。
需要注意的是图2、3中说明的是稍微不同的实施例,因为线轴承载器44的内部形状稍微不同。但是,功能没有变化,尤其是壁46在两种情况下都是为了放置线轴承载器44在梭管20中转动。
图3也说了了梭管20中的槽21,通过其针12能够在缝纫的过程中(下面说明)穿过它。
图4A说明了梭50的可选实施例,包括具有中心轴42和上述说明的末端滚筒43的线轴41,以及线轴承载器51,所形成的线轴承载器51几乎和上述说明的线轴承载器44相似,除了线轴承载器51的端部52在形状上围绕包含其纵向轴的垂直平面相对称。
图4C显示的是梭50放置于梭杆53的凹处54中,放置在其上的情形显示在图4B中。梭杆53中也具有槽55,安置在包含其纵向轴的垂直平面中。
转至图1,梭驱动电机26操作以驱动梭驱动臂23在箭头F方向进入或者离开梭管20的任意一端,以沿着梭管20前后移动梭40。
梭线张紧器24操作以通过增加片簧47的压力来张紧线轴41上的底线,以在片簧47下夹住底线,由此施加张力。
移植管5相对梭管20的位置能够通过移植管床高度驱动6来调整,其相对梭管20(在箭头G的方向)上下和自一侧移至平行梭管20的纵向轴(箭头H的方向)一侧移动移植管床7(移植管5安置在其上)。
如果必须倾斜移植管5(例如在锥度位置表面上缝纫时),那么就可以通过移植管倾斜驱动8来进行,其在箭头I所示的方向升起或者降低移植管5的一个末端。移植管5通过移植管夹在任意一端转动而围绕纵向轴转动(在箭头J的方向上)。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缝纫机1的操作。
移植管5通过将梭管20从梭管支撑25上分离并将移植管5传递到梭管20之上而放置在梭管20之上,这样梭管20通过移植管5的腔。移植管夹(未示出)然后操作以配合移植管5的任一末端,移植管5相对针头11通过移植管传高度驱动6和移植管倾斜驱动8的操作而正确放置。移植管5围绕其纵向轴的转动以保证支撑导线将被缝纫其上的移植管5的表面能够自基部2面朝上部。
用于在移植管5上形成支架的支撑导线在支架工作台30上预成形,其通过操作支架工作台驱动31而放置在移植管5的表面上。支撑导线通过缝纫臂10上的导线引导32而在位保持在移植管5之上,反过来通过机架驱动4的操作而被驱动在位至驱动机架3。
上述过程将支撑导线相对移植管5大致定位。支撑导线可以通过操作针摆动驱动而进行准确定位,这将参照图5A至图5D来进行说明带有顶线61的针12首先定位靠近支撑导线60,然后下降(箭头C)至恰位于移植管5的表面之上。针12然后通过针摆动驱动推动导线60靠近前面的缝线而往旁侧移动。针12然后被往下驱动通过移植管5的壁,在位置62靠近导线60。
一旦针12完全刺入移植管的壁,其通过梭管20中的槽21,这样针12的末端被放置朝向自槽21的末梢的侧壁末端。针12然后部分退回,这样顶线和移植管5壁之间的摩擦导致在梭管20之内的顶线中产生环。
梭驱动电机26现在操作在梭驱动臂23上以往下驱动梭40至梭管20进入移植管5的腔内,线轴承载器44的不对称端部45朝前。梭40被推动朝向顶线的环,端部45通过朝向线轴承载器44的平侧壁46的端部45的不对称定位的帮助和环配合。缠绕在线轴41的中心轴42的底线跟在梭40之后。
一旦梭和顶线的环配合,其运动停止,针12自移植管5的壁完全退回,留下顶线环。梭40然后往前移动使得其完全通过顶线环并出现在另外一侧。
通过将底线传递到顶线之上而开始形成缝线。这通过顶线张紧器14和缝线接合器15的组合作用来实现,缝线接合器通过缝线接合器电机16驱动往上离开移植管5,由此闭合顶线中的环。同时,顶线张紧器14租用张紧顶线,这样缝线接合器15能够通过此张力而拉动产生缝线。相似地,梭线张紧器24将片簧47推进到梭40上,以夹住底线放置其从线轴41上松开。
一旦缝线形成,梭驱动臂23反向作用以驱动梭40往后退出移植管5的腔,以为针12提供空间来在次驱动入移植管5中并形成下一个环。第二缝线的安置可以被选择以在支撑导线上形成缝线,由此将其缝到移植管5上。这可通过针摆动驱动13操作在针12上来实现以实现针12相对支撑导线和移植管5的更精确定位。
当支撑导线被缝到移植管5上时,移植管5相对缝纫臂10的位置通过移植管夹、移植管床高度驱动6和移植管倾斜驱动8连续调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采用梭50而不是梭40。线被绕到线轴41上,线轴41被固定到线轴承载器51中,线轴承载器51被放置在梭杆53的凹处,如图4C所示。梭杆53然后往前推动并进一步和所述环的前部52配合。缝线此后以和上述相同的方式形成。
尽管本发明通过将线施加到管状医用植入物上的形式定义,此医用植入物可以包括移植管、支架、移植管支架、移植管固定装置、眼窝强化装置、心辧膜支撑环、血管植入物、静脉辧膜支撑或者其它任何管状医用形式,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同样被应用到将线缝纫到任何管状形式的表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说明的装置部件能够为实现进一步目标而进行操作,而这些目标此处并没有具体说明。例如,此装置可以用于形成诸如人造组织结构或者用于支撑用的衬底之类的三维织物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方法,所述植入物具有大体上平行壁的直段和具有带有锥形壁的至少一个锥形段,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使用针将第一线驱动经过所述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b.形成第一线环,c.将带有第二线的线轴移动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d.将第二线通过在第一线中形成的环,e.闭合所述环以形成一个缝线,以及f.将线轴从所述孔中退出,其中倾斜所述植入物,从而轴线大体上平行于其中形成缝线的所述壁,所述线轴沿着所述轴线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针设置在机械化缝纫机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入物是管状移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线轴和针被设置使得其纵向轴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其中所述针在第二线通过所述环之前充分撤回,这样所述线轴和所述针没有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通过开始取出所述针而在第一线中形成,但是其中只是在线轴已经接合所述环之后,所述针的端部才完全从所述孔中取出。
6.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壁上的装置,包括a.植入物用支撑件,b.针,所述针驱动第一线通过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c.用于携带第二线的线轴,d.用于将线轴移动通过植入物的开口端进入所述孔的装置,从而与第一线组合形成缝线,和e.用于相对植入物的运动的方向倾斜植入物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植入物表面的水平并控制针相对所述水平的高度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针和所述线轴被设置使得其纵向轴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细长线轴支撑件被设置用来在所述植入物的孔内部支撑所述线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线轴支撑是一个具有凹处的杆,其中线轴可以放置在凹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线轴支撑件是其中线轴自由移入所述孔和移除所述孔的滑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滑道是其中设有槽的管的形式,从而允许针通过所述槽达到线轴。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其中所述线轴安置在梭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梭是对于至少其长度的一部分具有D形横截面的细长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拉紧所述第一线的装置,其中用于拉紧的装置独立于用于驱动所述针的机构操作。
16.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方法,所述植入物具有大体上平行壁的直段和具有带有锥形壁的至少一个锥形段,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使用针驱动第一线通过植入物的直段的壁并进入所述植入物的孔;b.形成第一线的环;c.移动携带第二线的线轴通过所述植入物的开口端进入所述孔;d.将第二线通过在第一线中形成的环;e.闭合所述环,以形成所述缝线;f.从所述孔撤回所述线轴;g.倾斜所述植入物,这样所述植入物的锥形段的壁中的一个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线轴的运动方向;和h.重复a到f的步骤,从而在所述锥形壁中形成缝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步骤a到f执行多次,接着进行步骤g,然后执行多次步骤h。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针被设置在机械化缝纫机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线轴和针被设置使得其纵向轴放置在相同的平面中,其中所述针在第二线通过所述环之前充分撤回,这样所述线轴和所述针没有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环通过开始取出所述针而在第一线中形成,但是其中只是在线轴已经接合所述环之后,所述针的端部才完全从所述孔中取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线缝到管状医用植入物的方法,所述植入物具有大体上平行壁的直段和具有带有锥形壁的至少一个锥形段,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使用针将第一线驱动经过所述壁并进入植入物的孔,b.形成第一线环,c.将带有第二线的线轴移动通过植入物的开口末端进入所述孔,d.将第二线通过在第一线中形成的环,e.闭合所述环以形成一个缝线,以及f.将线轴从所述孔中退出,其中倾斜所述植入物,从而轴线大体上平行于其中形成缝线的所述壁,所述线轴沿着所述轴线行进。
文档编号A61F2/07GK1951339SQ20061013216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日
发明者彼得·菲利普斯, 安得里尔·迈克尔·伍德沃德, 安德鲁·理查德·布坎南·霍尔基特, 加伊·比顿, 卡罗·约翰·珀克斯, 克莱夫·格雷厄姆·安杰尔, 蒂莫西·福克纳·弗罗斯特 申请人:安森医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