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酒量的中药组合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42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加酒量的中药组合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藿香正气制剂的新用途,具体来说,是藿香正气制剂在制备治疗酒醉和保护肠胃的药物、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藿香正气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家誉为"暑湿圣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腹痛吐泻。藿香正气主要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和紫苏叶油组成。其中苍术属于燥湿健脾类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苍术醇(Hineso)、苍术素(Atractylodin),p-桉油醇(p-Eudesmolmachilol)以及微量苍术酮(Atractylon)。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具有抗溃疡作用,对胃液分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苍术中有效成分(3-桉油醇和苍术醇能抑制"脾虚"动物小肠推进活动,对抗腹泻。陈皮属于理气药,中医学认为其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澄皮戒(Neohes-peridin)、袖枯素(Tangeretin)、对轻福林(sgnephrine)。现代药理学证明陈皮对小肠和胃肠都由抑制作用,而陈皮的有效成分橙皮甙可抑制回肠运动。厚朴属于理气药,中医认为其具有行气燥湿、降逆平喘功效。其有效成分是厚朴酚(Magnolol)、挥发油、厚朴碱。挥发油主要是p-桉油醇((3-Eudesmolmachilol)。现代药理学证明,厚朴煎剂对兔离体肠管均是兴奋作用。对小鼠离体肠管及支气管均呈兴奋作用,对小鼠离体肠管普后煎剂浓度在1:166时显现兴奋,而浓度加大至1:100时转为抑制,对豚鼠离体肠管的作用与小鼠基本一致,但兴奋作用不明显,而抑制作用更明显,特别厚朴姜制后,抗胃溃疡作用增强。厚朴煎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动物离体心脏的收縮有抑制作用。厚朴碱为神经-肌肉阻断剂,有显著的骨骼肌松弛作用,主要是阻断神经冲动在肌肉终板的传递,厚朴碱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效。白芷主要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精衍生物,白芷素(angelic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e)、珊瑚菜素(phellopter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e)、欧前胡素、珊瑚菜素、新-白芷醚(sen-byakangelicol)。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芷具有抗菌作用及兴奋中枢作用。茯苓属于利水渗湿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茯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P-茯苓多糖(p-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以及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Pachymicacid)、齿乳酸(Ebricoicacid)、块苓酸(Tumulosicacid)、松苓酸(Pinicolicacid)等,此外尚含麦角甾醇、胆碱、酰嘌呤、卵磷脂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茯苓对家兔离体肠有直接松弛作用,使平滑肌收縮振幅减少,张力下降,并能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大腹皮属于理气药,中医认为其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以槟榔碱(Arecoline,C8H1302N)及去甲基槟榔次碱(lsoguvacine)等,此外尚含有鞣质、脂肪酸等。据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大腹皮主治下气宽行,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湿滞,腕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现代药理学证明,大腹皮水煎剂能使肠管收縮加强,紧张性提高作用。半夏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医认为其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和各种氨基酸,如含p-与Y-氨基丁酸(P-、Y-ominbuty「icacid)、左旋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醛。文献报道,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作用,亦能一直胃液酸变。而半夏对家兔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能显著增强肠道运输能力。甘草浸膏属于补虚药,中医认为其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甘草武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武(Neo-Liquiritin)、新异甘草甙(Neo-Liquiritin)等,此外还含有(3-谷甾醇、芒柄花黄素(Formonietin)、甘草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及甘草新木脂素(Uconeo-Lignan)。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甘草浸膏对幽门结扎造成渍疡显示出有意义的抑制。并且甘草浸膏给大鼠皮下给药或十二指肠内给药,溃疡发生率被抑制了40%,并且胃液容量,游离酸度,总酸度明显减少。10%甘草浸膏4ml/kg给兔灌胃后,胃运动减弱,30分钟后胃运动几乎完全停止。对离体豚鼠肠管呈解痉作用,并能解除乙酰胆碱、氯化钡、组织胺所致的肠痉挛。并且异甘草素显示强的解痉作用。并且甘草浸膏能促进胰腺分泌。广藿香属芳香化湿药,中医认为其具有解暑化湿、和中止痰、行气止痛、芳香运脾、醒脾法的功效。可芳香除秽,疏通中焦,恢复脾胃受纳、运化之能。广藿香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patchouloalcohol),并有ot-,(3-禾口y-藿香砲稀(a-,p-,y-patchoulene)、cx-愈仓ijj:希(a-guaiene)、a-布藜烯(a-bulnesene)、广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patchoulipyridine)等。据临床和有关文献报道,广藿香的挥发油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紫苏叶属于解表药,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l-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ione)、紫苏酮、丁香酚等。据文献报道,紫苏叶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菌有一直作用,而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胸腹胀满,呕吐等。藿香正气制剂正广泛用于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肠炎等,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药药剂,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医经典名方的适应症范围大大扩展,"名方新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经我们研究发现该方具有很好的解酒和保护肠胃的作用其不仅在酒精在消化道的代谢中具有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酒精通过汗液呼吸等排泄作用;从而可以快速醒酒解酒,防止醉酒及酒精中毒,达到保护肝脏的效果。饮酒时,酒精首先被胃和小肠吸收,之后再被运送到肝脏。运送到肝脏的酒精被肝细胞中的乙醇脱氢酶或微粒体氧化酶分解,变成乙醛。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分解成苹果酸、草酰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与水,排出体外。酒的主要吸收途径是消化道,被吸收的酒精大部分自门静脉进入肝脏,其中90-98%在肝脏代谢,约2%-10%的酒精经由尿、汗腺和呼吸道排除,在服用藿香正气制剂后,可以通过增强体表挥发,加强利尿作用,增加排汗排泄功能,从而增大由尿、汗腺和呼吸道外排的摄入酒精比例,减轻肝脏负担。剩下的酒精则在肝脏内的代谢主要途径(约80%)为由乙醇脱氢酶(ADH)分解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作为辅酶而转化为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进一步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或通过枸橼酸循环而转变为其他化合物。约有20。/。的由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代谢,少部分由NADPH氧化酶(还原型辅酶n)、过氧化氢酶系统代谢。经常饮酒还可使肝细胞内NADH和H+增加,促进了由NADH氧化成NAD的反应系统,使乳酸增加,诱发痛风。经研究发现藿香正气制剂可以很好地缓解饮酒后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和乏力等不适;可减少酒精对肝脏造成的伤害,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藿香正气制剂护肝机理是藿香正气制剂能对酒精产生的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能明显地增加肝脏谷胱甘肽水平,显著增加谷胺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能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乙酸的结合,形成无毒的结合物排出体外。藿香正气滴丸增强肝细胞活性和解毒功能,加速乙醇的分解代谢,通过增加肝脏谷光甘肽水平和谷光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加速乙醛的代谢,降低乙醛对干细胞的损伤。对酒精所致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脂升高和脂质过氧化有改善作用,可用于防治脂肪肝。制备方法广藿香、紫苏叶、陈皮、白术和白芷加10倍体积水,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收集;药渣与半夏、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生姜加水煮两次,第一次用12倍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与上述水溶液,滤过,滤液浓縮至8(TC时相对密度为1.13的清膏A;厚朴用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乙醇用量分别大致为8、6、6倍体积,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縮至相对密度在8(TC时为1.15的清膏B;合并清膏A和B,高速离心,浓缩至相对密度80°C时为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喷入挥发油,得到提取物。上述提取物中加适当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等即可制成药物、保健品和功能食Ui嗜叩寺o实施实例1、小鼠酒醉预防实验实验材料藿香正气水方法取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18-2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设定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给酒(52度白酒)0.4ml/只,然后再给模型组灌胃给药(藿香正气水)0.2ml/只,对照组灌胃给水0.2ml/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给水0.6ml;如此连续进行30日,并分别在第2、5、10、15、20日时对小鼠进行翻正反射实验,观察给酒精后l小时内小鼠出现翻正反射消失的只数,翻正反射消失可认为动物醉倒,累计5次观测结果,其醉倒率。表l小鼠酒醉预防实验组别动物数翻正反射消失(醉倒)只(次)数醉倒率(%)模型组201111对照组208383空白对照组2000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对比,醉倒率明显降低,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预防醉酒的作用。2、缓解酒后症状实验随机取20人,方式为每次饮酒前半小时服用2粒,结果证明可以显著改善饮酒后的不适症状。表2不适症状统计<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其中+表轻度、++表中度、+++表重度;-表没有该症状。3、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受试者实验前三天禁止饮酒。饮酒前30分钟口服2粒药物,实验时分别口服52°白酒100ml,分别于饮酒前取4名受试者静脉血2ml作空白,于饮酒后30、60、120min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浆,间隔1周后,两组交叉进行,用气象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如表:表3血液中酒精含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4、对酒精所致的肝损伤的大鼠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酸性磷酸酶AKP)及肝中过氧脂质(LP0)的影响取SD系大鼠30只,体重200-300g,雌雄皆用,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和给药+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给水,并以自来水为饮料,以纯玉米为饲料,其余各组以40度酒为饮料,词料为玉米加猪油(20%)和胆固醇(0.5%)。给药+模型组每日给药0.4ml/只。各组以上述方法饲养30天,第30天取血测定肝功能及LPO值,取脏器观察内脏形态。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正常饲养30天后,其胆囊、胰脏及肝脏均正常,其腹下脂肪很少,酒精模型组小鼠连续给酒30天后,肉眼可见其胆囊、胰、肝脏出现明显的肿大现象,其腹下脂肪层肥厚堆积,给药+模型组小鼠内脏大小适度,未见异常现象,同时可见各给药组小鼠体内腹下脂肪少于模型对照组小鼠,其中高、中剂量组效果明显。表4肝功能和过氧化脂质测定结果(I±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模型组和给药+模型组动物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说明此肝损伤模型成功,各给药组+模型组与酒精模型组动物相比,各项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给药组对形成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在人体实验中,服用药物半小时后可以明显提高血液中乙醇脱氢酶(ADH)与乙醛脱氢酶(ALDH)浓度,降低血清乙醇浓度,使血清磷脂酶A2(PLA2)、浆脂质过氧化物(LP0)水平降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提高的作用,从而支持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5、体表代谢的酒精含量的测定随机抽取实验者20名,禁酒3天后,给与52°白酒100ml口服。在半小时后分别收集呼吸的水汽和体表的汗液,测其中酒精的含量;再禁酒10天后,给与52°白酒100ml口服后服用药物,在半小时后分别收集呼吸的水汽和体表的汗液,测其中酒精的含量。测定数据如下表5呼吸和体表代谢的酒精含量(单位g/m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由上述数据表明,给药后通过呼吸和汗液代谢出的酒精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经体表汗液代谢的,由最初的几乎没有到后来实验者出汗时可以明显嗅到酒精味,以及提高至40倍被代谢出酒精的含量数据可以得出藿香正气增强了呼吸和体表代谢酒精的能力,将一部分酒精从体内通过表皮排泄出体外。6、饮酒酒量测定随机抽取60名受试者,先禁酒3天,测定他们的反应时间,然后给与白酒,当反应时间为未喝白酒的三倍以上时认为已经饮酒过量。再禁酒io天后再测定反应时间,然后给与药和白酒,依然测定反应时间以未喝酒时三倍以上为饮酒过量。经过比较发现60名受试者的酒量均有所增加,其数据如下表6酒量增加情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由上表得出服用药物后,饮酒者的酒量可增加1-4倍,其中大多数增加3-4倍左右。人体服用后,可比平时酒量增大l-4倍而不醉酒,更无酩酊大醉的症状发生,达到预防饮酒过量所致的急性乙醇中毒。由上述各实施实例可以得出结论藿香正气制剂可以有效缓解酒后不适症状,增加酒量的同时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藿香正气制剂在解酒醒酒增加饮酒量和护肝方面的新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为该制剂含有按重量比为藿香苍术3份、陈皮2份、厚朴(姜制)2份、白芷1份、茯苓1份、大腹皮1份、生半夏2份、甘草2份和紫苏叶1份。3、根据权利要求1、2,其特征为采用2所描述的成分比例和量,加上可接受的各种辅料制备成各种剂型,如片剂(分散片、泡腾片)、滴丸、口服液、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和颗粒剂等。4、按权利要求2,药方中单个制剂药物成分总重量在100mg-1000mg,按权利要求3制备成制剂。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可以制成药品、保健品和功能食品。6、根据权利要求2、3,4,制得的制剂可以用于醒酒防止醉酒、增加酒量以及具有预防酒精中毒保护肝脏的作用。全文摘要过量酒精摄入导致机体机能紊乱,长期过度饮酒对神经系统和肝脏的损伤尤其严重,能引起神经功能衰退和肝硬化。采用传统中药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方法证明一种含有藿香成分的中药组合以及现有的藿香正气制剂对过量酒精摄入具有很好的机体保护作用。这一中药组方可用于解酒保肝的制剂,具有将酒精通过体表代谢逼渗出体外的新的功能用途,饮酒前以及饮酒后均有增加饮酒酒量,加快代谢挥发,具有快速醒酒解酒,防止醉酒及酒精中毒,保护肝脏的作用。文档编号A61K36/8888GK101313967SQ20071002833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发明者孙天宇,霆王申请人:广州联创思远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