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

文档序号:113273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 中,对被摄物体照射放射线,拍摄被摄物体的放射线图像。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和放射线检
出器的性能有所提高,另外,通过与CAD (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联动,能够从放射线图像发现微细的早期病变。并且,在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中,有要求用低照射线量拍摄高精细图像,以便 能够高精度诊断微细病变。
所以,通常的放射线摄影图像中,因在被摄物体内部出现散射放 射线而产生模糊。在此,为了消除该模糊而得到高精细的放射线摄影 图像,建议了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用点像分布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以下称之为P S F )作为图像复原参数,对拍摄的 放射线图像施行复原处理。
例如,专利文献l (特许第2509181号公^L )中记载了一种放射 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相应X线原图像的摄影条件,对在检出器面 上的、表示入射到被摄物体的X线之散射X线分布的P S F进行修正, 且输出过滤系数,对该过滤系数和X线原图像进行巻积 (convolution ),求得散射X线图像,从X线原图像减去散射X线 图像,直接求得X线图像。
另外,专利文献2 (特许第3423828号公报)中记栽的放射线图 像摄影系统,其中,由不放置标本时的扩散光的强度比与扩散光的点 像分布函数(P S F )之积,求得扩散光的强度分布函数,算出扩散
光成分的图像,并且,由放置均匀厚度人体模拟被摄物体时的散射线
的点像分布函数(P S F )与、从标本的图像及其摄影条件所求得的 散射线的强度比之积,求得散射线的强度分布函数,算出散射线成分 的图像,通过从所述标本的图像减去所述扩散光成分的图像以及所述 散射线成分的图像,对X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
但是,检查时,由于每位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内脏器官不同,所以, 在被摄物体的体形不同等诊断对象的病变部位或内脏器官在被摄物 体内部不匀称的情况时,即使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栽的那 样,将相应于摄影条件的规定P S F作为图像复原参数,进行劣化复 原的话,有时也不能对模糊图像进行正确的劣化复原。
即存在以下问题,若被摄物体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位置因患者 不同而不同,则穿过各诊断对象的X线的点像分布不同,所以,为了 劣化复原各诊断对象之模糊图像的图像复原参数也不同,靠采用l个 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复原处理,则不能正确劣化复原各诊断对象的X 线摄影图像。
反之,如果对每一被摄物体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的位置,采用 各不相同的图像复原参数,进行劣化复原处理的话,那么又出现一个 问题,即,处理内容变得很复杂,花费成本,另外,不能实现处理的 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 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中,不管被摄物体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位 置如何,能够通过简单处理,得到高精细的放射线摄影图像。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所示放射线图 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达成。
第l项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备有摄影装
体的4射线的图像检出i,'将所i图^^; ^检出的放^线作为放射
线摄影图像输出;存储部,其存储规定的图像复原参数;图像处理部,
其采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的图像复原参数,对从所述摄影装置输出的
放射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其特征在于,备有将被摄物体固
定在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当以所述放射线源和由所述固定部件固定
的所述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为R1m,所述被摄物体的规
定位置和所述图像检出器之间的距离为R 2m,所述放射线源的焦点
直径为Djim时,有下式(1)之关系。
/ 2〉人1^101) …(1) 尺l
其中,A为0. 0 5以上的定数。
第2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项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 特征在于,当以所述被摄物体的第l检查对象位置的所述图像检出器 所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ct 1 ,比所述第1检查对象位 置来的远离所述图像检出器的、所述被摄物体的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 所述图像检出器所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o2时,ol / (j 2 £ 5 。
第3项记载的发明,是第2项中记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l检查对象位置与所述笫2检查对象位置的间隔距 离,在所述放射线照射方向上为3 0 0 mm及其以下。
第4项记载的发明,是笫1项~第3项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放射 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备有图像复原参数生成部,其根据所 述摄影装置拍摄的被摄物体的参照放射线摄影图像,生成所述图像复
第5项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使用摄影装
体的;射线的图像检出^,'将所i图像检^^检出的放^线作为放射 线摄影图像输出;存储部,其存储规定的图像复原参数;图像处理部, 其采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的图像复原参数,对从所述摄影装置输出的 放射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其特征在于,使用将被摄物体固 定在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当以所述放射线源和由所述固定部件固定
的所述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为R 1m,所述被摄物体的规 定位置和所述图像检出器之间的距离为R 2 m,所述放射线源的焦点 直径为Djim时,有下式(1)之关系。7 2〉^xLo^D …(1) 其中,A为0. 0 5以上的定数。第6项记载的发明,是第5项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 特征在于,当以所述被摄物体的第l检查对象位置的所述图像检出器 所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T 1 ,比所述第1检查对象位 置来的远离所述图像检出器的、所述被摄物体的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所述图像检出器所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T 2时,o 1 /o 2 ^ 5 。第7项记载的发明,是第6项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l检查对象位置和所述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间隔距 离,在所述放射线照射方向上为3 0 0 mm及其以下。第8项记载的发明,是第5项~第7项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放射 线图像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摄影装置拍摄的被摄物体的 参照放射线摄影图像,生成所述图像复原参数。


图1: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方式的X线管、被摄物体以及图像检出器的位置关 系示意图。图3:表示每检查对象位置的X线摄影图像模糊比之曲线。图4:表示每检查对象位置的X线摄影图像模糊比之曲线。图5: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控制结构方框示意图。图6:本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7:本实施方式的P S F的一例示意曲线。图8: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所作的图像处理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实施方 式进行说明。但是,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图示例。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的整体结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是对被摄物体H照射X线,进行X线图 像摄影,对拍摄的X线图像进行劣化复原等图像处理的系统,如图1 所示,其备有拍摄被摄物体H的X线图像的摄影装置2和进行各种 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3。且放射线不局限于X线,也可以是Y线 等。摄影装置2备有作为放射线源的X线管4和摄影部5以及控制 装置6,拍摄由固定部件7固定在规定位置的被摄物体H的X线图像。 固定部件7由例如树脂等能够透过放射线的材料构成。X线管4设置在被摄物体H的背后侧,产生规定焦点径的X线, 对被摄物体H进行照射。焦点径越大的X线管4, 一定时间内所照射 的X线量越大。摄影部5设置在被摄物体H的正面侧,能够进行高度位置调整, 以便适应摄影部位。另外,摄影部5内藏着图像检出器5 a。图像检出器5 a检出所照射的X线。作为图像检出器5 a,可 以应用能够吸收并蓄积X线能量的辉尽性荧光体板或F P D (Flat Panel Detector )等。应用辉尽性荧光体板时,在摄影部5设有读取部 (没有图示),其对辉尽性荧光体板照射激光等激励光,将从该辉尽 性荧光体板射出的辉尽光光电变换成图像信号,该读取部所生成的图 像信号(模拟信号)被输出到控制装置6。另外,F P D是变换元件配设成矩阵状的矩阵变换电路,该变换 元件相应入射的X线量生成电信号,F P D内直接生成电信号这一点 不同于辉尽性荧光体板。应用FPD时,FPD内生成的电信号通过 A/D变换器(没有图示)作A/D变换,A/D变换所得的数字图 像数据被输出到控制装置6。本发明的图像检出器5 a的设置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即,当以从X线管4到固定部件7所固定的被摄物体H的规定位置、比如被摄物 体H与固定部件7接触的位置(被摄物体基准位置HB)之间的距离 为R 1,以从被摄物体基准位置HB到图像检出器5 a检出面5 H之 间的距离为R2,以X线管4的焦点直径为Djim时,满足以下条件 式(1)。/ 2〉AxLc>g …(1)其中,A为0.05以上的定数。这样,不管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 都能够通过采用1个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复原处理,得到高精细的X 线摄影图像。并且,可以根据摄影装置2的设置场所等适当定出R^ R2的上限,但本实施方式中,以从X线管到检出面5 H的距离R 3 为R3-Rl+R2^3m,优选R 3化 5 m。以下,对上述只要将X线管4、图像检出器5 a以及固定部件7 设置成满足上述关系式(1),便能够实现不管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 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能够通过采用1个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 复原处理,得到高精细的X线摄影图像之理由进行说明。图2是图1所示摄影装置2中的X线管4、被摄物体H以及图 4緣出器5 a之位置关系模式性示意图。图2中,被摄物体H在离图 像检出器5 a检出面5H为R2m距离的被摄物体基准面HB上,与 固定部件7接触。本发明中,以被摄物体H的第1检查对象位置与比第1检查对 象位置来的远离图像检出器5 a的第2检查对象位置之间的距离,在 放射线照射方向上为3 0 0 m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以从被摄物体 基准面HB向X线管4侧位移1 0 mm之位置为检查对象位置P,以 从被摄物体基准面HB向X线管4侧位移31Omm之位置为检查对 象位置Q。本实施方式中,之所以使检查对象位置P离开被摄物体基 准面HB 1 0 mm,使检查对象位置P与检查对象位置Q离开3 0 0 mm,因为是设想了胸部正面图像的X线摄影图像。在检查对象位置P以及检查对象位置Q分别放置同样大小的检所示,在图4象检出器5 a中,对检查对象位 置P的检查对象物检出了具有点像分布cr2的摄影图像a,对检查对 象位置Q的检查对象物检出了具有点像分布o 1的摄影图像p。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不同时,由于X线管 4照射的X线的扩展,X线摄影图像的模糊程度不同。图2的例子中, 穿过检查对象位置Q的X线,其摄影图像p的点像分布o 1之值比较 大,穿过检查对象位置P的X线,其摄影图像a的点像分布o2之值 比较小。如此,检查对象位置P以及检查对象位置Q的点像分布8 2 、 8 1之值不同,用于检查对象位置P以及检查对象位置Q的X线摄影 图像劣化复原处理之应有的图像复原参数各不相同,而仅用l个图像 复原参数,便不能对检查对象位置P或检查对象位置Q的任何一个进 行正确的劣化复原处理。图3出示了图2中R2的变化所相应的摄影图像卩的点像分布ct l与摄影图像a的点像分布(i2之模糊的比。其中,以X线管4的焦 点径D为1 0 0jim,该变R 1 ,使其分别为0. 6 5m、 1. 0 m、 2 . 0 m。由图3所示可知,R 1以及R 2越小,摄影图像a与摄影图像p 的X线图像的模糊比越大。并且,从经验上已经知道,在模糊比(o 1/cj2)为(jl/(i2-5. 0以下的情况时,模糊之差小到几乎可 以忽视,即使采用同一图像复原参数进行劣化复原处理,实用上也不 成为问题。本实施方式中,以检查对象位置P的X线摄影图像的点像 分布为o2,比检查对象位置P来的远离图像检出器5 a的检查对象 位置Q的X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ol,以ol /<5 2^5。较优选 o 1 /o2 = 2 . 5以下。图4中,以Rl-O. 65 m,对图2例子中的焦点径D的变 化所对应的摄影图像a的点像分布<y 2以及摄影图像p的点像分布o 1的模糊比,对不同的从被摄物体基准面HB到检出面5 H之距离R 2进行了表示。由图4所示可知,摄影图像a与摄影图像p的X线摄 影图像的模糊比,与焦点直径D的常用对数略成线性变化关系。
在此,本发明中,分别根据图3以及图4所示模糊比和R 1、 R 2以及D的对数关系,通过满足上述式(1),使X线摄影图像的模 糊之差减小到几乎可以忽视。由此,不管净皮摄物体H厚度方向上诊断 对象的位置如何,都能够通过采用1个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复原处理, 得到高精细的X线摄影图像。并且,若使定数A为2. 0以上,则能 够实现图2例中的模糊比为2. 5以下,例如,如拍摄胸部侧面的情 况那样,在检查对象位置P与检查对象位置Q之间的间距距离在3 0 0 mm以上时,也能够实现不管被摄物体H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的 位置如何,进行实用上没有问题的劣化复原处理。回到图l, X线管4以及摄影部5分别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另 外,控制装置6与图像处理装置3电连接。接下去,参照图5,对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l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包括摄影装置2以及图像处 理装置3,摄影装置2备有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与X线管4以及 摄影部5分别电连接,控制装置6包括操作部6 a,其用来控制操 作X线管4以及摄影部5的摄影动作;处理部6 b ,其作将图像信号 变换成数字数据等各种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控制部6 c,其集中控 制摄影装置2的各个部分;以及通信部6d,其与其他外部装置进行 通信。另外,图像处理装置3包括输入部3 a,其中有摄影部5的图 像检出器5 a读得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或数字图像数据)通过通信 部6 d被输入;操作部3 b,其中有各种指示被输入;控制部3 c, 其控制图像处理装置3的各构成部分;存储部3 d ,其存储各种控制 数据和图像数据;图4象处理部3 e,其以存储部3 d中存储着的控制 数据为依据,对图像数据施行图像处理;显示部3 f,显示施行了图 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入部3 a与摄影装置2的通信部6 d电连接,由图像检出器5 a读得的图像数据输入到输入部3 a 。
操作部3 b由周知的鼠标、键盘或触板式的操作配板等构成,用 户可以输入有关图像处理的指示。控制部分3 c由CPU以及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等构成,由CPU读出存储部3 d中存储着的各种控制程序,展开在 RAM,依从这些程序,集中控制各种演算和上述各构成部分。另外,控制部3 c还起到作为图像复原参数生成部的功能,其根 据在摄像装置2拍摄的被摄物体的参照放射线图像,作存储到存储部3 d的点像分布函数(P S F)的算出处理、即图像复原参数生成处 理。P S F是对模糊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之际所采用的函数。另夕卜, 参照放射线图像是指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向上规定位置的放射线图 像,该参照放射线图像用于P S F的算出。在被摄物体摄影之前(例 如设置装置时、维修时、交换X线管4或图像检出器5 a时等),实 行P S F的算出处理。P S F的算出是在下述状态下进行的,例如将图6所示板材8 a(遮蔽部件)的贯通孔8 b设定在所定位置。作为板材8 a,例如如 图6所示,可以使用由铅等遮蔽放射线的材料组成的、其上形成了贯 通孔8 b的板材8 a等。图6的例子中,板材8 a的厚度尺寸为0 . 01 ~ 0. 1 mm,贯通孔8 b的直径为数jim 5 0jim。如果控制部3 c从操作部3 b接到P S F写出开始指示信号,便控制X线管4和 摄影装置2的摄影部5,进行板材8 a之贯通孔8 b的图像摄影。另 外,当摄影部5拍摄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作为参照图像数据输入到输 入部3 a,控制部3 c便从该参照图像数据写出亮度分布,且写出近 似该亮度分布线性形状的函数。该写出的函数为诊断对象的各检查对 象位置的PSF。写出的P SF作为图像复原参数,存储到存储部3d 。P S F是例如如图7所示的分布函数。图7中,横轴是以贯通孔 8 b的中心位置为0时,图像检出器5 a的检出面5H上的位移量, 纵轴是以在该当位移量中检出的放射线强度为最大值1 . 0所表示的 P S F。图7中所示的P S F是根据X线管4焦点径5 0 Ojim,从X线管4到图像检出器5 a的距离9 0 Omm,贯通孔8 b的直径1 0 fini之参照图像数据算出的。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P S F与起因于焦点径的模糊相对应,但也 可以使用其他的PSF,其不仅与起因于焦点径的模糊相对应,还与 包括起因于被摄物体内散射线的模糊相对应。存储部3 d存储着由控制部3 c实行的各种程序和由图像处理 部3 e实行的图像处理程序,以及上述实行所必需的参数和数据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存储部3 d还存储着在摄影装置2拍摄的X线 摄影图像数据及其摄影条件,同时,作为图像复原参数,还存储着例 如P S F。图像处理部3 e采用规定的P S F作为图像复原参数,对摄影装 置2所拍摄的X线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具体如下,图像处理部3 e从存储部3 d读出与摄影条件相应的规定P S F,以根据该当P S F的图像复原参数,还以存储部3 d中存储着的图像数据为基础,生 成劣化复原图像。此时,通过满足上述式(1)关系地设置X线管4、 图像检出器5 a以及固定部件7,使得各诊断对象的模糊之差小到几 乎能够忽视,所以,不管被摄物体H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的位置如 何,通过采用同l个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复原处理,能够得到高精细 的X线摄影图像。另外,图像处理部3 e也进行阶调修正等其他的图 像处理。图像处理部3 e所作的劣化复原处理如下,即,对从输入部3 a 输入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用图像复原参数的P S F进行去巻积 (deconvolution),得到劣化复原图像。也就是说,图像处理部3 e 对从输入部3 a输入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另 一方面, 从存储部3 d读出与摄影条件相应的规定P S F,进行傅里叶变换, 用傅里叶变换后的P S F除傅里叶变换后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由此 生成劣化复原图像。而且,与单纯进行去巻积相比,优选根据贝叶斯判断(Bayes, estimation)实行下式(2)。并且,下式(2)中,H为X线摄影图像,W为劣化复原图像,S为P S F。另外,下式(2)的a - ( 1, k 一 K+l ) max、 b = ( k , I ) min、 c = i +K - 1 。 K为矢量S的要素,I为矢量W的要素,k ={1、 2、!}、 i = {1、 2、 I}。 r表示反复次数,为0以上的整数。且下式(2)的初期值为下式(3)。<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a显示部3 f备有显示器,显示由图像处理部3 e完成图像处理后 的X线摄影图像和各种显示画面。接下去,对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用者将被摄物体H固定在固定部件7,使R 1以及R 2 满足上式(l)的条件。例如,用D - 1 0 0jim,那么,R 1 = 0. 6 5 m的话,使R 2^0. 15m;Rl = 1.0 m的话,4吏R 2^0. 1 0m; Rl = 2. Om的话,使R2^0. 0 5 m。接下去,使用者设置图6所示板材8 a,使其贯通孔8 b对准任 何一个检查对象位置。然后,由使用者在操作部3 b输入P S F写出 开始指示,控制部3 c则控制X线管4和摄影装置2的摄影部5,拍 摄板材8 a之贯通孔8 b的图像。摄影部5将得到的参照图像数据输 入到输入部3 a (参照图像数据输入工序)。接下去,控制部3 c根 据从输入部3 a输入的参照图像数据,写出亮度分布,且写出近似该 线性亮度分布形状的函数,即写出诊断对象的各检查对象位置的P S F。另外,控制部3 c将写出的P S F作为图像复原参数存储到存储 部3 d 。接下去,控制装置6控制X线管4,使其产生X线,照射被摄物
体H,由此,摄影部5的图像检出器5 a检出所照射的X线。此时, 若应用辉尽性荧光体板作为图像检出器5 a的话,则辉尽性焚光体板 蓄积X线能量,通过没有图示的读取部对通过照射激励光而射出的辉 尽光进行光电变换,然后将生成的图像信号(模拟信号)输出到控制 装置6。另外,如果应用F P D作为图像检出器5 a的话,F P D内 生成的电信号由没有图示的A/D变换器进行A/D变换,通过A/ D变换得到的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装置6。然后,控制装置6的通信部6 d将在摄影部5得到的X线摄影 图像数据送往图像处理装置3。当X线摄影图像数据通过介于中间的 控制部3 c从图像处理装置3的输入部3 a被输入,则存储部3 d存 储该X线摄影图像数据及其摄影条件。然后,图像处理部3 e进行图像处理。图8是图像处理部3 e所 作的图像处理流程示意。图像处理部3 e中,如果通过介于中间的控 制部3 c从输入部3 a有X线摄影图像被输入(步骤S 1 ),则对该 X线摄影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步骤S 2 )。之后,图像处理部3 e 从存储部3 d读出与摄影条件相对应的规定P S F (步骤S 3 ),然 后对该当P S F进行傅里叶变换(步骤S 4 ),用在步骤S 4被傅里 叶变换了的P S F除在步骤S 2被傅里叶变换了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 (步骤S 5 )。然后,通过对步骤S 5的演算结果进行逆傅里叶变换 (步骤S 6 ),生成复原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3 e在有其他X线摄 影图像数据的情况时,则返回步骤S 2,没有的话则结束处理(步骤 S 7 )。接下去,控制部3 c在显示部3 f显示经图像处理部3 e作图像 处理了的X线摄影图像数据。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以及放射线 图像摄影方法,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不同时, 由于穿过各诊断对象的光,其点像分布不同,各诊断对象放射线摄影 图像复原处理时应该采用的图像复原参数也不同,因此,单用l个图 像复原参数是不能正确的进行劣化复原处理,但是,通过满足上式(1) 地将被摄物体H固定在规定位置,进行拍摄,则两者的模糊之比小至 各诊断对象放射线摄影图像的模糊之差几乎可以忽视,所以,被摄物 体H的厚度方向上,不管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能够通过采用l个图 像复原参数的复原处理,得到高精细的X线摄影图像。另外,因为当以图像检出器5 a检出的被摄物体H的第1诊断 对象位置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摄影图像a的点像分布为(j2 ,以图像 检出器5 a检出的被摄物体H的第2诊断对象位置的放射线摄影图像 的摄影图像P的点像分布为(jl时,ol /o2£5 ,所以,将放射线摄 影图像的模糊之差,减小到几乎可以忽视,不管被摄物体H的厚度方 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能够通过釆用1个图像复原参数的劣化 复原处理,得到高精细的X线摄影图像。另外,只要笫l诊断对象位置与第2诊断对象位置的离间距离, 在放射线照射方向上是3 0 0 mm以下的范围,不管被摄物体H的厚 度方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能够进行实用上不成问题的劣化复 原处理。另外,因为是根据摄影装置2所拍摄的被摄物体的参照放射线摄 影图像,生成复原参数,所以,生成的复原图像中已经顾及了 X线管 4和图1象检出器5 a的个体差。如上详细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 像摄影方法,不管被摄物体厚度方向上诊断对象的位置如何,通过简 易的处理,能够得到高精细的放射线摄影图像。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备有摄影装置,其包括对被摄物体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以及检出照射到被摄物体的放射线的图像检出器,将所述图像检出器检出的放射线作为放射线摄影图像输出;存储部,其存储规定的图像复原参数;图像处理部,其采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的图像复原参数,对从所述摄影装置输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像系统的特征在于,备有将被摄物体固定在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当以所述放射线源与由所述固定部件固定的所述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为R1m,所述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与所述图像检出器之间的距离为R2m,所述放射线源的焦点直径为Dμm时,有下式(1)的关系<math-cwu><![CDATA[<math> <mrow><mi>R</mi><mn>2</mn><mo>></mo><mfrac> <mi>A</mi> <mrow><mi>R</mi><mn>1</mn> </mrow></mfrac><mo>&times;</mo><mi>Lo</mi><msub> <mi>g</mi> <mn>10</mn></msub><mi>D</mi><mo>&CenterDot;</mo><mo>&CenterDot;</mo><mo>&CenterDot;</mo><mrow> <mo>(</mo> <mn>1</mn> <mo>)</mo></mrow> </mrow></math>]]></math-cwu><!--img id="icf0001" file="A2007101528620002C1.gif" wi="216" he="43"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其中,A为0.05以上的常数。
2. 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当 以所述被摄物体的第1检查对象位置的由所述图像检出器检出的放射 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il ,与所述第l检查对象位置相比远离所 述图像检出器的、所述被摄物体的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由所述图像检 出器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cr2时,(t1 / (j2s5 。
3. 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l检查对象位置与所述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间隔距离,在所述放 射线照射方向上为3 0 0 mm及其以下。
4. 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其特征在于,备有图像复原参数生成部,其根据所述摄影装置拍摄的 被摄物体的参照放射线摄影图像,生成所述图像复原参数。
5. —种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使用摄影装置,其包括对被摄物体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以及检出照 射到被摄物体的放射线的图像检出器,将所述图像检出器检出的放射线作为放射线摄影图像输出;存储部,其存储规定的图像复原参数;图像处理部,其采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的图像复原参数,对从所 述摄影装置输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将被摄物体固定在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当以所述放射线源和由所述固定部件固定的所述被摄物体的规 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为R 1m,所述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和所述图像检 出器之间的距离为R2m,所述放射线源的焦点直径为Djim时,有 下式(1)的关系<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 …(1)尺l其中,A为0. 0 5以上的常数。
6. 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当 以所述被摄物体的第1检查对象位置的由所述图像检出器检出的放射 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o1,与所述第1检查对象位置相比远离所 述图像检出器的、所述被摄物体的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由所述图像检 出器检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的点像分布为<t2时,<yl /cy2s5 。
7. 权利要求6中记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使 得所述第l检查对象位置与所述第2检查对象位置的间隔距离,在所 述放射线照射方向上为3 0 0 mm及其以下。
8. 权利要求5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 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摄影装置拍摄的被摄物体的参照放射线摄影图 像,生成所述图像复原参数。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放射线图像摄影方法,其中,不管被摄物体厚度方向上的诊断对象位置如何,能够通过简单处理,得到高精细的放射线摄影图像。放射线图像系统(1)中设有摄影装置(2),其备有X线管(4)以及图像检出器(5a),输出放射线摄影图像;存储部(3d),其存储规定的图像复原参数;图像处理装置(3),其备有图像处理部(3e),采用从存储部(3d)读出的图像复原参数,对从摄影装置(2)输出的放射线摄影图像进行劣化复原处理;使用将被摄物体固定在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7),当以X线管(4)与由固定部件(7)固定的被摄物体的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为R1m,被摄物体(H)的规定位置和图像检出器(5a)之间的距离为R2m,X线管(4)的焦点直径为Dμm时,使满足式(1)之关系。其中,A为0.05以上的定数。
文档编号A61B6/00GK101147682SQ20071015286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2日
发明者大石笃, 木户一博, 梅田敏和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